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肖雲儒:秦腔改革,我主張“剝離”(附秦腔老照片若干)

肖雲儒

著名文化學者

1940年生於江西,祖籍四川廣安,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他提出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論述,被近百種大中學教材和論著選用;他關於中國西部文學、西部電影、西部文化的著作,被公認為該理論體系的開創者、構建者。專著有《八十年代文藝論》《中國西部文藝論》《民族文化結構論》《對視文化西部》《美》《絲路雲譚》等。

肖雲儒:秦腔改革,我主張“剝離”(附秦腔老照片若干)

我是一個南方人

對於秦腔

我是如何由受不了到愛上的呢

我是北京唸書畢業後

到《陝西日報》做實習記者

專門負責文藝口

當時主要是影、劇、書

三方面的文藝活動

西安每次有劇團演出

都給陝報文藝記者送票

當時在南大街劇場、西大街實驗劇場

五一劇場、五四劇院等

都看過很多戲

每次坐在那裡感覺耳朵都被震聾了

那時我心裡說

這秦腔實在不是藝術

因為生長在南方

我先前比較常看的是

贛劇、越劇、採茶戲等

但是這時由於工作的需要

我開始看秦腔,看陝西地方戲

也要寫戲劇評論

但我都是評內容

對其藝術從來不置一詞

不懂也不感興趣

肖雲儒:秦腔改革,我主張“剝離”(附秦腔老照片若干)

秦腔《趙氏孤兒》

閻更平飾趙盾,羅四奎飾屠岸賈

肖雲儒:秦腔改革,我主張“剝離”(附秦腔老照片若干)

秦腔《趙氏孤兒》

貟宗翰飾程嬰、李兆鈁飾孤兒趙武

我愛上秦腔不是在劇場

而是在以後跑基層、農村的文藝活動中

我感受到了

秦腔在農民群眾中的深刻影響

當時我聽到了一句話

秦腔是吼出來的

就這個“吼”字轉變了我對秦腔的看法

那是一種生命的聲音

豫劇是“演”出來的

越劇是“唱”出來的

而秦腔是一種直接的生命呼喚與吶喊

這是我遇到的生命感最強的戲劇

而生命感正是藝術的本質

所以我也更喜歡秦腔中

花臉、老生一類角色

喜歡秦腔的悲劇

特別是大悲劇

如《趙氏孤兒》《遊西湖》等

那種嘶啞而悲涼的吶喊和命運的傾訴

是別的劇種所沒有的

它對一個民族的文化人格的陶冶

是那些膚淺的喜劇無可比擬的

《趙氏孤兒》《狸貓換太子》這類戲

為什麼那麼感動人呢

就是它把人的道德感與命運悲劇

推到了極致

形成一種濃烈的感情噴發

看了讓人震撼

從這個角度講

是秦腔的生命感和命運感慢慢鍛打了

一個南方青年比較脆弱的文化人格

讓我逐漸地堅強、成長起來

從而我也慢慢地瞭解了秦腔的真諦——

生命的吶喊

這是我愛上秦腔的一個原因

肖雲儒:秦腔改革,我主張“剝離”(附秦腔老照片若干)

秦腔《四進士》

李繼祖、槐保、胡正友主演

肖雲儒:秦腔改革,我主張“剝離”(附秦腔老照片若干)

秦腔《法門寺》

段林菊飾孫玉嬌、王慧芳飾宋巧姣

肖雲儒:秦腔改革,我主張“剝離”(附秦腔老照片若干)

秦腔《安安送米》

楊金鳳飾龐氏、許天成飾安安

愛上秦腔的另外一個原因是

在全國像秦腔這樣

一個地方劇種成為一個地域的文化符號

詮析著一個地域的文化人格的劇種不多

秦腔中的苦音

象徵著堅韌、悲苦的地域人格

詮析著秦人生、噌、冷、倔的性格

這種性格的詮析進而演化為藝術的風格

浸透在故事、人物、音樂、唱腔中

秦腔生來帶有一種蒼涼感

這種蒼涼感實際上是

陝西地方漫長曆史的蒼涼感

歷史的積澱

我最終為秦腔的生命感和

地域文化的詮析性所感動

最終深深地愛上了秦腔

近百年的秦地戲曲發展史

在革新振興上有三次同步於時代變革的

里程碑式的轉捩點

第一次是以易俗社範紫東、孫仁玉

為代表的知識分子

將新文化因子引進秦腔

使秦地戲曲自覺承擔起

移風易俗

即民眾精神化育的責任

並在全國較早創作了現代劇

新編了歷史劇

第二次是以民眾劇團

柯仲平、馬健翎為代表的革命知識分子

將延安時期的革命文化因子引進秦腔

使秦地戲曲自覺融進革命運動

創作出《血淚仇》《中國魂》

這樣標誌一個時代戲劇面貌的作品

第三次就是省戲曲研究院的

一大批藝術家

他們將當代社會的、文化的

藝術的元素

揉進秦地戲曲,創作了很多精品

肖雲儒:秦腔改革,我主張“剝離”(附秦腔老照片若干)

秦腔《梁玉娘》

郝綵鳳飾梁玉娘

安建英飾布爾汗

左紅飾尤吐斯

肖雲儒:秦腔改革,我主張“剝離”(附秦腔老照片若干)

秦腔《屈原》

閻更平飾屈原,段林菊飾嬋娟

肖雲儒:秦腔改革,我主張“剝離”(附秦腔老照片若干)

碗碗腔《白玉鈿》

段林菊飾尚飛瓊、原安民飾李清彥

肖雲儒:秦腔改革,我主張“剝離”(附秦腔老照片若干)

秦腔《樓臺會》

王新倉、黨莉莉主演

當代文化對秦腔的滲透

不僅表現在內容——

反映改革開放以後的生活

不僅表現在傳播——

進入了大學校園、出國演出

而且舞臺程式、戲劇音樂都變化了

談到秦腔改革,我主張“剝離”

就是將秦腔的原生態保護和

秦腔的現代轉型兩相剝離

因為兩條路混在一起

永遠發展不了

你對傳統稍做改變

就會有人說這不是秦腔

這是從原生態保護角度看的

你完全原生態保護

秦腔必將斷送自己

它會跟現代社會越來越隔離

跟青年人的審美興趣越來越遠

所以我主張把秦腔的原生態保護

(這是國家需要的重要的文化事業)

和秦腔的現代化轉型

(這是一個需要市場運作的鮮活的群眾文化生活)

分開

分開以後兩邊都能夠大踏步向前邁進

肖雲儒:秦腔改革,我主張“剝離”(附秦腔老照片若干)

秦腔《智取威虎山》

貟宗翰飾楊子榮

肖雲儒:秦腔改革,我主張“剝離”(附秦腔老照片若干)

秦腔《豔霞》

郝綵鳳飾李豔霞、貟宗翰飾五爸

衛保善飾周勤學、白貴平飾李天保

肖雲儒:秦腔改革,我主張“剝離”(附秦腔老照片若干)

秦腔《向陽川》郝綵鳳飾翠林

一方面,我們將秦腔的傳統劇目

行當、音樂等紋絲不動地保留下來

作為一種文化傳播、文化展示

可以開闢小劇場演出

以供遊人參觀、學者考察

另一方面,我們投入大量精力到

秦腔的現代化轉型中

進行探索和改革

一個永遠在博物館裡展示

作為我們珍貴的文化留存

一個隨時代大踏步前進

哪怕最後變成民族歌劇

都是允許的

秦腔到芬蘭演出時

芬蘭的翻譯就是

Chinese Qinopera(中國秦歌劇)

所以在稱謂上

只要是帶有秦腔音樂特色、行當色彩

秦腔傳統劇及整個有秦腔氣質的

現代戲曲

我們都可以統稱為“秦歌劇”

所以我主張

原生態保護和市場轉型相剝離

而且這個剝離迫在眉睫

肖雲儒:秦腔改革,我主張“剝離”(附秦腔老照片若干)

秦腔《駱駝嶺》郝綵鳳、王復興主演

肖雲儒:秦腔改革,我主張“剝離”(附秦腔老照片若干)

秦腔《紅燈記》

貟宗翰、馬友仙、閻冬賢主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