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尼日利亚VS阿根廷,下半场罗霍手球裁判拒绝给点球,是不是故意偏袒阿根廷?

笑了没


首先,我认为裁判偏没有袒阿根廷队

裁判给尼日利亚第一个点球,我认为都是有待考究的,马斯切拉诺在禁区里的动作真是太平常了,看看此前其他国家的防守球员在禁区里面的动作,那尺度更大啊,就差没有抱摔啊。但是裁判毫不犹豫的判了点球。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这个手球,我认为这本身就不是一个点球!

什么是手球呢?我百科了一下:

手球是足球比赛时球碰到上肢造成的犯规,禁区内防守方的手球一般要根据情况慎重判罚点球,主要依据是手臂离开躯干的角度、与出球点的距离是否来得及反应等来判断主观的故意性和实际的手臂拦截效果。而进攻方的得利一般都必须判罚,视主观故意的情况而给予黄牌或者红牌的追加处罚。

说得直白一点,如果是皮球直接打在防守球员张开的手或者手臂上,这就是手球。

但是在尼日利亚和阿根廷的比赛中,罗霍在解围的时候是头部先顶到球,落下来的时候有一个变线,然后砸到了他的手臂上。罗霍的手臂不是故意张开的,而是起跳的时候,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自然打开的。这是典型的球打手,当值裁判在看了VAR视频以后,也维持了他的原判,没有点球!

其实这个时候裁判的压力很大,在1比1的情况下,裁判的任何决定都会影响两支球队在世界杯上的走势,我想如果没有VAR系统辅助,恐怕阿根廷的世界杯之路真的要断送给误判了。


让足球飞


这个世界上,不公平的事情很多,荒谬的事情也不少,甚至一些阴谋也时常有之。但是,今天这场球,真的没有阴谋论,这个球的判罚,也非常公正,没有争议。更没有裁判故意偏袒阿根廷之说了。

当比赛打到第77分钟,比分1:1打平,场上气氛格外凝重和紧张,场外的球迷也担心小心脏跳到了嗓子眼儿。而就在此刻,罗霍的一次头球打破了平静:

从这个角度看,罗霍在头球解围的时候,左手的手肘部位,确实有明显的碰球,这一幕也被身后尼日利亚的8号球员看的清清楚楚,随后几名球员围着裁判,示意罗霍手球,应当给与点球。

裁判也心中有数,刚才的一个回合,确实有很大的判罚风险,手球的那一幕,他也看得到的,但是,怎敢随意吹罚?于是,回到场外回看录像。

从上面的多角度回看,我们发现,罗霍在手球之前,是先用头触碰到了皮球的,这个细节也被现场的摄像机记录的非常清楚。

因此,按照规则,如果球员是用头部或脚等部位以解围为目的,先触碰到球,随后皮球发生变向,再碰到球员手部,这种情况下,裁判不认定为故意手球。从下方的这个截图也能分辨,罗霍是头碰球在先的。

显然,罗霍的这个情况,正符合上述规定。所以裁判通过回放后,非常坚决果断的没有给尼日利亚点球,比赛继续进行。

所以,我们不能一看到球员在禁区手捧球了,就喊着要点球,就说比赛不公平,其实,我们要把更细的规则了解一下哦。

这里是泉说体育,欢迎关注。

泉说体育


还是有很多球迷在纠结于罗霍手球,裁判没有给点球这个情况。

如此重要的比赛,裁判做出的判断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本场比赛对于尼日利亚来说,赢球他们就出线,而一旦平局同时冰岛队也输球的话,那么尼日利亚也能出线。

他们的出线优势比阿根廷好的多。

阿根廷属于背水一战。


比赛的第14分钟,阿根廷就由梅西率先取得进球。

下半场比赛开局仅仅3分钟,尼日利亚的进球就来到了,在一次角球进攻里造成了马斯切拉诺在解围的时候拉人犯规,随后摩西主罚将球罚进,尼日利亚1:1追平了比分。

注意这一次小马哥的犯规动作并不明显,这个点球实际上可以不吹罚。

争议出现在比赛的第75分钟,尼日利亚打出反击,穆萨的传中被小马哥挡出来,随后伊哈洛禁区内转身抽射偏出了立柱,不过尼日利亚示意罗霍手球犯规了。

从VAR的回放可以看到,罗霍确实手球了,不过是从头到手,客观上来说是属于无意手球。

最终裁判并没有吹罚点球。


也正是这个点球没有吹罚,后来罗霍绝杀了尼日利亚队。

赛后尼日利亚队长米克尔就怒斥裁判:敢于吹罚第一个点球,就应该吹罚第二次。

从我的角度来说,正是因为第一个点球给了,所以罗霍的手球裁判没有吹。

无论如何比赛的结果已不可更改,谈不上裁判偏袒阿根廷队。

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可以留言,一起交流探讨。


我是稼润


偏袒,谈不上,公平,也谈不上。只是为了,平衡。

真正的问题在于第一个点球,判得荒唐,尼日的球员在没有取得对皮球接应和控制的优势条件下,自己倚着马斯往球门方向挤,马斯手上有点拉拽但非常轻微,较之瑞士三明治伺候塞尔维亚都不判已轻微到痕量级了,最后马斯一撤身尼日就倒了,裁判就匆匆忙忙要判点球,这是莫须有所在。

第二个球,尽管是先碰头再球打手,可罗霍的手臂张开的程度也太特么大了,尽管不是故意,但客观上还是对防守有利。因此,按道理可判的应该是这个点球而不是前面那个。

但是,既然前面的莫须有的点球判了,那后面这个就得搞搞平衡,纠结一阵子后找了个先头碰球后球打手的理由不判了。

现在的技术手段多了,是不是VEDIO那边的陪审团有提醒过主裁判前面有误判之嫌,不得而知,但可以猜想。

但总体上,尼日队的杀气没有上一场对冰岛时那么坚决,而且那个点球踢得也很松散随意,似乎是有关部门跟他们谈过话,也可能是阿方公过关。

但无论怎样,因为马拉多纳爱上足球,因为巴蒂爱上阿根廷,因为崇尚技术和喜欢低调而支持梅西,所以,今晨的熬夜很值,结果很好。

但是,阿根廷的晋级,还必须感谢莫德里奇们的公平竞争精神,他们没有消极放水,而冰岛人踢得风生水起更加有资格晋级可运气太差。而假球论也好放水论也罢,也只有喜欢押宝赌球的我国同胞才会动的小人之心。



完美大喵哥


从整场的执法来看,偏袒是肯定没有的。

尤其是第一个点球,真的是很牵强。

单就这个手球来看,属于可判可不判范围。

可判,是因为罗霍的手臂确实碰到足球,而且他的手臂是张开的,可以认为是扩大了防守面积。

说可不判,是因为罗霍的手臂不是第一防守位置,足球是在头球解围后,反弹碰到手臂,标准的无意手球。

这种时候就看裁判的认定了。

看当值主裁判给尼日利亚队员的解释也是,足球先头球解围后,反弹到手臂上。

看本届世界杯裁判的执法,真的有种看到中超裁判的感觉。

一场比赛中尺度忽松忽紧,各种近在咫尺的野蛮犯规视而不见,更有各种找平衡……

例如阿根廷这一场,如果第一个点球没判,估计这个手球差不多肯定会判了。

其实,被判的那个点球比这个手球勉强多了。

真不知道当值主裁判第一个点球的时候,哪来的底气,如此的果断!





青杨2017


这届裁判比较统一的尺度是通过球是否先接触合法部分才打手来判断是否有意手球。不过通过此球也暴露出这种处理方式有弊端,如果都这么判以后老道的后卫可以借题发挥了。还需要国际足联给予指导意见。就这届的统一尺度来说可以不吹点数,但客观说这个球打手后让尼日利亚失去了明显补射机会,对比赛产生了结构性影响。以后应该对这种判罚尺度进一步优化,我认为这个应该是点数。


精品炮灰男


能说出这样的话也只能说明你是伪球迷。或者不懂求,或者你码买球输了,这不是偏袒,而是实事求是。通过回放可以清楚看到他是头碰的球,然后顶的同时碰到手,首先这个已经不算手球。其次就是他的双臂是没有去故意挥动,人正常跳起双臂都是张开,没有故意挥动手臂去挡球也是不算手球的,回答结束,谢谢


卞先笙丶


毋庸置疑,本届世界杯赛上,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止出现一次两次了,而且只要是防守球员其他部位接触到球造成折射到手臂上,(手臂没有故意移动)都没有判点球,罗霍这一球并不是特例,所以没什么好纠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