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在视频网站独家内容和促销活动的推动下,2015年才开始发展的视频网站付费会员到今天已经突破了2亿的巨大规模。疯狂生长背后,视频网站会员的种种套路也让用户们吐槽不断。关注公众号“

文化产业新闻”,回复“会员”,带你看看如今视频网站付费会员的套路。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文编:梁唯

“这一两年,影视文化公司得死一大半吧,IPO路堵死,也不能被跨界并购,即使是已上市公司也是风雨飘摇,个个资金紧张,再融资难,发公司债难,股价一跌就爆仓,大股东每天活在剃刀边缘。”

——曾任中南文化首席文化官的刘春说到

也许很多人对于“影视行业已经迈入资本寒冬”的事实不为所动,仍旧在盲目扩张。但现在看来,不管你信与不信,影视行业凛冬已至,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一、国庆档还未上映,影视公司却提前“入冬”?

今年夏天很热,但是影视公司“很凉”,具体原因我们都心知肚明。而影视业务的惨淡,在资本市场的反映是最为明显的。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根据9月15日A股影视板块显示,除去华谊跟天舟,其余影视传媒公司一眼望去都是一大片“绿草原”。

在光线传媒8月30日最新公布的2018年中报显示中,其营业收入7.21亿元,同比下降29.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426.05%。基本每股收益0.72元。

事实上,不止光线传媒,老牌的影视公司如慈文、华策、唐德等同样手头吃紧,而跨行选手如骅威、中南、印纪等也都面临着股价跳水、高管出走、债务缠身等等麻烦问题。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股价下跌,市值缩水,公司停牌,仿佛成为今年影视公司必须经历的劫难,在资本市场对影视行业骤然降温,和影视行业监管从严从紧的大背景下,影视传媒公司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得团团转但又不知前进方向。

二、影视公司同生同命,民营、国营“皆唱挽歌”?

(一)国营企业

1、“老大哥”中影也难逃影视寒冬!

一直以来,中影都被成为中国电影行业“国家队”、“老大哥”。而作为电影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影股份早在2007年就已形成了覆盖影视制片制作、电影发行、电影放映及影视服务等各环节的全产业链,且“中影”品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例如此前中影主打发行的影片《建国大业》,中影股份做出大胆尝试,提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发行方案:通过精准发行网络,直达全国院线、影院,发行奖励方案覆盖全国9000余家影院。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然而虽然作为中国最有经验的电影推销员,但在市场竞争和行业政策变化等因素下,中影股份业绩一直难言乐观。2012—2014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44.8亿元、45.6亿元、5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亿元、4.3亿元以及4.9亿元。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另外,在影视娱乐行业经历震荡的当下,中影也难逃市值缩水的遭遇,对于今年的发展增速也很有可能低于市场期望,而其一直拿手的发行业务板块也会受到“税务地震”的影响。

2、横店跌幅超过4%!

从2009年1月开设第一家横店电影院线起,横店影视已走过十年的发展历程。根据横店影视2018年8月28日晚间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横店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65亿元,同比增长18.02%,实现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13.14%。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但自从崔永元曝光影视行业“大小双合同”事件之后,横店影视股价一度有超过4%的跌幅,而根据相关统计,包括唐德影视、横店等领跌的10家影视公司,损失市值高达到92.73亿元。

另外,有传闻称,受影视寒冬的影响,以古装剧拍摄为主的横店“50%影视剧项目已停工”,武行、服化道等基层人员以及群演工作量大大减少,饮食住宿等周边产业也一片萧条。靴子还未真正落地前,“横店进入寒冬”的传闻已经疯传。

(二)民营企业

1、多年前位居行业“C位”的华谊兄弟如今已缓慢“掉队”?

据相关数据显示,华谊最近的股,2月份到3月22日股价一直维持在10左右,涨跌幅维持在0.18左右,状况良好。在3月23号到6月1号,跌幅在-0.8左右出现异动,一直是下跌。而在崔永元炮轰范冰冰之后,从6月1号截止今天,华谊股价一落千丈,从8.27跌到6.80,市值损失将近50亿元。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其实,自2009年华谊上市,因其是第一家娱乐公司,说“一哥”是没问题的。但在近两年,尤其是在2014年华谊兄弟提倡“去电影单一化”前后,华谊兄弟公司旗下多个艺人或是跳槽或是成立工作室。

据华谊兄弟所发布得2018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影视娱乐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6,228.73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上升94.54%。电影方面,公司参与投资发行的影片主要有跨期影片《芳华》、《前任3:再见前任》以及影片《遇见你真好》等。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剧集方面,电视剧《好久不见》及“前任系列”网剧《嗨!前任》等作品都有不俗表现,网络大电影《快递侠》成为公司动画IP影视化呈现的一次新尝试。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2、“燃眉”的唐德影视

近日,因为一部大剧《巴清传》未能如期播出,明星影视公司唐德影视引发关注。

据唐德影视董秘古元峰介绍,《巴清传》的制作成本超过5.8亿元,而唐德影视整个2017年的营业收入为11.8亿元。一部头部电视剧的制作成本,占公司一年总营收的一半以上。

原本《巴清传》是唐德影视手中的“王炸”,但是因为参与主演马苏、贺云翔等事件,这张王牌却没能顺利打出去。根据唐德影视2018年半年报显示,电视剧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实现收入4.5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1.92%。这家以电视剧制造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今年上半年在市场却并无“爆款”。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截至目前唐德尚未收到电视台对于该剧的排播通知,若该剧未能在2018年播出,公司本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会因此受到不利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公司对其他影视剧项目的投资进度。

福祸相依,曾因明星股东而备受瞩目的唐德影视,受益于明星资源,也在深度绑定明星的路上受挫、前行,又可能再遇突如其来的打击。它不是第一家尝试明星资本化的公司,却是受伤颇重的之一。

3、中南文化身陷风暴:违规担保,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双下降!

中南文化原名中南重工,主营业务是生产金属管等。自2014年起,开始向文化娱乐业务转型,先后收购了电视剧公司大唐辉煌、艺人经纪公司千易志诚、游戏公司值尚互动、文学版权公司新华先锋等,并于2016年成立中南影业。

目前,中南文化旗下签约艺人有刘烨、郭晓冬、张鲁一、余少群等,参与制作或投资的影视剧作品有《警犬来啦》、《老男孩》、《一路芳菲》、《我们最好的时光》、《一出好戏》、《我不是药神》、《地球最后夜晚》等。不过,中南文化上半年虽然参与了几部颇具热度的影视作品,

但在大环境的不景气之下,加之不是主控方,并没有大幅度的带动公司收益。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财报显示,中南文化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89亿元,同比下跌7.48%;归母净利润为4569.4万元,同比下跌65.52%;扣非后净利润仅为1723.3万元,同比下跌86.79%。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企业转型本就不是易事,但是在2014年,因为影视行业太过火热,实体经济有不景气,“中南重工们“不管是做金属管材的,还是做纺织品、挖煤的,扎推并购影视公司变身为”中南文化们”。据统计,从2013年到2015年,影视行业并购重组案数量翻了3倍,涉及的资金从218亿元涨到435亿元。但事实证明,影视这条路并不好走。连从业多年的老大哥都对“影视行业寒冬论”直言不讳,准备缩衣节食“过冬”,入行不深又是半路出家的“跨界转型者”又该如何抵抗呢?

4、印纪传媒爆4亿元债务违约,为何今年频频爆雷?

9月10日晚,印纪传媒(002143)公告称,公司未能按约定将短期融资券的兑付资金按时足额划至托管机构,已构成实质违约。公告显示,此次印纪传媒违约涉及的债券名称为“17 印纪娱乐 CP001”,发行总额4亿元,债券约定的本息支付日为9月8日,应付本息额为4.236亿元

今年以来印纪传媒频繁爆雷。“公司深读”曾报道,印纪传媒大股东、实控人肖文革资金紧张,今年来已经从印纪传媒套现约24亿元。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尽管如此,肖文革仍然发生了债务违约,并导致其所持有的占公司总股本44.04%的股份以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有的占总股本22.88%的公司股份均全部被司法冻结。公告显示,去年底,肖文革与瑞资融资租赁(大连)有限公司签订了金额一万元的借款合同,借款期6个月,到期后肖文革未能按时清偿债务。

5、欢瑞世纪核心艺人出走危机难解

8月22日,欢瑞世纪发布了2018年半年报。报告显示,欢瑞世纪在2018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仅增长了0.61%,几乎没有变化。不过,欢瑞世纪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5011万元,扣非净利润为389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都实现了扭亏为盈。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欢瑞世纪的业绩扭转,主要还是得益于公司不再承包卫视周播剧场,而是与各大视频网站的合作更为紧密。报告中显示,欢瑞世纪在报告期的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4.15%,变动的主要原因为,公司在上年同期花费于卫视周播剧场1.23亿的广告成本被剔除。

从财报来看,欢瑞世纪业绩贡献力最大的业务分别是电视剧制作和艺人经纪。

在电视剧制作方面,欢瑞世纪在报告期内的营收达到1.87亿,占比为73%。不过其影视作品有从玄幻剧、古装偶像剧向主旋律题材、历史正剧转变的趋势。

在艺人经纪方面,欢瑞世纪在报告期内的营收达到6769万,占比为26%,较上年同期增涨530.53%。然而,在公司“以剧造星,以星哺剧”的战略下,仍面临核心艺人出走的潜在风险。

6、慈文亟须培育网生内容团队

慈文传媒是中国第一批被授予电视剧(甲种)制作许可证的民营公司,上半年播出两部新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沙海》,一台一网,定档9月17日的《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在2017年确认收入。

陈伟霆、古力娜扎主演的《风暴舞》已确认爱奇艺和一线卫视播出。但今年9月份,慈文股价从30跌到12,并且上半年几无新剧开拍。慈文与《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成立海南大秦帝国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慈文占股70.03%,上半年营收为0。

因此对慈文来说,资金问题及培育自己的制作团队是亟待解决的。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慈文的相关负责人说道,今后将创新提升2B模式长剧、头部剧,拓展2C模式短剧集、网络剧、网络电影,加强IP全产业链开发,推进泛娱乐产业协同发展。

三、结语

在影视行业一片惨淡之下,“影视寒冬论”又喧嚣尘上,但其实对于整个行业长期良性发展来说,影视市场下行并非坏事,它是一个挤泡沫的过程,也是市场回归理性的过程,更是由无序的原始积累,向有序的可持续发展迈进的必经阶段。

就像前任新影联影业总经理的周铁东所说:“中国电影就像是一锅老汤,看上去沸沸扬扬,热气腾腾,甚至热火朝天,但实际上浮沫很多。市场下行并不是坏事,而是一个去泡沫化的过程。”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近年来,我国的影视行业仿佛是一项没有门槛的事业,各种渠道的热钱都在涌入,各种阿猫阿狗都能赶鸭子上架,所以必定会呈现出一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局面。严格说来,我们的影视产业还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期,这一阶段的非理性和无序熙攘是一种必然,但这也只是一个阶段。

行业仍存,市场仍在,对于深处圈内的公司以及每个个体来说,只有储备好丰沛的粮食,把握好正确的航向,便能顺利熬过寒冬,甚至扶摇直上,完成超车。

部分资料来源:一起拍电影、和讯财经、网络大电影、横店演员通告

推广:马文骁

终于盼来你了,文化产业新闻专注文创行业动态,爆款原创文广受好评,你还观望不加入?让我们一起见证由“小白”到“老司机”的蜕变,不做内容搬运工,只做内容生产者!微信关注“文化产业新闻”投稿,让你的文章上头条!

一夜入冬,这个“巨婴”行业倒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