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狱神庙里发生了什么事,让王熙凤和贾宝玉感受世态炎凉?

推荐:

狱神庙里发生了什么事,让王熙凤和贾宝玉感受世态炎凉?

【作者简介】张丽华,女,笔名丽华心语。天津市人,曾从事政府研究室工作,曾任《溪流文化月刊》网络刊物的副主编。散文随笔作品曾发表在在《天津日报》《渤海早报》《名镇世界》等报刊杂志。也喜好历史人文,有100多篇文章被推荐新浪博客首页和新浪首页。

在细读《红楼梦》前八十回内脂砚斋批语中,看到多处涉及到“狱神庙”。从而对“狱神庙”博感兴趣,从中得知“狱神庙”是贾宝玉和王熙凤余生中一个重要的舞台。

在贾府已遭灭顶之灾之时,王熙凤与宝玉被关入狱,贾府旧日的权贵亲朋对之避之不及不愿卷入其中时,而有这么一些昔日底层不起眼的小人物,竞毫无畏惧勇敢地聚集在“狱神庙”里,他们懂得知恩图报、仗义探庵,演绎出一场动心心魄的故事。

让这两位昔日豪门的富贵夫人、公子哥真正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也让我们感受到贾府衰败后的人情冷暖,感受到人世间存有大爱!

那么“狱神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狱神庙里发生了什么事,让王熙凤和贾宝玉感受世态炎凉?

一、“狱神庙”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狱神庙,是封建时代设在监狱里的一种神案或庙堂。一般明代以前狱神为皋陶,到清初则换成了萧何。

古代的时候,在监狱里边都要供着狱神,这个狱神的作用:

一个是被关起来的人觉得自己冤枉,他要有个地方去倾诉,要跟狱神说一说自己的冤枉;

另一个是死刑在执行之前要来到这个地方;

再有流刑在启程前也要到这个地方来辞别。如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流放之前就先到这个地方来辞别狱神。

除此以外,这个地方一般是不让别人随随便便乱来的。

狱神庙里发生了什么事,让王熙凤和贾宝玉感受世态炎凉?

脂砚斋批语中,所提到的“狱神庙”相当于后世的拘留所,是一个临时羁押处。

贾府被抄后,主犯应该是逮刑部牢的,有一部分人就关在“狱神庙”里,王熙凤宝玉等人都被羁押在这里。

高鹗在续《红楼梦》中并没有写到狱神庙的情节,然而根据脂砚斋的批语我们可以窥见,全本《红楼梦》中的狱神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情节。而且我们从脂砚斋的批语中也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的最高解读。

狱神庙里发生了什么事,让王熙凤和贾宝玉感受世态炎凉?

二、从脂砚斋批语和曹雪芹正文伏线的描写中,看到贾府被抄后“狱神庙”里的人情冷暖和真情所在

红楼梦八十回后,贾府被抄以后,凤姐和宝玉等人都被捕关押下狱。凤姐和宝玉当年的丫鬟小红、茜雪等人设法打通关节,贿赂狱吏和公差,借祭奉狱神的机会,得以和昔日的主子凤姐、宝玉等在“狱神庙”中见面。

最感人之处,就是他们这些社会底层小人物,在贾府被抄时,他们早已脱离了贾府,但在这个树倒猢狲散、鼓破众人捶时候,他们却突然出现在“狱神庙”里。他们用自己的善良、真情演绎一场人间的大爱,怎么不让宝玉和凤姐百感交集?

狱神庙里发生了什么事,让王熙凤和贾宝玉感受世态炎凉?

红楼梦前八十回曾重墨交代了小红与贾芸的关系。

小红在贾府还没有彻底崩溃之前,就把自己赎出去了,贾芸也脱离贾府另外去谋生路,以后他们成为市井上的一对夫妇。昔日他们都曾受到王熙凤的帮助,但到“狱神庙”来探望王熙凤还是很冒风险的。

王熙凤见了他们以后,非常感动。

可是王熙凤当时最揪心的还不是她自己的命运,而是她的女儿巧姐。巧姐当时被她的亲舅舅领走后,一直没有确切的消息,王熙凤很担忧。在贾芸和小红两口子来探望她时,王熙凤就委托他们要找到巧姐的下落,如果她陷于不幸的话,希望你们想法子搭救她一下。

狱神庙里发生了什么事,让王熙凤和贾宝玉感受世态炎凉?

贾芸和小红在这种情况下,答应了凤姐的请求,想方设法去解救巧姐。最后将巧姐赎出来了,赎出来以后,正好刘姥姥也赶到城里面来,也为了解救巧姐。会和以后,刘姥姥就把巧姐带到乡村,最后嫁给了板儿。

茜雪在前八十回较少写及,最主要的是因为茶,而致使宝玉将茶碗打碎“泼了茜雪一裙子的茶”,并从李嬷嬷口中交代她离开了宝玉,以后便不再有她的文字了,一直到狱神庙她才出来。

高鹗的四十回续书里面没有这些内容,但是,脂砚斋的批语里边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茜雪在“狱神庙”里是慰问宝玉的。

狱神庙里发生了什么事,让王熙凤和贾宝玉感受世态炎凉?

当茜雪去慰问他的时候,宝玉内心震动很大,因为茜雪是一个被自己害掉的人。而茜雪又不计前嫌前来探望宝玉,并表示愿意要帮助宝玉,善良的茜雪跟了宝玉一段时间,知道他是一时犯的错误。

总之,在贾家衰败以后,恰恰是这些不起眼地底层的小人物来为凤姐、宝玉他们做了很多事,试想这给凤姐、宝玉心灵带来多么大的冲击。如果没有“狱神庙”我们也不能感受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一些作者的感慨,也不能感受到“狱神庙”里像小红、茜雪、刘姥姥这样一类底层人物品德的美好。

狱神庙里发生了什么事,让王熙凤和贾宝玉感受世态炎凉?

相关阅读: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若不喜欢,敬请留下批评,分享您的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