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人生百年时代,如何避免“活得不耐烦”

人生百年时代,如何避免“活得不耐烦”

百岁人生,你意识到了吗

英国心理学家林达·格拉顿和经济学家安德鲁·斯科特共同编著的《LIFE SHIFT 100年时代的人生战略》一书在日本成为畅销书。联合国推算数据表明,日本至2050年为止,百岁以上人口将突破100万人大关。2007年出生的人可活到107岁的几率应该可以达到50%。过百岁的人里又有一半能够活过110岁。现在半数的日本人能够活过87岁。

去年9月8日,日本内阁府正式成立了100百年时代构想推进室,用于研究长寿时代的对策。截至去年9月,日本有百岁老人67824人,连续47年增加。最高龄的是117岁。其中女性为59627人,占了87.9%。

听说过这样的故事,每年敬老节到来之际,日本地方政府市町村派人慰问百岁老人,给他们送慰问金和慰问品,谁知很多老人不在家,于是政府人士在老人家里留了字条,告诉老人政府来关心慰问了。过了几天,百岁老人自己开着小车上门到政府领取慰问金来了。还有一例,某地乡下地方90多岁的老人去世,参加葬礼的人发现,在那儿招呼客人端茶倒水的是过了百岁的老人。

日本政府本来要给上百岁的老人发纯银的奖杯,但是由于百岁老人增长过快,大大超过了银杯的预算,于是政府改成给老人发镀银的奖杯。

种种迹象表明,人生百年时代,已经迈着大步向我们走来了。现在三十四岁的人,要意识到自己很可能活到90岁甚至100岁以上,有必要按照此时间界限去做人生规划。

人生百年时代,如何避免“活得不耐烦”

再老,也得有所作为

人生百年时代,怎样才能避免“活得不耐烦”?许多日本老人的实践表明:再老,也得有所作为,这是硬道理。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日本老人多活跃在工作第一线。

现在的中青年,该如何为长寿做准备?且看日本政府和日本人的意识转变,他们或许就是我们将来的榜样。

近年来,日本人的工作观念有所改变。原先日本人在工作方面给人一种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感觉,在一家公司工作到退休。现在许多人热衷于跳槽了,四五十岁还在寻找自我。因为人生很长,需要多体验,重新开始也不可怕。退休之后还可以持续工作,以至创业。在什么样的年龄应该做什么样事,这样的说法被颠覆了。50岁前后的人不仅跳槽,还忙着恋爱结婚。

政府对于老人创业是给予积极支持的,日本政策金融公库作为政府的金融机关对于55岁以上的创业人员可以融资达到7200万日元。东京都对于55岁以上人员的创业给予优惠措施,贷款金额1500万日元以内,利息1%以下。而一般企业的贷款利息为7.5%-15%。比如从企业退休的技术人员联合创业成立了咨询公司,利用丰富的人脉和技术资源,为新生企业提供服务。

之前笔者住的公寓一楼传达室是一位退休老人坐镇,他毕业于早稻田大学,退休前是一家大企业的部长,退休金想来不菲。但是他退休后就到公寓传达室发挥余热,看他每天都乐呵呵地进出的人打招呼,不时拿个扫把打扫公寓卫生。他说,这个工作简直太好了,就等于让自己活动筋骨,又能跟人谈谈话。

一些企业社长或者高端技术人员退休后到中小企业当顾问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笔者乘坐出租车,遇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司机,跟他聊了几句,他说自己原先是企业社长,将近70岁时把企业交给儿子,自己买个车来开出租车,倒是悠然自得。

人生百年时代,如何避免“活得不耐烦”

若宫正子

80岁的软件开发新人

健康长寿使得人们的退休年龄延迟了,换言之,退休的概念模糊了。七八十岁的高龄做出不凡业绩的人并不鲜见。

2018年2月2日,82岁的日本老太太若宫正子在联合国发表演讲。她开发的一个名为hinadan的iPhone游戏软件去年9月问世。原先她只是个银行职员,60岁退休后,才开始使用电脑。80岁才开始学习编程语言Swift,她开发的游戏软件很有人气,已经有7万人在利用。她在演讲中告诉年轻人:不要活得太着急,慢慢来,人生还很长。在演讲时,她熟练地操作电脑做现场演示,敏捷程度与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无异。

去年9月开始,若宫正子作为老有所为的代表人物每月参加政府的“人生百年时代构想会议”。

若宫正子成了业界小有名气的“IT老太太”。2017年6月她应美国苹果公司之邀参加IT盛会,与苹果CEO蒂姆·库克见了面。见面时,蒂姆·库克热情拥抱了若宫正子,并告诉她:“您给了我很大的刺激。”正子开发的是面向高龄者的游戏,这正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老人耳朵不好,眼睛也不大好,手指可能还会颤抖,但是他们也喜欢玩游戏。正子开发的软件切合了老人对游戏的好奇心,充分照顾老人的特点,比如玩游戏时过了一关,不仅声音响,还会出现提示文字。她开发游戏软件的动机就是要把数码世界和老人世界连接起来。

她认为,在人们的固有观念里,总是认为老人不善于使用电脑、手机等机器,其实机器不懂老人的心,没有亲近老人。所以要制造和老人合得来的机器。

有了电脑之后,她觉得自己像长了翅膀,和世界的距离变得更近了,在社交网站上交了很多朋友,在开发软件过程中,通过向IT网友请教,学到了不少知识。当然她买了相当多的大部头IT书籍硬啃。

若宫正子通过媒体对年轻人说了这样一段话:年轻人总想用几年时间完成什么大事,但是世事多变,所以很多人订了计划,都付之流水。人工智能时代,过去很繁盛的事业可能一下子就衰退了。同样人工智能时代,也会诞生许多新工作。所以年轻人不要给自己设框,以柔软的心态面向未来。随波逐流不是坏事,能够随时进退自如。

如果你能拥有像有一颗若宫正子那样善于学习又柔软的心,那么不仅能够避免“活得不耐烦”,而且不管多老,都能活得有滋有味。(黄文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