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劉姝威再度炮轟寶能損害實體經濟,建議嚴懲沒收其獲利,你怎麼看?


反正我是認同的,個人不是很喜歡這種玩弄資本的商人。

要求查寶能,劉姝威想幹什麼?

4月8日凌晨,萬科獨董劉姝威發文指責寶能動用鉅額保險資金和銀行資金損害實體經濟:寶能控股南玻並趕走創業團隊致使其業績惡化;涉嫌獨資控股前海人壽;得到浙商銀行違規出資;在2015年以4億多元買到了華潤置地一塊出讓價109億元的土地後,寶能開始大量買入萬科股票,用了半年的時間便奪去了華潤第一大股東位置。劉姝威在文中建議相關部門調查寶能行為,並依法沒收其所獲上市公司股份及獲利,這筆錢應該上繳國庫,並交全國社保基金管理。

那麼,劉姝威控訴的寶能的這些罪狀是否都屬實呢?

1、趕走南玻創業團隊,南玻業績惡化

寶能是姚振華獨資控股公司。寶能持有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鉅盛華”) 67.4%的股份,鉅盛華持有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人壽”)51%股份。

從2014年開始,寶能通過鉅盛華、前海人壽等,最終成為了南玻的最終控制層面的股東,而在2016年,寶能趕走南玻的創業團隊和管理層之後,南玻的淨利潤同比下降15.83%。

在今年的2月底,南玻董事會竟然宣佈辭退全球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聘請有不良記錄的亞太會計師事務所承擔2017年度財務報告和內部控制的審計;而亞太會計師事務所在2016年被吉林省證監局提出了警示。

這是寶能的罪狀一。

2、獨資控股前海人壽、得到浙商銀行違規出資,寶能鉅額資金來源渠道非法?

(1)涉嫌獨資控股前海人壽

根據公開資料,前海人壽有五個股東,鉅盛華持有51%,即使剩下的四個自然人獨資股東持有49%的股份,但是由於前海人壽自行提交的相關報告中所提出的股東增資資金性質為自有資金與調查不符而受到保監會的行政處罰。

寶能或許涉嫌以代持等手段獨資控股前海人壽,從而可以隨意支配前海人壽的保險資金去買入上市公司的股票。

(2)浙商銀行違規出資,寶能罪加一等

2015年11月浙商以理財產品作為優先級資金與寶能出資作為劣後級資金,並通過2倍槓桿,與鉅盛華共同成立資產管理計劃;然後,浙商把資產管理計劃的全部資金注入鉅盛華。
鉅盛華在收到資金後,把一部分資金作為劣後級資金,按1:2的配資比例與來自其他銀行的理財資金共同成立九個資管計劃,進而收購萬科10.39%股份;
把剩餘資金用於受讓四個自然人獨資企業股東持有前海人壽的股份。然後,前海人壽的四個自然人獨資企業股東把這部分資金又轉給與寶能一起行動的人。

通過這種方式報恩能夠得到了浙商銀行的“不法”出資,從而擴大了自己在前海人壽的股份份額。

另外,寶能還通過土地大發土地財,也與華潤股份的董事長等有過不當的交往。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知道,寶能就是通過資本的轉換而實現了自己的資本擴張,這種行為是需要得到嚴懲的。

以上言論均代表個人看法~

如果你認為答主說的有道理別忘了點贊和關注哦~


懂財帝


對於該問題,編輯認為:近日,萬科獨董劉姝威炮轟寶能的文章在網上發酵,劉姝威列舉寶能的罪狀,指責寶能動用鉅額保險資金和銀行資金損害實體經濟。並給寶能扣上了“顏色革命”的大帽。前幾天華生在微博上也指責寶能收購萬科時違規使用資金。

文章指出寶能入主南玻A之後,成為南玻A第一大股東,並趕走創業團隊,造成南玻的經營業績急劇惡化;另外,寶能涉嫌獨資控股前海人壽,將其作為寶能系資本運作中最為重要的融資平臺;同時,華潤置地把土地出讓價109億元的地塊以4億多元轉讓給寶能,後者開始大量買入萬科股票,僅用半年時間便奪去了華潤第一大股東的位置。

劉姝威的炮轟帶來市場震動劉姝威的討伐目前尚處於質疑範圍內,未有確切的證據,寶能持有萬科股票一事尚未被認定為非法,寶能系的“鉅盛華”和“前海人壽”還依然是萬科的大股東。

劉姝威的檄文引了發公眾對獨董職責的思考。長久以來,國內公司裡面的獨董多是知名人士或退休官員,這些獨董往往在上市公司中所起到的作用有限。因而,華生和劉姝威的表態似乎幫助上市公司重新界定了獨董的職責,設立獨董的目的本是維護上市公司和中小股東的利益,獨董需要在公司治理、重大決策以及財務、法律等專業領域充分發揮其監督作用。


經濟觀察報


對於劉姝威的炮轟,我有不同的觀點,因為劉姝威說的,不代表是對的,也不代表是事實的真相。


投資是一場旅行,很高興在旅途,與您相遇。

我是雄風投資,20年投資實戰經驗的老司機,在亞洲最大證券公司--中信證券工作期間,榮獲騰訊2012中國最佳投資顧問。


一,寶能對萬科的收購。


關於劉姝威認為寶能收購萬科,這是損害實體經濟的表現,這點是錯誤的觀點。


寶能用資金在二級市場買入萬科的股票,這是一個市場行為,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可以接受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買入。


不能因為寶能買萬科,賺了幾百億,就認為寶能的做法是錯誤的,這樣的認定太主觀,也不專業。


二,劉姝威的客觀性。


劉姝威作為萬科的獨立董事,在對這件事發表看法的時候,其實她是利益關聯體,完全是站在萬科的角度,炮轟寶能。


作為利益關聯方,劉姝威的客觀性存在很大的疑問,帶有個人利益和個人情緒的觀點,我們不能完全相信。

三,劉姝威建議沒收寶能的利潤。


劉姝威應該知道,寶能買入萬科的時候,萬科的股價還不高,也就是意味著寶能買了萬科之後,也有可能會虧損,寶能是承擔了風險進行投資萬科的股票。


既然是冒了風險的利潤,也是正常的所得。


另外,是否可以沒收寶能持有萬科的利潤,這個問題,劉姝威沒有資格決定,自然有相關部門進行調查和決定。


四,劉姝威代表誰?


關於劉姝威的言論,我們需要思考,她代表誰呢?代表萬科?還是代表其他主體?這些問題,需要思考。


雖然劉姝威是一位經濟學家,但是經濟學家不是什麼都懂的專家,術業有專攻。因此,建議劉姝威還是專注於自身的學術和教育工作,這樣比較實在和成熟。


我是雄風投資,遇見是緣,喜歡我的回答,請馬上點贊和轉發,謝謝您的支持!


如您有投資的問題,可以留言或私信聯繫我,有空時將進行專業解答。



雄風投資


看看劉姝威曾經懟過的樂視,就知道她是一個有著深厚學識,並敢於直言的一位女學者。雖然此次炮轟寶能損害實體經濟言辭方面有些不妥,但從她的觀點而言並沒有什麼問題。從現在的中美貿易戰看,如果實體經濟搞不好,將來在國際競爭中很容易吃虧。

寶能動用大量的資本在股票市場興風作浪,對於實體經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大家都知道南玻A是中國玻璃產業界的黃埔軍校,但是因為寶能的野蠻入侵,控股南玻趕走創業團隊致使其業績惡化,對於實體經濟的傷害是巨大的。而寶能動用的資金並不是寶能自己的資金,都是來自於保險和銀行的違規資金,金融方面的風險也是很大的。

但是也可以看到劉姝威的炮轟引發了大量的反對聲音,不乏一些知名人士,如果簡單從學術角度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更多的更是出於利益考慮。畢竟寶能這艘大船上綁定了太多利益相關者,劉姝威曾經炮轟藍田股份、樂視網時,又何嘗不是如此。

劉姝威作為一位敢於直言、敢於講真話的女學者,是很令人佩服的。雖然從方式上有可能有些欠缺,但出發點是好的。美國人就是因為看到我們的高新技術產業等實體經濟對美國造成威脅,才挑起中美貿易戰。所以只有將社會資金合理的引導到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實體經濟上來,中國才能真正應對美國的挑戰,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搶佔先機。


智慧新視界


去年的某個時間,有人邀請我回答關於劉姝威的問題,於是經過查詢,做了一番瞭解。

從學術的角度看,劉姝威女士是有真才實學的。作為萬科的獨董,發表的這番言論,雖然激烈,但是我個人非常認同。

某人在某個地方上班,有一天挪用了500萬元公款,投資買了兩套房子。兩年後東窗事發,被查出挪用了錢。按照正常的邏輯,是不是這個人坦白交代一番,把錢退回來,深刻檢討,來個警告通報批評一下就算完事了?

我們不討論這個人該不該承受法律責任,坐幾年牢罰多少錢的問題,畢竟這是非常複雜又非常特色的問題,不是放在任何國家都會有那樣的結果。那麼,幾年間,這個徇私舞弊的傢伙投資的房產,到退回贓款時已經漲了200萬元,這個錢難道不應該一起沒收嗎?

站在風口上,豬也能學會飛翔

假如給你不限量的貸款支持,還可以不斷的借新還舊,那麼,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幾年內打造出百億級規模的企業,不論是賠錢還是賺錢!

這是一些企業迅速發展壯大的核心秘密。

資金的問題太過複雜,幾句話說不清,也很少有人願意去仔細分析。寶能系的資金來源,網上已有很多真知灼見,所以這裡我們不做贅述。

我們只討論一點,那就是保險公司能不能用普通人投保的錢去股市興風作浪,肆意吞併股權分散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能不能通過銀行融資到股市呼風喚雨?

假如這些資金沒有限制,不講規則,隨意挪用,還有幾家優質上市公司最終能夠保持控股權!

如今的股市,妖股頻頻出沒,各種奇葩屢見不鮮。某些上市公司融資後炒房炒股,唯獨不去壯大自身主業,難道這樣使用珍貴的資金真的沒有問題嗎?這是中國經濟的幸事嗎?

野蠻人入場,上市公司創始人出局,這樣的情況,是創辦股市的初衷嗎?

嚴查,嚴懲,殺一儆百,嚴刑峻法,才能更好的維護市場秩序。


財智成功


獨立董事和大股東之爭

作為萬科的獨立董事,劉姝威與寶能之間的硝煙從2015年寶能舉牌萬科時就沒有停過。

劉姝威以個人立場炮轟過寶能多次,小編記得上一次炮轟是今年的1月30日,劉姝威在她個人的微信公眾號裡發佈了一篇名叫《給證監會並劉士餘主席的信》 ,其中公開質疑寶能侵害中小投資者利益,要求其立刻到期的停止資產計劃。小編當時也回答過此類問題,劉姝威老師的發聲渠道並不可取,作為萬科董事以個人微信這種不正式不官方的渠道引起證監會和社會公眾的關注值得商榷,而另一方面,她的言行直接導致了萬科股價大跌,當時不少人質疑她操縱股價。


獨立董事質疑股東的立場在哪裡?

此次炮轟依然是在個人微信公眾號,然而事件發酵的結果是劉姝威反遭群轟。

萬科大股東華潤回覆道:“已關注到劉姝威發佈的相關言論,其中涉及華潤置地的相關內容斷章取義,與事實嚴重不符,缺乏基本邏輯和常識,對我司造成不良影響,我們將保留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也有不少言論針對其“雙標”這一點,她在文中指出寶能的資管計劃達到兩倍,然而卻張口不提萬科管理層更高的資管槓桿。

劉姝威老師作為萬科獨董,其發表的觀點帶有明顯傾向性,且發表渠道不嚴謹,這導致市場在分辨其言論邏輯和有效性之前就已經開始質疑她的說話立場。作為獨董,她並沒有很好地保持獨立性和公正性,站在投資者角度顧忌公司的安危。也正是因為多次熟視無睹,才使得此次事件的結果與她的預想適得其反。


華爾街見聞


1、估計姚老闆要遭殃了。縱觀早前華生和劉姝威的炮轟,並不是純粹從理論和道德的角度去做的炮轟,而是有證據,顯示他們拿到了真材實料,所以針針見血,引起監管層關注和介入,使得萬科在這次商戰中獲勝。這次劉姝威的再度炮轟,仍然可能延續了上述方式。至於如何拿到的料,這個可以猜想了。至於有人把劉姝威形容為郎鹹平,就有些淺了,不是一個級別

2、再看劉姝威的行文,用詞很是尖銳。實體經濟、製造業等等,都是熱點和敏感話題,很容易造成傳播,形成輿論聲勢。這樣很容易又引起監管層關注。虛擬金融傷害實體經濟,這可是國家大政方針正在試圖糾正的。搞不好會拿寶能當典型案例來處理。所以劉姝威的炮轟選的時間也很有針對性。

3、但個人不是很喜歡這種行文,有些像大字報,還有些拿意識形態來扣帽子,比如標題中的顏色革命。這不是一個學者該有的風範。有事說事,有數據,有論證,才應是教授文采。

4、至於同情姚老闆,還是支持萬科,圍觀群眾就默默吃瓜吧。不要隨意揮霍自己的同情心,商戰遠比想象的複雜。


寡語2018


一家之言毀一家公司,斷許多人飯碗,毀更多人的利益。但也可能,拯救更大人群的利益。

前有郎鹹平毀掉科龍,掌舵人顧雛軍出獄了,還在上訴,還在扳盤,多少嗟嘆及辛酸淚呀。

孰是孰非已不重要,毀滅與傷痕永在,仇恨亦無解了。

這次劉姝威的文章中,調查、沒收、上繳,這類詞語,句句刀刺前胸後髒,毫不猶疑。 之前劉教授寫文也極犀利,針對寶能問題,以給行會領導寫公開信的形式,言之鑿鑿,懇切激憤。

這次再上升了一個維度,說寶能的系列動作已威脅實體經濟。 一家公司要揹負全行業之責,似乎有點殘忍。

針對這一事件,我的感觸是極其矛盾的。

一來,劉姝威已是驗證過的,有嚴格專業水準和獨立精神的學者,前有藍田事件,樂視疑雲,全證明了她勇於爆料,嚴守專業,心懷科學。 某種程度上說,證明了她的正確性。

這一次,被挑戰的寶能能倖免嗎?

其二,一兩年來,在如此嚴格監管背景下的寶能,監察部門或並沒緊抓不放,寶能也極具低調。劉姝威之學者型萬科獨董,一再以知名身份,公開發難。似乎意味深長,不是簡單學理分析所能說得通。

收購,然後創始人出局,公司變壞,這都是公司經營層面上的事,利益受損者可有道德方面的譴責,卻也在法律之內。

這次劉似乎有振臂高呼的態勢,不是簡單就事論事。 網絡上也有相應知名學者起身反駁她。 我想說的是,企業發展不易,尤其是民營企業,如果更大層面有更多考量,劉姝威是不是已越界,已過度了?

專業是什麼?不是套用幾個邏輯那麼簡單,更不能上綱上線,把一家企業當作洪水猛獸去打。 寶能,及相關利益者,何其痛也。

再進一步聯想,此事太複雜,根鏈太深。 劉認為寶能事件牽扯上更復雜事件,又認為華潤置地與寶能有重大利益關聯,而華潤,在寶萬之爭前是萬科最大股東...... 如此聯想,局面非常複雜。

萬科現已安全轉身,從劉的文字看出,似乎憤怒難平。 估計萬科當時一定命懸一線,致使敢於發言之劉姝威、華生等,難吞聲忍氣。

但,是否有另一種可能,華潤的一系列佈局,是控制權之爭,是在商言商範疇,如華潤當家人曾回顧說:與王石有關公司治理,是價值觀不同,沒得談呢。

揪揪不放,寶能會成為安邦之結局?甚至樂視? 總之,鬥士學者自身不會有損失,她掀起的波浪,卻會讓不少大利益者難得安寧呀,估計萬科現在的核心人物也戰戰兢兢吧。

風雨飄搖時,又來狂風浪;

舊恨未解添新愁,死死相逼赤身戰。

太急,太急,相煎太急;

黑影重幕終難開;

只罷,悲天憫人朝天嘆。


財經作家邱恆明


4月8日,萬科獨董劉姝威發文指責寶能動用鉅額保險資金和銀行資金損害實體經濟在文中建議相關部門調查寶能行為,並依法沒收其所獲上市公司股份及獲利上繳國庫,並交全國社保基金管理。



對於劉教授此舉,大觀君的觀點如下:

1,對於劉教授觀點的方向是贊同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最近跟美國搞貿易摩擦,我們和美國人對抗的底氣,是靠南玻、格力、萬科,還是靠寶能之類,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2,對劉教授的方向表示贊同,但不能立場先行。對於寶能或華潤的一些違規操作,一定要查,但也一定要重證據,不能隨意扣帽子,打棍子,依法是第一位的。

3,如果查實確有問題,懲處是必須的,但也要防止擴大化,特別是要注意區分責任方和無辜股民和險民,儘可能不要傷及無辜。當然,這是需要大智慧的。


洋楊大觀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這就是坊間對劉姝威的評價;能夠兩者都佔,證明了她的極富爭議。每次她發表文章都引來沸反盈天,被她點過名的藍田、樂視紛紛落馬,堪稱“筆鋒比矛槍還要銳利”的人物了。

剛剛看到新聞說,她今日發表的《寶能的“顏色革命”》一文因涉嫌違規已經被刪除,反倒引發了我的興趣。我試著在頭條上搜索了一下,證實為謠言,文章還在,拜讀了。

關於文中羅列的事,我的看法如下:

  1. 寶能血洗南玻董事會,是寶能按照公司章程行使權力,並無不可。至於南玻虧損,反正寶能是大股東,他都不心疼,圍觀群眾就吃吃瓜算了。當然小股東會不滿,但是這就是投資的風險啊~

  2. 寶能成為萬科的大股東、成為格力的重要股東,很可能是要採取同樣的路數完成換血,基於同樣的原因,沒毛病(雖然限於形勢沒有做成)。

  3. 寶能的資金來源,涉嫌違規,事實俱在,保監會處罰背書,沒毛病。

  4. 寶能以4億元獲得原購入價109億元的地塊,以行文來看臆測居多並無實錘;國企的負責人(就算是腐敗的),也不會這麼大膽,太沒技術含量了,不合常理。華潤置地跳出來激烈回應,正常的。

華潤置地方面回覆財聯社稱,“已關注到劉姝威發佈的相關言論,其中涉及華潤置地的相關內容斷章取義,與事實嚴重不符,缺乏基本邏輯和常識,對我司造成不良影響,我們將保留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5.寶能的其他違規事實,如獨資控制前海人壽、金融機構配資等,聽說已經在調查中,估計要被至於放大鏡之下觀察了,很難說沒有問題。不過要說寶能“空手套白狼”,還是有點過了。畢竟銀行機構答應配資給他,肯定也有相應的資產抵質押措施獲得了銀行認可的,肯定不是“空手”。

最後,劉姝威要求“依法沒收其所獲上市公司股份及獲利,上繳國庫,交全國社保基金管理”,這一點法無明文;除非實際控制人姚老闆被認定刑事犯罪,並處沒收財產時才可以實施。

希望法律的歸法律,道德的歸道德吧。

那麼最後,姚老闆的做法在道德上面有沒有問題呢?我想起了一部老影片(又暴露年齡了),《風月俏佳人》如下。

李察基爾是一個眼裡只有利益的資本大鱷,專門以資本市場上強勢收購優質企業、再分拆賣出謀取暴利(類似於專門幹南玻這樣的事情)。後來在一個妓女茱莉亞羅伯茨善良的人格感召下,放棄了這樣的專以摧毀他人夢想為代價、唾手可得鉅額利潤的職業,並且最終獲得了道德和愛情的昇華。


我想,關於道德的討論,應該沒有什麼爭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