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他山之石」聚焦标准问题 引深“三基建设”——尧都区扎实开展“三基建设”标准问题讨论

「他山之石」聚焦标准问题 引深“三基建设”——尧都区扎实开展“三基建设”标准问题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尧都区委深入贯彻骆惠宁书记“提升工作标准、创造一流业绩”要求,扎实开展“三基建设”标准问题讨论,以一流的理念、一流的标准、一流的作风,推动“三基建设”在尧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 一、背景与认识 ★

(一)开展标准问题讨论是省委骆惠宁书记在深入推进“三基建设”的关键节点做出的重大决策。当前,“三基建设”已进入“两年不断深化拓展、显著改观”的关键时刻。开展标准问题讨论,是骆书记精准把脉“三基建设”,破解诸如以“一基代三基”,热度、力度、投入减弱,工作标准不高不实等问题,开出的一具颇有针对性的药方;是检验“三基建设”认识站位,提升“三基建设”工作质量的重要决策;更是推进“三基建设”向纵深延伸、向基层一线有效拓展的关键举措。

(二)开展标准问题讨论是破解当前我区制约改革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

当前,尧都区正处在巩固“两转”态势、实现“两个持久”“三大目标”,建设“五个尧都”,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尧都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刻,面临着环保治理、脱贫攻坚、信访维稳等重大挑战,迫切需要持续强化基层组织、优化基础工作、提升基本能力,确保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得到坚决贯彻落实,引领各项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取得实质突破。

(三)开展标准问题讨论是我区“三基建设”提标一流、再掀高潮的现实需要。尧都区自2017年1月率先启动“三基建设”以来,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在基层组织创建、基础工作保障、基本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看到,部分领导干部“三基”意识不强、示范带动不力,基层组织工作标准不高、工作机制不优等现象仍然存在,“三基建设”有高原高峰少,社区场所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重点工作进度不快,特别需要对“三基建设”进行一次系统回顾、科学总结和长远定标,这既有利于我们在传承中发扬尧都优势,更有利于我们在革新中补齐尧都短板。

★ 二、实践与做法 ★

省、市委“三基建设”座谈会后,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陈纲向全区发出了“思想认识再提升、重点任务再聚焦、工作标准再提高、主体责任再压实”的号召,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标准问题讨论。全区105个科级单位及下属基层组织全部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专题讨论,做到了“四个一”。

(一)组织一批外出考察。7、8月份,组织部分党(工)委书记、分管副职,分两次外出300余人次,远赴山东青岛等地学习先进经验,近赴大宁、永和、洪洞、霍州等地学习先行做法,各科级单位也组织下属单位集中观摩本行业系统的先进典型。通过市内外考察取经学习,对基层党员干部触动很大,比学赶超意识全面激发,掀起了新一轮“提标准、强三基”的思想风暴。

(二)进行一次专题研讨。研讨会前,所有基层组织集中学习省委骆惠宁书记和市、区主要领导在推进“三基建设”座谈会上关于“提升工作标准、创造一流业绩”的讲话精神,观看临汾市电视台《初心》栏目“三基建设”书记访谈和外出考察学习纪实片,各基层单位还集中学习了本行业系统的先进典型做法。研讨会上,各科级单位及下属基层组织围绕本单位中心任务和业务工作开展情况,讨论如何将“三基建设”理念融入各项工作;对标先进典型和一流标准,讨论如何提档升级“一目录三手册”、效能建设、基本能力等短板和弱项,如何明确提标提质提速的项目、内容、标准和落实落地的具体举措。区委“三基办”下派105名党务骨干,实地参会指导。研讨会后,各党(工)委(党组)书记亲自牵头,根据研讨成果,结合梳理汇总的意见建议,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专题调研报告。

(三)完善一套工作标准。各牵头部门按照重点工作任务目标要求,收集整理基层标准问题讨论结果,制定相应工作标准,如,在机关事业单位,制定效能建设落实标准,重点解决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落实“不接地气”、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在乡镇,针对“两房八小”,即乡镇办公用房、周转房,小食堂、小澡堂、小减压室、小档案室、小信访室等,下发了《关于在“三基建设”中做好“两房八小五化”提质提标工作的通知》;各行业系统部门收集基层标准问题讨论结果,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工作标准不高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制定提标提质的专业标准。

(四)制定一个行动计划。全区所有基层组织,包括各单位下属站所、科室都要对照牵头部门和行业系统制定的共性标准,对照自己查找出的个性化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形成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书,“清单式”推进落实。各单位落实行动计划情况将作为年终“三基”考核的重要内容。

★ 三、成效与启示 ★

习总书记强调: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通过标准问题讨论,大家思想上形成共识,深刻感悟到标准问题既是一种理念、尺度,又是一种能力、作风,还是一种追求、担当;标准上更趋清晰,从党委(党组)到基层支部(站所)、下属单位都明确了“三基”标准;行动上加快步伐,全区上下联动,掀起了“对标、定标、提标、达标”的新高潮。通过这次高标准、严要求、大力度、全覆盖的标准问题讨论,我们有四点启示和体会。

(一)解决标准问题,前提是要抓好超前谋划和系统谋划。“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当前我们在乡镇周转房、“五小”建设等硬件工程推进上客观存在谋划不足、定标不高、急于交账等问题,有的需要二次提标,这警示我们对抓基层、打基础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及早谋划、高位定标,才能高效推进;同时,解决标准问题还要进行系统性谋划,聚焦顶层设计,全局性通盘考虑,出组合拳、打整体仗,才能形成上下衔接、前后协调、务实管用的标准体系。

(二)解决标准问题,根本是要发挥“条条抓”的专业化作用。实践中发现,基层的讨论最大的成果是提高认识、形成共识,但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分析,许多还是停留在表面和浅层,很难找出深层次、针对性的问题对策。要精准定标立标,解决好“条条抓”问题,就要发挥牵头部门和行业部门比较专业的优势,通过他们的专业化研究,制定专业化标准,有效克服基层自己研究讨论的标准没高度、不统一等问题。

(三)解决标准问题,重点是要发挥“块块管”的统领性作用。“三基建设”重点任务项目多、内容杂,延伸到基层更是林林总总,需要解决好“块块抓”的问题,即基层单位要担负起全面整改之责,对照牵头部门和行业部门出台的标准,结合自身个性化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基层党(工)委要担负起统筹主抓之责,选派各领域专业骨干,对照标准体系,根据基层推进落实情况,及时跟进指导、督查考核,确保每项任务都高标准落地见效。

(四)解决标准问题,关键是要抓好典型引路和梯次跟进。

“三基建设”点多线长,各项任务标准要达到预期目标,发挥好先进示范、典型引路的作用至关重要。下一步,尧都区将继续实行“十百千”示范点建设计划,即区分乡村、街社、机关和非公等领域,区分乡镇机关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一站式”服务等类别,培育打造10个左右省、市级“三基建设”示范点,100个区级示范点,让全区1418个基层党组织学有标杆、做有榜样,通过滚动提升,最终实现“三基建设”全面加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