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阿里失去顺丰,对阿里的影响大吗?

狗斯特的AK


这个是一年前的问题了,今天被顶上来,我也来说说我的看法。

1、互联网前半场阿里不做物流,互联网后半场阿里入局物流。

阿里在电子商务领域迅速跑马圈地多年,搭建出了庞大的网购帝国,却不料被自建物流起家的京东叼走了一块肉。当初刘强东打算自建物流体系,上至投资人,下至内部员工,都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刘强东顶住压力,强力执行自己的决定。十年过去,京东物流系统建成了7个智能物流中心,256个大型仓库,6906个配送站和自提点,覆盖区域涵盖了全国2655个区县。在京东物流加持下的一流购物体验,为京东商城赢得了与阿里抗衡的力量,京东购物次日达的概念,甚至获得众多女性客户的青睐,让京东获得足够的流量资本从电子3C商城逐渐扩大经营范围向时尚服饰甚至百货全品类进军。

随着京东物流体系的完善,京东宣布全面开放物流,为更多人提供专业物流服务,进一步扩大流量入口。

当年围绕着自建物流这一话题,京东和阿里也是打了很久的口水仗,阿里嘲讽京东给自己挖坑,维持这套物流体系的运转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京东今年爆出光为快递员交五险一金,一年就要花费60亿。而刘强东依然胸有成竹,自信京东能在物流上赢阿里一头。

事实证明,刘强东是对的,坚持不自建物流体系的阿里,后互联网时代,越来越体会到人们对购物体验的注重。阿里合作的快递公司中,顺丰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这些快递公司终究是外人,物流的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中的感觉糟糕透了,于是阿里后来整合了万象、昇邦、东骏、芝麻开门和黄马甲五家配送公司成立“杭州喵递宅配科技有限公司”。

并在不久前,阿里以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借力饿了么完善的本地线下外卖配送网络补足了物流最后三公里的短板。


2、新零售归根结底就是新消费,新消费体验好要靠物流。

随着新零售风起,阿里旗下盒马鲜生以黑马之姿出线,曾经京东物流的重要搭建人,如今盒马鲜生的创始人侯毅对京东物流有一番点评:“集中性的物流一定有个最佳规模的临界点,超过临界点之后效率降低,成本不减反增。”

侯毅认为,京东引以为傲的自建物流体系,也是前互联网时代的产物,随着网购体量的增加,自建物流的负担也会越来越重,最后达到一个临界点,也就是说,京东自建物流是有天花板的,如今京东物流费越来越贵,就是最佳证明。

与之相反的是阿里整合的物流体系,通过整合众包的形式,既保证了物流网络的全覆盖,提升了用户购物体验,又不会产生不堪重负的成本,天花板远没有自建物流那么低。

纵观盒马鲜生的新零售概念,半小时送达,24小时服务,无一不在强调用户体验,未来的新零售,就是新消费,线上线下互通的消费模式,线上购物,线下半小时送达,而这一切,都要依靠完善的物流体系来实现。

3、电商平台可以筹建物流体系,但物流公司难以转型电商公司。

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都是先卖货,后建物流,而我们却几乎没看到有物流公司成功转型电商平台的案例,哪怕是飞机一架接一架买的顺丰。

事实上,四通一达和顺丰,都曾尝试过,甚至有些现在也仍然在卖货,快递公司试图通过快递流量来瓜分电子商务的上游红利,然而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快递公司的定位局限了他们的延展性,没有一家快递公司成功转型。

那么现在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阿里和顺丰失去对方都会很难过,但阿里明显拥有更多的议价权,而两者并非不可调和的竞争关系,风头过去,该卖货的卖货,该送快递的送快递,毕竟大年三十所有快递停运,买起东西来从不认输的姑娘们小手一挥,加价三十走顺丰,欢欢喜喜过大年。


吴怼怼


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使用顺丰的客户,必定是阿里的优质客户,也是消费的一股主力军。假如阿里和顺丰掰了,那么阿里将会失去很多的优质客户。这个影响,不能说中等意思,也算是一个小意思了。

我们大家应该都用过顺丰,顺丰速度快、服务好、价格贵。这是它的三大特点。经常使用顺丰的客户,一定是不差钱的客户。所以,阿里的天猫、淘宝上卖的产品,也一般都是高附加值、高单价的产品。顺丰也把主要的客户,定位为商务件,而不是像四通一达一样定位为电商件。

但是由于天猫、淘宝巨大的订单交易额,所以在电商上,我认为顺丰并没有少接订单。


现在顺丰选择了腾讯云,得到了刘强东的口头支持,但是京东和顺丰的明天,我并不看好,题主提出的问题在17年7月份,那个时候正好遭遇阿里和顺丰的数据接口大战,最后国家邮政局出面才最终让双方握手言和。

但是到了目前,京东已经完全独立出了京东物流,而且现在刘强东有机会必夸京东物流,说只有京东的快递员,客户才会放心开门。最近可是只字未提顺丰。所以未来京东和顺丰会产生大规模的竞争。

所以,18年,快递格局现在已经比较明显了,顺丰、京东、菜鸟三分天下。只不过阿里的菜鸟联盟里面,还没有一家像顺丰一样的优质快递。在高端客户上,菜鸟还存在短板。

我为什么说损失顺丰就是损失高端客户,损失了一个小意思,因为顺丰和阿里的目标群体不同,但是互相渗透。阿里目前靠菜鸟依然保持着大量的快递业务量。顺丰的以质取胜,菜鸟的以量取胜,即使两者完全决裂,目前还不会对对方核心业务造成实质性的打击。

我是王小雷,喜欢和大家交朋友,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关注,我会继续努力创作优质文章回报各位的厚爱,谢谢支持!


王小雷


我觉得这事可以从马云对阿里的定位可以看出双方的差异。


阿里的宗旨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提升效率,创造信用,降低成本,节省时间,保障安全,理顺关系这是阿里要做的,所以芝麻信用,云计算,支付宝,菜鸟等,这些都是基础设施。就如同高速公路,让中小企业这些车能够在这些公路上跑。


阿里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培育更多的能在这些基础设施上跑的企业,如顺丰,京东等。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理解 ,顺丰是车,车队,大车队。阿里是一条路,当然车跑不跑阿里的路没有关系,别的快递公司的车会在那里跑。从这个角度上讲,阿里失去顺丰可能会有影响,但不影响大局,而顺丰失去阿里,也不怎么样。那么谁在这中间得到好处?我认为和则二利,斗者二双。这里面主要是数据的事情,不是资金分成的事情。好在中国有邮政可以统领这些物流,把数据集中起来,从而充分发挥这些大数据的作用和效能,从这个方面说,也体现了制度的某些优越性。


这里插个题外话,就是OFO的失败与HOLLO单车的成功。其实说明了舍得的关系,专业化的合作,确实能够提供效率,其实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应该是否以社会进步为核心,而不是以自己的财富增长为重点。


悠果农艺


阿里如果和顺丰联合则是强强联手,大平台+快物流,形成的场面一定是很宏大的。阿里不和顺丰合作,两人会元气大伤吗?并不会,尤其对于阿里来说。虽说1+1大于二,但是1和1不加在一起本身也是个1好吗!

阿里本身作为一个电商平台,在国内可谓是真正的巨头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店家依靠这个平台作为一个重要的消费渠道。阿里即使不和顺丰合作,仍然可以和“三通一达”、EMS等进行合作。虽然有人认为顺丰作为快递行业巨头,具有其他快递所不具备的资金、速度和管理模式的优势,但是从近几年三通一达的发展来看,三通一达发展还是比较快的,物流速度有所提升。而且淘宝销售产品以轻消费品为主,对快递的高速度、物品质量保存和售后的要求没有精密贵重物品和电器等要求高。而阿里在电商方面又和苏宁易购等进行合作,苏宁有自己的快递公司,速度也比较快,售后保障也直接和苏宁对接。所以说,离开了顺丰,阿里不能做到大于1的效果,但对于其本身并没有很巨大的损伤。

而顺丰离开了阿里会元气大伤吗?似乎也没有。我们来看下2015年顺丰当时还和阿里合作时,和貌合神离后的收入和净利润状况对比。(数据来源网络)

离开了阿里,顺丰依然过得很好。所以,没有1+1大于2,1本身还是1,并没减少。对于国家整个电商和物流发展来说,有这样的竞争是好事。如果1+1大于2了,消费者也不会有舒服日子。


镁客网


看到这个问题,我愣了一下,然后想了半天,顺丰和阿里貌似没有什么关系,为为什么说阿里失去顺丰,又何来阿里失去顺丰对阿里产生影响呢?

阿里的淘宝和天猫等电商业务中,都是店主自主选择快递类型的,要真说失去谁对阿里的影响,那我可以肯定的说,不仅是顺丰,就算是三通一达中的那个没有了,也不会对阿里产生什么影响。

淘宝天猫店铺使用什么快递不是阿里决定的,是由商家决定的,阿里只是做了一个整合,淘宝天猫其实就是一个聚集千百万店铺的大平台罢了。

首先说说顺丰,这里先讲一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淘宝买了一个空气净化器,发的顺风,上海到广东,四天半才到,都接近 5 天了。

实话说,这速度,三通一达也完全可以做到。因此我个人觉得,一向以快著称的顺丰,随着上市之后,也没有多快了,和三通一达,差距越来越小了。

而且最重要是,顺丰现在除了贵,速度和其他快递都一样,真的是没有太多的优势。当然,也不是说顺丰慢了,应该说是其他的快递变快了。

前段时间顺丰和阿里的菜鸟还因为数据接口问题闹过一阵子呢。因此我觉得如果阿里失去顺丰,不但不会有影响,还可能刺激相关的业务呢。

例如,加大菜鸟的投入,入股其他物流公司等等,肯定加大力度提升其它物流时效的。

我们可以看看京东物流就知道了。毋庸置疑,京东物流应该是目前全中国最快的快递了。就是因为三通一达之前的速度实在是龟速,因此才有了机会的。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你认为顺丰未来有可能投入阿里怀抱么?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stormzhang


阿里巴巴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平台之路,菜鸟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全国性物流平台,将速递公司、仓库和分销中心连接起来,其核心目标是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公司、仓储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等各类企业提供平台服务。

前段时间阿里菜鸟终于发起了属于他的成人礼,怒怼行业大哥顺丰,互断数据,全国电商公司基本全部加入阵营怼怒,利益与价值观战线一起开火。

阿里本身作为一个电商平台,在国内可谓是真正的巨头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店家依靠这个平台作为一个重要的消费渠道。阿里即使不和顺丰合作,仍然可以和“三通一达”、EMS等进行合作。

但顺丰不会脱离菜鸟,如果脱离之后的路会很艰难。而且如果顺丰脱离菜鸟,菜鸟就失去了中国民营排名第一的快递公司,损失也是巨大的

一场风波也将归于平静,但这次事件带来的思考却不能让整个行业瞬时平复。在持续不到两天的纷争中,整个媒体、业界都处在兴奋之中,唯恐天下不乱的格局已经渗透到了互联网世界,值得我们警醒。


益赞智能名片


当年阿里巴巴菜鸟网络、顺丰的战争其实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了的,最后邮政总局出面以后,两家企业才握手言和,那么这到底有什么影响和意义?且听我一一道来!

不靠阿里活着的顺丰到底有多强大?底单告诉你顺丰是中国物流的标杆

这么说吧,顺丰是全中国真正物流企业里面唯一一家不靠阿里巴巴活着的企业!并且中国能真正叫做物流的只有顺丰和京东,四通一达就是个快递公司而已!

大家都知道,四通一达都是靠阿里巴巴的生态养起来的,这些企业8成以上的业务都来自阿里巴巴,人家不跪舔阿里巴巴也是没办法的,毕竟靠人家活着,如果不合作,人家直接把你的命脉掐死!

我来列举一波数据,让你知道顺丰有多强大:

  • 顺丰占据了高端物流市场90%的行业份额;

  • 顺在阿里的业务只占到整体业务的10%不到;

  • 如果顺丰因为业务停滞,我国南方的生鲜要损失的钱不是数以亿计这么简单;
  • 顺丰在2017年拿到了300多项专利,全面研发投入超过了12亿,你很难想象这是一家物流企业而已;
  • 都说顺丰老板王卫低调,但我认为却是“最高调的企业家”之一,在他眼里反正就是买买买,顺丰拥有最顶级的物流车车队超过12000辆,拥有48架航空飞机堪比航空公司,在世界上都是排得上号的。

因此,这样的顺丰还真的是不怕阿里巴巴,腰杆硬、有实力!以前有个顺丰小哥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你看看顺丰的底单你就知道顺丰有多厉害了,这都是用多少年用户与顺丰之间积累起来的铜墙铁壁。

四通一达全涨价顺丰不变,现在再看顺丰是多么的高瞻远瞩

基本上现在四通一达已经被阿里锁死了,而且菜鸟基本上都是靠着喝四通一达的血生存,而且菜鸟网络把持着四通一达的命脉,日子并不好过。

去年的时候,一波大规模的涨价,顺丰是唯一一家没有在同时间宣布涨价的企业,不得不说顺丰是多么高瞻远瞩,并且顺丰的命运依然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菜鸟网络本质上是手握着四通一达的生杀大权。

在新的一轮融资之后,四通一达在菜鸟网络的股份基本上已经稀释殆尽,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话语权了,但是阿里则是绝对控制,并且持股比例进一步上升,以后四通一达的日子基本上不好过了。

顺丰的独立对于全行业来说都是好事,阿里巴巴不至于垄断物流行业,真的有一天阿里巴巴垄断了物流,那么这个行业就该乱套了,想象一下滴滴的事情,我想不用多说,垄断必然有后果,很幸运有顺丰敢跟阿里叫板。

分享两个我与顺丰的小故事,可能带有感情色彩,但是很真实

有一次临时使用户口本,家里给寄过来,也怪我自己忘记了,因为忙电话也没接到,回到家看到书桌上的便利贴才想起,互联网行业加班忙大家都懂的,第二天又赶着用,我就半夜十点钟给快递小哥打电话说,顺丰小哥已经睡了,我说不好意思,因为急用只好打电话,我自己来拿都可以,你告诉我地址就好了。

然后小哥说只能去中心拿,他帮我送过来,很快的,我以为就很近,没想到差不多花了快一个小时,想想其实也还是蛮远的,送到的时候,我一七尺男儿、一个120斤的汉子都感动了。

还有一次是快递员上门取件忘了拿那个称,他就估计了一下,说大概30块钱吧,多了我给你退回来,第二天快递小哥就真的趁着送快递回来退钱了,虽然只是3块钱,但是我就觉得很感动。

当然不排除情绪化的层面,不过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我依然觉得顺丰是个不错的企业,当然其实很多行业都有很多可爱的人,但我觉得顺丰的快递员绝对算一个。


文章为字节跳动签约作者Emacservimer悟空问答原创专稿,未经允许转载、抄袭必究!我是一名互联网技术从业者、也是一位创业者,全网原创文章阅读量已经突破1亿,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账号,我们一起探讨互联网、畅聊足球、篮球!


EmacserVimer


感觉是很久之前的问题了,这个涉及到一个点就是公司物流和物流公司,最开始阿里和顺丰的矛盾起始于,阿里想让顺丰用阿里云,但阿里选择了腾讯,这是矛盾的开始。


虽然顺丰是物流行业较为领先的品牌,但物流公司也有很多,阿里系的天猫淘宝, 在配送的时候主要是看店家发货发什么,而很多买家比较希望店家邮寄顺丰,是因为顺丰到货的确快,从服务速度和管理体系来讲顺丰都做比较完善。但买家对于多数淘系商品并不是特别急需,所以对顺丰要求的必要性并没有那么高。


在与顺丰之间产生问题之后,阿里首先的措施是绑定其他的一些物流公司包括菜鸟等,这个应对速度很快,虽然开始的时候问题很多,但对于用户的影响并不大,多数都是商家l承担了前期的问题,更换物流公司,甚至有的商家本身就不用顺丰,而淘系平台又是商家的首选。


电商是一块比较大的饼,顺丰也开始做自己的电商配送,但从用户的习惯和对品牌的定位来讲,购物的首选还是淘系平台。但其实从业务水平来看,几大物流公司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今年双十一已经很难看到当初顺丰车堵路的情况了。


物流在整个电商体系中虽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这就像甲方和乙方的关系一样,乙方的可替代性太强,甲方的选择也多。但在这个问题中我觉得比较影响阿里的不是物流公司,而是京东自营。


京东自营有自己的物流体系,而且基本第二日送达,对于一些快消或日常生活用品,京东自营反而成为了比较好的选择。这个其实也是在电商和物流头部品牌比较完善的情况下京东做的差异化,提前布局了自营网点。但这个流量暂时还不足以撼动阿里的地位,这些也是在某些品类急需的前提下,像一些女性顾客在选择服饰的时候还是会选择淘系,京东总给人一种直男的印象。


其次阿里也有自己的布局,即便出现问题或某些业务的缺憾,阿里的反应速度都极快,基本覆盖了电商生态链的各个环节,想但从某一个环节影响到阿里还是比较困难的。


淘系平台可能更要面对的是用户本身,用户对平台活动的疲软及流量的分散,淘系一直想让用户在逛淘宝这件事上产生沉浸感。淘宝直播和小游戏都是为了留住用户,但其实在内容方面淘系还在努力完善中,而很多内容平台已经开始发展自己的电商变现路径。争夺的关键还是在消费者本身。


猩探长


目前是个双输境地,最终输的是商家和消费者。

地球离了谁都照转,对顺丰来说,阿里系只占其营收的20%不到,而且阿里系大部分使用的是顺丰不怎么赚钱的电商件,离了阿里顺丰照样能生存,减少的营收势必会逼着顺丰巩固自己的传统商务快件,并会发展重货快件,冷链运输及国际件,并会积极与腾讯系等其他平台开展合作或者自建平台来减少阿里系带来的损失。也许会带动出现其他平台的发展与阿里竞争。

对阿里来说,现有的部分高端及生鲜商户对顺丰依赖性较高,为了留住这些高端客户,倒逼对其管控的物流伙伴进行时效、服务的提升来取代顺丰的地位。会带来物流行业的大洗牌,出现新的较好的快递公司。但菜鸟对这些标准的提升也会造成物流公司成本的提升,到时候仍旧是消费者买单,再找这么便宜的快递就有点难了。

所以目前斗则双输,但也会对目前较稳定的市场局面造成冲击,预测最终结果是zf出面,双方暂时调节,但双方公司已经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还是会朝着我预测情况发展,只是谁能笑到最后,看双方最终的决策与命运吧。


领悟171690108


如今快递行业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状况,马云、刘强东和王卫,也就是菜鸟联盟、京东物流和顺丰,要说三家快递,最服谁,我还是比较服京东物流和顺丰的,对于菜鸟联盟我却是可有可无的想法,不过菜鸟联盟给淘宝和天猫的商家却带来了不少方便,对于消费者来说却没有多大的影响。

说了前言,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阿里和顺丰在这块来,这就是源于一场激烈的战争,菜鸟联盟邀请顺丰加入,顺丰拒绝了,于是一场菜鸟和顺丰之战就开始了。先来简单看看。

菜鸟方面:

5月31日晚上6点,菜鸟接到顺丰发来的数据接口暂停告知。

6月1日凌晨,顺丰就关闭了自提柜的数据信息回传。

6月1日中午,顺丰又进一步关闭了整个淘宝平台物流信息的回传。

顺丰方面:

菜鸟于5月基于自身商业利益出发,要求丰巢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此类信息隶属于客户,丰巢本着“客户第一”的原则,拒绝这一不合理要求。菜鸟随后单方面于6月1日0点切断丰巢信息接口。

至此已经明了了,其实就是菜鸟希望丰巢把所有的数据信息都给它,其中包括非淘订单,顺丰难以接受这样的合作,于是菜鸟切断了信息接口。

顺丰还表示,菜鸟这是一场有针对性封杀行动,而背后的原因是阿里一直希望顺丰从腾讯云切换至阿里云。

很多网友和楼主一样,都有一个问题,阿里失去顺丰,对于阿里的影响大吗?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影响的,就拿如今顺丰的无人机来说。面对京东无人机的研发,顺丰也有无人机,这一块就是阿里的菜鸟无法比拟的。阿里如今想要发展农村市场,而农村市场的物流方面确是很重要的一块,农村物流却是阿里的一块短板。菜鸟如果涉及农村物流,那么物流成本将会很大,而京东和顺丰如今已经涉及到农村物流,光从农村市场发展这一块,阿里失去顺丰将会是很大的损失。

以后在淘宝平台购物,商家通过顺丰发货的商品难以实现实时“物流跟踪”。这对消费者的选择也是一种损失。

如今孰是孰非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不过我知道京东和顺丰已经合作了,阿里不光失去了顺丰,还将顺丰推给了京东,京东和顺丰合作,强强联手,我在想今后的阿里该何去何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