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明朝陷入与李自成和清军双线作战泥潭时,战斗力强到恐怖的戚家军为什么不出来救国?

生活爆破手




戚家军战斗力确实比较强大,但终归是数量太少。一般也就保持在3000人的规模,很难扩大,符合条件的士兵太少,加上士兵工资太高,这些都决定了戚家军注定是小而美的作战单元。

当戚家军基本消灭完东南沿海的倭寇后,就由戚家同宗族的侄子戚金指挥一少部分留守浙江前线,其它大部都由戚继光领导开赴长城一线。


北方长城的守军都是兵油子,不太听话。戚继光治军以严,命令士兵在大雨中站了一天,终于让长城的老兵们相信戚继光的名声不是吹出来的,才慢慢愿意服从戚继光的指挥和训练了。

戚继光根据蒙古军队作战的特点制定了新的训练计划和作战计划,隆庆元年和万历三年,戚继光两次面对入侵的敌军,用8000人,消灭了八万蒙古军。名将从来就是这么牛逼闪闪,不管敌人怎么变化,胜利永远属于他们。

张居正死后,后台没有了的戚继光罢免官职,回到家乡登州。万历十五年戚继光死去。




根据中国官方的史书记载,戚家军的最后一战,是在萨尔浒之战以后。

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以五万兵力,在三天内连续打垮了明军十几万人,从此以后明军就失去了关外的军事主动权。

四川秦良玉的白杆兵和浙江戚金的戚家军开赴东北前线,当他们到东北时,沈阳城已失陷了。

川浙军团的将领们都是热血儿男,他们愿意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


努尔哈赤看到城下这些不要命的步兵时,并没有大意,马上派出强悍的正白旗将士出战。白杆兵手上的长杆向前一伸,后金的许多马匹就倒下了,马上短刀兵就从后边冲上来对正白旗的满人一通乱砍。

努尔哈赤一看形势不妙,马上派出自己亲自领导的正黄旗,结果没什么不一样,同样的伤亡惨重。正白旗和正黄旗一共伤亡2000多人。

这时沈阳城头刚投降努尔哈赤的汉奸李永芳,命令炮兵轰击白杆兵阵地,这些从四川的过来的军队基本上全部死于炮火。

接下来就看戚家军的了,他们基本沿用的还是抗倭时的鸳鸯阵,有多种配合的变化,并且根据满清骑兵的特点,又增加了车阵。


当满清的骑兵冲到300步时,戚家军的大口径佛郎机火炮发出了怒吼,成批的满清骑兵倒在了炮火之下。当其它骑兵冲进200步时,汉朝人民发明的弓弩齐发,八旗兵又倒下了一大片。当没被打死的八族军冲进100步时,神机营的火枪齐发,八旗军还没靠近戚家军就又倒下一大片。

当八旗军冲到戚家军面前时,车阵把骑兵挡住了,这时士兵们手持铁狼筅把八旗军刺死一大片。到了这时,戚家军中的骑兵出击了,硬碰硬的时候来了,八旗军早已没了斗志,瞬间被打退。还没怎么开打八旗军就死亡了3000多人。

努尔哈赤终于明白了,这些戚家军才是天敌,如果不消灭他们,八旗军在辽东就难以立足。于是指挥全军轮番冲击,这只有2000人的戚家军在被沈阳城头炮火的打击下,没多久就弹尽粮绝了,全军战死,到此最后的戚家军消失了,以他们不屈的方式,向大明效忠了,以2000人斩杀八旗骑兵5、6000千人。




当然在朝鲜的历史资源中,还有另外的记载。

朝鲜的历史书中写道,戚继光死后,他在长城沿线的部下就开始受到北方军队的排挤,经常被欠饷,被迫象今天的农民工一样讨债。

1592年,明朝发动抗日援朝战争,为鼓励戚家军奋勇作战,辽东经略宋应昌答应给他们每年43两银子的年薪,如果立下战功,更有奖赏。

但宋应昌离任后,这些工资又没有着落了。明军在攻打日本人占领的平壤城时,本来是戚家军先攻上城头,结果军功却被李如松给抢走了。


1595年,戚家军撤回长城一线,他们再次组织集体讨债。这时蓟镇总兵王保却设下伏兵,对毫无防备的戚家军展开了一场屠杀。具体数字不详,有的说一千多人,有的说有3000多人。还有记载说,斩杀了一部分领头的,其它的全部遣散回浙江老家。

在朝鲜人的史书中,这就是戚家军的大结局版本。当然明史也有相关记载,但并不具体。鉴于朝鲜人的史书记载的东西一向不大可信,我们还是存疑吧。

但明史中记载这个事件为万历二十三年蓟州兵变,多少应该说是有这么一回事的,明神宗实当中写:余党尽驱南还,也就是说戚家军最终被集体解散了。


新知传习阁


其实准确来说,戚家军是一直特殊训练,装备特殊装备的特种部队,用来打特殊敌人和小规模战斗的部队,所以规模不会太大。另外戚家军战力高的最主要原因是统帅戚继光能够利用自己的关系门路搞来足饷。戚继光调到北方后,一次全军检阅,突遇大雨,别的队伍都慌乱散去躲雨,只有南方带来的老部队在雨中坚持不动,这除了纪律威信外,还有钱的原因。

等到戚继光下台后,军费供的不顺了,军队自然垮了。

其实历史也挺现实,古代部队的战斗力直接跟钱挂钩,跟军魂关系反而不大。(不像今天)

第一代戚家军散了以后,再重建也难以换回当时的热情。这要说关宁铁骑,是继承了辽东铁骑来的,反而保持了很强的战斗力。值得一提的是,关宁铁骑最后的出场是在几十年后康熙年间吴三桂造反,那时虽然改了番号,但吴三桂活着仍代表军魂。

虽然满清取代明是时代的退步,但现实是。当时腐朽的明朝或者中原,跟新生的后金满清来说,就是老人跟年青人的对比,老人经验多心眼多,认得字也多,可就是干不过一根筋的啥也不想的年轻人。

写的比较乱,综合起来说,如果是第一代的戚家军打八旗的话,还有看头。如果是万历初年的蓟辽两家合作来打万历末年的萨尔浒的话,那赢是肯定的。

ps:戚继光跟李成梁一辈,努尔哈赤跟李如松杨镐一辈。如果李如松不死,那么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要面对的就不是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柏了。


玉面小飞龙凤城岁月


戚家军战斗力如此强大,甚至还有过零伤亡歼灭数千倭寇的逆天场面,用来对付李自成和清军不是正合适?可为什么就不见踪影了?

戚家军实际上是参加了明军与清军的大战的,在辽沈之战的时候,清军在沈阳击败了明军悍将贺世贤,尤世功的7万大军,占领了沈阳。

这时在浑河南岸明军援军抵达,明军援军有两大主力,1个是四川来的白杆军,另外一个就是浙江来的戚家军余部。在经过艰苦战斗以后,八旗军全歼了四川明军以后,调动主力包围了这些戚家军。

这些浙江兵为了遏制八旗军骑兵冲突,用最快速度挖掘了战壕,树立起栅栏,在栅栏外面涂满泥土,还放置了大量枪炮,准备依靠工事抵挡住八旗军的冲击。此时,另外一支明军也增援上来了,这是朱万良等三位总兵带领的部队,但是他们很快就一触即溃逃跑了。

最后,八旗军使用盾车开始慢慢向前推进,进攻戚家军。戚家军也使用枪炮不间断的施放,以阻止八旗军的冲击。但是大部分弹丸都被八旗军密集的盾车阻挡住了,很快戚家军弹药耗尽。

两军爆发白刃战,所有戚家军都在盔甲外面,套着一层极厚的棉衣以阻挡八旗军的骑射。使用超长长矛和戚家刀与八旗军白刃战,但是问题是戚家军只带了火器,没有弓箭,最后还是被八旗重骑兵冲垮了阵营,最后全军覆没,天下再也没有了戚家军。


深度军事


当一辆接近报废的桑塔纳装上四条布加迪威龙专属定制的米其林轮胎,能跑多远?

国家机器的彻底腐烂,已经不足以通过战争机器来挽救了!

否则孙传庭不会死,卢象升也不会死,甚至说袁崇焕都未必会死。至于戚家军是否存在倒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在当时的情况下,戚家军就像关宁铁骑一样,空有一身武艺,却像个没有发射器的原子弹,只能威慑四方而不能威震四方!而且,还得有个前提——戚家军真的尚存,且实力尚在


曾经威震天下的戚家军,真的还在吗?

这不同于杨家将的问题,戚家军是真实存在且战斗力十分爆表的;虽然戚家军的总人数不多,却个个能打,是一支高素质高战斗力的强军,类似海豹部队,是可以在大规模作战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比如,打乱对方阵营、冲击对方精锐

戚继光失势后,戚家军其实就已经没落了,但是就像无数古代强军一样,他们隶属于国家、却忠诚于某个人。戚继光的这支部队,仍然存在,只是缺少领袖和领导的戚家军,更像是一支雇佣军,纵使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却不会被重用、不会被启用,原因很简单,功劳薄上不会有这支军队的名字

据史料记载,李如松大破朝鲜的时候,正是戚家军率先登城,可是结果呢?戚家军的传说,从戚继光没落的那一刻开始,就不复存在了!

我不愿相信,戚家军是因为内部斗争而最后被迫解散,但赤裸裸的现实去告诉我们,这支戚家军很有可能是被自己人弄死弄残的,而原因竟是钱!讨薪无果的戚家军,为国出力却得不到应有的赏赐,还被人灭口,据朝鲜史料佐证,共计1500人被灭口,随后戚家军被迫解散、回归故里,再也没有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如果我们乐观一点,认为戚家军尚在且能上场,结果会是怎样?

其实有个例子,仿佛可以印证戚家军的结局,那就是关宁铁骑。作为明末第一强军,关宁铁骑成长在袁崇焕时代,不仅装备精良、且战斗力十分强悍,配备了三眼火铳、精壮快马的关宁军,是可以和后金八旗过招不落下风的。

这样一支特种部队,总数大约在八千人左右,而明末第一猛将曹文诏,就带着一千五百左右的关宁铁骑杀奔农民军战场。战果是非常喜人的,曹文诏几乎未尝一败,无论是手扛锄头扁担的杂牌军,还是拥有重甲骑兵的老闯王高迎祥,在关宁军面前都逃不过一个死,就是这支数量极其有限的特种部队,把农民军打的是七零八落

这么对比一下,戚家军如果杀奔农民战区,是可以和关宁军相媲美的。只是结果呢?却并不见得多么有用,因为基数决定了作用,曹文诏奋战数年,斩杀大小头领几十个,却还是逃不过陷入重围后力战而死

戚家军就能逃过这样的结果吗?农民军是杀不尽的,镇压是没有效果的,因为根源上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说戚家军可以成为当时的一张王牌,却不是一副王炸

救国之才不是没有,只是有人在自毁长城而已

一代猛将曹文诏,纵横战场数载,也逃不过兵败身死;一代名将卢象升,手握强军天雄部队,却也逃不过孤立无援含恨而终;最后的栋梁孙传庭,竟然在牢狱中度过了最关键的三年

明末的名将之殇,谁之过?答案只有一个——腐朽的政治制度下,无能为力的崇祯

崇祯皇帝很勤政也很用功,但他总是用力过猛,而且认死理。恰好又赶上最差的一帮大臣当政;权力中枢的无能,自然会导致大好时局白白葬送

有能力、有胆识的卢象升,因为首辅杨嗣昌的授意,陷入孤立无援中,力战而死。有水平、有谋略的孙传庭,也因为崇祯对时局的错误判断后被调走,错过了剿灭农民军的最佳时刻,让仅剩十八个人的李自成东山再起

关宁铁骑在曹文诏死后,由其侄曹变蛟率领,依然战斗力爆棚却再也无法改变当时的局势,戚家军呢?能再掀起风浪吗?

明末有几大强军,卢象升的天雄军、孙传庭的秦兵、袁崇焕的关宁军,战斗力在历史上都能排到前列,却无法挽回战局,作为另一强军的戚家军也是一样

举个例子,一把冒蓝光的加特林,你把他交给当红小花旦,她会用吗?

戚家军很强,强如岳家军,因为他有一个好的领袖,这是一支有灵魂的部队,但很可惜在明末已经不复存在了

换句话说,就算是存在,也会像其他强军一样,逃不过悲剧的下场

一辆车要想跑得快,不仅要有好的轮胎和发动机,还得有一个好的驾驶员,当这辆车已经满目疮痍,而驾驶员又是个喝多了的主儿,还能指望跑到一百八十迈嘛?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问:明朝陷入与李自成和清军双线作战泥潭时,战斗力强到恐怖的戚家军为什么不出来救国?

答:俗话说,国难思良将,家贫想贤妻。

明朝灭亡,是李自成和清军内外摧压、同时发力的结果。

回思大明王朝最后那风雨飘摇的十几年,天灾人祸、内外交困,旱灾、蝗灾、瘟疫、遍地饿孚、民变四起,财源枯竭,兵祸连结,关内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就象打不死的小强,起起落落,越镇压、反弹越强烈,而关外清兵又咄咄逼人,可谓国势山河日落、国事举步维艰。

十多年前,一本火遍全国的通俗历史书《明朝那些事儿》里面说,后金(清)八旗军是同期世界上战斗力最强悍的骑兵。

这个说法应该是很靠谱的。

前两年,另一本颇受网友追捧的《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里却出现了反对的声音。书里说,孙承宗、袁崇焕这些人所训练出来的关宁铁骑怕死,只知道躲在高大坚固的城墙里向城下放炮,靠这些人是收复不了辽东的。也因为这些人的表现太差劲,给人造成了这样一种错觉,即明朝的军队怕死,不敢野战。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明朝的军队勇敢得很,敢拼敢杀,视死如归,凶悍起来连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怕,战斗力远远强大于后金(清)八旗军……

读到这些文字,我很是疑惑,觉得这个书的作者太能扯了,信口开河,严重夸大了事实。可不是吗?细究一下,从努尔哈赤起兵叛明始,明清双方,包括李自成与清军之间,无数次交锋,印象中就只有袁崇焕时代宁远、宁锦两次大战没有弃城失地,南明李定国时代曾两厥名王,其余无一例外都是明军和李自成军败迹,这个明军“战斗力远远强大于后金(清)八旗军”的结论到底从何说起?直看到书中出现了“浑河”这两个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原来他说的是戚家军!

是的,曾几何时,戚家军是一支百战百胜的部队,曾被誉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但是,戚家军作为明朝的“特种部队”,总兵力也就是四五千人左右,用一支戚家军来代替全体明军,明显以偏概全了,也由此可知这本书的作者随心所欲、治学极不严谨。

但不管如何,都必须为其如此抬举戚家军而点赞。

另外,他所提到的“浑河”二字,也点出了戚家军的最后归宿。

严格意义上的戚家军,应该指戚继光在世时,由他一手一脚训练出、并由他所带领的浙江义乌兵。

这支戚家军之所以能打,除了具备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先进的装备之外,主要是拥有一种不畏万难的精气神和必胜的信心、气概。

一代伟人曾这样评价具备军魂的军队,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我觉得,戚家军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

戚家军自戚继光练兵成军起,纵横海内外,从无败绩。

其中,最为恐怖的数据是,从成军到戚继光去职,戚家军击败的敌军总数超过二十万余,收割敌人首级高十余万级!

最难能可贵的是,戚继光去职后,戚家军的战斗力并没有出现大幅度下滑,其虽然不再冠以戚家军之名,却一直充当明后期国防力量的主力。

万历三大征中,每当敌我双方相持不下,或者明军已显败相,只要浙兵赶到,战场形势就立刻改观,并且,浙兵也往往充当了第一个直捣敌人巢穴的角色。

在闻名世界的抗倭援朝中,朝鲜人对浙兵的严明军纪赞不绝口,说:“不犯秋毫,号令严肃。所过安堵,此乃浙江之士云。可嘉可嘉。”

朝鲜人对浙兵的战斗力,更是五体投地,称:“南兵不顾生死,一向直前。”

大明王朝既然有这样一支王牌部队,没有理由在与后金进行生死搏杀时不派上场。

明金第一次会战——萨尔浒大战中,就已经有浙兵参与了该战。

当时,辽东经略杨镐制定了兵分四路、分头合击的战略措施。在辽阳总兵刘綎率领的二万三千右翼南路军中,约有一千余名浙兵。

当时军队集结仓促,刘綎军“器械龃龉,又无大炮火器”,浙兵全都手无兵刃,所用武器,只是削尖的毛竹。从朝鲜邀合来的一万三千朝鲜兵装备更差,“朝鲜兵皆披纸甲、柳条盔”。

时值隆冬,刘綎军进至距努尔哈赤老巢赫图阿拉约七十里的阿布达里冈中伏。

阿布达里冈一带,“道独险远,重冈叠岭,马不得成列”,部队中伏后,很快溃败,而千余浙兵却未散。

这些浙兵原本想布出戚继光为抗击倭寇所创鸳鸯阵,但狭窄的地形让他们无法施展,最终,“胡数百骑,驰突而上,浙兵崩溃,须臾间,厮杀无余。目睹之惨,不可胜言。”

这些手执竹矛、身披藤甲,装备极其简陋的浙兵,在白雪皑皑的辽东山野,惨遭后金铁骑蹂躏,尸骨破碎,肝脑涂地!一时间,“所经僵尸如麻,数十里不绝。”

正因如此,那些没能参加萨尔浒大战的浙兵个个悲愤,人人请战,哭着喊着要为死去的兄弟报仇雪恨。

浙兵的最后一战是在离沈阳城不远的浑河边。

当时,后金大军进逼沈阳,辽东经略袁应泰派出川、浙两军由辽阳北上增援。

川军和渐军都是步兵,当他们赶到沈阳时,沈阳已经失陷。

戚继光的侄子戚金遂在浑河南岸指挥士兵布车阵迎敌。

一开始,努尔哈赤以四旗的兵力从左翼发起进攻。

浙兵用大口径佛郎机火炮应战,辅以车阵内弓弩、各种火铳、火箭、小口径虎蹲炮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火器予敌人以杀伤。

浙兵的火器巧妙地运用了火铳三叠阵,保证射击的连续性,打得后金骑兵人仰马翻。

努尔哈赤被逼急了,舍弃了骑兵的机动性,将攻城用的楯车推了出来。

这是一种用长白山松木做成的木头车,车上宽厚坚固的大木能阻隔明军的轻火器射击,后金骑兵纷纷下马躲在车后面努力向前。

浙军于是亮出了戚家军特种兵器——铁狼筅,从战阵中闪出,一一将躲在车后的后金士兵钩倒刺死。

几轮厮杀下来,后金伤亡者达三千多人。

不过,敌众我寡,敌人有数万之众,背后有坚城沈阳为依托,兵马粮草均有保证,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投入战斗,明军人数不足一万,而且连日赶路,战斗中士兵不断减员,又缺乏后援部队的接应,明摆着只有死路一条。

但浙军全无惧色,抱定了杀身成仁的信念,沉着应战。

该战,八旗军轮番上阵,攻击波一波紧接一波,连绵不绝,从中午一直打到黄昏。

明军在后金的车轮战术的攻击下,弹尽矢绝,车阵终于被破。

这时候,狼筅手、藤牌手、刀手各按方位站好,结成鸳鸯阵,与敌人展开惨烈的肉搏。

饶是后金骑兵以凶悍著名,看到这些明军视死如归的气概无不心中慄慄,所倚仗者不过人多势众耳,他们大声呼喝,既是为自己壮胆,也是为了恫吓对方,重重匝匝,将明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黄昏落日,残阳如血,战事越来越惨烈。

最后,只剩下几十名浙兵,但他们的鸳鸯阵式依然不乱,依然给前来搏杀的后金兵造成巨大杀伤。

残暴凶的后金骑兵终于心生惧意,撤出战阵,四面环集,拿出弓箭,万箭齐发,以最无耻的方式来结束这场战斗。

“是役,明以万余人当我数万众,虽力屈而覆,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近于万人的川浙军团全军覆没,而八旗兵死伤人数也与之相当。

《明熹宗实录》也称:“自奴酋发难,我兵率望风先逃,未闻有婴其锋者。独此战,以万余人当虏数万,杀数千人,虽力屈而死,至今凛凛有生气。”

这支浙兵,可以算作最后的一支戚家军。

浑河之战,成了戚家军最后的绝响。


覃仕勇说史


这种古代历史类问题会有争议,值班小编在此提供一个视角,如有其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题主想不到——因为那个时候戚家军早就被明朝政府自己消灭了!是不是感到很意外?听完这件事的过程你就知道不意外了。

所谓“戚家军”,是指明代军事家戚继光训练、打造出来的一支军队,在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张居正上台,把戚继光和戚家军调到了北方蓟镇,用于对蒙古的斗争。万历十一年(1583年),张居正被万历清算,戚继光因为攀附张居正也被贬斥回家。失去了靠山的戚家军在北方变成孤立无助的“客军”,遭到其他北方军队的排斥。在拖欠军饷成为家常便饭的晚明,戚家军更是成为欠饷的常客,所以他们多次聚众讨饷,由此也成为上司眼中的“刺儿头”。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侵略朝鲜,明朝调集北方边军入朝作战。当时的辽东经略宋应昌考虑到戚家军是南方人远离家乡出国作战,所以给予每兵每年43两的优厚待遇,而当时明朝北方边军的军饷水平是每兵每年18两。宋应昌在任的时候,大体上能够按照个标准给戚家军发饷,等到宋应昌离任之后,就没人给买这个单了,戚家军的军饷就被拖欠了下来。此外,平壤之战前,说好了首先登上平壤城的部队给予重赏,结果戚家军首先登城,但是却因为是南方来的客军而被排挤,头功变成了辽东总兵李如松的,赏钱嘛,当然也就不会给了。

(明人所绘《李如松平壤之战图》,图中显示李如松率军首先攻入平壤城,然而事实却是戚家军首先攻入平壤城)

到了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戚家军从朝鲜撤回蓟镇,因为军饷和平壤之战的赏钱一直被拖欠,士兵们气不过,遂决定集体讨薪。早就对这些“南蛮子刺儿头”不爽的蓟镇总兵王保随即以此为借口,设下伏兵,对讨薪的戚家军大举屠杀。戚家军被杀人数各个版本的史料记载不同,例如《两朝平攘录》记载为被杀一千三百多人,《朝鲜李朝宣祖实录》记载为被杀三千三百多人,而《明史》记载则为被杀数百人。根据其他史料对比估算,被杀一千三百多人应该是比较贴近事实的数字。除了被杀的人,其余的人据《明神宗实录》记载是“余党尽驱南还”——全部遣散回浙江老家了。这次事件,史称“万历二十三年蓟州兵变”。朝廷许诺的军饷拖着不给,答应的登城之功也欠着不发,士兵讨薪却被血腥屠杀,明廷如此野蛮暴戾,当然是人心丧尽了。所以《两朝平攘录》说:“人心迄愤惋,故招募鲜有应者。”——以后再也没人愿意应召给明廷卖命了。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这批戚家军没有被屠杀,等到了努尔哈赤兴起的时候,他们也都是六十开外的老人了,上不了战场了。后面血战浑河的浙军,现在都说成是戚家军的余脉,其实已经跟戚家军没啥关系了,只不过因为是浙江兵,人们自然而然就联想到当年那支以浙江兵为主组成的戚家军。然而,那时他们已被明廷消灭了很多年了。


军武次位面


明朝陷入双线作战的泥潭时,戚家军不是不想出来救国而是此时的戚家军早就灭亡了!那么历史上这支战力爆表,战绩斐然的戚家军又是如何灭亡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当年的那场血战——浑河血战。

在经过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在辽东转守为攻,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趁明朝罢免辽东经略熊廷弼,新任辽东经略袁应泰举措失当之机,率领后金军围攻沈阳城,沈阳主将贺世贤立刻派人向辽阳城求援,袁应泰命驻扎附近的川浙军团近万人以及三万辽东军增援,此时的戚家军便是川浙军团中的浙军(当然了如果严格的说,戚家军早在戚继光病逝,万历三大征后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此时的浙军是由戚继光的侄子戚金所统帅的,按照戚继光留下的战略战术进行训练并传承了当年戚家军精神的浙军),他们和川军(也就是明末著名女将领秦良玉训练的白杆兵)一起由总兵童仲揆,陈策统率飞速驰援沈阳,可惜他们走到半路,沈阳便失陷了。

关于沈阳城的陷落,这里值得说一下,由于沈阳城防坚固,又有各种火器协防,这对于以骑兵为主,不善攻城战的八旗军来说,沈阳城几乎是不可能攻破的,然而这座坚城仅一日便被破,所以很多历史爱好者坚信守将贺世贤叛变了,所以他前脚离城,后脚城门便被打开,但是史书的记载却是:“世贤及总兵尤世功掘堑浚壕,树大木为栅,列楯车火器木石,环城设兵,守城法甚具。后金先以数十骑来侦,世功兵蹑之,杀四人。世贤勇而轻,嗜酒。旦日饮酒,率亲丁千,出城逆击,期尽敌而反。后金兵佯败,世贤乘锐进。倏精骑四合,世贤战且却,抵西门,身被十四矢。城中闻世贤败,各鸟兽窜,而降丁复叛,断城外吊桥。或劝世贤走辽阳,曰:‘吾为大将,不能存城,何面目见袁经略乎!’挥铁鞭驰突围中,击杀数人,中矢坠马而死。世功引兵援,亦战死。”根据这段记载,再加上贺世贤在万历,泰昌年间多次击退后金军的来犯,所以我相信他并没有叛变而是轻敌冒进,中了努尔哈赤的计。至于城内为何会有降丁复叛并打开城门,这个责任应该推给袁应泰,他当年不顾手下将领的劝谏,执意收纳了很多蒙古降兵,这些降兵一来本就不是心甘情愿的归附,人心不古,复叛也就在常理之中,二来这些降兵中保不齐就有后金的间谍,后金大军围攻,他们里应外合,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管怎样,沈阳城落入了努尔哈赤手中,驰援的部队又该何去何从呢?这时,川浙军主帅陈策犹豫了,他本决定下令还师,可是部将周敦吉,秦邦屏等均纷纷请战,并激动的说:“我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为何!”于是他们决定分兵两路,川军由周敦吉,秦邦屏等率领渡过浑河,向后金军发起进攻,为浙军的防御争取时间,而浙军由戚金(戚继光的侄子)统率,在浑河南岸构筑防线,准备阻击后金军。于是戚家军在历史舞台上的最后一战——浑河血战开始了。在浑河北岸,川军接连挫败了后金正白旗,正黄旗的进攻,使得后金军伤亡惨重,就在努尔哈赤一筹莫展之际,叛将李永芳重金收买了沈阳城内的明军炮手,沈阳城上的大炮对准川军持续轰炸,川军溃败,后金军趁势再次进攻,川军不敌,周敦吉,秦邦屏皆战死,四千川军仅有少数人逃回浑河南岸,加入浙军,以备再战。四千川军用自己的生命为浙军赢得了时间,浑河北岸战事结束后,浙军已经做好应敌的准备,而努尔哈赤因为在北岸惨胜,告诫部下切勿轻敌,他略整部队后,下令部队迅速渡河,将浙军包围起来,新的战斗迅速打响,后金军队一如既往的向浙军阵地发起进攻,浙军利用车阵和火器组成密集的火力网,阻击后金军,虽然后金军时有冲入浙军阵地,但很快便被浙军士兵砍杀,战斗持续到傍晚,浙军弹药用尽,只能与后金军进行短兵肉搏战,战斗极其惨烈,面对当时以勇猛著称天下的八旗军,浙军将士无一人退缩,他们以步兵战骑兵,给八旗军造成了很惨重的伤亡,可惜后金援军不断增援,浙军孤军奋战,陷入重重包围之中,最后浙军寡不敌众,童仲揆,陈策,戚金,张名世,袁见龙,邓起龙等将领皆战死,据记载战争持续到最后,仅存的几十名浙军将戚金和童仲揆围在中间,他们依然结着鸳鸯阵,沉着不乱,静静的等待着后金军的进攻,可是浙军将士所散发出来的不惧死亡的杀意使那些不可一世的后金军胆怯了,他们不敢进攻,最后他们万箭齐发,伴随着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戚家军最终以最悲壮的方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可能到了这里,很多朋友都有一个疑问,当时袁应泰派去增援沈阳城的部队除了川浙军团外,不是还有三万辽东兵吗?为什么浑河血战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这三万辽东兵?现在我就揭晓答案,这三万辽东兵被皇太极的几千人马打的丢盔卸甲,跑了,是的没看错,是跑了!这支由总兵朱万良统帅的三万辽东兵,在驰援的路上,听说沈阳陷落后,便停止观望,后遭遇后金军,追了一段时间,便被皇太极率领的几千骑兵一路追杀,伤亡三千多人,而川浙军团在浑河血战的时候,面对童仲揆,陈策的求援,袁应泰更是吓破了胆,不敢再派部队前去驰援,写至此,我对辽东军的行为实在感到气愤,国破家亡之际,辽东军竟然毫无家国之念,见死不救,可想而知,大明朝确实已经无药可救了。

浑河血战,是大明军队在辽东战场打出的少有的有血性的战役之一,川浙军全军覆没,童仲揆,陈策,戚金,秦邦屏等以下120余名将领战死殉国,后金军虽然取得胜利,但也是惨胜,死亡四千多人,受伤更是不计其数,八旗将领阵亡多达9人,为了稳定军心,努尔哈赤更是专门举行祭奠亡灵的大会,清人魏源感慨“是役,明以万余人当我数万人,虽力屈而覆,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而《明熹宗录》中也称之为“凛凛有生气,时咸壮之”。

可是再多的赞叹也换不来那些川浙英魂的重生,由于大明朝的政治腐败,他们最终也不可避免的走上一条不归路,虽令人敬重但更多的是令人惋惜。

我是咸鱼,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咸鱼闲聊


戚家军在历史上是十分出名的,东南平倭寇,打的日本人自此以后三百年不敢上岸,在戚继光去职的时候,戚家军总共歼敌超过十五万人,由此可见其战力之恐怖,那么这么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在明朝末年为何不出来救国呢?

千里赴战场



大明朝从萨尔浒之战后,精锐尽失,大片的辽东平原失守,随后后金军队大军进攻沈阳,当时明朝大多数官员认为沈阳城池坚固,粮草富足,应该能坚持到援军前来,当时有两只军队正星夜兼程赶来。

这两支军队分别是秦良玉的白杆军和戚家军。虽然两只军队星夜兼程赶来,但是沈阳城还是失守了,沈阳守将战死,随后两只军队就驻扎摆阵。首先是白杆军向后金军队发动攻击,满八旗中的正白旗和正黄旗迎战,但是很快败下阵来,损失了2000多人。

奸细出卖,壮烈殉国



正当后金军队大败之时,刚刚投降的明军将领李永芳建议用大炮轰城下的两只军队,白杆军和戚家军没有防备,被大炮轰炸了一番之后,此时后金的军队趁机冲锋,两只军队大败。主将战死,只有少数人逃到河对面的军营驻地,然而后金军队一路追杀。


经过一连番的车轮战之后,缺少援军的白杆军和戚家军所剩无几,在经过后来的辽阳之战后,那些所剩无几的戚家军士兵也战死。

从此之后,戚家军连同他们的鸳鸯阵、狼筅等,全部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Zking


是因为浙系的戚家军在此之前在浑河战役、沈阳之战后被后金打的全军覆没了,所以没能赶上双线作战,但是如果赶上了难道就会改写历史进程了吗?



戚家军的巅峰时期是在戚继光在世的时候,说这支部队强不仅仅是因为装备精良、战法多变,更是管理模式的先进,甚至被公认为是“16、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在戚继光死后,这支地方部队并没有衰败下去,反而继承遗志忠君报国,并在后续的战役中表现英勇。得益于强大的武器装备,比如鸟铳的应用、火器配备齐全,但是在明朝后期却明显被党争牵制的太多,受政治的牵引很强,在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史例,军事强大但政治空虚王朝也很难长治久安,更何况戚家军只是一支数千人的地方军队,偌大的大明王朝对战李自成和努尔哈赤仅靠戚家军是远远不够的,弊病还在于政治体制,最后这支浙系戚家军孤立无援活活被八旗军耗死,成为了大明王朝政治的殉葬品。

可惜!可敬!可叹!


纳兰谈史


泻药。强力科普一下。

1、戚家军是什么?

戚家军有三个层次:

第一、戚继光在江南对倭作战所用的义务部队、以及调到蓟镇的南兵。以及戚继光身后的浙兵。这是多数人所认为的戚家军。

第二、戚继光在蓟镇训练的新式车营军团,以及推广到九边的新式车兵。(这和戚有关,但已经属于第三第四圈层)。这个层次更多体现戚继光的兵团作战与塞北作战观念。

第三、文化意义上的戚家军。这部分主要是身后塑造。戚家军这三个字,戚继光自己是不敢说的,他下面的小兵更不敢说,张居正要在内阁会议、廷议中这么说,基本政治生命结束。戚家军三字出现和当时江南的小说戏曲有关系,明代的民间舆论比较宽松,严嵩活的时候江南就有骂他的戏曲,魏公公刚完蛋戏曲也出了。戚家军三字出现大体也是如此。

(抗倭)

上面三个层次,第三个层次的戚家军和作战无关,这里不论述外。其他予以分别论述。

2、戚氏南兵、浙兵的历史轨迹

戚继光到达蓟镇,作为练兵总理,其最初计划三万浙兵北上,当然这是不会通过的。后来调三千北上,(众说周知的南兵淋雨就来自这里)。后来又调兵六千北上。当然有的说法也说调两万。

这支军队承担这蓟镇新式墩台的守备,不负责野战任务。编制上一个南兵副将、两个南兵参将,被敌台50人左右。

关于这支部队可以参考辛德勇的《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

浙兵:这里定义为战时浙江当地的募兵。所说的浑河作战:

明年,天启改元,应泰欲城清河、抚顺。议三路出师,用大将十人,各将兵万余,仲揆、策当其二。未行,而大清兵已逼沈阳。两人驰救,次浑河。游击周敦吉曰:「事急矣,请直抵沈阳,与城中兵夹击,可以成功。」已,闻沈阳陷,诸将皆愤曰:「我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为!」敦吉固请与石砫都司秦邦屏先渡河,营桥北,仲揆、策及副将戚金、参将张名世统浙兵三千营桥南。邦屏结阵未就,大清兵来攻,却复前者三,诸军遂败。敦吉、邦屏及参将吴文杰、守备雷安民等皆死。他将走入浙兵营,被围数匝。副将朱万良、姜弼不救,及围急始前,一战即败走。大清兵尽锐攻浙营。营中用火器,多杀伤。火药尽,短兵接,遂大溃。策先战死,仲揆将奔,金止之,乃还兵斗。力尽矢竭,挥刀杀十七人。大清兵万矢齐发,仲揆与金、名世及都司袁见龙、邓起龙等并死焉。万良既遁,经略将斩之,乞勚罪自效。及辽阳被攻,果陷阵死。

这是戚家军最后的辉煌。之后浙兵、南兵的存在感越来越低。其实离开戚继光的严格训练与高薪,部队战斗力都会急剧下降。

3、戚继光训练的车兵

最近看四镇三关志,其成书与戚继光编练之后。我们通过这可以看出新式车营:

蓟镇:

振武营:偏箱战车128辆○座车三辆○将军车六辆○火箭车五辆○鼓车二辆
建昌营:偏箱战车144辆○轻车128辆,元戎车三辆○鼓车二辆○大将军车六辆○火箭车五辆
石匣营:偏箱战车128辆○座车三辆○将军车六辆○火箭车五辆○鼓车二辆    

辽东镇

正安车营:双轮战车二百二十辆,独轮战车三百辆。(分发镇静堡一百辆,镇宁、镇远、镇安、镇边镇夷等堡每堡二十辆),元戎车一辆,数车二辆  

这即戚继光训练与采用戚继光训练法的车兵部队。在万历中期以降很长时间里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1618年,抚顺追击战,张承胤全军覆灭。其所采用的战术即戚氏车营战术。完全没法应付女真的新式战术。

总结:

浙兵组成的戚家军,格斗力、方营都不错,但浑河之战也证明难以抵御努尔哈赤的女真重甲步兵攻击;

戚氏车营在抚顺追击战证明在野战军完全没法防御努尔哈赤的楯车、重骑攻击。

明朝需要采用新的战术。

(科普到此,再往下写成论文了。感谢百度百科网友的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