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古希臘人打仗時喜歡赤腳?

睿兒媽有話說


我們現在不管什麼時候出門都會穿上一雙體面合腳的鞋子,但是在古代,像是埃及人、印度人、希臘人,大多時卻要赤腳走路。在古希臘,鞋子還象徵著奴役和自由之間的區別。奴隸是打赤腳的,因為他們根本不被允許穿鞋。

因為不穿鞋子,奴隸被賣掉時,他們的赤腳上蓋滿了白堊或灰泥,因此他們被叫“白堊人”。


而實際上希臘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不穿鞋子的,當然他們並不是奴隸。希臘人會一天到晚赤腳走路,哪怕是出席重大、莊重的場合也是如此。赤腳在希臘人看來並不認為是失禮行為。

只有在出征、外出旅行、或者經商之時,有些希臘人才勉強為自己穿上涼鞋或靴子。

希臘人的鞋子多是用草或皮革製作,由於希臘人不愛穿鞋子,所以襪子對他們來說是很陌生的東西。

出遠門的人也不會刻意去注重自己的雙腳,他們會簡單的用一塊麻布裹腳。和所有男性公民一樣,不管在什麼場合,希臘婦女也同樣赤足,當然也沒有穿襪子的概念。她們也和男人一樣,赤足可以步入任何場合。

既然不是奴隸,哪麼為什麼有鞋子而不穿呢,那是因為在大部分古希臘人的眼中,穿鞋子是自我放縱的行為、不符合美學、因此不必要。

我們熟知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無論嚴寒酷暑,都穿著一件普通的單衣,幾乎沒人看見過他穿鞋,就這樣光著兩隻大腳丫子到處串門子。

運動員參與古代奧林匹克比賽時都是赤腳-甚至赤裸。甚至希臘神和英雄都被描寫為赤腳,重裝備步兵在參加戰役時同樣赤著腳,亞歷山大也是靠著大部分赤腳軍隊征服他的敵人。在現代人的眼中,這顯然有些不安全,戰場上到處是瓦礫和破損的兵器,萬一一腳踩上…..這酸爽,才真牛!

古希臘的運動員們被灌輸“做人要腳踏實地”的思想,因此他們是從不穿鞋子,因為那樣就不能“腳踏實地”了。斯巴達人用身體力行這句話,只要男孩過了12歲,便會被編入少年隊,而且只能光身赤腳,不論天氣冷暖均只許穿一件外套。成年的斯巴達男子終身都不穿鞋或只穿左腳。

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在他的著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對此有如下解釋:“不穿鞋的右腳,比穿行軍草鞋的左腳更能適應環境,讓他們不至於在雨後的泥濘中被絆倒!”

夏天不穿鞋子可以,春秋季節也能忍受,但冬天怎麼辦呢?難道也要光腳上戰場嗎?當然不是這樣,古希臘人不是傻子,在冬季他們是不作戰的。因此,我們在文獻和瓶畫中沒有見到希臘士兵冬季服裝的款式。目前見到的只是夏季服裝,所以希臘士兵更不需冬天煩惱要不要穿鞋保暖。

顯然希臘人的這套邏輯只能適用於自己人,他的敵人才不管這一套,羅馬人就偏偏趁著冬季打你。就這樣,羅馬人征服了希臘人。都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這次就讓你們害怕一下穿鞋的。

羅馬人征服希臘後,吸收了其文化觀點,卻沒有吸收希臘人對鞋子的觀念。羅馬服裝被視為力量的象徵,而鞋子則被視為文明世界生活的必需品。羅馬人會穿上他們簡易的涼鞋在路上行走和作戰,但奴隸和窮人卻依舊喜歡光著腳走路。最終,羅馬人也被同化,很多時候,連皇帝陛下都光腳跟大臣們商議國事。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據研究顯示,赤腳可以增進血液循環、減少足癬的發生率、放鬆身體舒解壓力、增進食慾、降低扁平的發生率、促進足弓的成形、增加平衡感、使頭腦清醒、唱歌時可以使音域擴展、符合人體工學。

看來光腳的好處多多啊,沒病走兩步,三伏天在泊油路上走一遭,保證讓你從此跟賣柺的打上交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