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农产品“七十二变”热闹上演 为“助兴”政策技术齐上阵

农产品“七十二变”热闹上演  为“助兴”政策技术齐上阵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与市场连接的重要纽带,是农产品商品化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过程面临着诸多挑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要继续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能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政策的支持对于农产品加工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农产品“七十二变”热闹上演  为“助兴”政策技术齐上阵

2018 年发展农产品加工可以申报的政策

1、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本项目往年补贴比例为总投资额的 30%,自 2016 年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项目对象实行定额补贴,标准 为 1-34 万元。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以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发展建设农产品生产基 地和农副产品初加工建设,合作社类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30-80万 元,涉农企业类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 50-100 万元,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 20-40 万元。

3、国家扶贫开发资金扶持项目

国家扶贫开发资金大力实施产业扶贫, 对贫困地区带动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支持。2004 年开始,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范围内认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并 给予贷款贴息支持。据统计,在扶贫龙头企 业中,80% 以上都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 规模不定,一般为 200-500 万元。

4、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

2008 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现代农业生 产发展资金,把支持农产品加工、推动建 立一批集优势产业生产和加工于一体的现 代农业企业群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成为 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金来 源,资金规模不定,一般为 30-150 万元。

5、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申报

畜禽水产调理制品,蔬菜调理制品, 生制或熟制菜肴调理制品等的加工生产 等,从事主食加工的企业可以申报,往年申报时间在 4 月左右。

农产品“七十二变”热闹上演  为“助兴”政策技术齐上阵

6、农产品加工专项补助项目

项目范围:粮食、果蔬、畜产品、油料、 水产品、食品、液态奶、酒花麦芽类等。 项目要求:对企业年内新增固定资产 有要求,具体各地要求不一致。项目补贴 20-50 万元。

7、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项目范围:种养植、加工、农产品流通销售、休闲农业等,原则上不支持纯农 业生产类项目。

项目要求:省级以上示范社和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

项目补贴:农民合作社试点项目中央财政资金补助规模不超过 200 万元,农业

龙头企业试点项目中央财政资金补助规模不超过 300 万元。

8、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

项目范围:

(一)粮油加工、果蔬加工、 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和特色产品加工等。

(二)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

(三) 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

项目支持:开发银行将根据农产品加

工企业需求提供各种类型的贷款产品。

9、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示范

对粮食、果蔬、棉麻、油料等农作物生 产及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饲料化 开发,挖掘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潜力,推动 粮食作物饲料化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废 弃物饲料化利用。

申报主体:农民合作社,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或饲草料加工企业。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先支持。

项目要求:合作社成员户数 50 个以上,企业注册资本应达到 500 万元(含)以上。

项目补贴:300-400 万元。

对粮食、果蔬、棉麻、油料等农作物生产及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饲料化开发,挖掘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潜力,推动粮食作物饲料化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废弃物饲料化利用。

申报主体:农民合作社,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或饲草料加工企业。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先支持。

项目要求:合作社成员户数 50 个以上,企业注册资本应达到 500 万元(含)以上。

项目补贴:300-400 万元。

农产品“七十二变”热闹上演  为“助兴”政策技术齐上阵

在政策的支持下,2018年农产品加工拥有广阔的前景,加工业是农业品牌建设的基础,只有加工业做好了,唱响品牌才有底气;品牌引领和驱动加工业的发展,只有品牌做好了,加工业才能做大做强。

立足“农”的发展定位,推进加工聚集发展

过去: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分散,企业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城乡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农产品加工业也面临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生产方式比较粗放、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分散,约90%的企业呈点状分布,加工产能与主产区、加工与上下游脱节等问题比较突出,造成产品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难以有效利用。

措施:

今后,要以农产品优势资源为基础,优化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加工业向重点区域聚集发展,建设有规模、有竞争力、特色鲜明、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的高标准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形成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式发展新格局。

突出“企”的发展主体,加工与品牌并重

过去:农产品加工企业基础弱、规模小、转化率低。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关键靠主体,而作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还存在着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发展规模较小、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等问题,企业加工整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产地初加工水平低造成每年近3000亿元的损失,60%以上的加工副产物没有得到综合利用。

措施:

今后,要围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这个关键,多渠道支持各类主体发展壮大,加强龙头企业培育,鼓励工商资本投资,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工业,让他们与加工业同发展共壮大。

通过将政府支持补贴量化到农户,折股到合作社,龙头企业+规模种养户+合作社等共同发展模式,农村产业融合支出项目、“百县千乡万村”示范工程等,支持加工企业建设烘干储藏、直供直销等设施,支持他们抱团闯市场。

打造品牌:

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品牌化是龙头之“睛”。品牌做好了,加工业才能做大做强。农业部已将今年定为中国农产品品牌推进年。今后,要围绕企业这个主体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创建,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新三品”。

要与优势区相结合,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与安全绿色相结合,打造产品品牌;

与原料基地相结合,打造企业品牌。

农产品“七十二变”热闹上演  为“助兴”政策技术齐上阵

遵循“融”的发展路径,从产到销引导企业打造全产业链

过去:能耗高、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扩张依靠的是资源要素大量投入,能耗高、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措施:

今后不能再走这种粗放式发展的老路,要在注重速度目标的同时更加强调质量目标,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前延后伸“接一连三”促融合,构建种养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

期间,要重点强化科技支撑,发挥旗舰型、创新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及时发现、响应和解决产业问题的科技产业联合体。

说了这么多不如一个案例来的实在,有料儿君今天就给大家讲讲邻国日本是咋做的吧!希望大家能够吸收借鉴,走出一条自己的农产品加工之路。

案例

一撮茶叶,不仅可冲泡还可吃掉

茶叶,因含有多种价值极高的营养成分,被古今中外公认为最具养生保健和医药功效的三大饮品。在我国,茶叶主要用开水冲泡。然而,有一种颠覆性的观念在业内已成共识:据科学测定的开水“冲泡”茶叶,茶叶里丰富的营养成分仅能溶于水中的大约占30%;另有70%的有效营养成分,都被当作“茶叶渣”扔掉了!实验证明:“吃茶”比喝茶能更多更充分地汲取营养物质。

农产品“七十二变”热闹上演  为“助兴”政策技术齐上阵

完整继承中国宋代“吃茶”传统的日本抹茶,就是沿袭了“吃茶”的方式,100%完整享用茶叶营养。这或许应该是日本多年来一直成为世界第一长寿大国的秘密之一。

抹茶,并不等于绿茶粉。国际市场上使用“抹茶”(Matcha)二字有严格限定,凡不是天然石墨碾磨的不得称作抹茶,凡是没有使用抹茶原料的产品绝对不允许使用“抹茶”(Matcha)二字。

而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抹茶和绿茶粉颇有些鱼龙混杂(因为是奢侈品和普通产品的差别,所以尚无标准限定),普通消费者是很难区分真假的!绿茶粉和抹茶,不仅仅是享用习惯和营养摄入上有很大差别,从经济效益上讲,价格相差也在十几倍以上。

抹茶不仅深受日本人的喜爱,近年在欧美等国家也大受欢迎,从而带来日本抹茶出口量连年翻番。

农产品“七十二变”热闹上演  为“助兴”政策技术齐上阵

抹茶零食系列

农产品“七十二变”热闹上演  为“助兴”政策技术齐上阵

抹茶巧克力

农产品“七十二变”热闹上演  为“助兴”政策技术齐上阵

抹茶甜点系列

由于篇幅关系有料儿君就不啰嗦了,大家一定要多多创新,做好农产品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农业有料儿”是由紫荆传媒推出的自媒体平台。紫荆传媒作为中国农业自媒体第一传播平台,依托紫荆创新农业研究院,聚合多方自媒体资源,为大家提供前瞻性的农业权威智库、农业视频栏目,以期推动中国农业事业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传播农业正能量。

往期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