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刘姝威再度炮轰宝能损害实体经济,建议严惩没收其获利,你怎么看?


反正我是认同的,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玩弄资本的商人。

要求查宝能,刘姝威想干什么?

4月8日凌晨,万科独董刘姝威发文指责宝能动用巨额保险资金和银行资金损害实体经济:宝能控股南玻并赶走创业团队致使其业绩恶化;涉嫌独资控股前海人寿;得到浙商银行违规出资;在2015年以4亿多元买到了华润置地一块出让价109亿元的土地后,宝能开始大量买入万科股票,用了半年的时间便夺去了华润第一大股东位置。刘姝威在文中建议相关部门调查宝能行为,并依法没收其所获上市公司股份及获利,这笔钱应该上缴国库,并交全国社保基金管理。

那么,刘姝威控诉的宝能的这些罪状是否都属实呢?

1、赶走南玻创业团队,南玻业绩恶化

宝能是姚振华独资控股公司。宝能持有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钜盛华”) 67.4%的股份,钜盛华持有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人寿”)51%股份。

从2014年开始,宝能通过钜盛华、前海人寿等,最终成为了南玻的最终控制层面的股东,而在2016年,宝能赶走南玻的创业团队和管理层之后,南玻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5.83%。

在今年的2月底,南玻董事会竟然宣布辞退全球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聘请有不良记录的亚太会计师事务所承担2017年度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的审计;而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在2016年被吉林省证监局提出了警示。

这是宝能的罪状一。

2、独资控股前海人寿、得到浙商银行违规出资,宝能巨额资金来源渠道非法?

(1)涉嫌独资控股前海人寿

根据公开资料,前海人寿有五个股东,钜盛华持有51%,即使剩下的四个自然人独资股东持有49%的股份,但是由于前海人寿自行提交的相关报告中所提出的股东增资资金性质为自有资金与调查不符而受到保监会的行政处罚。

宝能或许涉嫌以代持等手段独资控股前海人寿,从而可以随意支配前海人寿的保险资金去买入上市公司的股票。

(2)浙商银行违规出资,宝能罪加一等

2015年11月浙商以理财产品作为优先级资金与宝能出资作为劣后级资金,并通过2倍杠杆,与钜盛华共同成立资产管理计划;然后,浙商把资产管理计划的全部资金注入钜盛华。
钜盛华在收到资金后,把一部分资金作为劣后级资金,按1:2的配资比例与来自其他银行的理财资金共同成立九个资管计划,进而收购万科10.39%股份;
把剩余资金用于受让四个自然人独资企业股东持有前海人寿的股份。然后,前海人寿的四个自然人独资企业股东把这部分资金又转给与宝能一起行动的人。

通过这种方式报恩能够得到了浙商银行的“不法”出资,从而扩大了自己在前海人寿的股份份额。

另外,宝能还通过土地大发土地财,也与华润股份的董事长等有过不当的交往。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知道,宝能就是通过资本的转换而实现了自己的资本扩张,这种行为是需要得到严惩的。

以上言论均代表个人看法~

如果你认为答主说的有道理别忘了点赞和关注哦~


懂财帝


对于该问题,编辑认为:近日,万科独董刘姝威炮轰宝能的文章在网上发酵,刘姝威列举宝能的罪状,指责宝能动用巨额保险资金和银行资金损害实体经济。并给宝能扣上了“颜色革命”的大帽。前几天华生在微博上也指责宝能收购万科时违规使用资金。

文章指出宝能入主南玻A之后,成为南玻A第一大股东,并赶走创业团队,造成南玻的经营业绩急剧恶化;另外,宝能涉嫌独资控股前海人寿,将其作为宝能系资本运作中最为重要的融资平台;同时,华润置地把土地出让价109亿元的地块以4亿多元转让给宝能,后者开始大量买入万科股票,仅用半年时间便夺去了华润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刘姝威的炮轰带来市场震动刘姝威的讨伐目前尚处于质疑范围内,未有确切的证据,宝能持有万科股票一事尚未被认定为非法,宝能系的“钜盛华”和“前海人寿”还依然是万科的大股东。

刘姝威的檄文引了发公众对独董职责的思考。长久以来,国内公司里面的独董多是知名人士或退休官员,这些独董往往在上市公司中所起到的作用有限。因而,华生和刘姝威的表态似乎帮助上市公司重新界定了独董的职责,设立独董的目的本是维护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独董需要在公司治理、重大决策以及财务、法律等专业领域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经济观察报


对于刘姝威的炮轰,我有不同的观点,因为刘姝威说的,不代表是对的,也不代表是事实的真相。


投资是一场旅行,很高兴在旅途,与您相遇。

我是雄风投资,20年投资实战经验的老司机,在亚洲最大证券公司--中信证券工作期间,荣获腾讯2012中国最佳投资顾问。


一,宝能对万科的收购。


关于刘姝威认为宝能收购万科,这是损害实体经济的表现,这点是错误的观点。


宝能用资金在二级市场买入万科的股票,这是一个市场行为,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可以接受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买入。


不能因为宝能买万科,赚了几百亿,就认为宝能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样的认定太主观,也不专业。


二,刘姝威的客观性。


刘姝威作为万科的独立董事,在对这件事发表看法的时候,其实她是利益关联体,完全是站在万科的角度,炮轰宝能。


作为利益关联方,刘姝威的客观性存在很大的疑问,带有个人利益和个人情绪的观点,我们不能完全相信。

三,刘姝威建议没收宝能的利润。


刘姝威应该知道,宝能买入万科的时候,万科的股价还不高,也就是意味着宝能买了万科之后,也有可能会亏损,宝能是承担了风险进行投资万科的股票。


既然是冒了风险的利润,也是正常的所得。


另外,是否可以没收宝能持有万科的利润,这个问题,刘姝威没有资格决定,自然有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决定。


四,刘姝威代表谁?


关于刘姝威的言论,我们需要思考,她代表谁呢?代表万科?还是代表其他主体?这些问题,需要思考。


虽然刘姝威是一位经济学家,但是经济学家不是什么都懂的专家,术业有专攻。因此,建议刘姝威还是专注于自身的学术和教育工作,这样比较实在和成熟。


我是雄风投资,遇见是缘,喜欢我的回答,请马上点赞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


如您有投资的问题,可以留言或私信联系我,有空时将进行专业解答。



雄风投资


看看刘姝威曾经怼过的乐视,就知道她是一个有着深厚学识,并敢于直言的一位女学者。虽然此次炮轰宝能损害实体经济言辞方面有些不妥,但从她的观点而言并没有什么问题。从现在的中美贸易战看,如果实体经济搞不好,将来在国际竞争中很容易吃亏。

宝能动用大量的资本在股票市场兴风作浪,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大家都知道南玻A是中国玻璃产业界的黄埔军校,但是因为宝能的野蛮入侵,控股南玻赶走创业团队致使其业绩恶化,对于实体经济的伤害是巨大的。而宝能动用的资金并不是宝能自己的资金,都是来自于保险和银行的违规资金,金融方面的风险也是很大的。

但是也可以看到刘姝威的炮轰引发了大量的反对声音,不乏一些知名人士,如果简单从学术角度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更多的更是出于利益考虑。毕竟宝能这艘大船上绑定了太多利益相关者,刘姝威曾经炮轰蓝田股份、乐视网时,又何尝不是如此。

刘姝威作为一位敢于直言、敢于讲真话的女学者,是很令人佩服的。虽然从方式上有可能有些欠缺,但出发点是好的。美国人就是因为看到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等实体经济对美国造成威胁,才挑起中美贸易战。所以只有将社会资金合理的引导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实体经济上来,中国才能真正应对美国的挑战,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


智慧新视界


去年的某个时间,有人邀请我回答关于刘姝威的问题,于是经过查询,做了一番了解。

从学术的角度看,刘姝威女士是有真才实学的。作为万科的独董,发表的这番言论,虽然激烈,但是我个人非常认同。

某人在某个地方上班,有一天挪用了500万元公款,投资买了两套房子。两年后东窗事发,被查出挪用了钱。按照正常的逻辑,是不是这个人坦白交代一番,把钱退回来,深刻检讨,来个警告通报批评一下就算完事了?

我们不讨论这个人该不该承受法律责任,坐几年牢罚多少钱的问题,毕竟这是非常复杂又非常特色的问题,不是放在任何国家都会有那样的结果。那么,几年间,这个徇私舞弊的家伙投资的房产,到退回赃款时已经涨了200万元,这个钱难道不应该一起没收吗?

站在风口上,猪也能学会飞翔

假如给你不限量的贷款支持,还可以不断的借新还旧,那么,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几年内打造出百亿级规模的企业,不论是赔钱还是赚钱!

这是一些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核心秘密。

资金的问题太过复杂,几句话说不清,也很少有人愿意去仔细分析。宝能系的资金来源,网上已有很多真知灼见,所以这里我们不做赘述。

我们只讨论一点,那就是保险公司能不能用普通人投保的钱去股市兴风作浪,肆意吞并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能不能通过银行融资到股市呼风唤雨?

假如这些资金没有限制,不讲规则,随意挪用,还有几家优质上市公司最终能够保持控股权!

如今的股市,妖股频频出没,各种奇葩屡见不鲜。某些上市公司融资后炒房炒股,唯独不去壮大自身主业,难道这样使用珍贵的资金真的没有问题吗?这是中国经济的幸事吗?

野蛮人入场,上市公司创始人出局,这样的情况,是创办股市的初衷吗?

严查,严惩,杀一儆百,严刑峻法,才能更好的维护市场秩序。


财智成功


独立董事和大股东之争

作为万科的独立董事,刘姝威与宝能之间的硝烟从2015年宝能举牌万科时就没有停过。

刘姝威以个人立场炮轰过宝能多次,小编记得上一次炮轰是今年的1月30日,刘姝威在她个人的微信公众号里发布了一篇名叫《给证监会并刘士余主席的信》 ,其中公开质疑宝能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要求其立刻到期的停止资产计划。小编当时也回答过此类问题,刘姝威老师的发声渠道并不可取,作为万科董事以个人微信这种不正式不官方的渠道引起证监会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值得商榷,而另一方面,她的言行直接导致了万科股价大跌,当时不少人质疑她操纵股价。


独立董事质疑股东的立场在哪里?

此次炮轰依然是在个人微信公众号,然而事件发酵的结果是刘姝威反遭群轰。

万科大股东华润回复道:“已关注到刘姝威发布的相关言论,其中涉及华润置地的相关内容断章取义,与事实严重不符,缺乏基本逻辑和常识,对我司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将保留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也有不少言论针对其“双标”这一点,她在文中指出宝能的资管计划达到两倍,然而却张口不提万科管理层更高的资管杠杆。

刘姝威老师作为万科独董,其发表的观点带有明显倾向性,且发表渠道不严谨,这导致市场在分辨其言论逻辑和有效性之前就已经开始质疑她的说话立场。作为独董,她并没有很好地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站在投资者角度顾忌公司的安危。也正是因为多次熟视无睹,才使得此次事件的结果与她的预想适得其反。


华尔街见闻


1、估计姚老板要遭殃了。纵观早前华生和刘姝威的炮轰,并不是纯粹从理论和道德的角度去做的炮轰,而是有证据,显示他们拿到了真材实料,所以针针见血,引起监管层关注和介入,使得万科在这次商战中获胜。这次刘姝威的再度炮轰,仍然可能延续了上述方式。至于如何拿到的料,这个可以猜想了。至于有人把刘姝威形容为郎咸平,就有些浅了,不是一个级别

2、再看刘姝威的行文,用词很是尖锐。实体经济、制造业等等,都是热点和敏感话题,很容易造成传播,形成舆论声势。这样很容易又引起监管层关注。虚拟金融伤害实体经济,这可是国家大政方针正在试图纠正的。搞不好会拿宝能当典型案例来处理。所以刘姝威的炮轰选的时间也很有针对性。

3、但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行文,有些像大字报,还有些拿意识形态来扣帽子,比如标题中的颜色革命。这不是一个学者该有的风范。有事说事,有数据,有论证,才应是教授文采。

4、至于同情姚老板,还是支持万科,围观群众就默默吃瓜吧。不要随意挥霍自己的同情心,商战远比想象的复杂。


寡语2018


一家之言毁一家公司,断许多人饭碗,毁更多人的利益。但也可能,拯救更大人群的利益。

前有郎咸平毁掉科龙,掌舵人顾雏军出狱了,还在上诉,还在扳盘,多少嗟叹及辛酸泪呀。

孰是孰非已不重要,毁灭与伤痕永在,仇恨亦无解了。

这次刘姝威的文章中,调查、没收、上缴,这类词语,句句刀刺前胸后脏,毫不犹疑。 之前刘教授写文也极犀利,针对宝能问题,以给行会领导写公开信的形式,言之凿凿,恳切激愤。

这次再上升了一个维度,说宝能的系列动作已威胁实体经济。 一家公司要背负全行业之责,似乎有点残忍。

针对这一事件,我的感触是极其矛盾的。

一来,刘姝威已是验证过的,有严格专业水准和独立精神的学者,前有蓝田事件,乐视疑云,全证明了她勇于爆料,严守专业,心怀科学。 某种程度上说,证明了她的正确性。

这一次,被挑战的宝能能幸免吗?

其二,一两年来,在如此严格监管背景下的宝能,监察部门或并没紧抓不放,宝能也极具低调。刘姝威之学者型万科独董,一再以知名身份,公开发难。似乎意味深长,不是简单学理分析所能说得通。

收购,然后创始人出局,公司变坏,这都是公司经营层面上的事,利益受损者可有道德方面的谴责,却也在法律之内。

这次刘似乎有振臂高呼的态势,不是简单就事论事。 网络上也有相应知名学者起身反驳她。 我想说的是,企业发展不易,尤其是民营企业,如果更大层面有更多考量,刘姝威是不是已越界,已过度了?

专业是什么?不是套用几个逻辑那么简单,更不能上纲上线,把一家企业当作洪水猛兽去打。 宝能,及相关利益者,何其痛也。

再进一步联想,此事太复杂,根链太深。 刘认为宝能事件牵扯上更复杂事件,又认为华润置地与宝能有重大利益关联,而华润,在宝万之争前是万科最大股东...... 如此联想,局面非常复杂。

万科现已安全转身,从刘的文字看出,似乎愤怒难平。 估计万科当时一定命悬一线,致使敢于发言之刘姝威、华生等,难吞声忍气。

但,是否有另一种可能,华润的一系列布局,是控制权之争,是在商言商范畴,如华润当家人曾回顾说:与王石有关公司治理,是价值观不同,没得谈呢。

揪揪不放,宝能会成为安邦之结局?甚至乐视? 总之,斗士学者自身不会有损失,她掀起的波浪,却会让不少大利益者难得安宁呀,估计万科现在的核心人物也战战兢兢吧。

风雨飘摇时,又来狂风浪;

旧恨未解添新愁,死死相逼赤身战。

太急,太急,相煎太急;

黑影重幕终难开;

只罢,悲天悯人朝天叹。


财经作家邱恒明


4月8日,万科独董刘姝威发文指责宝能动用巨额保险资金和银行资金损害实体经济在文中建议相关部门调查宝能行为,并依法没收其所获上市公司股份及获利上缴国库,并交全国社保基金管理。



对于刘教授此举,大观君的观点如下:

1,对于刘教授观点的方向是赞同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最近跟美国搞贸易摩擦,我们和美国人对抗的底气,是靠南玻、格力、万科,还是靠宝能之类,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2,对刘教授的方向表示赞同,但不能立场先行。对于宝能或华润的一些违规操作,一定要查,但也一定要重证据,不能随意扣帽子,打棍子,依法是第一位的。

3,如果查实确有问题,惩处是必须的,但也要防止扩大化,特别是要注意区分责任方和无辜股民和险民,尽可能不要伤及无辜。当然,这是需要大智慧的。


洋杨大观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这就是坊间对刘姝威的评价;能够两者都占,证明了她的极富争议。每次她发表文章都引来沸反盈天,被她点过名的蓝田、乐视纷纷落马,堪称“笔锋比矛枪还要锐利”的人物了。

刚刚看到新闻说,她今日发表的《宝能的“颜色革命”》一文因涉嫌违规已经被删除,反倒引发了我的兴趣。我试着在头条上搜索了一下,证实为谣言,文章还在,拜读了。

关于文中罗列的事,我的看法如下:

  1. 宝能血洗南玻董事会,是宝能按照公司章程行使权力,并无不可。至于南玻亏损,反正宝能是大股东,他都不心疼,围观群众就吃吃瓜算了。当然小股东会不满,但是这就是投资的风险啊~

  2. 宝能成为万科的大股东、成为格力的重要股东,很可能是要采取同样的路数完成换血,基于同样的原因,没毛病(虽然限于形势没有做成)。

  3. 宝能的资金来源,涉嫌违规,事实俱在,保监会处罚背书,没毛病。

  4. 宝能以4亿元获得原购入价109亿元的地块,以行文来看臆测居多并无实锤;国企的负责人(就算是腐败的),也不会这么大胆,太没技术含量了,不合常理。华润置地跳出来激烈回应,正常的。

华润置地方面回复财联社称,“已关注到刘姝威发布的相关言论,其中涉及华润置地的相关内容断章取义,与事实严重不符,缺乏基本逻辑和常识,对我司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将保留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5.宝能的其他违规事实,如独资控制前海人寿、金融机构配资等,听说已经在调查中,估计要被至于放大镜之下观察了,很难说没有问题。不过要说宝能“空手套白狼”,还是有点过了。毕竟银行机构答应配资给他,肯定也有相应的资产抵质押措施获得了银行认可的,肯定不是“空手”。

最后,刘姝威要求“依法没收其所获上市公司股份及获利,上缴国库,交全国社保基金管理”,这一点法无明文;除非实际控制人姚老板被认定刑事犯罪,并处没收财产时才可以实施。

希望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吧。

那么最后,姚老板的做法在道德上面有没有问题呢?我想起了一部老影片(又暴露年龄了),《风月俏佳人》如下。

李察基尔是一个眼里只有利益的资本大鳄,专门以资本市场上强势收购优质企业、再分拆卖出谋取暴利(类似于专门干南玻这样的事情)。后来在一个妓女茱莉亚罗伯茨善良的人格感召下,放弃了这样的专以摧毁他人梦想为代价、唾手可得巨额利润的职业,并且最终获得了道德和爱情的升华。


我想,关于道德的讨论,应该没有什么争议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