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大数据之下看“滴滴顺风车事件”:用户习惯不再是铁板一块

曾几何时,滴滴出行通过新颖的出行方式选择,更为低廉的价格和更为舒适的乘坐体验,甚至是让车主和乘坐者能够达到某种各取所需或是双赢的状态,在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中击败了一众对手成为了当下国内打车软件中的霸主。也就在滴滴出行成为消费者几乎唯一的选择之后,令人担心的“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情况,在近乎滴滴出行垄断市场的背景之下还是发生了。

(图1)

大数据之下看“滴滴顺风车事件”:用户习惯不再是铁板一块

一年两起有关于滴滴顺风车的恶性案件发生后,引起的不仅仅是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接踵而至的更为严苛的管理机制,消费者们也开始重新审视生活领域一些产品被“垄断”后的不良影响,在广泛的参与到此类社会事件讨论的同时,他们也开始尝试通过自身的力量来改变这一现状,而我们也得以从苹果App Store平台的一些数据变化得以观察到这种“力量”所带来的变化与影响。

优胜劣汰:来自人民的力量

数据是冰冷的,但同时它也是客观的,现实的。从8月24日相关事件发生开始,以这一时间为基点,通过观察这一时间点前后的数据变化,我们得以最为直观的感受到,当一款大家习以为常并且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APP出现了诸如像滴滴出行这种恶性社会事件后,消费者不再是观望或是沉默,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去寻找能够替代它的产品。(图2)

大数据之下看“滴滴顺风车事件”:用户习惯不再是铁板一块

来自爱比数据AppBi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在8月24日-26日滴滴顺风车事件发生前大概10天的时间段内,滴滴出行App Store免费总榜的排名情况保持在了前15名左右的位置,一度还进入了前十的位置。作为一款打车软件,从免费总榜的排名就可以看出滴滴出行的受欢迎程度,而在事件发生后以及整个发酵期间,滴滴出行迅速从排名前15的位置滑落,到九月初已经跌倒了接近榜单第100名的位置。(图3)

大数据之下看“滴滴顺风车事件”:用户习惯不再是铁板一块

而除了免费总榜之外,我们在App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上也观察到了几乎相同的数据变化,在8月24日滴滴顺风车事件发生前,滴滴出行基本保持在了免费应用排名前十的位置,而随着事件被曝光,滴滴出行相关客服回应、警方消息披露甚至是滴滴出行在整个顺风车事件中出现的不作为或本可阻止此次恶性事件发生的情况被曝光后,滴滴出行在免费应用排行榜中的名次也是一落千丈,最低排名也几乎是在九十名左右徘徊。(图4、5)

大数据之下看“滴滴顺风车事件”:用户习惯不再是铁板一块

大数据之下看“滴滴顺风车事件”:用户习惯不再是铁板一块

那么,在遇到像滴滴顺风车发生的这种恶性事件之后,消费者除了持续关注事件的发生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外,他们也在通过自身的行动来表达对这一事件更为真实的看法甚至是不满。通过爱比数据AppBi提供的相关数据,我们得以从数据集中表达的角度来看到社会事件对于一款APP在应用市场中热度与排名情况的影响。从滴滴出行的竞品美团打车的榜单排名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总榜还是免费榜中,受到滴滴顺风车事件的影响,美团打车的App Store的榜单排名从500-600名迅速攀升到平均150多名的位置,甚至在8月27-29日相关事件消费者关注度达到一个顶峰时冲到了榜单40多名的位置上来,这足以表明消费者在具有强烈变更意愿时,对应用排行榜的影响。

(图6、7)

大数据之下看“滴滴顺风车事件”:用户习惯不再是铁板一块

大数据之下看“滴滴顺风车事件”:用户习惯不再是铁板一块

数据剧烈变化的不仅仅只有美团打车一家,对于嘀嗒出行来说,它在App Store免费总榜和免费应用总榜上的变化更为明显,从图表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滴滴顺风车事件发生后,嘀嗒出行在榜单上的排名从100名左右冲到了榜单的前十名,甚至一度到达了第五名的位置,由此可见,社会事件的发生与结果也在影响着消费者对于手机APP的选择。

虽然说榜单上的数据变化会因为滴滴顺风车事件发生后,各大打车竞品软件各种“营销活动”而受到影响,但绝大部分数据的变化都来自于消费者自身的选择,这种“用脚投票”的方式也充分表达出了消费者对于市场中某些具有垄断气质的APP在发生一些事件时的看法。

面对危险,电话报警不再是唯一选择

伴随着滴滴顺风车事件的发生,如何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尤其是女性在打车时可以更快的联系到家人朋友甚至是更为方便或是隐秘的报警,则成为了消费者们关注的焦点,而此时一些平时不为人所关注的报警类APP也开始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图8)

大数据之下看“滴滴顺风车事件”:用户习惯不再是铁板一块

作为一款22年以来专注安防领域的APP,中国一键算得上这一领域APP中的领先者之一。尤其是中国一键提供的一件可视化报警功能,可以将用户拍摄的正在发生的警情通过手机直接自动上传到接警平台并同时拨打报警电话,期间不会受到其他情况的干预,而收到报警消息后警方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可视化快速处理。来自爱比数据AppBi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滴滴顺风车相关事件发生后的今天内,中国一键APP的搜索量从原来的几百直接飙升至4600多,并且保持着较高的数据量,可见消费者对于这类APP的需求和关注度也因为社会事件的发生而快速变化。

(图9)

大数据之下看“滴滴顺风车事件”:用户习惯不再是铁板一块

与中国一键有着同样表现的还有在8月底9月初受到用户关注的重庆110这款APP,作为重庆公安局在2018年1月10日推出的报警类APP,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直接向重庆公安报警,并且通过实时传送视频图片等警情信息,也可实现可视化报警功能,无形中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报警途径。从爱比数据AppBi提供的相关数据来看,受到滴滴顺风车事件的影响,重庆110这个官方推出的APP也备受关注,其搜索量也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量提升。

(图10)

大数据之下看“滴滴顺风车事件”:用户习惯不再是铁板一块

无论是打车软件和报警类软件从数据层面还是一些媒体报道所带来的影响与改变来看,当有重大社会事件发生并且与手机应用有关时,用户与消费者首当其冲的就会在应用平台或应用商店中选取新的可替代或提供解决方案的APP,而不是以往所做的观望或是忍耐。从爱比数据AppBi提供的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消费者在选择和放弃一款APP时相比以往有了更快的反应,并且也能看出智能手机和常用APP对于普通人的实际影响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深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