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真相来了,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关键点在哪?

作者莫开伟系知名财经作家|知名财经评论家

近日,新华社全文转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 》"简称《意见》",该《意见》从总体要求、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优化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促进国有金融机构持续健康经营、加强党对国有金融机构的领导、协同推进强化落实等六大方面对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刻的阐述。

真相来了,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关键点在哪?

可以说《意见》的发布,是金融业快速发展与金融改革开放加快新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对国有金融资本控制与监管的行动总纲领。唯有按照《意见》确定的管理原则和精神不断完善和改进对国有金融资本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才能增强党和政府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国有金融资本才能牢牢控制在党和政府的手中,国有金融资本才永远不会"变色",永远坚持国有金融资本姓"公"方向不动摇,始终按照党和政府指引的监管目标不断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国有金融资本也才能永远不被金融风险所侵蚀,成为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持力量,也才能为我国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

真相来了,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关键点在哪?

我国国有金融资本是指国家及其授权投资主体直接或间接对金融机构出资所形成的资本和应享有的权益。凭借国家权力和信用支持的金融机构所形成的资本和应享有的权益,纳入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很明显,我国所谓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的管理,简单地说就是不断夯实对国有金融资本的基础性监管制度、监管体制以及构筑激励与惩处相容的完整的协调体系。

那么现在重点是如何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的管理,或者说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关键点在哪?关于这这个问题,《意见》也已确定了比较全面的、针对性强、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意见,比如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优化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和促进国有金融机构持续健康经营等方面提出了大量有利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政策措施。

真相来了,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关键点在哪?

对加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将起到重要的保障;尤其强调加强党对国有金融机构的领导更体现了《意见》的精髓,把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政治高度,将国有金融资本的管理权牢牢控制在各级党组织的手中,使国有金融资本永远成为为党和人民谋福利的"工具"。

尽管如此,我觉得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关键点还在于选好人、用好人,并健全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营运具有指挥权和决策权的"一把手"的权利进行有效监管和约束,防止权力约束机制失灵而让国有金融资本掌控人的权力失控,避免让国有金融资本被绝对的个人权威染指,危害国有金融资本的安全运行,使国有金融资本安全性失去有效屏障,最终让国有金融资本全部沦陷和丧失殆尽。

真相来了,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关键点在哪?

为什么说完善国有资本管理的关键点应放在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管上,因为绝对的权力滋生绝对的腐败,而腐败又反过来危及国有金融资本的安全性,会使一切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手段和措施归零,这也为我国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真相来了,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关键点在哪?

一方面,如果国有金融资本控制人没有选好就有可能带坏国有金融企业领导层和经营班子,国有金融企业整体就会陷入"唯利是图"的权力怪圈,都会把权力当着交易,把国有金融资本当成为自己谋利的"砝码",容易滋生腐败,使整个国有金融企业成为自己的"家天下";如此一来则国有金融资本哪有安全可言,国有金融资本的监管也会处于一种"牛栏关猫"状态,它全让所有经营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形同虚设,根本无法发挥有效监管作用,也更难对国有金融资本安全运行起到有效保护作用,国有金融资本的保值增值就更成了"空中楼阁",国有金融资本的流失也就在所难免了。这方面项俊波、姚刚之流给金融监管与国有金融资本带来的伤害和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真相来了,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关键点在哪?

另一方面,没有选准人,且对国有金融资本操纵者的权力又没有出台更好的监督办法,国有金融资本的安全性就是一个大问号;因为如果一些心术不正者一旦成了国有金融资本的掌控者,小则会让国有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不纯,拉关系、重人情盛行,国有金融企业就会人心涣散,失去经营生机和活力;重则有可能让国有金融企业的经营方向异位,使经营主体偏向,经营内容"蜕化变质"。比如前几年国有金融资本脱实向虚,进入监管套利领域,不仅导致大量国有金融资本泡沫化,也加剧了金融风险隐患,这一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真相来了,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关键点在哪?

显然,国有金融资本是"死"的,其安全性及其他管理都要靠人来运作,唯有把好用人关,并加强对国有金融企业资本运作者的权力监管制约,建立制约有效、可持续的权力监督体系,营造不敢滥用权、不能滥用权的环境和没有滥用权的机会,才能将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的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否则,一切都将是空谈,《意见》也将成为"一纸空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