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看似簡單的東西,深深藏了和我們有關的意涵

看似簡單的東西,深深藏了和我們有關的意涵

看似簡單的東西,深深藏了和我們有關的意涵

一個簡單的事物,我們會忽略它,是因為它太簡單了。

一個是因為我們認為它簡單,一個是因為我們誤會它簡單。

總的來說,我們對它的認知,是我們對它的一個意識而已。

可事實上,一句簡單的話,背後往往藏了深刻的意涵。

直到我們發現,那些認知,都是因為自己的偏見和無知,是因為我們私下裡的理所當然•••••

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詞語,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都對它“自以為是”,而很多情況下我們甚至沒有真正地認識它,便已經開始口口相傳,一句簡單的話,看上去已經成了我們懂得的道理,可實際上並沒有弄懂。

一個原因是,我們並沒有去追究它,沒有去凝視它,感受它,思考它;還有一個原因是,它並不是由我們親身而來的感悟,所以我們只是知道而已。

我發現,很多我們信手拈來的詞語,我們從來沒有正視過它,也並沒有去理解它,很少因為對它感到疑惑,去找到為什麼——正是,我們知道探究精神是一種好的品質,卻只是知道它的好而已,所以我們就會少了對它的深刻感受和理解。

一句朗朗上口的至理名言,我們往往總是說得輕巧而已,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明白所以然,更沒有把它融入生活。

就像我們自以為是地認為我們自己一樣,我們看到的自己,和別人看到的自己,是不一樣的,我們聽到自己的聲音,和別人聽到我們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這樣小小的發現,在很多人看來只是一種再尋常不過的事。可是再次凝視,再次去感受,再去想一想的時候,會領悟到它並不僅僅是,傳遞出不同對象之間有不一樣的認識和感知,還體現了對象本身自在的豐富性,一個人本身的豐富性和可能性,甚至,還有更多的可能•••••••

而我們很少會去關注到這裡,以此用來探知我們身上更多的東西。

其實,萬事萬物,都和我們息息相關。

它們背後的深意,它們的象徵、隱喻、延伸以及更多,都能夠和我們有關,能夠給我們啟發,只是我們往往沒有想更多••••••

哪怕是一些習以為常的詞語,我們也會有默認印象或者偏見,以及想當然。

印象當中的“學習”,我們更偏向於把對它的認知停留在學生時代,而那個時候的學習很多時候都很被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並不懂的學習的本質是什麼,還有就是,我們並沒有深刻神會到,我們何以去學習。那個時候的學習理由是老師和家長給的,並不是我們自己生髮的念想,幾乎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甚至並沒有完整地去學習,往往,學之而沒有習之,儘管我們把《論語》中“學而時習之”記得滾瓜爛熟,直到出入社會之後,再次學習各種東西的時候,對它,依然記得,也依然忘記••••••我們,並沒有神會它。

印象中的“教育”,我們只認為它是學校和小孩的要事,可事實上,它是一個人,應當終其一生的事。畢竟,對於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知識是認識自己,而這是需要自我教育來實現的。我們需要用盡自己的所有去進行自我教育,培養自己,而不是止於畢業的大門口,或者工作的剛需之際。工作之後有很多人的自我培養,卻也只是為了學而學,或者,因為別人在學而去學,並沒有清楚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真實需要。知識固然引人入勝,可是盲目攝入也會浪費時間精力。

市場魚龍混雜,被打包的知識已經良莠不齊,叫賣成功,或者致力於教你成為精英的戲,我們能夠看明白多少?我們的認知能否撐得起對風口浪尖的辨識?

如果有人對此進行意氣凜然的抨擊,我們是聽取了後者的聲音,開始一味否定前者以及相關的行為,還是我們能夠客觀辯證地看待另外一些知識的呈現?

所以,看書學習,也是為了提高認知,保護自己,防止被矇蔽,找到自己的需要,而不僅僅是為了更好地學到知識。

或許我們都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總統,但是我們沒有深切意識到,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快樂的甜品師。

而這並不僅僅是能力和興趣,還有努力和機遇等等的因素,一個人本身的性格特質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卻很少有人深究,這是一個人能夠驕傲成為他想成為的人的重要因素,因而,蘇格拉底之所以會說,對於人來說認識自己是最重要的知識。因為你認識了自己,你才知道你是什麼人,能是什麼人。

印象中的“情商”,是用於人際關係的和諧,以及提高挫折耐受力和更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等等這些方面。而現在看來並不僅僅於此,它不僅僅能夠用於自己和他人關係之間的圓融交際,更加重要的是,它能夠幫助我們改善我們和自己之間的關係,它可以調動我們的自我意識,調整自己的能量。哪怕是情緒的感知和調整,都幫我買平衡自己的能量,也因此,情商的提高,可以更好地協助自己調整好我們和時間的關係和把握。因為我們和時間的關係,既是我們和別人的關係,更是我們和自己的關係••••••

身邊有太多太多的東西,被我們看得雲淡風輕了,有時候,僅僅是它的概念我們的沒有釐清,就像我們對自己的認識那般••••••

共勉。

在文字裡獲得力量的我,希望透過文字賦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來


適逢的文字,適逢的你我,適逢我的微信公眾號:我及我

在這裡,見你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