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前段時間黃磊和海清主演的《小別離》熱播,不少觀眾一邊表示內心糾結,但一邊還是忍不住追完——因為它簡直赤裸裸地反映了許多家庭的現有模樣。因而現下即便它已經完結,但由它引燃的教育問答題,卻一直都未熄滅。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海清飾演的童文潔是觀眾熱議的角色之一,因為這個角色身上的氣場之強大以及與女兒朵朵之間不斷產生的碰撞、摩擦讓不少網友感觸頗深,甚至感同身受。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講真,海清指頭敲桌子跟女兒說你這次考了一百二十八那段,跟我媽一毛一樣,語氣動作臺詞一句不差”(來自 豆瓣)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黃磊和海清演得跟我爸媽一模一樣!考砸了向老爸求助最後還是露餡、老媽不打招呼拉窗簾、上學路上堵車拉著我下車跑、老媽教訓我的時候老爸在門口偷聽時不時咳嗽兩聲……這些細節都太真實了”(來自 豆瓣)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第六集朵朵發飆和父母衝突那裡看哭了,回想自己青春期那會兒沒少給爸媽添堵,那麼愛那麼愛的一家人,因為各種壓力各種矛盾衝突在言語上衝撞互相傷害,特別感觸。尤其是現在自己嫁了人馬上也要做媽媽了,真希望自己也能帶給孩子幸福。”(來自 豆瓣)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朵朵媽媽偷看女兒日記,發現女兒與學校學長有交流後,先入為主地認定朵朵有“歪心思”,“早戀”了;初三畢業班,朵朵媽媽對孩子的成績愈加緊張、焦慮,禁止了朵朵一切與學習無關的娛樂休閒活動;和我們其中的部分同學一樣,朵朵也害怕讓媽媽開家長會,因而她偷偷修改了試卷分數,是的她說謊了,因為0.5分的差距都足以點燃媽媽的怒火。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青春期的孩子似乎總是容易觸碰到父母的底線。儘管他們也知道要努力學習,但是花不完的好奇心又總讓他們對“無用”之事伸出探究的手。

面對這樣強勢的媽媽,朵朵的壓力越來越大。

一邊是無可避免的學業重擔,一邊是不斷讓人受傷的家庭關係

喘不過氣。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可能部分父母會覺得,看孩子日記實在是迫不得已,“因為孩子不願說,我們關心孩子生活,所以只能去翻孩子日記了”;或者,畢業班時間本來就很緊張,如果還浪費時間去寫小說、搞活動,那麼心就容易野了。

是的,我相信父母做的這一切確實都是為了孩子好。

但是我們是否考慮過,這種為孩子好的方式,孩子是否能接受?這些方式帶來的結果是否真能如我們預想般完滿,還是會奔向我們不可預知的方向?

前幾天筆者翻到一條一年前的舊聞,標題是《小學生被逼喝尿事件調查:副班長“受賄”好幾萬》*:

安徽懷遠一小學生任副班長,擁有檢查作業、監督背書的權力。他橫行霸道,犯下種種令人髮指的惡劣行徑。多次以檢查作業和背書為名,向同班同學索要財物並逼迫同學吃糞便喝尿。據統計,班上唯一的女生交給他的錢最多,前後給了一萬多元。其餘孩子有的給了兩千到四千不等。

這個惡劣事件在孩子們二年級時發生,卻直到六年級後才被發現。

在中間的這三四年間,家長們不是沒有發現孩子們出現偷家裡錢的陋習。但是每當這時,家長都只是恨鐵不成鋼地教訓孩子,卻沒有人發現其中真正的隱情。

所以,在這三四年裡,為什麼孩子寧願死守秘密繼續生活在水深火熱中,都不願意告訴父母,向父母尋求幫助呢?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在安徽某小學事件中,孩子在被問到“為什麼不告訴父母”時的回答是“怕小賜(事件中的“副班長”)打”。

所以在當時孩子們的認知中,小賜帶給他們每個人的威脅是必然的,是父母所無能為力去改變的。

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孩子在遇到問題時漸漸不會向家長求助了,排除其因成長而逐漸獨立的因素外,造成這一現象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能便是,

“因為說了也沒用,並不會改變什麼”。

那麼,是什麼讓孩子對我們產生這種隔閡呢?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說學校遇到的事情,結果父母為了瞭解孩子只能偷看孩子日記?最後又因此而導致孩子對父母信任缺失,使親子關係陷入惡性循環?

為什麼在學習與生活的問題上,我們不嘗試聽聽孩子內心的想法與安排,而只是想當然地做決定?

如果從一開始我們便沒有給孩子留一些發言訴說的空間,又何來抱怨孩子對我們的不信任與隔閡呢?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當孩子小而不懂事之時,我們已經習慣了為他們做我們認為最好的選擇。可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隨著他們已經漸明事理了,我們幫他們暫管的“自主選擇權”便該適當地還回給他們了。

在人生這條大道上,父母親人永遠只能擔任副駕駛,唯一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駕駛者只有孩子自己。可能剛開始孩子還沒有能力自己一人駕車上道,那時父母就只能手把手為他們保駕護航。可是隨著孩子逐漸掌握能力、能辨方向後,父母就該慢慢嘗試放手,於副駕駛座上給予我們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意見與幫助。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需要父母關切的監督,但也請給予孩子適當的成長空間。這其實也是父母自己給自己的生活空間。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說這個話題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或許都還有點早,但是終究還是會到來。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會漸漸發現,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了,有自己的秘密了,不再像小時候般圍著自己轉了,孩子上大學後放假都不那麼著急回家了……以前覺得孩子的黏人是甜蜜也是負擔,但是見著孩子日趨獨立,父母或多或少又感覺惆悵、失落

是的,孩子早晚要離開家庭,建立自己獨立的生活交際圈。你看著他們日漸成長、獨立,心裡一邊驕傲著,一邊難過著。

從家庭發展的理論看來,父母永遠都會比子女更慢一點放手,有些父母甚至一直都不能放手。孩子的成長,有很大一部分是學習怎樣保護自己的空間,讓父母不能隨意闖入,這是父母與子女都要互相學習的過程。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所謂“放手”,並不是慢慢放棄對孩子的關愛,而是慢慢調整關愛的方式,給彼此都留有獨立生活的空間。哲學家及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為:“母愛的真正本質是關心孩子的成長,也就是說,希望孩子與自己分離。”

《小別離》裡道:“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獨父母的愛指向別離。”

嗯,這已不是小別離,對於父母和孩子來說,都是一次大別離。但是就像誕生之初剪斷臍帶、脫離母胎一樣,這份心理與生理上的別離,是讓親子關係更加完整、成熟的關鍵。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作為父母,沒有人比我們更想看到孩子的好。

但在家庭教育中,我們每個人都還是學習者,盲目套方法可不是什麼好辦法。

但是有一點卻是必然的:維護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必然是彼此的尊重、交流與傾聽,而尊重永遠是愛的前提。

願父母所有的用心良苦,孩子都能妥當收藏。

願我們所有的愛,都能收到同等回應。

參考資料:李敏,談分離之親情;鳳凰新聞

小別離:父母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