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教一年级学生口算?

Zoy77


幼小衔接班的时候,我曾经发过孩子心算“11×11”、“12×12”、“13×13”......“19×19”的视频到家长交流群里,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5岁多的孩子竟然已经会算乘法了,而且是心算,觉得诧异。这些计算对很多大人都很难,但小孩子吸收起来却非常简单。


其实,培养低年级孩子口算并不是难事,孩子的大脑远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很多。

分享一下我在家里教孩子的一些小妙招给家长朋友:

第一、陪孩子玩扑克。

对很多人来说,玩扑克是玩物丧志。但我们一家三口却玩得不亦乐乎。

从孩子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开始,我们在吃过晚饭后就经常会坐在一起玩上几局扑克。

规则很简单,跟大人的玩法不同,我们就是简单的“大压小”,谁的数字大,谁就赢。

我们会故意输几局,让孩子产生兴趣,慢慢地,孩子对数字的概念逐渐清晰,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是我们做的第一步,让孩子喜欢上数字,喜欢上推理。

第二、让孩子每天计算贴贴奖励。

为了能够把数学引入到日常生活,让他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中是随时需要数学的,我们便开始了第二步:让他自己每天计算他的贴贴奖励。

他四岁半时开始学英语,为了鼓励他开口说英语,我们准备了很多贴贴,每说一句英语就奖励他一个贴贴,贴到专门的本子上,达到一定熟练就可以换取奖品。

这样,他每天劲头十足地计算自己的贴贴数量,临睡前就把今天获得了多少贴贴数出来,再加上从前的贴贴数,现在一共有多少了。几乎是在一种毫无知觉中,快乐地完成了数学的计算。

第三、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数学思维方法。

当孩子已经可以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后,我便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一些有趣的数学思维方法。比如:用“按规律选数字”、“巧切四面体”、“火车过桥”等训练孩子的抽象思维;用“空间翻转”、“梅花点心速算”等训练他的认知思维;用“排座位”、“火柴游戏”、“蚊香计时”等锻炼孩子的整合思维......

孩子接受力非常强,很开心地领悟到了这些思维方式。

对此,我很开心,有意识地试探了一下孩子对乘法的理解,没想到,居然一下子就明白了,因为乘法、除法与加减法不同,已经是一种抽象思维的运用了。

之后,才慢慢开始教他一些心算的技巧,他一下子就通了。

以上是我教孩子的真实案例,不做软文推荐,只踏实陪伴孩子成长,有心的家长可以试一下。

其实,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不好,主要看家长。家长付出多少,孩子成长就有多少。孩子的每一步成长背后,都有一个用心的妈妈。这是很多“学霸”妈妈不愿告诉你的秘密。


人鱼妈妈


 脑子是个好东西,但如果漂亮,脑子不好使也行,我生了个女孩,本来很漂亮,但是还是靠脑子吃饭吧!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我和我老婆所做的也只是针对我自己的孩有用,各位觉得有用就点个赞,觉得没用的就当灌个水了。

我看过身边的大牛娃们,他们普遍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当然了我确实见过神,我的一个中学同学,神上课是睡觉的,基本什么课都是不听讲的,但神的学习效率是很高的,神一般都是在半夜的时候搞学习,神在高一的时候就把大学微积分和无机化学给学完了,我想神之所以被叫作神,就是因为数量太稀少了。我认为我孩子只是个普通的孩子,于是态度和习惯绝对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赞成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观点:我不相信教育是快乐的,因此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言归正专,口算是计算的基础,良好的口算能力能提高孩子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准确性。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要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家长的辅导是不可或缺的,对于指导一年级孩子的口算训练,建议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重视动手操作,经历口算“想”的过程

口算训练的目标不在于单一地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理清算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

在课堂上,老师从教孩子认识10以内数开始,始终会重视直观教学。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孩子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等。在教学中,老师会让孩子数一数图片、小棒,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强化数感训练

家长在家如何引导孩子

比如,一年级刚刚认识加法,计算4+3时,可以结合具体情境,先让孩子分别动手在桌上摆出4个和3个圆片,然后让他们根据情境理解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再让他们结合教材前面学习的分与合的知识,并应用到这里,理解“求4+3等于多少”就相当于思考“4和3合起来是多少”,并尝试让孩子用语言表达思考过程。

一定要让孩子多说自己的想法,很多家长觉得只要孩子会做就行,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只有不断练习用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孩子才能深入理解。

丰富口算练习形式,加强训练

不进行合理的训练很难形成技能,这决定了口算教学需要较大的训练量,孩子思维无意注意的优势决定了口算教学需要多样的训练形式。

家长在家辅导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视算、听算结合练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训练的两种基本形式。

视算是利用卡片、小黑板等媒体让孩子通过眼看、脑算,再说出得数。

而听算是家长直接口述算式来让孩子通过耳听、脑记并计算,再说出得数。

听算的难度比视算大。训练中,将视算与听算结合起来交替进行,一方面可以促使孩子始终保持着渴求和积极的状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听算成绩的分析反馈口算的熟练程度,以把握训练进度。

我是小妞老爸,欢迎关注我,一起了解一个半全职宝爸非主流派育儿观点


小妞老爸


这个问题,是一年级家长特别关心的问题。在这里,就我个人多年的经验,给你的建议是:使用正统的方法,循序渐进,先体会,在练习,多种方式结合,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掌握好100以内的口算问题,相信我,你的孩子一定可以做到!


一年级的口算,包括10以内、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另外,数的分解与合成也是基础能力。

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就需要练习数的分与合,这跟我们的课本是一致的,不需要什么投机取巧的方法,直接跟着课本练习到熟练为止。

甚至,我们说到点数这个更基础的能力,很多孩子都是没有过关的,看着图片数数,经常会多数或者漏数,结果就是数字写错,后面自然就全错了。


在确保点数正确的情况下,我们对于10以内的加法,要做到非常熟练。这里,可以利用实物来摆一摆,用图形来画一画,用手指来数一数,这些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如果给出一个算式,孩子必须知道是如何得到得数的。在这里,不仅仅是记住得数那么简单,要能够自己用实际的物体体会这个过程。

接着,我们需要孩子理解数的分解,比如8可以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

当孩子对这些计算都体会充分之后,接下来就是记忆这些算式,做到看到就知道得数为止。具体的练习方式,可以用数字卡片,或者扑克牌:每次每人打一张,把数字加起来即可。


当进行到20以内的加法的时候,凑十法是需要掌握的,这个方法,在以后的大数的加法中也有用处,所以不可以忽略。况且,这也是课本必须掌握的一个内容,是考试内容。

同样的,减法需要用到破十法。

这些方法,现在都是课本上有,老师上课也会讲到的方法,必须让孩子熟练。


到了100以内的加减,有很多方法,选择其中一种练到熟练即可。比如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用竖式的方法,先把竖式掌握了,然后在大脑中形成竖式的形象,就比较统一。

当然,每个孩子的喜好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方式练到熟练。


总之,保持训练是必要的,但是单纯的使用书面作业的方式,孩子又容易枯燥。这个时候适当地运用一些口答的方式,游戏的方式(例如扑克牌),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反而能够提升学习效率。我前面介绍过扑克牌的练习法,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我是小学老师,现在教二年级。二年级上册学的是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学得慢掌握得慢的还是那些在一年级计算能力就很差的学生。大家也知道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最基本的能力,所以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尤其是20以内口算能力很是关键!

题主问如何教一年级的口算?看我给大家先分享个口算的小窍门!

比如:

12_9=()这是一年级里很重要的退位减法口算题。

怎么算比较快?

像这种减法算式遇到减9的,就这么做:用2+1=3所以12_9=3,简单不!

再比如15_9=()答案就是5+1=6即15_9=6

有人问那减8呢,怎么口算?

15_8=()那就是用5+2=7即15_8=7

这样口算起来是否很简单。给大家总结了一张口诀,照着口诀练,那么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就能学的很快。

其实这就是一年级小朋友所学到的“破十法”,计算过程如下。

不过计算的多了,省略了过程,我们见减9就直接用12中的2+1=3,就是最后结果。这样孩子算起来会快了很多。

有人问那20以内的进位加法如何计算?

那就是使用的“凑十法”。图解如下。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掌握“凑十法”和“破十法”什么才是关键?

告诉大家就是数的组成。所以在学这些之前,教材先讲的是10以内的数的合与分。老师或者家长要使用一些实物做教具,反复大量的练习10以内数的合与分。这个掌握的熟练程度会对是后来孩子计算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计算能力差的,对于10以内数的合与分掌握的不够熟练,才造成后来计算速度慢于其它同学。

拿数字10举例。用实物来分一分,合一合。明白数字10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凑成10,这些脱口而出的时候,再根据合与分写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

上面的几和几凑成10,就写成加法算式。
上面这种10分成几和几,就写成减法算式。

我是拿10做的例子,应该从数字2开始,循序渐进,慢慢地就掌握住了。尤其是下学期要上一年级的幼儿园小朋友,家长们不要着急的计算,先按照这种方法练练,会比先算加减法掌握起来效果好。

然后还要掌握11到20之间数字的组成。

举例: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写成算式:10+1=11 减法算式:11_1=10其实弄明白数的组成,这就是学会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了。

以此类推可以写到19。20是表示2个十或者20个一。

方法知道后,缺的就是常常练习了。不过过程中家长可以把握个度,方式方法要新颖,不要叫孩子感到数字枯燥无味。利用可以利用的实物教具来刺激孩子感官产生兴趣,你才可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有的家长教孩子做大量的口算卡,最后孩子计算能力提高的也不是很多,孩子还有抵触情绪,这就得不偿失了。一定要让孩子感到计算是件快乐的事,那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这是我的一点小经验,不知道能否帮到大家,如果有啥意见或者建议,请友友们留言交流沟通!


浅浅的教育


一年级口算很重要,大人觉得特别简单一眼就扫出来,孩子却半天算不出来,家长难免会急躁,都可以理解。但是该教还得教,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教。

第一,让孩子掌握2-10分合式。通过分合式明白数字的构成,比如2可以分成1和1,也就代表1+1等于2,2-1等于1.每个分合式下面的两个数相加都等于上面的数,上面的数减去下面任何一个数都等于下面另一个数。(具体如图)

第二,在分合式的基础上,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从分合式到加减法我家儿子整个幼儿园大班都在练习。只有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才具备了计算的基础。练习过程可以趣味性多一些,比如让孩子卖苹果,一共有六个,妈妈买了2个,还剩几个。在计算的同时,让孩子明白数学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问后面的应用题打个基础。

第三,10以内的加减法学会后,就该开始20以内的加减法了。主要依靠的是凑10法和破10法。

凑10法就是两个一位数相加时,把其中一个拆开两个数,其中一个数能够与另一个加数凑成10 ,然后再计算。比如,8+5等于几,孩子首先必须对10的分合式很清楚,知道8和2加起来是10 ,那么就把5拆成2和3,8=2等于10,10再加3就等于13了。

破10法应用于20以内退位减法。我觉得有两种方法吧,一是把被减数分成10和几,然后用10去减减数,再加上剩下的数字,如15-8等于几,把15分成10和5 ,10-8等于2,2加5等于7。二是把减数拆开,如15-8等于几,把8分成5和3,15-5等于10 ,10-3等于7。当时我家孩子的老师都是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的,以便于孩子理解。随后附手写图,不好看,凑合看一下。

第四,就是类似于掰手指头算的方法,点数法。有的孩子就是不能理解凑10破10的,转不过这个弯来,那也不用勉强,就让用手指头算也无所谓,过段时间他也就明白了。手指头不够就用小棒,本质上还是让孩子理解数到底是什么。

说到底,口算没有捷径,唯有多练习才能增加速度和准确率。虽然数学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但没有准确的计算啥都没用,所以,各种口算卡片啊、软件啊、游戏啊都用起来,多多练习自然就会了。


大辰小娜


口算速算的核心是凑整,通过加、减、乘、除变换把算式变成整数与剩数的运算。小学一年级主要涉及的是2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训练:

凑整,主要凑十

分析哪两个数字相加等于10,比如9和1;8和2;7和3;6和4;5和5;

在此基础上,延伸到20、30……;延伸至三个数字的相加……;

进位加法规律的总结

实际是凑十的拓展和延伸,大数凑十,小数拆分。比如:

9+?=1(?-1); 实例9+5=14

8+?=1(?-2); 实例8+6=14……

当然,还有一些有趣的规律,比如多个9相加,得到的数字之和是9,这个可以用来验算。

比如9+9=18 ;1+8=9;又比如9+9+9+9=36; 3+6=9

练习形式多样化,提高兴趣

可以加、减交叉训练,加深理解;比如9+8=17;17-9=8;17-8=9

限时或定题目数量训练相结合;今天练习十分钟,明天练习10道题,当然根据孩子情况,尽量控制每天的练习题量相当。

口头练习和书写练习相结合。作业时间书写练习,碎片时间可以随时以提问形式巩固。

尽量减少书写的量、减轻负担

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书写速度慢。可以借助练习册或者家长帮忙抄题练习。

暑假辅导家里超级磨叽的二年级娃做三个三位数加减运算练习,老师要求每天练四题。但因为孩子没有坚持做,假期近半,看着满满两页的题更是没勇气开始。我花了一天时间帮他把所有题抄在本子上并写上等号留出空格,对他说,你需要写的字和我刚才写的差不多,我用了一天时间写完,说明如果你抓紧时间几天时间就能写完。因为我帮你抄题,所以,今天开始,你每天需要练习十二道。

多和孩子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发现孩子做三个数加法时每次都是先算后两个数,一问说是老师教的。我猜想一定的老师讲的例题正好是后两个数满足凑整这种情况,孩子错误认为是先计算后面,就赶紧给他解释和纠正。


小黑小黑Luo


在一年级数学学习中,最基础的是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口算能力。通过不同计算方法的学习,到熟练掌握,再到正确率前提下快速口算,不但要经历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也必然需要适量高效的计算练习。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其实很多家长往往忽视前期具体到抽象算理概念认知过程,一上来就进行一些口诀记忆以及大量单调的符号运算。这往往不利于孩子运算技能的熟练掌握!今天详细谈下一年级计算。以下内容选自我的专栏~一年级趣味数学中,供您参考!专栏注重趣味性,孩子愿意练是前提!

一年级口算熟练过程

① 数的组成

前提基础是数数、认数。然后就是数的分与合,比较高效的方法如以下凑十法,破十法算理基础就是10的分成。一年级认知特点决定了用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导入会更高效帮助孩子理解,比如两个盘子分东西,计数小棒,扑克牌凑数,加法拳等趣味形式。情景体验方能引发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加强认知。

② 计算方法

除了结合实物,计算方法,我一直建议根据孩子个体喜好,多方法都可以导入去尝试,数学魅力就在于不同思考背景会产生不同的方法策略。比如退位减法,可以数数,画数轴,加法逆运算,破十法,退十加补法,减法口诀等等。理解是基础!哪种更高效,取决于个体接受度。

③ 计算方法的熟练

理解的基础上,适量的巩固练习是必须的,首先考虑的是熟练运用保证正确率,再提速度。数的分与合都没有建立认知基础,直接背加减法口诀显然是不妥的。另外注意练习形式多样化,保持孩子学习动力,多表扬鼓励,让孩子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这样才能循环稳步提升。适量很重要,不清楚问题点,一味过分单练是适得其反的。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是王老师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比如下面是王老师设计的百格计算表。

一年级趣味数学专栏,赠送100页全彩配套练习题。欢迎头条点头像,找专栏界面了解。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学堂王老师


最近发现一个小程序:兔小乐口算,孩子挺喜欢的。产品是针对1-6年级学生,提供对应的口算练习题,配合挑战、对战、打卡、排行榜等激励形式,对于提升孩子口算能挺有帮助。


考拉183


10以内的家减法是数学的入门,通常一年级之前就应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掌握了。


如果没有掌握重头来学也没有关系。但要注意的是数字一定要跟实物结合起来。我们的记忆通常都是图像记忆。可以观察下孩子对什么物品感兴趣就拿什么来练习。


比如孩子喜欢糖果的话,就数糖果,喜欢巧克力就数巧克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起孩子的兴趣且不枯燥。


首先练习的就是10以内加减法,这个过程要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并且要不断的鼓励孩子,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


实物数的熟练以后就让孩子开始靠想象实物来练习。



10以内加减法要反复练习到张嘴就出得数的程度,忌操之过急,忌没有实物的死记硬背。


然后就开始练习20以内的加减法,方法就是凑整。比如12+9可以先算出12+10=22,9变成了10,多加了1然后再给减去1。


这样就把所有20以内的加减法无形中变成了10以内的加减法。减法也同样适用比如12—9,可以先算出10-9=1,12变成10少算了两个,再加回去就对了。


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拿一副扑克取出大小王和L Q K后,任意抽出两张开始练习速度,过关后再任意拿出三张来反复练习。


然后是牌的数字的垒加练习,相信一段时间后,口算就将变得非常简单。


有书知道


1.计算能力非常重要。天天都应该练口算。

从一年级开始重视孩子的口算能力,计算能力,非常重要。计算能力强的孩子在今后学习数学和物理的时候,会得心应手。高中的时候学习难度加大,学习压力大。每天做的题量也很大,这时候如果有一个很强的计算能力,会大大的缩短你做题的速度,从而学习非常高效。

从小就应该打下扎实的口算基础。

能力是一天一天练出来的,口算,就要天天练。一定要注意天天练这三个字。能力的提升,不怕慢,就怕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形成不了能力的提升的。

天天练。每天可以拿出20分钟的时间。哪怕只有十分钟的时间也是可以的,最关键的就是每天都练。

一年级的小孩子,学习能力还比较弱,学习以兴趣为主,所以这个天天练可以采用游戏化的形式。想一想怎样让孩子乐意去练。趣味化一些更能吸引孩子。千万不要让孩子产生惧怕的心理。

2.写成口算题卡片的形式。让孩子直接说得数,脱口而出。

那张可以把口算题,做成扑克牌大小的口算题卡。家长随意抽出一个,让孩子看算式,说得数。注意不要让孩子读算式,而是让孩子看算式,心里算,嘴里直接说出多数。这样的口算练习,孩子会越算越快。

可别小瞧了直接说得数这一招。长此以往,那些算式是会像一个汉字一样,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它是一个整体。孩子就不用再去计算了,就像认汉字一样把这个算式整体认了,一看到这个算式就条件反射的会反应出它的得数。这会大大缩短口算时间。对口算速度的提升和准确度的提升特别有帮助。

那些高中的时候在数学和物理上做题速度非常快,根本不用算草纸,完全口算就搞定一切,而且准确率还特别高的学神,大家都会认为他特别聪明。其实他的口算能力是从小这样练出来的。

3.贵在坚持。

每天都给口算练习十分钟或20分钟的时间。并坚持下去。如果你能坚持整个小学六年。孩子的口算能力肯定是又准又快。

一年级的小孩子先练好十以内的加减法。然后在练20以内的加减法。要持续练这两样。这两样是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