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颜良打败徐晃,曹操手下无人可敌颜良吗?为何派关羽?

梅宜明


无人可用?大哥别开玩笑了,怎么可能呢?无人可用放在别人身上可以,但决计不可放在曹操身上!



《三国演义》武将排名向来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赵云、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关羽、马超、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黄忠、许储、孙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渊)。至于颜良,根本排不上名,而这份榜单中就有四人(典韦、许褚、夏侯惇、夏侯渊)是曹操阵营的!



且要知道当时曹操手下武艺最为高强的是许褚,许褚能与马超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而马超与张飞大战不分胜负,张飞与关羽实力伯仲之间,由此可得,关羽能秒杀的颜良,许褚也可以,而许褚是一直在曹操左右的,当时曹操完全可以让许褚迎战,就没关羽什么事了。所以说,这个无人可敌真的很可笑!

那么曹操为什么不上许褚,反而上关羽呢?原因有四点:

1.关羽可斩颜良。关羽之猛,曹操是见过的,而徐晃与颜良战,颜良的实力,想必曹操也明白了,他心中自然有分寸。

2.让关羽立功,以功名留下关羽。曹操对关羽甚是喜爱,爱到骨子里去了,可关羽不要钱,不要美女,偏偏只要了一匹马,曹操想留住关羽,俗话说名利,名利,“名”字当头,利为后。“利”留不了关羽,就用“名”。关羽斩颜良之后,曹操上报天子,直接封汉寿亭侯,封侯啊!说实话,就因此封侯真的很夸张,相信眼睛不瞎的,基本都看出来了:颜良这人头就是曹操特意为关羽准备!事先送几个人头给颜良,提高颜良“身价”,再让关羽“终结”这个大人头。给了关羽功名,想以此留下关羽。



3.借刀杀人,借袁绍之刀杀刘备!刘备此时有很大可能在袁绍军中,这点曹操是明白的,而关羽又是刘备的二弟,关羽斩了颜良,不免激怒袁绍,袁绍就会把气撒在刘备身上,刘备一死,曹操欢喜至极,最大对手死了,关羽也无处可去了,那么关羽必定会帮自己以报刘备之仇,一箭双雕,岂不快哉!


4.离间刘关张的关系。刘关张三人关系极好,而关羽斩颜良名震天下,刘备与曹操是死敌,刘备、张飞可能会因此认为关羽背叛兄弟情义,关羽要么与刘备张飞互相残杀,要么回头念及曹操浓浓的“爱意”,来为曹操效力,曹操因此得一虎将,岂不快哉?

所以说,曹操不可能无人可用,这辈子都不可能,而曹操之所以上关羽,是一箭四雕之计,一可斩颜良涨士气,二可借此讨好关羽,三可借刀杀刘备,四可离间刘关张三人。曹操思虑之长远,心机之深沉,由此可见一斑,不愧为一代奸雄!😂


以上皆以《三国演义》为准,并非历史,历史上徐晃根本没败给颜良,且正史中个人单挑几乎不存在!

文章言辞较为激进,请大家见谅!今后我会更加激进的!


李哥小粉丝


谁说没有?那是曹操这货有意坑关羽。他再打着自己的小九九,琢磨着自己不敢公之于众的龌龊想法。

那就是想连蒙带骗加拐强行把关羽据为己有!厚颜无耻之极,且容我慢慢道来。

当年十八路诸侯讨董,关羽温酒斩华雄把华雄头颅像皮球一样往地上一扔,再加上关羽生得丹凤眼、美髯公,威风凛凛,器宇轩昂,曹操早就看对了眼关羽,只是那时候关羽还和刘备、张飞食同桌、睡同床,不太可能挖墙角而无奈作罢。

后刘关张三人走失,关羽因为要保护两位嫂嫂而忍辱负重投降了曹操,曹操又是美女,又是钱财送关羽想让他投奔自己,关羽都不为所动,一心向汉,曹操就更喜欢关羽了,想着这样的人既有大才,又有大义,天下大才者多,大义者寡。如此安全感爆棚的人,让曹操不禁想起了以前他的护卫典韦,奈何关羽太过重义气,一点松动的心也没有,当初送他赤兔马也只说“太好了,从此得兄长消息可一日见矣。”

终于,机会来了,官渡之战,曹操肯定是得知了刘备在袁绍处,袁绍派出大将颜良、文丑为先锋,曹操便设计料定关羽重义,是知恩图报的义士,激将法让关羽去挑战颜良、文丑。

其意有四:

一、试探关羽真正实力。

二、曹营上下早已经群言鼎沸说曹操偏心关羽,曹操已经有点压不住了,为稳定军心显得自己公平,倘若关羽战败就可以说“我早知道他是个外强中干,沽名钓誉,故作清高之徒,早对之不爽,今被杀无需我动手,大快人心!”之类的话。



三、倘若关羽战败,自己也没损失,成功试探出颜良、文丑实力,调整部署。

四、最重要一点关羽胜利从此他和刘备就得罪了袁绍,按照袁绍性格,必定会杀了刘备,那关羽就是他的了。

虽然当时曹操手下典韦已经死了,许褚、张辽战力还是不错的,都能与颜良一站的。

曹操千古枭雄,可谓是算无遗策,从不吃亏,算计关羽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我最佩服的是他算计荀彧。

当初看出骗荀彧说我有心匡扶大汉,荀彧屁颠屁颠为其出谋划策,戎马一生,最后才发现其狼子野心,曹操恼羞成怒赐死了荀彧。

荀彧那么聪明的人被他卖了还帮他数钱,这才是最厉害的!



不书


颜良是盖世名将,他是袁绍手下最厉害的武将,连曹操手下的虎将徐晃等人都被其打败就是最好证明。


当时,颜良挟连胜之威,信心百增,目空一切,扬言要凭己之力把曹操生擒,其霸气一时无人能比。


部将不给力,曹操也面上无光,他决定派人杀杀他的威一风,派谁呢?曹操把"寄居"在他营中的关羽派上了用场。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曹操当时手下尽管兵多将于广,但真正能和颜良相抗衡的却凤毛麟角,超级虎将典韦当年为保护曹操而战死,另一员有"虎痴"许褚倒是和他难分伯仲,但许褚当年当时刚好不在军中,手下其他武将如张郃、于禁、夏侯渊等人还是和许有些许差距的。而关羽的勇猛在吕布死后却是盖世无双的,为了阻止颜良的连胜势头和自己兵败如山倒的危机,他临时把关羽派上了战场。


当然,曹操极力想留注关羽,对其关爱有加,加官晋爵,赠送礼物,目的是"感情"和待遇留人。此时派关羽上场,他斩杀了颜良岂不是报了他的恩情,日后他要"单飞"寻旧主刘备岂不是没了"借口"和理由吗?


其实,曹操派关羽出马是有政治目的。原来,当刘备被他打败"失踪"后,有小道消息称刘备投奔了袁绍。派关羽出马,打败或斩杀颜良后,袁绍势必迁怒刘备,而刘备势必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他如果不和关羽斩断关系,袁绍势必狠忌刘备归顺的"真心"。如此刘备就不能在袁绍麾下立足。而如果刘备和关羽绝交,虽然可以保全自己,但寒了心死了心的关羽很可能就止真正归顺于曹操。



总之,曹操派关羽斩颜良是"一石二鸟"之计,可惜最后还是没能留住关羽。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哈哈,威武关二爷上场!

我们不说三国志,只说三国演义,正史没有演义精彩。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颜良的战斗力。颜良作为袁绍手下首屈一指的大将,河北四庭柱之首,勇冠三军,在三国演义中,他三合斩杀吕布部将宋宪,一合斩杀魏续,二十合击败了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这是这一场战斗中颜良三连杀。

至于曹操当时手下有没有人可以敌的过颜良?答案是:有!夏侯惇和许褚都可以和颜良一较高下,但是颜良三连杀之后尤其是二十回合战败徐晃,曹军诸将都心虚了,另外曹操内心应该是不愿意让夏侯惇或者许褚去冒险的,一个是本家兄弟,一个是贴身护卫。连贴身护卫都上场了,说出来太丢人。

至于为什么让关羽上场?首先曹操对关羽战斗实力是有了解的。十八路兵马反董卓时,关二爷温酒斩华雄一战成名。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无人敢敌,关羽单挑吕布,因张飞参战吕布吓跑。无不说明关羽战斗力惊人。

操见连折二将,心中忧闷。程昱曰:“某举一人,可敌颜良。”操问是谁。昱曰:“非关公不可。”操曰:“吾恐他立功便去。”昱曰:“刘备若在,必投袁绍。今若使云长破袁绍之兵,绍必疑刘备而杀之矣。备既死,云长又安往乎?”操大喜,遂差人去请关公。

这一段是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因为太爱惜关羽人才,曹操曾与关羽约法三章,目的是想让关羽效力于自己。但是关羽和刘备结义情深,一心想找寻刘备却没有讯息,而曹操知道刘备和张飞在对手袁绍那边,所以谋士程昱献计让关羽出战。

首先关羽有这个能力和颜良一战;另外即使关羽不敌被颜良杀死,刘备和张飞也会反了袁绍,而刘备的老婆都在曹操这里,不担心他们不来投靠;第三关羽杀了颜良,袁绍肯定不会放过刘备和张飞,而曹操一直认为天下就刘备和他算的上是英雄,让袁绍结果了刘备也不错。这一石多鸟之计都对自己有利,当然要请关羽出战。

而关二爷也不虚武圣之名,快马刺颜良于马下,手起刀落,取颜良首级,一战封神。


历史真有趣儿


曹操派关羽去打颜良,很可能是无人可敌,无人敢敌,无人可用的情况,因为,当时的曹操以官渡为主战场,兵力本来就少于袁绍,不能抽身出来。徐晃本身就是曹营中顶级武将,在曹营中应该没有几个比徐晃还厉害的,徐晃都打不过的人,曹营中还有谁敢上。

关羽是新加入曹操账下,在之前,刘备小分队被吕布和袁术击败,几无容身之地,于是投奔曹操,曹操帮刘备出了口恶气,并且杀了吕布,并且破了袁术。

于是刘备小分队就彻底随曹操回许都了,建安五年的时候,曹操在官渡和袁绍对峙(打了大概很长时间),汉献帝在许都“衣带诏”,刘备就复夺徐州,曹操从官渡战场撤下来,灭了刘备,擒获了关羽,结果侧战场发生颜良来袭,于是曹操命张辽和关羽前去抵挡。

其实,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能够形成以少胜多的局面,和天险有关系,官渡是黄河,赤壁是长江。官渡官渡,重点在这个渡字。当时,袁绍和曹操在黄河南北对峙,一旦袁绍完全冲破这些险地,则曹操必败。

在主力不能得逞的情况下,袁绍选择派颜良从侧路攻击的思路。如果颜良得逞,后果不堪设想,基本就是马谡失街亭的样子。

至于关羽为何能杀了颜良,《三国演义》说的很详细,但是并不可信,《三国志》虽然可信,但是写的很短: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起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重点就是一句话,看到颜良的华盖,于是骑马过去刺杀了,斩首而还。

史论纵横不相信什么十八般武艺,我认为能够解释的是,颜良其实带着大队人马在行军中,只少关羽在刺杀的时候,不是两军对垒的时候,而关羽不是一个人,应该是一个偷袭刺杀小分队,由于关羽来的太突然,等关羽的小队(绝对不是正面战场)冲过来的时候,造成了颜良军的混乱,而这时候,因为还没有两军对峙,所以,颜良连盔甲都没有穿!

关羽实际上是进行了一次古代的“斩首行动”,出其不意,才能致胜!于万军之中斩上将首级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可以说,冒着很大的风险,如果关羽有这本领,那必是百战百胜,而关羽这一生,战功无数,估计也就这一次“斩首行动”,成名之后,谁还冒这么大的风险!

曹操选择关羽也是一场豪赌,因为在当时的处境中,可以用的人,真的不多了,关羽解白马之围,为官渡之战的胜利做了铺垫,当然,曹操并不是真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后来关羽投刘备,曹操没有杀他,估计也是有感于当时在如此险恶的情形下,帮了一个曹操大忙。

很多人在分析这件事情的时候,大部分都以曹操人心险恶,而关羽忠肝义胆的角度出发,认为让关羽去杀了颜良,会让刘备在袁绍处无法立足,史论纵横认为,这根本就是“历史马后炮”,关羽没和颜良打之前,谁敢保证关羽就能杀了颜良!如果一切尽在掌控,曹操早就一统天下了。

有没有想起那句:八年抗战就要开始了!


史论纵横


并非如此,其实当时曹操手下能够抵挡颜良的还有很多,比如夏侯惇夏侯渊,甚至张辽等人,五子良将都很厉害。至于为何派关羽?

其一,这是曹操谋士一箭双雕之计,当时刘备兵败,逃难至袁绍处,派出关羽,如若想灭不了颜良,肯定会被袁绍斩杀。关羽被杀,刘备肯定悲痛欲绝,这就断绝了刘备的去路,要知道此时的刘备已和曹操势不两立。关羽杀了颜良,在袁绍营中的刘备肯定无法自圆其说,自然难逃一死,不过谁能想到刘备的演讲与口才是如此的优秀,居然倒打一耙,索性逃过一劫。

其二,曹操喜欢关羽,自然想让关羽在阵前立功,扬名。曹操待关羽至厚,所谓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既然如此,你就要让大家看看关羽的本事,果然上的马来,杀得颜良措手不及,从此封关云长为汉寿亭侯。

其三,烘托关云长的勇猛,何况历史上颜良的确死于关云长之手。当然关羽的马快刀沉,武艺高强,才是杀死颜良的关键。


李治亚文史博客


确实是有,比如说曹操身边的许褚。那么曹操派出关羽去斩杀颜良肯定是有理由的,理由是什么呢?

第一件事情肯定就是曹操认为斩杀颜良需要有风险,他又并不愿意忠于自己的部下去冒这样的风险,整个官渡之战的前线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派出去出击的将军基本上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有来无回,此时此刻,曹操想要斩杀颜良,就必须得派遣一个武艺高强,但是他死了跟自己没半毛钱关系的人。

曹操手里面抓了不少的降将,但是说实话,真正能够替曹操卖命,而且有那么高本事的人。不多见,只有一个关羽,因此,派关羽过去,斩杀颜良成为了一个最好的选择。

第二,试探一下关羽的忠心,关羽曾经是刘备的部将这一点无可争议,而且关羽也曾经说过,拿到赤兔马,以后无论刘备身处何方在天涯海角,任何角落,他都可以骑着赤兔马,瞬间到达,人武艺高强,而且跟细的部将尤其是张辽之间关系有点不清不楚。这就是一个定时炸弹,怎样才能够测试它,看它是否是一个稳定的炸弹呢,派他出去出击一下,如果他到半路自己逃跑了,那也不用管他,如果说他能够斩杀敌将回来跟你邀功,这种人还是可用的。

第三曹操对于关羽可以说是礼遇之至,他好吃的给他,好喝的给他住的地方,甚至还不惜折腰,向他登门谢罪,曹操给关羽的待遇可以说是任何部将所无法比拟的,然后底下肯定有一大批的人已经开始说了,关羽这个人啥事儿都没做,也不能够证明他有多大的本事,成像你为什么这么器重他呀,这个时候给他一个舞台,给关羽一个舞台,让他展示一下自己成了一个必要的选择,我慧眼识珠,但是你们看不出来这个人有多大本事,行,我给你们一个机会,我就让关羽去执行这次任务,顺便把你们嘴给堵上。

第四个关羽很多人说让关羽杀了袁绍的部将,让关羽没有办法回到刘备身边,这一点显然并不成立,此时很多人都不知道刘备已经归属了袁绍。刘备归属袁绍这件事情。很少一批人才知道,个人认为如果说曹操真的想让关羽去杀了颜良,是为了作秀的话,那么肯定是做给袁绍看的,曹操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关羽不为袁绍所用,而且很显然目的是达到了,终其毕生,关羽都没有成为袁绍的部将。至于说作秀让关羽回不到刘备身边。这一点曹操并没有想过。


漩涡鸣人yy


颜良打败徐晃,曹操手下无人可派吗,为啥非派关羽?

三国志.关张赵马黄传:建安 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起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三国演义二十五回:



曹引兵十五万,分三队而行。于路又接东郡太守刘延告急文书。操先提五万军亲临白马,靠土山扎住。遥望山前平川旷野之地,颜良十万前部精兵排成阵势。操骇然,回顾吕布旧将宋宪曰:“汝乃吕布部下猛将,今可与颜良一战“。宋宪领诺,绰枪上马,直出阵前。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下,见宋宪马至,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



曹操大惊曰:“真勇将也“!魏续曰:“杀我同伴,愿去报仇“!操许之。续上马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良更不答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操曰:“今谁敢挡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梀然。曹操收军,良亦引军退去。从上面史书和演义描述来看,按照问题所问,我认为主要原因是: 第一,颜良威名与气势。颜良是当时名气很大的勇猛战将,曹军依山扎寨,在赶赴战场之前,相信曹军起码相当一批人已经对颜良心生畏惧。现站高处一望,漫山遍野,旌旗招展,人喊马嘶,气势不凡;第二,颜良的现场武力演示。宋宪被曹操点名出战,不能不出,硬着头皮上去被斩首。魏续在激愤刺激下,一时胆壮,想为同伴报仇,可惜技不如人,壮志未酬身先死。徐晃已经是曹营顶级猛将之一,结果二十合就败下阵来,就是颜良基本不费啥事把徐晃干翻了。这种现场类似张飞喝断长坂桥的威力。想想夏侯杰都吓得肝胆俱裂,厉害吧!第三,当时袁绍和曹操实力悬殊的大环境。建安五年( 200)的白马之战,正是官渡之战前期各方多数看好袁绍的时刻,除了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高手,像郭嘉,荀彧,司马懿等以外,不少人对曹操取胜不看好。比如,事后曾经从缴获的袁军文件中,发现了不少曹操阵营的官员,暗中与袁绍眉来眼去,有人提议逐一检索,查清楚都是啥人,但曹操很有气度,令人一把火全烧了。在此种情况下,临阵畏惧退缩肯定会有的。



第四, 利用机会断了关羽退路。程煜给曹操进计说,刘备若没死于战场,必然已经投靠袁绍,今让关羽杀了颜良,袁绍一定会杀掉刘备。刘备一死,关羽还能再去哪里?只有为丞相效力了。即使关羽被颜良杀了,咱们也没啥损失,一石二鸟,岂不两难都解决了。曹操一想是这么个理,彻底放下了原来怕关羽说报答后就要找刘备去的心思,也就有了关羽出场的机会。


流誉后


只说演义,曹军中是否有人能敌颜良不敢说。但要斩杀颜良,非关云长不可!

在谋士们的鼓励下,曹操终于下定决心和袁绍硬怼。

开战不久,就遭遇了河北名将颜良。只见颜良军大阵一摆,军容整肃,气势雄壮。上将颜良横刀立马,威风凛凛。

当时袁曹初交兵,曹军诸将只知河北军名声在外、颜良冠绝河北。今日一见,果然威武雄壮、不可小觑。



颜良、河北军,一亮相就威武雄壮

要说曹军不是没见过猛人,早先跟吕布都打过的,打不过就打不过嘛,反正不要脸,派出六员猛将上去围殴就是了!

只要不要脸,打不过就围殴!但打吕布可以围殴,打颜良,还是不能先输了气势!

可是,曹公知兵,当然不想未开战,就输了气势。不到万不得以,还是不要玩围殴,虽胜犹辱,长敌军威风,灭自己志气。

既然一定要单挑,又要打赢,自然要谨慎了。就要派个人上去先当炮灰,试探一下对方招数,看看能不能摸清对方套路!

曹操眼睛一斜,看中了吕布降将宋宪。这哥们背主求荣,不是什么好人,得咧,就他先上吧。

宋宪脑子一麻,心想:曹公坑我呀!没事,反正我也不要脸,上去打几个回合就回来吧,也不丢人。

于是,宋宪拍马而出。结果,宋宪算错数了,还没算几个回合,就被颜良横刀斩断。

宋宪被斩,魏续出马了。

按理说,魏续武艺与宋宪差不多,他看到宋宪那么快被秒,自己何必出来给颜良刷经验呢?

因为魏续比较要脸呀!他从来瞧不起逃跑主义者!

当初他和宋宪一起叛吕布时,宋宪只是提议大伙一起逃了。魏续,作为吕布的烟亲,义正言辞地批评了宋宪为首的逃跑主义错误,提出,干脆一起绑了吕布投奔曹操。

于是,魏续也拍马而出,明知不知,也要拔出宝刀!于是…也被秒了。

下面徐晃看了,一肚子火!这搞毛呀!尽派这种货色,纯给颜良刷经验,连什么套路都看不出。我去!

于是,大将徐晃登场!



徐晃,曹军顶级武将,也敌不过河北颜良,众皆骇然!

大斧一挥,势大力沉。颜良一看,终于来了个像样的。于是,也抖擞精神,拔刀相向。

颜良刀法诡异,山东汉子力拔千钧。徐公明斧法沉重,西北猛男力能劈山。一时间,刀斧相交,火星四射!

战至二十余合,徐晃感觉对方实力还是比自己强一些。他自己是孙悟空,只会七十二招,对方是二郎神,多会一招。再打下去怕有闪失,得,打个二十余合已不丢人了,撤吧!

徐晃败归,众皆骇然!

看了颜良的表现,曹军众将开始感叹:知识分子爱吹牛呀!鼓捣曹公打袁绍,十胜十败什么的,虚头八脑。战场上打不过,牛皮吹上天都没用!



见颜良威猛,曹军众将一定恨死鼓捣曹操开战的知识分子们了。

为了证明知识分子很会吹牛,程昱出场了。关羽呀!

曹军众将打不过,程昱为何推关羽?因为看关羽不顺眼!

关羽一直轻视士大夫,程昱就是如假包换的士大夫!

于是,程昱充分发挥了知识分子爱吹牛的优点,编了一套理论,让曹操放下心理负担,放手叫关羽来!

关羽登场!

关羽近期没有战斗任务,也不用和大哥三弟聊理想讲形势,每天都在总结打架的经验,研究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赤兔马的价值!正手痒痒呢!

关羽和曹军其他猛将不同,他走南闯北。幽云、河北、徐州、中原,各派套路都有涉猎!

他在前阵闲暇时,也研究好了各种对付的办法!

得知对手是颜良后,一路思忖了应对策略。

颜良,生于山东,战于河北。对这两地流派打法关羽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啦!

河北,他大哥、三弟的故乡,天天一起操练!



转战各地的关羽,对河北、山东的武将套路太熟悉了

山东,他在徐州那么久,也研究过那边套路!

关键是,他曾参加过公孙瓒对袁绍的战争。对于敌军大将颜良,做过深度研究!这哥们,“促狭”!气量狭小,爱面子!

在深入研究后,又与徐晃同志了解了前日交手情况后,关羽已有了把握!

到阵前,曹公亲切地问关羽有无把握。关羽直说颜良“插标卖首尔”!

知识分子爱吹牛!关羽看不起知识分子!关羽不吹牛!

关羽想好了对策。

策马而出,倒提青龙偃月刀!

为何要强调倒提?因为这不是关公常规动作,是为颜良订制的!

近了颜良军阵,突然加速,飞马而进!



斩颜良,是颠峰赤兔马与颠峰关羽结合的开始

颜良觉得,既然连徐晃都败了,曹军还能有谁?看这架势,也不是来打的吧!老子“促狭”,气量狭小之人最要面子,不随便出面,于是,准备岀来问清楚是哪个不知死的。要真靠近了,打,也不是打不过!

“恰欲问时”,云长手起。由于颜良的马先被对方的同类“赤兔马”的速度所惊,又被青龙偃月刀从地上一晃,惊晃一下。

颜良调整不及,被云长刀落斩下!

极速斩颜良,关公成武圣之路又添一神迹!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这个问题已经提二次了。已经回答过一次。不重复。只是简明补充一下:

1.曹操当时手下勇将,许诸第一,张辽,徐晃第二级,包括夏侯兄弟,曹氏兄弟。其中徐晃50合平许诸。

2.许诸能力230平马超,马超250平张飞。张飞100平吕布。许诸20和也平吕布。

3.三国演义吕布公认第一。颜良文丑齐名。文丑稍逊吕布(与公孙瓒对战),颜良硬文丑微弱(对战徐晃),文丑50合败徐晃,颜良20合败徐晃。

所以总体吕马张颜许文属于一档,许诸可战颜良。但是许诸是被曹操激将而愤然战马超。而且对战徐晃,颜良大优于许诸。尤其是亲见颜败徐晃很干脆,许诸也栗然。(心有余悸)。好比文丑心怯。后三国中关兴第一次战越吉,胆寒。

战斗中士气最重要。当时许诸已经无士气了。只能请关羽一试(一决)。

关羽杀颜良,书中有描述。不重复。只是有古人评说:刺颜良,马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