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三家領先運營商帶你看鄉村美好未來

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是在城鄉一體格局下,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新型產業發展,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性模式。以下為國內三家領先的田園綜合體運營商,看看他們如何助力鄉村美好未來。

田園東方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三家領先運營商帶你看鄉村美好未來

田園東方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起源於2011年,2016年由東方園林產業集團的旅遊度假和地產板塊重組而成。田園東方是以新田園主義理論為指導,以田園綜合體為商業模式,以文旅產業為主要業務,開展田園小鎮及其它生態文旅項目開發、運營的企業。

公司擁有專業的文旅策劃、規劃、開發運營團隊並積累多個文旅、農業、休閒度假品牌,目前公司佈局華東、京津、西南,深耕生長。已建成以無錫陽山田園綜合體為代表的一批新型城鎮化標杆項目。無錫田園東方是江蘇省知名旅遊資源,無錫市休閒旅遊新名片,被譽為“國內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和鄉村旅遊新標杆”。

田園東方不是去打造一個旅遊度假區,而是打造一個小鎮本身,只是這個小鎮有很多旅遊度假設施,小鎮本身也具有非常豐富的旅遊價值。在城市綜合體營建理論中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分散經營原則,在田園綜合體中同樣適用。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三家領先運營商帶你看鄉村美好未來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三家領先運營商帶你看鄉村美好未來

田園東方運營管理團隊依託對“田園綜合體”概念的深刻理解而進行的廣泛運營管理實踐,獲得了政府、企業和市場的廣泛認可。團隊以“提供超值服務,創造客戶價值”為宗旨,彙集文化、旅遊、度假、商業、娛樂、農業管理等方面優質資源、高端智庫和運營管理團隊,積極響應“鄉村振興”,聚焦文旅小鎮、特色田園鄉村和旅遊度假區等田園綜合體項目,專注於為上述項目提供“策劃規劃-顧問諮詢-運營管理”的創造性、系統性、專業性、落地性的解決方案。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三家領先運營商帶你看鄉村美好未來

其中田野樂園作為田園東方文旅版塊的自然遊樂產品,是一個集“田野農場體驗+非動力遊樂+IP沉浸體驗+自然教育”於一體的創新型樂園品牌,是國內首個作為模型研發並實踐田野型自然樂園、同時研創田野親子互動系列內涵的樂園品牌。

田野樂園已形成集IP研發/合作、產品策劃、投資開發、工程建設、運營管理一體的業務發展模式,目前正佈局華東、成渝、京津冀區域深耕發展。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三家領先運營商帶你看鄉村美好未來

無錫陽山田園東方蜜桃村是國內首個田園綜合體標杆項目,於2013年啟動建設,規劃總面積約6000餘畝,集合大型生態農業、旅遊休閒度假、田園生態居住功能於一體。項目秉持“自然的順應與重塑”核心規劃理念,響應了當代人對“田園城市”、“田園生活”的召喚,旨在打造活化鄉村、感知田園城鄉生活,將生活與休閒相互融合。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三家領先運營商帶你看鄉村美好未來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三家領先運營商帶你看鄉村美好未來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三家領先運營商帶你看鄉村美好未來

在項目不斷探索的第四個年頭,2016年9月中央農辦領導考察指導該項目時,對該模式給予高度認可。2017年由田園東方的基層實踐,源於陽山的“田園綜合體”一詞被正式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文件解讀“田園綜合體”模式是當前鄉村發展新型產業的亮點舉措。

以無錫陽山田園東方的田園綜合體為例,自成立之初就秉承服務於“原住民、新住民、遊客”的理念,在環境營造、業態規劃、經營服務等方面做了不斷的努力和嘗試。四年的努力實踐,項目得到了諸多的肯定、支持、鼓勵與意見和建議,不斷鞭策項目的成長:

原住民田園綜合體為本地原住民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就業機會,不僅提高了原住民的經濟收入,還為返鄉青年在家鄉就業提供了良好的職業發展方向。此外,不斷改善的鄉村環境和休閒活動,讓原住民享受到更好的精神及物質生活。

新住民田園綜合體讓嚮往田園生活的“田園夢想家”有機會生活在田園,讓鄉村成為“可以回得去的家鄉”,讓新住民給鄉村帶來不一樣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讓原住民和新住民在彼此互動中成為受益者。

遊客田園綜合體為都市遊客提供與傳統農家樂不一樣的田園休閒旅遊產品,為兒童、親子家庭、情侶、商旅客群打造豐富而高品質的田園休閒體驗。

鄉伴文旅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三家領先運營商帶你看鄉村美好未來

鄉伴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簡稱鄉伴)是國內最前沿的鄉村文旅投資運營先行者,擁有國內首屈一指的設計研發背景及專業的運營管理團隊,在上市資本的助推下,實現了設計、建設、運管的三統一。

鄉伴是一個追求“美”的公司,我們對鄉村美學的理解既不是迴歸復古,也不是以上帝視角居高臨下地推翻重建。我們期望連接各種環境要素和所有參與者,讓他們在持續的交互中推動美的多樣湧現和永續變化。這是一種“美的進化論”。

創始人朱勝萱先生是國內頂級景觀設計師之一,2010年受聘為“上海世博園區景觀工程總顧問”。2012年,朱勝萱基於個人興趣設計建造了莫干山小型精品民宿酒店“原舍”,不僅獲獎無數,更為當地帶來了巨大的改變,鄉伴的業務雛形也由此開始。2014年,朱勝萱任職東方園林高管期間,在無錫陽山首創了“精品民宿酒店+鄉村文旅”的業務模式,並命名為“田園綜合體”。2017年,田園綜合體這個概念正式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為了建立田園綜合體的全面能力,鄉伴陸續開發了一系列相關業態,如精品連鎖酒店“鄉伴原舍”、兒童樂園項目“綠樂園”、鄉村文創設計及產品研發“鄉伴文創”、文旅業態的全渠道管理SaaS解決方案“宿派科技”、民宿精品酒店管理培訓“鄉創學院”以及鄉創項目的建築規劃設計“朱勝萱景觀規劃設計院”等。通過對鄉村或城郊區域居民已經外遷的傳統自然村落進行改造,鄉伴以精品民宿集群、兒童樂園、咖啡店、餐廳、手工作坊、遊藝體驗項目、特色零售店等作為主力店或支持店,配合周邊的農田、山林、水系等環境要素,形成主要為城市周邊服務的旅遊度假地,同時發展部分度假屋、專業工作室、衛星辦公、教育、養老等半長居形態,平衡環境承載力和服務產能的波動性。

作為“田園綜合體”概念的首創者和實踐者,經過多年的積累,鄉伴在上述業態形成了較為全面的綜合能力和經驗。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三家領先運營商帶你看鄉村美好未來

庾村1932是中國首座鄉村文創園,也是鄉伴文旅第一個鄉村改造項目。

它擁有全國最大自行車主題餐廳、鄉村書屋、藝術展廳、城鄉互動(上海)研究中心論壇沙龍會場、莫干山風景區第一間窯燒麵包坊、設計師客棧、鄉村咖啡屋、萱草書屋、鄉村生活展售店等創意空間,還有二期的庾村文化市集將擴建出的鄉村藝術館、文創農藝展售店、山頂景觀藝術公園、親子游樂區等文化休閒空間。

庾村1932是由一群在建設綠色城市中反思的專業規劃設計者所發起的城鄉互動,是由原舍、農耕計劃、庾村1932文創園集合而成,在這裡,鄉村生態圈的概念被第一次提出,從這裡出發,鄉伴將鄉村生產、生活、生態可良性循環、創造價值的模式逐步向全國推廣開來。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三家領先運營商帶你看鄉村美好未來

在近日由鄉伴文旅、多彩投、町隱民宿學院主辦的“江南來客”大理民宿沙龍成功舉辦。

同期發佈了新一批的“鄉伴生態夥伴”,他們分別是:藍影、雲墅、喜林苑、行李旅宿、陽光納裡、雲山美地、早安旅居、元塵、月隱、泊心雲舍、無華藝宿、羅望。

鄉伴生態夥伴源起在烏鎮舉辦的“鄉村振興生態戰略大會”,結合互聯網技術、金融資本等手段為鄉村振興賦能。

藍城小鎮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三家領先運營商帶你看鄉村美好未來

藍城正規劃一張新的戰略藍圖,10年內造100個“宜居、宜養、宜旅”的複合型理想生活小鎮。屋舍儼然,良田美池,怡然自樂……100座小鎮的美好生活場景畫卷,已徐徐展開。

宋衛平董事長提出,“藍城小鎮不應僅是都市寄生型的,而是要有自己的經濟造血能力,能夠獨立形成價值的閉環。”而要達成這樣的理想狀態,從藍城園區的硬件、服務到文化都須經過一系列重構。為此,藍城特地成立了四大研究院 ,為設計、規劃、有序地營造和管理小鎮的生活提供一系列支撐。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三家領先運營商帶你看鄉村美好未來

小鎮五大服務體系是藍城小鎮的標準配置,告別傳統物業對“物”的管理,以小鎮每一位家人為核心,從滿足家人對於空間、物質、身體、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出發,打造繼續影響和提升小鎮生活品質的綜合服務體系。通過健康、教育、產業、商業、物業五大服務平臺密織完善的服務,他們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共同構成了小鎮的生活服務邊界。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三家領先運營商帶你看鄉村美好未來

產業是小鎮發展的生命力,使人們真正能夠在小鎮安居樂業。藍城小鎮的產業構成包括12要素——農業、頤養、健康、教育、旅遊、文化、文脈、商業、科技、宗教、藝術、產業,每個小鎮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進行產業複合。比如上海春風江南的養旅農複合型健康產業園、德清觀雲小鎮以旅遊度假為主的頤養產業、成都多利桃花源的產融創新示範區等,都是產業複合的體現。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三家領先運營商帶你看鄉村美好未來

宋衛平強調未來藍城將以打造小鎮產品為重心,他還有一個願望,是希望未來藍城能建設100個“農鎮”,改變目前中國農村落後的生產、生活、生態面貌,在藍城農業的先進科技力量的支撐基礎上建設一大批美麗的新農村。

海南藍灣小鎮,是藍色理想小鎮的正名之作;烏鎮雅園,寄託了藍色文化的永恆理想;杭州桃李春風,則讓藍色小鎮的夢想照進現實。“建設‘小鎮之藍’是理想人文主義精神的必然使命和重要實踐,這其中包含三方面重要內涵:一是安放身體,二是安放需求,三是安放心靈”。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三家領先運營商帶你看鄉村美好未來

田園東方的創始人曾在田園綜合體理論中寫到城鄉二元問題不僅是物質差距,更是文化差距問題。解決差距的主要辦法是發展經濟,而發展經濟的主要路徑是通過產業帶動。那麼,在鄉村社會,什麼樣的產業可以並需要發展起來呢?在一定的範疇裡,快速工業化時代的鄉鎮工業模式之後,鄉村可以發展的產業選擇不多,較有普遍性的只有現代農業和旅遊業兩種主要選擇(在這裡,我們並不否認少數地方具備有特色的其他產業條件,如科技、加工業、貿易等,但我們這裡討論的是具有普遍性的產業)。農業發展帶來的增加值是有限的,不足以覆蓋鄉村現代化所需要的成本。而旅遊業的消費主體是城市人,它的增加值大,因此,旅遊業可作為驅動性的產業選擇,帶動鄉村社會經濟的發展,一定程度地彌合城鄉之間的差距。

素材源於網絡用於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