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AI專業應屆生年薪50萬,來了解一下?

當大多數應屆生苦於難以找到工作時,有一個行業的應屆生年薪卻高達50萬。對於大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能夠拿到月薪5k左右的工資就已經很滿意了,而炙手可熱的人工智能應屆生年薪已經高達至30—50萬。

如果說曾經最炙手可熱的行業是計算機,那麼現在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人才需求也日益加大,同時供給與需求的不平衡,整個行業人才的薪酬也推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

AI專業應屆生年薪50萬,來了解一下?

李開復曾經說過:“做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博士生,現在一畢業就能拿到200到300萬美金的年收入的offer,這是有史以來沒有發生過的。”

2016年,OpenAI給它的頂級研究員Ilya Sutskever開出了190萬美元的工資,另一位重要研究員Ian Goodfellow工資超過80萬美元——哪怕他是3月份才入職的。這兩位研究員都是從谷歌挖過來的。

我們可以想象,其他公司的人工智能科學家們,年薪會有多高。

AI專業應屆生年薪50萬,來了解一下?

(人工智能在互聯網薪酬排名中位列第三)

雖然這個被大多數業內人士稱為極個別現象,但這也側面反應了整個市場的火熱。別的不說,就從普通職員一年可以拿到的薪水或者期權來看,也是相當有誘惑力的。

根據國務院印發實施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並明確要求在中小學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這麼看來人工智能可謂是目前最熱門的行業。那麼造成AI職業高薪的因素是什麼呢?

行業發展迅速,人才缺口大

工信部教育考試中心曾在2016年向媒體透露,中國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人。《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基於領英平臺的全球AI(人工智能)領域技術人才數量超過190萬,其中美國相關人才總數超過85萬,位居榜首;中國位居全球第七,相關人才總數卻只有5萬多。

國內高校沒有對口專業

截至2017年5月31日,中國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914所。粗略算來,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只佔中國高校的0.686%。

西安交大這樣的985院校都沒有開設多少相關專業,這和大環境上的國內高校AI教育“滯後”分不開。目前國內開設人工智能課程的大學仍然較少,本科普遍沒有人工智能專業,AI人才的招聘對象主要是研究生。累計到現在,國內也只有幾萬名AI領域的畢業生。但是這個數字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為市場的人才缺口是百萬級的。

高薪背後是高要求

很多外行只看到了表面的年薪百萬,卻不瞭解企業對AI從業者的高標準要求。相關數據表明,人工智能人才普遍特徵是高學歷,根據研究結果,中國62.2%的人工智能從業者擁有碩士以上學位,12.6%的人擁有博士以上學位。在企業對於AI人才的招聘門檻中,碩士成為最低門檻,企業偏愛雙一流院校畢業生,專業以計算機、數學、物理為主。

尤其是對AI頂尖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精通各種AI技能,還需要有足夠的管理能力,能夠承擔培養團隊,鍛鍊新人的責任。

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未來所有行業都將隨著人工智能而帶來升級與變革。人工智能相關人才的增長遠不及行業的招聘需求增長,目前正是進入人工智能行業的好時機。

AI專業應屆生年薪50萬,來了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