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 妊娠期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如何判断是否出现了妊娠期高血压呢?

妊娠期高血压是女性在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这是一种以水肿、高血压、子痫(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的抽搐)、蛋白尿等为其特征,并伴有血尿酸升高及肾脏的病理变化的病症。这种妊高征是产科对母亲和胎儿影响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所以,为了母儿的健康,我们很有必要认识一下这种病症。

妊娠期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如何判断是否出现了妊娠期高血压呢?

一:对水肿的性质要认识清楚

妊娠期高血压多发生在20孕周以后,患者首先出现的就是病理性水肿,随后可有血压的升高及相应程度的蛋白尿。如果孕妇一出现水肿的情况,就认为是妊高征的先兆,往往是错误的,此时首先要区别水肿的性质。

妊娠期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如何判断是否出现了妊娠期高血压呢?

一般来说,孕妇在正常的情况下可出现轻度或中度的单纯性下肢水肿,约占孕妇总数的50%—75%。这类生理性水肿常在孕妇侧卧12—24小时后可迅速消退,不需要特殊治疗,也无明显的临床意义。若出现水肿持续不退,并向上发展,或体重迅速增长,每周超过半公斤以上时,表面有病理性水肿的存在,发生妊高征的危害性也会增加。

妊娠期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如何判断是否出现了妊娠期高血压呢?

二:认清抽搐发作时的特征

妊高征发作子痫时,患者会首先表现为眼球固定,瞳孔放大,随即头向一侧扭转,牙关紧咬。继而出现口角及面部肌肉开始颤动,全身及四肢的肌肉强直,双手紧握,双臂直伸,迅速发生强烈的抽动。

妊娠期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如何判断是否出现了妊娠期高血压呢?

而一般的孕妇也会发生抽搐的情况,这时候抽搐的表现就比较轻了,只是以疼痛性、痉挛性肌肉的收缩为特点,持续几分钟后就会自然消失,且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大的影响。一旦孕妇发生第一种抽搐的情况,就需要特别注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