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同古堂|皇族王八蛋,阉党真小人,东林党竟是伪君子?

有人这样说:如果明朝的皇族是王八蛋,阉党是真小人,那么东林党就是伪君子。

为什么说明朝的皇族是王八蛋?

原来明朝末年,“朱姓子孙”经过两百多年的繁衍,人数已达数十万。这些庞大数量的皇族宗室人口,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又不劳作而坐享其成,已经成为明王朝财政的沉重负担。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人仰仗皇族身份,作威作福,勾结官商,大肆欺压百姓,引起很多民愤,可以说大明王朝的灭亡离不开这些人的推波助澜。

同古堂|皇族王八蛋,阉党真小人,东林党竟是伪君子?

明朝宗室人口与俸禄

阉党是真小人,这点早有定论。

所谓阉党并非单指太监,而是包括那些依附于以太监为核心的文臣武将。明朝阉党祸乱朝纲,权倾朝野的太监魏忠贤,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为了只手遮天,更是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大肆排除异己,残害忠良。

同古堂|皇族王八蛋,阉党真小人,东林党竟是伪君子?

《新龙门客栈》剧照

而关于东林党是伪君子,此论显然有哗众取宠之嫌。

东林党不畏强权,整肃吏治,开放言路的一些政治诉求,在当时社会的确是一股清流。然而,这些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大地主官僚集团,却也不乏败类。常说阉党为了排除异己,不择手段,而东林党党同伐异,同样是不问青红皂白。

而且,东林党成员家族的触角早已触及到社会各行业,如织造、漕运、开矿等,权力寻租的普遍行为,让这些官僚大发其财。

在东林党掌权期间,他们以减税为名,废除了与自身所代表阶层利益息息相关的工商税、矿税、海税等,可是在贫困的西北或旱灾区,却不断加赋增税。这些主张,将广大的人民推到了大明王朝的对立面,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而掌握着社会多数财富的他们,却不用纳税。

所以在东林党与阉党或齐党、浙党等其他派系争权夺利的党争背后,夹带的更多的或许是为自身谋利的私货。

同古堂|皇族王八蛋,阉党真小人,东林党竟是伪君子?

东林书院:明末东林党大本营

明朝的灭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党争,尤其是东林党的税收主张,使得社会贫富差距再次加大,国家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收入严重减少。

当时“闯王”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大明王朝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可是李自成却派兵进宫与崇祯谈判。其中的条件就是希望明朝能够封他为西北王,同时“犒赏”起义军白银三百万两,大顺军就退兵,还可以帮助明朝收伏其他农民起义军甚至制衡满清。

据清初史学家戴笠、吴芟记载:李欲割西北一带,敕命封王,并犒军银百万,退守河南。受封后,愿为朝廷内遏群贼,外制辽沈,但不奉召入觐。

同古堂|皇族王八蛋,阉党真小人,东林党竟是伪君子?

李自成 大顺军

按理说,那种环境下崇祯皇帝对这个城下之盟自然是没有拒绝的理由,可是朝廷无银,竟然拿不出来,而满朝官员没有一个官员愿意出钱解围。

这些人除了装穷,还是装穷。

他们想的是,如果出钱的话,那平日里满嘴仁义的东林党,岂不是有着不符合自己俸禄的收入,也许,其中不少人心中甚至已经有了如何效忠新皇帝的盘算。

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大顺军进入北京城后,新的政权也没有准备接纳这些腐败的士大夫精英。东林党的财富被这些农民军搜刮干净,据说,单单搜出来的白银就有两千余万两之多。

最初的东林党,确实是社会标榜的清流,可是时间一长,背后众多的利益网使得他们早就偏离了忠君救国的初衷。

之所以很多人同情东林党,原因很多,一方面是阉党确实是手段强硬,下手狠毒;同时历朝历代宦官的地位权势再高也是一时,后世史官对于这一特殊群体,并不会给予很公正的评价;再者东林党中,确实有过一些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忠臣。

此外,关于东林党有一件事不得不提。

当时魏忠贤为了打击东林党,曾参照水浒传制作了一份东林党的名录,即《东林点将录》,其中被列为“东林党党魁”、“天魁星及时雨”的是内阁首辅叶向高。

同古堂|皇族王八蛋,阉党真小人,东林党竟是伪君子?

三朝元老 叶向高

叶向高,字进卿,号台山,福建福清人,又号“海上贱儒”、“海上孤生”,两度出任内阁首辅大臣。

将叶向高列为东林党党魁,只是阉党为了夺权,排除异己而已。

事实上,叶向高是历史上正人君子、政治精英的典范。“君子和而不同,党而不群”,说的恰恰是叶向高这一类有着高尚情操之人。

叶向高的一生都在忧国、忠君、洁己、恤民。他生在乱世,身居高位,却并没有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这点从他自号“海上孤生”也可窥见一二。相反,在东林党与阉党频繁党争时,他一直用中庸而保守的方式在协调各方势力的平衡,以避免消耗国力。

从叶向高的奏折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忧患意识。

“假若陛下不奋然振作,选用一些老成持重的大臣,充实朝廷官署,将多年来废弛的政事一举革新的话,我担心国家的危亡,不在于外敌的侵略,而就在于朝廷内部啊。”

只是叶向高有心报国,却终究无力回天,不过他对调剂党派纷争、维护太子正统、遏制魏忠贤的势力依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叶向高身上那种“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其实正是早期东林党的政治初衷。

作为史上最累的首辅大臣,叶向高在递了二十三份辞呈才获准告老还乡。

他的辞呈这样写道:

“顷者以腰足痛楚不能行步,杜门数日又复勉出,令人扶掖至阁当值,今一身之中,自顶至踵,无不作痛。”

大概意思就是老臣年老体弱,实在无法胜任首辅之职。由此,也可以知道他并不是一位贪恋权势之人。

叶向高在入阁之时,曾表明心迹:

“无营身肥家,徇私罔上;无以成心违众,胜心拜群;无以党心植交,以患得患失固位。”

而在告老还乡后,能使自己慰怀的是:

“未尝害一人,未尝受一人钱”。

而且,致仕之后,他将皇帝赏赐他养老的银两为家乡盖桥,造福百姓。这样一位高风亮节,有着君子之风的首辅大臣,可以说是百官楷模。

当然了,作为进士及第的叶向高,他的才华也是一流。从他曾担任皇太子的侍班官,也可以知道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才子。

他的藏书非常丰富,编修或刊刻的著作也不少。 同时,他还精通堪舆之学,经常参与佛、道的各种活动。

他的一幅书法内容,也有过相关描写。

同古堂|皇族王八蛋,阉党真小人,东林党竟是伪君子?

叶向高 书法作品

艺林留珍——中国书画收藏展

书法内容:尽说清源洞壑多,幽探偏喜到弥陀。岩前小迳堪招饮,树杪孤亭可放歌。石室留云藏贝叶,松风吹雨湿藤萝。闲来好证无生诀,莫遣流光逐逝波。

款识:游弥陀岩▪台山高

钤印:叶向高印

从叶向高书法内容所提及的诸如清源山、弥陀岩、无生诀等,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佛道的虔诚。

熟悉清源山景点的都知道,它以老君岩、弥陀岩等佛道造像而闻名,这里与佛道有着很深的渊源。比如弘一法师的墓塔也在此处安放,舍利塔左侧还著有大师绝笔“悲欣交集”。

叶向高在致仕后,更加经常参加佛道宗教活动,更多的应该是为了排解心中对于腐败晚明政治的无奈以及社会危机担忧。

石竹山祈梦的传说,印证了,在叶向高的心中,一直坚信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闲来好证无生诀,莫遣流光逐逝波。”,这幅草书内容,并非随意而作,而是这位一生忧国忧民首辅内心的真实写照。

而且,单从草书书法而言,其结体章法甚佳,平实又不失灵动,同时颇有董其昌书法柔遒之妙,笔法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自然是十分契合叶向高善于谋断的处事风格。

叶向高与黄道周、张瑞图并称福建草书三大家。

古人云,字如其人,诚不我欺。

在晚明这个快要倾颓的王朝,叶向高虽忍辱负重,却独木难支,是他的不甘,更是时代的悲剧。

叶向高病逝后,被朝廷追赠为太师,赐谥号为文忠。而东林党与阉党的党争,也在之后随着大明王朝的覆灭而烟消云散。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18年1月28日-2月6日(9:30-17:30)

展览地址: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展厅(福州市杨桥东路19号雅道巷.水流湾院落)

主办单位:福建省书画艺术研究会

承办单位:福建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

协办单位:福建东南拍卖有限公司

福建瀚成拍卖有限公司

——END——

凡是斯文处,必有同古堂

文:同古堂 部分图:福建省书画艺术研究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