03.03 民族英雄丁汝昌自杀殉国,为何死后棺材被加三道铁链,十多年不得安葬?

御姐爱清史




答:民族英雄丁汝昌死后棺材被加三道铁链,多年不得安葬只是其家乡的一种习俗,但很多人却误以为是清廷对他死后的一种“刑罚”。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误会呢?

主要是因为丁汝昌本来就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他的死又充满了悲剧性。

人们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丁汝昌的才能上。

说丁汝昌作战勇敢、尽职尽责,应该没有太多人反对。

但却有人认为,甲午海战之败,败在丁汝昌不懂海军、以外行指挥内行,且治军无方、指挥失当之上。

本来嘛,丁汝昌只是庐江北乡石嘴头村一介草民,止因洪扬事起,风云激荡,当太平军占领庐江,正为生计没有着落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参军。

在太平军与清军的作战中,丁汝昌的军事才能得到了磨练,后来投降清军,得到了更大的重用。

清军攻陷安庆、擒杀太平天国名王陈玉成,丁汝昌居功其中,升任千总,充当开字营哨官。

也从这时候起,丁汝昌得到了李鸿章的赏识,从此结下了九死不悔的生死缘。

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第一个想到要使用的人就是丁汝昌,派丁汝昌参与海军组建事宜,后来从英国订购了“镇东”、“镇西”、“镇南”、“镇北”等军舰,便委任他充炮船督操。

1882年,朝鲜王朝京城爆发壬午兵变,日本政府出兵浑水摸鱼。丁汝昌率北洋水师舰船第一时间开赴半岛,迅速稳住了局势,打乱了日本人的计划。

这次行动,丁汝昌的表现堪称完美,得授天津镇总兵。

1888年12月17日,清政府北洋海军成立,丁汝昌任海军提督,驻威海卫,统领船舰25艘,官兵4000多人。

任职期间,丁汝昌致力于北洋海军和北洋海防的建设,并努力学习近代海军知识。

但朝内那些“清流之士”妒忌李鸿章势头,纷纷集中火力对李鸿章座前红人丁汝昌展开攻击。

也就是说,甲午战争之前,丁汝昌已经饱受攻讦了;在甲午战争前夕,光绪帝一度提出要将丁汝昌革职,送交刑部治罪;当甲午战争失败,朝廷上下包括光绪帝,都把战败责任推卸到丁汝昌身上,说他“一贯畏怯避战”,“率兵舰望风先逃”等等。

实际上,黄海海战中,丁汝昌非但没有“率兵舰望风先逃”,而在腿负炮伤的情况下,仍端坐在甲板上激励将士,指挥若定。

当时船上的英国人泰勒日后在其回忆录《中国纪事》中写道:“提督坐一道旁,彼伤于足,不能步立;惟坐处可见人往来,见则望之微笑并作鼓振之语。”

1894年,日军进攻旅顺,丁汝昌被革去尚书衔,摘去顶戴。

当旅顺陷落,丁汝昌又被革职,暂留本任。

丁汝昌丝毫不计个人得失,仍将全部精力投到威海布防上。

鉴于陆军战力欠缺,他提出了预先做好炸毁陆路海岸炮台的准备。

光绪帝得悉此事,以“通敌误国”之罪下令将丁汝昌扭送刑部治罪。

日军已经逼近威海,上面既有李鸿章竭力申辩保护,下面又有刘步蟾等将领集体通电请愿作保证,光绪帝被迫同意等战事结束后,再将丁汝昌解送刑部。

很快,万般委屈的丁汝昌就迎来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战。

日本联合舰队船坚炮利,威海卫城失守,刘公岛孤援无助,万般无奈,丁汝昌“只得一身报国,未能拖累万人”,服鸦片自杀,以谢国人。

丁汝昌的死,展示了民族气节,维护了大国尊严。

清廷所作出的最终裁定为:“已革海军提督丁汝昌,总统海军始终偾事,前经降旨拿问,获咎甚重,虽此次战败死绥,仍著毋庸议恤”。

即清廷对丁汝昌身后的态度是不赏也不罚。

民间流传光绪帝下旨“籍没家产”,“不许下葬”,丁汝昌的子孙辈被迫流落异乡等种种说法,一则是加深丁汝昌悲剧英雄色彩,二是加强对清政府好歹不分、刻薄寡恩的控诉。

后来,人们又在“不许下葬”的基础上,加上了棺材上绑捆上了三道铜箍的说法,说这是人虽然死了,仍要绑铜箍以示戴罪,不得超生。

殊不知,棺材上捆上了三道铜箍不下葬,却是庐江地方的一种习俗。

光绪十一年的《庐江县志》记当地丧葬风俗:“多惑于风水之说,有浮厝荒郊,至经年不入土者”。《庐江县志》的编纂者明确表示这是一种恶俗,要求“仁人孝子所宜戒而速改之。”

值得一提的是,湘军将领鲍超是大清功臣,死后被清廷赐谥“忠壮,他的墓穴于1958年遭盗墓者挖掘,人们惊奇地发现,其棺材上就捆有三道铁箍。所以,“捆上了三道铜箍,以示戴罪”的说法根本不能成立。

至于“丁汝昌的子孙辈被迫流落异乡”的说法更加站不住脚。查《丁氏宗谱》可知,丁汝昌的后人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其中,丁汝昌有孙子丁旭山曾任陆军第五镇军需官,其次女嫁给了任山东巡抚袁世凯行营差官的施从滨的三子。


覃仕勇说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墙倒众人推。

丁汝昌在黄海海战中,有一定失误。主要是布阵有误,没有完整预先的阵型部署就仓促和日军交火。

同时,丁汝昌没有安排二号指挥舰。黄海海战一开始,丁汝昌的旗舰就被日军击毁了信号装置,但又没有二号指挥舰,导致北洋水师各自为战。

整个海战中,丁汝昌没有指挥舰队,当然也就谈不上具体的战术应对。

所以,指挥不力是存在的。

但,这绝非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打败的原因。

从根本上说,双方舰队实力相差已经很大,北洋水师即便超常发挥,获胜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在整个海战中,日军发射火炮数量是北洋水师20倍,怎么也赢了。

至于威海卫之战,丁汝昌退守死地,最后窝窝囊囊的全军覆没,实属丢人。但丁汝昌也是奉命行事,背后是李鸿章之流想要保存实力。当时无论湘军也好、淮军也罢,说白了都是雇佣军。这些军头拥兵自重,一旦兵没有,他们也就完了。

事实上,北洋水师覆灭以后,李鸿章就完了。他被解除了位居25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回家闲居。

丁汝昌能力有限,但硬骨头还是有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丁汝昌也自杀了。

丁汝昌的悲剧在于,他不过是李鸿章的一颗棋子。

丁汝昌是个陆军将领,所谓隔行如隔山,他压根不懂海军。李鸿章让他统领北洋水师,只是因为丁汝昌比较听话,可以绝对服从李鸿章的命令,打压海军福建派的力量。

让1个足球运动员去打篮球,结果可想而知。

同时,丁汝昌的一项任务,就是帮着李鸿章背黑锅。就像今天很多企业的挂名法人一样,就是倒霉时候才用的。

北洋水师败了,但李鸿章的实力很大,不能彻底将他掀翻,只能让死掉的丁汝昌背锅了。

其实,无论朝廷的哪一派都明白,北洋水师覆灭是各方面原因综合的结果,绝非某个人可以决定的。

丁汝昌死后还被黑,恰恰说明了满清灭亡的原因。丁汝昌再没能力,好歹最后还自杀了。

而满清那些大言不惭的权贵,遇到革命党都吓得尿裤子,丑态百出。

这种人来指挥丁汝昌,也是丁汝昌的悲哀。


萨沙


有关甲午战争的问题问海研会就对了。

所谓丁汝昌死后棺椁被加铁链(也有说加铜箍的),乃至长时间不下葬,其实是当地的丧葬风俗,并不具有什么惩罚之类的特殊政治意味。也就是说,这在当时的社会,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现代重修的丁汝昌墓,位于安徽无为)

棺上加铜箍的做法,是当时安徽、河南一带流行的葬俗(其他省份是否存在这种情况,待考),而且只有大户人家才有能力这么做。家境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往往只能采取在棺椁上描画几道金漆,代表铜箍而已。

至于棺长时间不下葬,更是中国的葬俗,叫作暂厝。原因则较为繁杂,诸如死者去世的季节不合宜;没有找到风水吉利的吉地;没有到破土的合适时间,此外也是表示子弟孝顺。建厝长的三五年不等,贫穷人家则没有这种能力,往往是去世不久就会下葬。

由此,丁汝昌棺上倘若真有铜箍,那只能说明家人在葬仪方面非常用心。至于长时间不下葬,则更显示了后人尊重丧仪,以及丁氏的家底实力。事实上,丁汝昌的遗体运回故乡之后,家属的确为寻找风水吉壤耗费了很长时间。

现代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传出一种说法,把丁汝昌棺上有铜箍、多年没能下葬一事,解读成是清王朝对他的惩罚,其根本原因是现代人对于旧葬俗,乃至其他地区的葬俗不了解的缘故。又加上自我的想像,做出了过度解读。

事实上,清王朝还没有颟顸、无聊到这种程度。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1895年2月11日夜服毒自杀,延至12日去世,数天之后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当得知这一消息后,北洋大臣李鸿章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要惩罚丁汝昌,而是以死者为重,在2月17日上奏,请求清政府能够把之前因旅顺失守等事而对丁汝昌施加的摘去顶戴、革职等处分取消。对此,清政府当时所做的处理决定是,以往的处分不予取消,另外不给予抚恤:“已革提督丁汝昌,总统海军始终偾事,前经降旨拿问,获咎甚重,虽此次战败死绥,仍著毋庸议恤”。

总体上依然以死者为重,既然已死,既往不咎,其最严重的处理仅仅是“毋庸议恤”,按照正常情况,官员去世,照例可以获得国家抚恤,而丁汝昌因为旅顺失守、救援不力,在1894年11月22日已经被革去了北洋海军提督职务,清政府不取消这一处分,也就自然不能按照提督规格给予抚恤。这也就是丁汝昌死后遇到的最重,也是仅有的政府罚责。并不存在什么不让下葬之类近似戏说的情况。

作为后话,1906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南洋大臣周馥、山东巡抚杨士骧联衔会奏,希望清政府能取消旅顺失守时对丁汝昌的革职处分,未获批准。到了宣统朝,1910年筹办海军大臣载洵再度上奏,认为丁汝昌当时的处境是“力竭无援”,所以“殊为可悯”,希望能取消丁汝昌历史上的处分,最终获得批示:“丁汝昌加恩开复原官原衔”,即恢复了丁汝昌的名誉和身份。


所以真实的历史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清政府将战败责任推卸给丁汝昌的情况,反而是清政府最终公开恢复了丁汝昌的名誉。

丁氏死后所真正遭遇的不堪,实际是在20世纪50年代,在挖古墓取宝、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号召下,丁汝昌夫妇合葬墓被当地乡民挖掘,遗体被焚烧。


海研会


丁汝昌是在坚守待援无望的情况下自杀的。北洋舰队退入威海军港后,日军大举攻击威海的陆路炮台,丁汝昌指挥舰炮支援炮台守军,并击毙了日军少将旅团长大寺安纯。威海陆路南北帮炮台全部失守后,困守刘公岛孤岛的丁汝昌面对日军的重重包围,又组织敢死队分路出击,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为等待援军争取了时间。

危急时刻,日军数十艘军舰在威海军港南口列队轰击港内的北洋舰队,丁汝昌登靖远舰迎战,击伤两艘日本军舰,并打算与靖远舰同沉,但被部下用小船救走。最后,丁汝昌待援无望,便将北洋海军提督印毁坏,然后自杀殉国。

战后,清廷用丁汝昌的军事失败,来掩盖其数十年国策的失败,将丁汝昌定为罪人,籍没家产,不许下葬,棺柩加三道铜箍捆锁,棺材和铜箍均涂以黑漆,以示戴罪。

丁汝昌的对手,日本舰队司令伊东佑亨认为:“清国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臣一己之罪,盖其墨守成规,不谙变通之所致也。”

直到十多年后的宣统二年,经载洵、萨镇冰等人的极力争取,丁汝昌才被平反昭雪,得以下葬。1912年,丁汝昌归葬于安徽无为县西乡小鸡山梅花地,但丁汝昌死后的厄运仍未就此结束。

47年后的一个冬天,当地一伙人将丁汝昌棺木挖出,在寻宝无果后将尸身点火焚烧。此后直至2001年,丁汝昌墓才由当地政府出资重建。但它对丁汝昌来说,可能连衣冠冢都算不上了,只相当于一个纪念地。


读历见闻


清政府这事情做的相当不地道。

首先关于丁汝昌是不是民族英雄,这个没有定论,大家看史料自己评判吧;但是,至少他的气节很不错,自杀殉国了。

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谁负责?当然,也许丁汝昌的指挥有一定失误,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北洋海军实力本身就比日本海军差很多;加之朝廷诸大员不争气拖后腿,导致甲午惨败。

丁汝昌在战争中表现还是很英勇的,按照中国古代的政治伦理。这种血战殉国的人,只要不是犯了决定性的错误导致惨败,即使是表现有些争议,那也不应该太刻薄,抚恤,优待是必须的。

当年卢象升血战殉国后,杨嗣昌使绊子,到现在都被人戳脊梁骨。

而朝廷当年给丁汝昌定的罪名是啥?“一贯畏怯避战”,“旅顺危急,率兵舰望风先逃”等,这就很坑了。

打了败仗,自然首先是最高领导人的锅,但最高领导人自然是“至圣至明”的,那怎么办?下属背锅吧,这个很正常。

找谁背锅?光绪皇帝,“主战派”,“清流”等人自然先找他们的死对头李鸿章了,这也没问题,而且李鸿章本人也确实难辞其咎。

但找背锅的竟然还找个“死人”,连其遗留的家眷都不放过,这就很缺德了。所以说这大清药丸,不是白说的。


国史拾遗




民族英雄丁汝昌自杀殉国后,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受到侮辱,死后不得安宁。这件事情说起来无不令人唏嘘、感慨,国人心里满满的都是泪。丁汝昌替人背锅,怨沉十年。它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缩影,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哀。

丁汝昌,1836年出生。早年曾参加太平军驻扎安庆。1861年,安庆被湘军曾国荃部围困,太平军陷入绝境,危在旦夕。丁汝昌选择了投降清军,并作为前导参与围剿太平军。1864——1868年,随"曾剃头"曾国藩剿灭捻军,屡立战功,他用战友和同胞的鲜血染红了头顶上的顶戴花翎,官升至提督。丁汝昌以镇压太平军、捻军而起家,是农民军的叛徒和敌人,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1875年,投靠李鸿章,因其"才略勇武"得到李的赏识。在李组建北洋水师时,被委任为提督。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8 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9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以南的黄海海面,袭击清军北洋舰队,中日两国海军发生了一场激战。海战从中午开始,历时五六个小时。



在这次战役中,日军受到重创。清军虽然损失严重,但主力尚存。黄海海战后,李鸿章为保存自己的实力,下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这样,黄海制海权为日本舰队所控制,此后清军北洋舰队遭到倭寇海陆两路夹攻。



11月初,旅顺陷落。停泊在威海卫军港的北洋舰队,成为日军进攻的主要目标。1895.1.20日,日军在威海卫南边的荣成湾成山角登陆,包抄威海卫后路,日海军从海上封锁威海卫。躲在港内的北洋舰队腹背受敌。接着,日军攻占港湾两帮炮台,把大炮转向港内的北洋舰队猛轰。2月3日,日本海军向刘公岛和北洋舰队发动进攻。在外援完全断绝的情况下,清军将士在丁汝昌的指挥下英勇抗击,展开了悲壮、可歌可泣的刘公岛保卫战。最后,丁汝昌主张沉船死战,几个洋顾问勾结清军将领中的贪生怕死之辈,逼迫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降,服毒自尽以谢国人。外国顾问浩威盗用丁汝昌之名向日军投降。北洋舰队至此全军覆灭。



北洋水师的覆灭,在很大程度上,与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消极避战,保存实力有着必然的联系,李中堂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消息传出后,全国舆论一片哗然,李鸿章成为众矢之的。被慈禧老太婆倚重的李中堂,是万万不能倒下的。于是,死无对证的丁汝昌便成了绝好的背锅之人。因此出现了后面的咄咄怪事。


夕颜129783522


黄海大海战失败之后,北洋水师主力尚存,依旧可以一战。此时丁汝昌电告李鸿章,要求即刻补充炮弹,并保证只需稍加维修,北洋水师有把握同日军一战。并且北洋水师将士都保定了必死的决心,将救生艇全部凿沉。而李鸿章的回电表示炮弹没有,北洋水师当停止出击,依靠威海卫之防御来据敌。

为何面对丁汝昌的请战,李鸿章会无可奈何?当时炮弹究竟能不能补充,其实都不要紧了,因为朝廷之中有人不愿意看到北洋水师打胜仗。而北洋水师的炮弹迟迟补充不了,这可多亏了翁同龢这位大儒,作为李鸿章朝廷之上的劲敌,翁同龢与李鸿章明争暗斗,自然这就危及了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在被围困在威海卫时,陆上援军迟迟未到,丁汝昌含泪自杀,其死后日军向其致以最高的敬意,并且让北洋水师幸存水兵乘坐商船离开。



北洋水师战败的消息传到了朝野,立刻就有人参了李鸿章一本,但是无奈李鸿章要去求和,最后把罪过归于一个自杀殉国的丁汝昌身上,死后棺材加三道锁链。可悲啊!丁汝昌拼死抵抗,自杀殉国,到头来却受到羞辱,来自一群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文官的羞辱。甲午战争结束之后,李鸿章签订完《马关条约》回家后,抱着家中的一棵大树痛哭流涕。


丁汝昌的死可以说不能激起清政府朝野的一点浪花,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利益远远高于一切。无论将士如何卖命,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博取利益的工具,清政府的腐败已经是到了极点。像丁汝昌这样的殉国将领,不过是投入大海的一粒沙子,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百年之后,这粒沙子经过贝壳的锻造,成为了耀眼的珍珠,而海水还照样只是海水。


小司马迁论史


为什么?因为满清有一堆懦弱无能又喜欢给战争惨败寻找替罪羊的脑残,他们毅然决然把黑锅甩给曾是太平天国军的丁汝昌。

丁汝昌,晚清著名将领。早年曾参加太平军,后来投降湘军,转而进攻太平军。湘军将领曾国荃对这批降军心存疑虑,每逢战斗,必令他们冲锋在前,丁汝昌作为前导,作战十分卖力,后来又改隶淮军,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逐渐成为淮军领袖李鸿章亲信。

后来,在李鸿章帮助下,丁汝昌提拔担任北洋海军提督。早年参加太平军,后又投降清军的经历,成为他的一大污点,同时也让清廷对其始终心存芥蒂,没有完全信任。

甲午战争,抗击日军,以身殉国

甲午战争爆发后,丁汝昌作为北洋海军提督,先后经历黄海大战、威海卫战役。

黄海大战中,战斗一开始,日舰就击毁了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上的信旗装置,丁汝昌也被炸伤,导致整个舰队失去统一指挥,陷入一片混乱,被日舰趁机击沉,最终大败。

威海卫战役中,丁汝昌指挥舰队英勇抗击日军围攻,但因始终未得到上级明确指令,只能在港内固守待援,弹尽粮绝,外无援军的情况下,他拒绝日军劝降,服鸦片自尽。

被甩黑锅,蒙冤戴罪,不得下葬

丁汝昌英勇抗日,以身殉国,但却饱受批评,尤其是他麾下那些贪生怕死的北洋水师官兵,竟然假借他的名义向日军投降。

消息传到朝廷,清廷炸开了锅,大肆指责说丁汝昌“一贯畏怯避战”,“旅顺危急,率兵舰望风先逃”,“消极保船,贻误战机”等等,甚至说他力主投降,是失败祸首。

这些指责表面上义正辞严,实际上完全违背事实,根本就是光绪帝和一些朝廷重臣为了推卸战败责任、寻找耻辱替罪羊的举动。

《清史稿》也这样评价丁汝昌:“甲午之役,海陆军尽覆,辱莫大焉。汝昌虽有罪,而能以一死报国,尚知畏法。”

光绪帝演戏演到底,表示十分愤慨,但丁汝昌人都死了,也没办法再追究责任,于是便下诏籍没丁汝昌全部家产,子孙被迫流落异乡。

负责执行的刑部更是变本加厉,下令用三条铁链捆绑丁汝昌的棺材,而且上锁,永远不得打开,并用黑漆涂盖,以示重罪,最后又命人在丁汝昌原籍村口,以砖垒丘,将丁汝昌棺的材放置于上示众,不准下葬,不得入土为安。

一位英雄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实乃国家之悲哀,民族之悲哀。

英雄蒙尘,事有公论,沉冤昭雪

丁汝昌在甲午战争中的英勇表现有目共睹,赢得了对手日本和美国的高度评价。

参加过甲午海战的日军将领小笠原长生说:

“其他无论旅顺还是平壤,皇军所到之处立即陷落。然而据守在威海卫内刘公岛的丁汝昌,对日本陆海军的进攻则进行了英勇的抵抗。竭尽全力之后,最终自杀以救部下,这实在是战则以义战,降则以义降。……这样,于敌于我皆表现出日本固有的武士精神,我想这是绝无仅有的 ”。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说:

“三名中国海军将领,北洋舰队司令丁汝昌将军、右翼总兵兼“定远”舰舰长刘步蟾将军和张将军,在目前的战争中表现出了比他们的同胞更加坚贞的爱国精神和更高尚的民族气节,他们值得中国的人民引为骄傲。……他们被日本人打败了,但他们在战败时不苟且偷生,而是在给上司留下信件后自杀殉国……他们向世人展示:在四万万中国人中,至少有三个人认为世界上还有一些别的什么东西要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抗击日寇,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一直在中国蒙冤不得昭雪,直到15年后的宣统二年(1910年),经载洵、萨镇冰等人力争,清廷才为其平反昭雪。

由此可见,为战败和耻辱找替罪羊、让人背黑锅,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惯用手段,多少殉国的英雄反而成为战败责任人。

有如此朝廷,满清安得不亡!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丁汝昌,你也配称之为“民族英雄”?

如果要评价丁汝昌,只能用八个字:“丧权辱国,酒囊饭袋”。当然,甲午战争的失败,李鸿章难辞其咎,李鸿章犯举荐人才严重不当的过错,因为他举荐丁汝昌不是因为他是很有才干的将领,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对自己唯唯诺诺的奴才。

丁汝昌这个人的人品怎么样呢?李鸿章李中堂的家人写了回忆录,提到了北洋舰队总司令丁汝昌。这个丁汝昌有一个特点,就是“少说话,多磕头”。给谁磕头?当然是给他李鸿章李中堂磕头。在李鸿章眼中,丁汝昌就是他李大人的私兵,而在丁汝昌丁提督眼中,李鸿章大人就是他的再造父母。李鸿章李大人一开口,丁大人就不发一辞,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点头加磕头。丁汝昌在李鸿章面前,从来没有发表过任何意见,也不敢提什么他自己的主张,或许可以说,丁汝昌原本就没有自己的主张,他唯一的主张就是:听李鸿章李大人的话,一辈子跟紧李大人,李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李大人交办的事情,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这样一个唯唯诺诺,没有任何主张的官员,在李鸿章眼中,确是一个天大的宝贝。李鸿章认为,丁汝昌贴心,贴心的官员才是好官员。至于丁汝昌有没有真本事,在李鸿章眼中,听他李中堂的话,言听计从,一切服从李大人,就是真才干、真本事。

看看丁提督就任北洋舰队后干的事情,大搞军事上的花拳绣腿,和当年的宋徽宗宠臣高俅高太尉一个尿性。高俅搞军演,是为了让皇帝老爷开心,弄了一大堆华而不实,花里胡哨的戏法,把个军演弄成了杂耍大会。丁汝昌为了讨好李鸿章搞的军演,也纯粹是糊弄人,搞一纹丝不动的彩船,一炮下去,自然百发百中,一炮而没。问题是,真实的战场上,敌人还会纹丝不动的给你慢慢瞄准吗?丁汝昌糊弄上司,最终输掉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一条命,更是大清的国运。

甲午海战,大清国海陆军尽数覆没,主帅丁汝昌一死了之,虽然也算尽了忠,但我们不需要这样的战败后就一死了之的高官奴才和败军之将,我们需要真正有才干,能够力挽狂澜,拯救国运的英雄。

丁汝昌,你也配称“民族英雄”乎?


怀疑探索者


在我们的认知中,丁汝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可为何会死后棺材被加三道铁链,十多年不得安葬?

道光十六年(1836年),丁汝昌出生在安徽庐江县石头镇,由于家境贫困,他早早辍学并外出放牛摆渡船,在豆腐店当学徒等以贴补家用。咸丰三年(1854年),太平军占领庐江,在灾荒中失去父母的丁汝昌参加太平军,并随太平军驻扎安庆,成为程学启的部下。

咸丰十一年(1861年),安庆被湘军围困情况危急,丁汝昌以及300余人跟随程学启投降于湘军。但是湘军将领曾国荃对他们这些降军心存芥蒂,所以每逢战争,必定让他们在前线冲锋陷阵。但是他们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于是以程学启和丁汝昌为首攻破太平军营,一举拿下安庆城,安庆城中昔日同僚1.6万太平军全部战死。

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败亡,曾国藩北上督师剿捻,由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而丁汝昌由于拿下安庆城被升为副将,统先锋马队3营。但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政府决定裁军节饷,刘铭传拟裁去丁汝昌部马队3营。

丁汝昌致书抗议,刘铭传因其反抗命令欲杀之,丁汝昌听闻立马逃回老家巢县,这才免于一死。光绪元年(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需要广招贤才,他深知丁汝昌当年的才略武勇,故奏准将丁汝昌留北洋海防差遣,派充炮船督操。

光绪二十年(1893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丁汝昌率北洋舰队赴黄海与日本舰队展开了激烈的恶战。黄海海战正式开始,北洋舰队右翼总兵兼定远号管带(舰长)刘步蟾为总指挥。但在日舰炮火击毁北洋舰队定远号上的信旗装置后,北洋舰队失去了统一的战场指挥。像无头苍蝇一样在海上漂着,对日军的火热进攻毫无招架之力。

善于抓住时机的日军第一游击队则飞速扑向北洋舰队右翼的弱舰超勇号和扬威号,迅速将该二舰击沉。日本联合舰队的两个战术分队分别往左后、右后方两个相反方向驶去,对北洋舰队实施穿插和包抄的战术,使北洋舰队开始陷入腹背受敌,两面夹击的不利局势之中。

随后日军主动撤回,给了丁汝昌反思的时间。虽然中方的军舰陈旧不堪一击是一方面原因,但是更严重的问题是作为北洋舰队的提督和中方战场指挥官——丁汝昌存在战场指挥的大失误。所以清廷对丁汝昌做出了革职等惩罚。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军在山东荣成登陆。不久之后,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递送劝降书,丁汝昌却不为所动,决心死战到底,当日就对家人说:“吾身已许国”,并将劝降书上交李鸿章,以明心迹。随后丁汝昌率舰队从海上用火力支援炮台守军,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丁汝昌又组织敢死队欲将280毫米口径的克虏伯炮炸毁,然而完成任务后,敢死队全部牺牲。

丁汝昌虽率北洋舰队拼死抵抗,但由于种种原因,北洋舰队败得一塌糊涂,丁汝昌心如死灰但他依然坚决回绝日军的劝降,欲服用鸦片自杀殉国以谢罪。死后丁汝昌的手下军官牛昶昞盗用他的名义,与日方签订了《威海降约》。

海军公所旧址

至此,李鸿章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此后光绪帝下旨“籍没家产”,不许下葬丁汝昌。并下令将其棺材加三道铁链,棺材和铁链均涂着黑漆,以示戴罪。丁汝昌妻子吞金自杀,其余亲眷全部被流放。直至宣统二年(1910年),经载洵及萨镇冰等人力争,清廷为丁汝昌平反昭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