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叔本华:论独立思考

叔本华:论独立思考

真正独立思考的人,一定是精神的君主,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知识在于运用,而是不想变成“字典”,诚然我们会遇到很多知识,可没有吸收的知识不是属于自己的知识。

李宗吾的《厚黑学》是关注独立思考的书,书中讲到只有卑鄙的人,没有卑鄙的计谋,使用厚黑学要在道德下进行。不要太相信“圣人”的话,要忠于自己,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尽量迎合别人性格行事,这样无往而不利,“惩罚”和“奉承”一起来,这样才能把对方的牛鼻子牵住。

独立思考能带来对于自己的最大价值

索罗斯提出的反身性就是独立思考最好的例子,他先制造舆论,造势,先抛售,先来一个骚扰战,等看清楚对方底牌,再来一个多管齐下的组合拳,然后大量抛售泰铢,多头进击。索罗斯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巴菲特只会买稳打稳实的股票,巴菲特的标准是假如明天股市退市了,这个股票不靠资本运作,靠自己的经营都能生存,还有就是要靠时间。他认真知道什么时候不买不卖的才是高手。巴菲特最优越的地方是在他大学老师的基础上自己独立思考创造自己的心得。

1929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是因为前期表现好得不得了,很多人借钱买股票,交易甚至延迟三十分钟,有人说股票有危险信息,可是因为牛市表现太好,所以投资者忽略这一点,可见危机意识是多么重要,股市的奔溃是因为从众意识太多,并且由于人们的非理性行为。

曾国藩打仗能够审时度势,他不以前人的技巧取胜,结硬寨、打呆仗,打仗先求不败,战天京是最大的独立思考的最大成果,他先围城,挖壕沟,然后不断修堡垒,能做到这样的独立思考真是难得。

叔本华:论独立思考

只有规律和原则是恒久不变的

永远不要相信任何权威性的人,因为人性是贪婪,任何权威都有可能在关键点致于你死地,相信规律和原则是恒久不变的,科学精神基础是怀疑,所以要不断探索,切莫盲从,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永远记住,不管怎样,这个世界,只有你对你自己的结果100%负责任,不断反思,尤其是那些惨痛的结果。

除了不要做无畏的努力,要针对性地努力以外,也说到一个反馈的机制,如果跟着不聪明,爱看成功学贩子书籍内容的人只会变得很愚蠢,如果能自己独立思考,并且学习厉害的人并得到他们的反馈那就是最好的方式了,重复地干是没有成果的,一些老板说的话只是让员工被进行更好地洗脑而已,对自己应该针对于一个一个技能进行训练,创业不是浪漫主义,那是一次突破,突破自己的非舒适区。

电影《大空头》中,四路人马以极其敏锐的数字洞察力,脚踏实地地研究考察,反大流的独立思考能力,坚定不移的决心,这部电影以性格突出的角色反映出人们的愚昧,当时的人们的投资是非常不理智的,他们共同的特点,对认识真相有偏执般的热情,独立思考,拒绝随波逐流,逆着潮流坚持的勇气。


叔本华:论独立思考

叔本华:论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得失,鞭策自己进步

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先生觉得客观和理性的态度需要独立思考,对或错,不是因为别人反对或同意,唯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断是否正确,享受结果也享受过程,因为我活在过程当中,机会并不多,机会来临时要抓住它,同时避免妄自尊大和厌倦无聊的情绪。查理觉得有些人不适合投资,他们总是按捺不住或者忧心忡忡,查理也有自己的原则,占合伙人便宜和占老太太便宜的事查理绝不会做。

现在市面上很多书都是互相打脸,专家也是如此,一定要独立思考,从小就被灌输害虫,益虫,这是不对的,这是一个生态系统,好与坏是相对性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人的心里存在着损失厌恶,经验也不是那么信得过的,损失厌恶是人的非理性行为,给一个人洗脑就是利用人的非理性行为,一点小暗示就使人的心理发生了偏差,心理学的暗示是非常重要的,锚定效应就是根据人的心理来运用的,消费上先用一个较高的价格设定锚,吸引到另一种产品的购买,很多人都是无意识的行为,这也是服从权威,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变现,其实反权威那是一个好习惯,环境能影响到人的非理性行为。

叔本华:论独立思考

写笔记是独立思考很好的实践方式

小编会把所有心得都写在笔记上,笔记是一个重新思考的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小编觉得笔记记下来的思想是自己真正的思想,独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做的笔记让自己的学习更巩固。知识在于运用,知识会形成一条流畅的通路,最后成为自己的武器。

独立思考是以客观事实的态度去看待问题,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而不是看谁看起来更义正辞严。每个人都有盲点,再优秀的人也不例外,所以要用数据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也不要太迷信于数据,最好是数据+自己的独立思考,要跟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合作,这样才能看到自己的问题,并且学习到别人的优点,要理解一件事情,将事情和周围的事物联系,那就用众多的知识来去理解,因为事情会关联到另外一件或几件事情,清楚自己要避免什么,才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自己更加客观,才能更好看待问题的本质,跳出自己的独立思维去看待自己,同时也要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以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看待问题,用生态的思维去看整体的大环境,知道可以做的时候也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出击,冒险不等于送死,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做事也要有底线,好的机会不会经常有,要有随时行动的准备的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