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揭祕天貓精靈雙11大戰的銷售哲學,百萬家庭AI大腦已落地

當一個新的硬件品類面市時,預測它多久能夠走入普通家庭會是一個有趣的問題。這既是預示著市場規模成型的標誌節點,同時也是對大小玩家產品和市場策略的綜合考驗。

不過在智能音箱這個新入口形態上,中外的互聯網巨頭在培育市場上展現了異曲同工的做法。

過去不久的雙11裡,阿里巴巴出品的智能音箱天貓精靈這個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正式開售後不到9小時,就賣出了百萬銷量,遠遠超出負責人淺雪預期。

揭秘天貓精靈雙11大戰的銷售哲學,百萬家庭AI大腦已落地

天貓精靈本身有著聰明的語音交互技能,在還沒有深度使用過人的眼裡,它還是款藍牙音箱,雖然沒有頂級豪華音箱的音質,但價格也不豪華。雙11期間天貓精靈僅售99元,相當於一頓飯的價格。

大洋彼岸Amazon的Echo也在這麼做。Echo2014年底上線,第二年的銷量同比增長了1200%,今年結束前Echo的銷量已經達到上千萬臺。入門版的Dot只賣49.99美金,相當於一頓飯的價格。划算的是附加上語音播放Kindle電子書和亞馬遜音樂內容的能力,甚至買一年的音樂會員贈送一臺Echo。

隨著語音助手本身的進化能力,這款產品給潛在消費者的印象緩慢發生著變化:從“好吧,這就是臺藍牙音箱,還不算太貴”,到“用它直接聽歌聽電子書倒是挺方便”,再到當你飢腸轆轆發現“哇,它竟然可以從店裡叫份外賣”。頓時,你會對它高看一眼。驚喜,就這樣一步步打開了消費者最深層的滿足感的開關。

沿著一條上升中的驚喜曲線,2016年Echo賣了650 萬臺,2017年還沒結束,銷量已經超過1000萬臺。而隨著後續版本的Echo逐漸添加了屏幕,它的市場卡位也逐漸跨出了音箱的圈子。上千萬出貨量意味著它是一款市場比較成熟的電子消費品了。

對於搭載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產品,過高的期望值反而容易引發失望,讓潛在用戶在負面評論中望而卻步。相反在用戶期待平平的情況下秀兩手看上去超出購買價格的技能,才是阿里和亞馬遜蠶食市場的動力。

這也是國內的智能音箱從業者對這個新產品的擔憂,多位業內人士曾表示“希望管理用戶預期。”這是種含蓄的說法。言下之意,他們最大的恐懼不是買智能音箱的人還不夠多,真正可怕的是甚至沒人願意嘗試。

中國的音像市場需要“做一票大的”,阿里選擇了借雙十一的時機大促。價格從平日的499元,針對部分會員直接降至99元。

揭秘天貓精靈雙11大戰的銷售哲學,百萬家庭AI大腦已落地

顯然被砍掉的400元是BAT量級的公司才能承受的補貼。阿里AI labs負責人淺雪說99元的定價裡並沒有什麼特殊的邏輯,她說阿里的目的是“普惠”。

“我走訪了非常多的客戶,他們都聽說過亞馬遜,看過某某產品,但只是看過,從來沒有形成一個動力去產生購買,因為他並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它。所以我們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加速讓更多用戶感受到什麼是人工智能。今天這個狀態叫開荒,我目前的壓力還不是來自競爭對手,而是來自那塊地。”

對於其他廠家,阿里是否會開啟一輪價格戰並不那麼值得擔憂,教育用戶的錢必須得有人花,而且花得正確,整個市場需求才能真正爆發。

據瞭解,用戶喚醒天貓精靈的次數每天平均有60次,交互頻次很大。並且天貓精靈的活躍用戶很高,幾乎是95%以上都是活躍的,超過了絕大部分APP,意味著語音交互這個入口正在被越來越多用戶接受。

因具備語音交互的便利性,智能音箱已逐漸變成新的家庭管理中樞。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馬雲曾提出物聯網的本質首先必須是智聯網,核心的是連,更核心的是連起來後實現智能化。語音交互則是接入智聯網最便捷的交互手段。

用戶只要對天貓精靈喊出打開/關閉、調高/降低等指令,電視、燈具、掃地機器人等日常家電將直接響應並自動操作,這便是智聯網生態所帶來的生活體驗升級。未來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發展,智能語音操控將無處不在,讓消費者能夠便捷感知未來生活場景,享受智聯網所帶來的便捷生活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