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领先运营商带你看乡村美好未来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以下为国内三家领先的田园综合体运营商,看看他们如何助力乡村美好未来。

田园东方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领先运营商带你看乡村美好未来

田园东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起源于2011年,2016年由东方园林产业集团的旅游度假和地产板块重组而成。田园东方是以新田园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田园综合体为商业模式,以文旅产业为主要业务,开展田园小镇及其它生态文旅项目开发、运营的企业。

公司拥有专业的文旅策划、规划、开发运营团队并积累多个文旅、农业、休闲度假品牌,目前公司布局华东、京津、西南,深耕生长。已建成以无锡阳山田园综合体为代表的一批新型城镇化标杆项目。无锡田园东方是江苏省知名旅游资源,无锡市休闲旅游新名片,被誉为“国内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乡村旅游新标杆”。

田园东方不是去打造一个旅游度假区,而是打造一个小镇本身,只是这个小镇有很多旅游度假设施,小镇本身也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价值。在城市综合体营建理论中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分散经营原则,在田园综合体中同样适用。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领先运营商带你看乡村美好未来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领先运营商带你看乡村美好未来

田园东方运营管理团队依托对“田园综合体”概念的深刻理解而进行的广泛运营管理实践,获得了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广泛认可。团队以“提供超值服务,创造客户价值”为宗旨,汇集文化、旅游、度假、商业、娱乐、农业管理等方面优质资源、高端智库和运营管理团队,积极响应“乡村振兴”,聚焦文旅小镇、特色田园乡村和旅游度假区等田园综合体项目,专注于为上述项目提供“策划规划-顾问咨询-运营管理”的创造性、系统性、专业性、落地性的解决方案。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领先运营商带你看乡村美好未来

其中田野乐园作为田园东方文旅版块的自然游乐产品,是一个集“田野农场体验+非动力游乐+IP沉浸体验+自然教育”于一体的创新型乐园品牌,是国内首个作为模型研发并实践田野型自然乐园、同时研创田野亲子互动系列内涵的乐园品牌。

田野乐园已形成集IP研发/合作、产品策划、投资开发、工程建设、运营管理一体的业务发展模式,目前正布局华东、成渝、京津冀区域深耕发展。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领先运营商带你看乡村美好未来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蜜桃村是国内首个田园综合体标杆项目,于2013年启动建设,规划总面积约6000余亩,集合大型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度假、田园生态居住功能于一体。项目秉持“自然的顺应与重塑”核心规划理念,响应了当代人对“田园城市”、“田园生活”的召唤,旨在打造活化乡村、感知田园城乡生活,将生活与休闲相互融合。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领先运营商带你看乡村美好未来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领先运营商带你看乡村美好未来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领先运营商带你看乡村美好未来

在项目不断探索的第四个年头,2016年9月中央农办领导考察指导该项目时,对该模式给予高度认可。2017年由田园东方的基层实践,源于阳山的“田园综合体”一词被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解读“田园综合体”模式是当前乡村发展新型产业的亮点举措。

以无锡阳山田园东方的田园综合体为例,自成立之初就秉承服务于“原住民、新住民、游客”的理念,在环境营造、业态规划、经营服务等方面做了不断的努力和尝试。四年的努力实践,项目得到了诸多的肯定、支持、鼓励与意见和建议,不断鞭策项目的成长:

原住民田园综合体为本地原住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就业机会,不仅提高了原住民的经济收入,还为返乡青年在家乡就业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方向。此外,不断改善的乡村环境和休闲活动,让原住民享受到更好的精神及物质生活。

新住民田园综合体让向往田园生活的“田园梦想家”有机会生活在田园,让乡村成为“可以回得去的家乡”,让新住民给乡村带来不一样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让原住民和新住民在彼此互动中成为受益者。

游客田园综合体为都市游客提供与传统农家乐不一样的田园休闲旅游产品,为儿童、亲子家庭、情侣、商旅客群打造丰富而高品质的田园休闲体验。

乡伴文旅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领先运营商带你看乡村美好未来

乡伴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乡伴)是国内最前沿的乡村文旅投资运营先行者,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设计研发背景及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在上市资本的助推下,实现了设计、建设、运管的三统一。

乡伴是一个追求“美”的公司,我们对乡村美学的理解既不是回归复古,也不是以上帝视角居高临下地推翻重建。我们期望连接各种环境要素和所有参与者,让他们在持续的交互中推动美的多样涌现和永续变化。这是一种“美的进化论”。

创始人朱胜萱先生是国内顶级景观设计师之一,2010年受聘为“上海世博园区景观工程总顾问”。2012年,朱胜萱基于个人兴趣设计建造了莫干山小型精品民宿酒店“原舍”,不仅获奖无数,更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乡伴的业务雏形也由此开始。2014年,朱胜萱任职东方园林高管期间,在无锡阳山首创了“精品民宿酒店+乡村文旅”的业务模式,并命名为“田园综合体”。2017年,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为了建立田园综合体的全面能力,乡伴陆续开发了一系列相关业态,如精品连锁酒店“乡伴原舍”、儿童乐园项目“绿乐园”、乡村文创设计及产品研发“乡伴文创”、文旅业态的全渠道管理SaaS解决方案“宿派科技”、民宿精品酒店管理培训“乡创学院”以及乡创项目的建筑规划设计“朱胜萱景观规划设计院”等。通过对乡村或城郊区域居民已经外迁的传统自然村落进行改造,乡伴以精品民宿集群、儿童乐园、咖啡店、餐厅、手工作坊、游艺体验项目、特色零售店等作为主力店或支持店,配合周边的农田、山林、水系等环境要素,形成主要为城市周边服务的旅游度假地,同时发展部分度假屋、专业工作室、卫星办公、教育、养老等半长居形态,平衡环境承载力和服务产能的波动性。

作为“田园综合体”概念的首创者和实践者,经过多年的积累,乡伴在上述业态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综合能力和经验。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领先运营商带你看乡村美好未来

庾村1932是中国首座乡村文创园,也是乡伴文旅第一个乡村改造项目。

它拥有全国最大自行车主题餐厅、乡村书屋、艺术展厅、城乡互动(上海)研究中心论坛沙龙会场、莫干山风景区第一间窑烧面包坊、设计师客栈、乡村咖啡屋、萱草书屋、乡村生活展售店等创意空间,还有二期的庾村文化市集将扩建出的乡村艺术馆、文创农艺展售店、山顶景观艺术公园、亲子游乐区等文化休闲空间。

庾村1932是由一群在建设绿色城市中反思的专业规划设计者所发起的城乡互动,是由原舍、农耕计划、庾村1932文创园集合而成,在这里,乡村生态圈的概念被第一次提出,从这里出发,乡伴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可良性循环、创造价值的模式逐步向全国推广开来。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领先运营商带你看乡村美好未来

在近日由乡伴文旅、多彩投、町隐民宿学院主办的“江南来客”大理民宿沙龙成功举办。

同期发布了新一批的“乡伴生态伙伴”,他们分别是:蓝影、云墅、喜林苑、行李旅宿、阳光纳里、云山美地、早安旅居、元尘、月隐、泊心云舍、无华艺宿、罗望。

乡伴生态伙伴源起在乌镇举办的“乡村振兴生态战略大会”,结合互联网技术、金融资本等手段为乡村振兴赋能。

蓝城小镇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领先运营商带你看乡村美好未来

蓝城正规划一张新的战略蓝图,10年内造100个“宜居、宜养、宜旅”的复合型理想生活小镇。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怡然自乐……100座小镇的美好生活场景画卷,已徐徐展开。

宋卫平董事长提出,“蓝城小镇不应仅是都市寄生型的,而是要有自己的经济造血能力,能够独立形成价值的闭环。”而要达成这样的理想状态,从蓝城园区的硬件、服务到文化都须经过一系列重构。为此,蓝城特地成立了四大研究院 ,为设计、规划、有序地营造和管理小镇的生活提供一系列支撑。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领先运营商带你看乡村美好未来

小镇五大服务体系是蓝城小镇的标准配置,告别传统物业对“物”的管理,以小镇每一位家人为核心,从满足家人对于空间、物质、身体、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出发,打造继续影响和提升小镇生活品质的综合服务体系。通过健康、教育、产业、商业、物业五大服务平台密织完善的服务,他们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小镇的生活服务边界。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领先运营商带你看乡村美好未来

产业是小镇发展的生命力,使人们真正能够在小镇安居乐业。蓝城小镇的产业构成包括12要素——农业、颐养、健康、教育、旅游、文化、文脉、商业、科技、宗教、艺术、产业,每个小镇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产业复合。比如上海春风江南的养旅农复合型健康产业园、德清观云小镇以旅游度假为主的颐养产业、成都多利桃花源的产融创新示范区等,都是产业复合的体现。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领先运营商带你看乡村美好未来

宋卫平强调未来蓝城将以打造小镇产品为重心,他还有一个愿望,是希望未来蓝城能建设100个“农镇”,改变目前中国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生态面貌,在蓝城农业的先进科技力量的支撑基础上建设一大批美丽的新农村。

海南蓝湾小镇,是蓝色理想小镇的正名之作;乌镇雅园,寄托了蓝色文化的永恒理想;杭州桃李春风,则让蓝色小镇的梦想照进现实。“建设‘小镇之蓝’是理想人文主义精神的必然使命和重要实践,这其中包含三方面重要内涵:一是安放身体,二是安放需求,三是安放心灵”。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领先运营商带你看乡村美好未来

田园东方的创始人曾在田园综合体理论中写到城乡二元问题不仅是物质差距,更是文化差距问题。解决差距的主要办法是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主要路径是通过产业带动。那么,在乡村社会,什么样的产业可以并需要发展起来呢?在一定的范畴里,快速工业化时代的乡镇工业模式之后,乡村可以发展的产业选择不多,较有普遍性的只有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主要选择(在这里,我们并不否认少数地方具备有特色的其他产业条件,如科技、加工业、贸易等,但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产业)。农业发展带来的增加值是有限的,不足以覆盖乡村现代化所需要的成本。而旅游业的消费主体是城市人,它的增加值大,因此,旅游业可作为驱动性的产业选择,带动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地弥合城乡之间的差距。

素材源于网络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