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实战中,士兵的子弹打完了,该如何继续作战呢?

静夜思527635


首先呢题主,目前常规轻武器的分钟射速只是参考,并没有任何明智的士兵会在战斗当中按住扳机然后像泼水那样直接打空弹匣,如果真要这么做,不是武器的可靠性实验的话,很有可能是士兵的心理素质还没有完全适应战场环境,需要全自动射击来给自己壮胆,因为这样做有非常多的缺点,首先就是弹药消耗太快,这里要注意,对于弹药消耗的控制是需要很多战场经验来积攒的,其次就是全自动射击时的难以控制枪身后座、上跳,弹道散步会很难看,因此如此的射击消费比很低,此外就还有热量的问题,事实上就算是班组火力当中负责掩护、火力压制的班用机枪、轻机枪甚至是通用机枪,都不会真的保持长时间全自动射击,而应该时长短点射的组合,尤其是有经验的机枪手。而且呢,其实单兵携带的弹药并不会说有限,对于训练有素的射手来说,30发/弹匣其实已经可以提供足够的火力延续性。

所以呢,虽然你的问题很有有意义,因为火力的延续性对于士兵的存活率确实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也向来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所以才会有全自动射击和三发点射的争议,但是考虑“几秒钟就射完”是没有意义的,你应该问的是,在连续的高强度射击后,出现弹匣打空,但是身处于热点地区应该怎么继续保持火力的延续性,进而保证自己的安全,并采取如何的战术动作。

其实很简单,这里分成几种情况,如果情况允许,士兵会迅速根据身边的情况来寻找掩体,利用合理的姿势减少身体暴露面积的同时保留足够的视界,一边观察周遭环境一边迅速更换弹匣,或者弹鼓,现代的轻武器设计、原理和工艺其实已经长时间没有突破,空仓挂机已经很普遍,所以对于训练有素的士兵来说,一边观察周遭环境一边更换弹匣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当然仓惶当中速度跟平时训练自然不一样,还要注意泥土、异物没有被弹匣携带进枪机,这里题主你可以参考《黑鹰坠落》当中两名Delta Force士兵在坠毁的直升机周围建立防线时的战斗。其实现代还有很多技巧,比如说在弹匣当中的最初几发塞入曳光弹或是其他具有标记左右的弹药,这样在弹匣最后几发就会有不同的发射效果,射手就可以提前知道弹药情况,会提早开始注意周遭情况,比如火力,兵力和掩体。

而如果是处于短兵相接的交战中,无法空出时间和双手更换弹匣,直接甩手切换手枪、霰弹枪啊,这里虽然不知道常规部队的训练如何,但是就Tier 1水平的SMU来说,武器之间的切换是相当基础的战术动作,行动必须快速、准确,并且具有足够指向性,当然有经验的射手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枪背带和背持方式,还有手枪的枪套在战术背心的位置,这些都有讲究,还是在前面的《黑鹰坠落》当中就可以看到步枪切换手枪的快速战术动作可以有效填补火力空缺。

而如果是武器的弹药全部打空呢?那么你可以参考《拯救大兵瑞恩》,里面的美军士兵和德军士兵在出现手枪弹药打空后,几乎同时以肌肉记忆的速度用手头的其他物品来攻击对方(当然你也可以躲起来求生),比如说电影里就直接拿钢盔去砸,因为钢轨的前沿边缘部分如果锋利的话也是有足够杀伤力的,总之这种弹药打空然后迅速利用手边的工具进行攻击是训练的重点,训练有素的士兵会利用头盔、水壶或是其他作为武器,总之就是训练和肌肉记忆相当有用。

而如果你的问题就真的是全身上下一颗弹药都没有,这……这就是悲剧,建议你联系身边的CCT,然后召唤A-10,如果你是SOF Operator的话甚至可以招来AC-130、F/A-18,直接扛炸弹过来支援啊,炸平你面前的山头。



超能网


看到这个有趣的问题的时候,回答的人已经过百了。粗略的看了几个人回答的答案,觉得大家说的挺有道理的,但是亲历过战争的人并不多。


我也算是一个老兵了。84年7月中旬和侦察排的战友们一起来到老山前线,经历了半年时间的战火和硝烟,下面我用我感受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那时候配枪是五六一式折叠冲锋枪。此枪的理论射速是每分钟600发,战斗射速100发每分钟左右。在战斗中,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制约,单纯开枪扫射,战备基数的四五个弹匣一百多发子弹一两分钟秒完是肯定的了,但是这只是理论,实际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侦查兵出任务多是出境或低近侦查敌人的情况,每次携带弹药基本就是四个实弹匣和几包散子弹。但是,作为侦察兵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尽可能不被敌人发现的情况下完成任务,安全撤回,好几次我们一枪没放就完成任务。这点大家可能有些怀疑,但是我也没有说假话。如果和敌人遭遇,作为没有后援的一个侦察兵来说,九死一生的概率很大。

阵地战是最常见的战斗方式。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保障。在老山轮战期间,我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已经今非昔比,弹药成箱的在哪里摆着,还有士兵专门负责给弹匣压装子弹,因此开打时战友根本无需考虑弹药供应不足的问题,只要你愿意打,随便造都行。然而,仗不是那么打的,你打敌人的时候,敌人也在打你,除了危急存亡的关头能一口气把一个弹匣子弹干完,平时也就是短促的对目标进行连续的短点射(2—3发)。


夜间守卫阵地遇到敌人偷袭和进攻,为了防止射击的火光暴露自己位置,远处由配属的炮兵解决,稍远由掩体掩护的轻重机枪和火箭筒迫机炮配合,近处由防偷袭雷场和大量投掷手榴弹解决,一般不会像影视剧那样密集射击,除非敌人已经冲到跟前。

还有一种战斗形式就是冲锋夺取目标。为了迅速解决战斗,争取时间,士兵们这种时候基本上就是携带四五个实弹匣。目标被强大的炮火压制摧毁后,仅存的敌人大部分都是在掩体和工事里,在冲击的过程中战士们发现目标也会根据自己的弹药量进行点射射击。基本不会出现子弹打完的情况。即使遇到险情,也不可能谁的子弹都打完了,再说后续弹药是伴随冲锋队伍前进的,唯一不好的是需要自己往打完的弹匣里压子弹。

总起来说,现在战争打的就是后勤保障,在各种重火器强大的支援下,持单兵武器的步兵已经不像以前的战争那样决定着一场战斗的胜败。战斗中,每个士兵基本都能根据自己弹药量来掌控子弹的用量,而不是毫无目的的瞎突突。

那个打完子弹后和敌人拼刺刀,用嘴咬,用石头砸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真的!

说的有点多了,谢谢你能耐心看到最后。


山里的新鲜事


有网友问:一个冲锋枪弹夹连发几秒钟就能打完,实战时单兵子弹打完了,靠什么作战呢? 并且表示,波波沙71发弹鼓,连发一个满弹夹就是几秒钟的事,实战中单兵所带弹夹有限,短期内打完了怎么继续作战?

苏联的波波沙冲锋枪总产量可以达到600万把,并且拥有900发每分钟的射速,是一件让人望而生畏的武器。波波沙冲锋枪,狙击步枪和手榴弹,可以说是苏联步兵最喜欢的三大步兵武器。

苏军步兵战术原则有一条:“以坚定不移的决心逼近敌人,在近战中将其歼灭。” 波波沙冲锋枪是贯彻这个战术的理想武器。并且波波沙冲锋枪可靠性非常高,无论低温,还是雨雪天气,还是泥泞沙尘,其都可以正常使用。

但是,在战场上,大部分苏联步兵其实都没有多少开火的机会。波波沙冲锋枪只能发射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子弹。在真正的大纵深突破战役,都是苏联炮兵几千上万门火炮,先进行漫长而仔细的炮击。

随后,少数精锐部队敲开突破口,坦克集团军立刻开始第一波次的冲击。后面的集团军再跟进向纵深发展。其实大部分目标都是苏联空军,炮兵和坦克解决的。整个突破纵深战役打下来,很多苏联步兵都不会有几次开枪的机会。

就是防御作战,也是苏军反坦克炮部队才是主角,冲锋枪也捞不到什么开火的机会。苏军冲锋枪唯一的几个开火机会,就是座在坦克上扫射可能隐藏德国火箭筒手的地方。或者是在搜索德军遗弃的城镇或者工事的时候。

斯大林格勒这种真正的巷战在苏德战争,其实也并不多。苏德战场主要是大纵深突破战役,上万门大炮和上千架战机随时掩护,多个坦克集团军高速突破这种模式。就是进入近战,也是坦克打击敌人火力点,步兵只要观察打击德军火箭筒手就可以了。

在近战当中,苏军坦克负责打击德军火力点,炮兵阵地,还有坦克。步兵的作用是侦察和清除反坦克据点,保护坦克,而坦克的作用是突破和发展胜利。

简单说,苏军步兵进攻有3个批次,第1个批次是引诱德军开火,发现其火力点位置。第2批,苏军步兵则使用机枪,狙击步枪,半自动步枪对德军火力点进行压制。第3批次,苏军步兵开始掩护坦克,并且引导炮兵打击德军火力点。

其实这种战斗打下来,很多苏联冲锋枪手一天下来,1个弹匣都打不完。根本没有什么开火的机会。


深度军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就普通士兵而言,除非胡打,不然不存在打光子弹的可能。

很多人看战争电影多了,认为战争就是双方猛扣扳机胡乱扫射。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

抗战中,日军经常会根据国军捷克式轻机枪的枪声,来判断对方是不是中央军精锐。

为什么?

中央军的机枪手受过比较严格的训练,也有实战经验。

所以无论情况再危急,中央军的机枪手会保持稳定的二三点射,也就是扣动一次扳机,发射二三发子弹。

轻机枪不是重机枪,它的弹匣只有20发装弹。实战中采用胡乱扫射的话,捷克式轻机枪不但不会有什么战果,还会迅速打光弹匣的子弹,从而会被日军压制。

同时,捷克式轻机枪的二三点射,说明它在精确的瞄准一个个目标,基本可以做到枪响人倒,具有很高的杀伤效率。

相反,如果轻机枪手随便扫射,就说明此人射击技术很烂,或者是新兵心理素质不行,不足为患。

这不是国军一家如此。

大家看过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吗?如果仔细看,你们会发现奥马哈滩头碉堡里面的2挺mg42机枪,也很少扫射,而是不断精确点射。

道理就是这样。

这种射击方法,子弹消耗是不多的。

根据国军统计,捷克式轻机枪手在激战中,平均每天消耗弹药在200发到300发。

要知道,轻机枪是步兵班火力支柱,子弹消耗量远远超过普通士兵,也不过如此。

那么,普通士兵其实打不了多少子弹。

以中越战争为例,半自动步枪手携带160发,冲锋枪手携带150发。不过,老兵一般会多带一些子弹,只要体力能够负担即可,一般都会超过200发。

事实证明,普通士兵在一次战斗中,是不可能用完这么多子弹的。

就56式半自动步枪为例,不能连发,只能连续单发射击,大家知道单发打光200发子弹需要多久吗?

如果56式半自动步枪手不是胡射,而是在有效射程内开火,就绝对不可能你开火200枪都不被敌人还击的。

实际上,当时因为越军军事素质高,火力反应奇快,要求解放军战士打一两枪就要转移阵地,切记在不能一地连续射击。不然的话,分秒就是血的教训。

所以,56式半自动步枪打光200发子弹,也就意味着你必须转移70处所有位置反复射击。

在实战中,根本不可能,除非你真的是兰博了。

至于56式冲锋枪也是一样,实战中全自动扫射少之又少,大部分时候还是采用二三点射方式,子弹消耗量也不大。

而且,越南战争很多时候是短兵相接的近战。这种情况下,普通士兵能够打光一个弹匣还活着,就算很了不起了。如果连续扫射200发子弹,除非你是阿诺德舒华辛迪加。

当然,一切不是绝对,也有一种情况会出现弹药大量消耗,就是防御。

中越战争中后期基本都是越南人偷袭,我们防御。

在这种防御作战中,解放军是不吝啬弹药的。对于越军可能在的方位,不但连续射击、投弹,甚至还用火炮火力覆盖,至于引爆定向地雷更是小意思了。

但是,防御战中我方阵地上必然囤积了大量弹药,手榴弹都是成箱的,弹药也就不是问题。


萨沙


当过兵入过伍,特别是步兵是最清楚的,比如拿56冲来说,三十发的弹匣,步兵身上的弹匣袋可以装(三个弹匣,以后改装的可以插上四个三十发的弹匣,)加上本身枪械上的一个弾匣,用术语讲五个弹匣这叫一个基数,一般来说执行任务是带一个基本数的弹药,也就是五个三十发的弹匣1百伍拾发子弹,另外还有一种弹鼓可以装75发子弹,不过体积过大不好携带。

但是这不是硬性规定,(指挥员命令只能多带,不能够少装),一般来说战场上指挥员会鼓励战士在自己的最高能力下多带子弹,那么只能用行军挎包带上散的子弹,(用乔夹上好子弹的排弹)。具体数量最大可以多带一个多基数的弹药。数量基本可以达到三百发至四佰发之间,但是很沉重。(美军最高记录一士兵携带5.56X45毫米口径的M4A1卡宾枪子弹三个基数,也就是说装了超量的450发子弹)。

老兵一般的都懂得起:比如使用五六式冲锋枪,(严格来说应该称之为五六式突击步枪,称其为冲锋枪本来就是一个错误定位的叫法),一般来说使用的都会是单发,即使为了压制对方火力使用全自动连射,一个优秀射手也会使用单、短点射,或者中速点射,来保持弹药使用的结弹方法,使用长连射的时候少之又少,基本上不是特别情况下为了压制对手的火力蠃取其它战友换弾匣的时间,一般懂得射击作战方式的老兵和特优等射手,都会合理的安排和使用单发,短点射包括中长点射来进行战斗,

更不会出现刚刚开始战斗,子弹就在使用全自动的模式上打完自己身上所有弹匣上的子弹,除非:。 此人是新兵或者是心理素质极差,或者是抗压能力太弱了才会出现楼主所说的问题,否则:

一般来说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子弹一般来说对一个业务素养精尖的步兵、海军陆战队、侦查兵,特种部队的战斗人员来说:

每次携带的弹药、弹匣,子弹是绝对够用的!

所以子弹:就是在战争中保全自己生命的宝贝,宁可多带十发,不愿少背一颗:

因为:它能救命!








空一体


这就涉及到后勤保障啦!为啥我们常常听说“打仗打的是后勤”这句话呢?可见后勤保障非常重要!

一个弹匣30发,如果搂着火不放,肯定几秒钟之内就搂完了,那就得赶紧换弹匣,一名士兵一般会带八个左右弹匣,我们有时看到有士兵把两个弹匣一正一反用胶带绑在一起,这是为了换弹匣更快,一般来说,除非看到一群敌人,都不会采用泼洒子弹的做法,真正的战场上,能看到敌人的身影其实是不容易的,敌我都在躲迷藏,所以,一般是采用三发点射,这样士兵随身携带的200多发子弹,可以支持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

当然现在还有采用弹鼓,弹筒等大装弹量供弹等枪械,但从世界主要先进军队来看,都没有大规模采用,基本上仍是以传统弹匣为主流,这是因为,采用弹鼓,弹筒,重量将比弹匣大幅度增加,对士兵负重大大增加,士兵还要携带手榴弹或枪榴弹,口粮,防毒用具等,更换弹匣比更换弹鼓弹筒也方便得多,速度也快得多,而作战实践可知,真正用到连续扫射等场合实在比较少,进攻作战时先有火力覆盖,坦克开道,士兵冲击大多是清除残敌,而且伴随喷火兵,班用机枪等大火力武器,还有手雷可扔,连续扫射机会不多,就是有,随身弹匣能够用,此时尽量轻装,保证冲击速度倒是最重要;而防御方呢,一般都准备好了大量弹药,机枪,重机枪,迫击炮,连续扫射也有足够的子弹。


联合防务


冲锋枪和突击步枪的理论射速有几百发/分钟。在单兵作战中,携带的重量有限,各种物资要合理分配,士兵在装备头盔、手雷、防弹衣、携带医疗用品等等。子弹携带200发已经够用了!



根据战场的地理环境,选择不同的枪械。

①城市遭遇战中,选择冲锋枪,冲锋枪的射速快,射程在100内有效,可以快速的打出伤害!削灭敌人!



②比较空旷的地方,选择突击步枪,射程在300内没有多大问题。如果选择冲锋枪,效果怎样,大家都清楚。


③在空旷的地方,可以选样阻击枪,阻击枪的射程远,千里取敌首级。



影响射击精度的原因

①在电视剧里面,主角在冲锋时,也能百发百中,而实际情况中,移动射击对射击精度的影响很大。

②连续射击,也会影响射击精度,我们大家都知道,枪打出子弹,枪会受到后坐力。一帮情况下,枪的威力越大,后坐力越大。这也是狙击枪基本上都是单发的原因了。



作战中,冲锋枪、步枪的子弹不能一下打完

①开枪会暴露自己的位置

②把子弹打完,自己就是活靶字


LOL青铜局


这就像车能开两百多甚至更高的时速,而平常你就开几十的概念。

自动武器的射速虽然很高,但又不是让你无脑泼水的,就算子弹够用枪管也受不了,枪管受得了班长的脚也受不了。

所以射速虽然很高,但实际上战斗时候都是单发或者短点射为主,尤其是现代战争你也压根没什么机会看的清人,基本都是对着差不多的方向掩体随便开两枪。

而一个士兵随身携带的弹匣基本都有6-7个,有节奏的点射不是那么容易打完的。

如果你一定要问打完了怎么办,那能怎么办啊。问别人要啊,队友均你一点啊,如果是机械化步兵去车里拿啊。如果都没有了那打个p啊,班长排长打仗时候要统筹弹药消耗的啊,要么早点回去补给,要么让人送过来。如果都做不到,而且还要干的话只能拿命了啊,刺刀,敌人的武器都要拿来用了。

然而实际上这种情况现代战争很少看到,能让你打光子弹的敌人不是让你用枪去解决的,而是....导弹、航弹、炮艇、坦克、装甲车、大炮、迫击炮


疯狗的轻武


有一句话说得好:“新兵胡乱射,老兵靠点射”。只有在一些影视剧里,才会有扣住扳机一口气打光弹匣的情景。现在冲锋枪和自动步枪的射速都非常高,例如著名的11.43毫米口径的UMP45冲锋枪(以及采用.9毫米口径子弹的UMP9冲锋枪)的最高射速达到700发/分,为了限制最高射速,设计人员还给UMP45安装了射速减速器,但它的最高射速仍然达到580发/分,而且UMP45冲锋枪使用的直形弹匣的容量只有25发,UMP45可以在2.5秒内就把一个弹匣的子弹全部打完。

同样著名的MP-7冲锋枪,射速更是高达1000发/分,即使配备了特殊的40发弹匣,但在2.5秒内仍然可以把一个弹匣的子弹全部打光。

通常情况下,一名突击队员往往是携带4~6个弹匣。那么,如果在实战中突击队员把携带的子弹打光了,又要靠什么作战呢?

假如真的出现把携带的子弹全部打光的情况时,突击队员还可以使用副武器——手枪进行作战,同时突击队员还配备匕首、手榴弹等武器,仍可以继续作战。

但更多时候,突击队员会极力避免出现把子弹打完的这种尴尬情况,对于一名经验丰富的突击队员来说,他们会在紧张的战场环境下仍然保持高度冷静,不会做出无谓的射击,浪费宝贵的子弹。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进行短点射,一次射击把2~3发子弹打出去,既可以对敌人形成威慑和压制,同时也可尽量节约弹药。而不是一直射击、换弹匣、继续射击,最终把全部子弹打光。

实际上,很多冲锋枪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都进行一定的设计考量。例如MP7冲锋枪的快慢机有3个位置,分别是单发、连发和保险。在作战中,经验丰富的队员可以提醒新队员把快慢机拨到单发的位置,避免有些队友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一直扣着扳机不放,最终把子弹全部打出去。

另外,冲锋枪其实是属于一种近战武器,特点就是火力猛但射程有限,主要是用于近距离作战,很多特种部队往往会使用冲锋枪来进行解救人质、抓捕行动等任务,在这种作战环境下,往往不需要打光一个弹匣就足以完成作战任务。

步兵作战,是要求用一套凶猛非常实用的单兵战术,有明确目的,迅猛的战术突击,完成既定的任务,作例如快速机动、冲击前进、沿壕搜索,迅速占领阵地等等,我们解放军还总结出射击、投弹、刺杀、爆破、土工作业等步兵"五大技术",这里射击只是占了一小部分。只有乌合之众在坐在那只是将弹雨泼过去。

有网友说,据统计,在战场上击毙一个敌人,需要消耗的弹药,二战时要2万发,抗美援朝时要5万发,越战时要20万发,海湾战争要25万发。这其实是误解,这个数据是战争总消耗弹药数量(包括子弹、炮弹、航弹等所有弹药)直接除以杀伤敌人数量得来的,并不是具体战斗的子弹消耗量。

例如上图这个统计,是以冲锋枪弹来说明主要轻武器弹药的战斗消耗。冲锋枪弹的一个基数是300发,在战斗最激烈的打开突破口战斗阶段,消耗冲锋枪但也只有0.47个基数,只有140发。而一个士兵通常会携带5个30发的弹匣,共计150发子弹的常规备弹量,就是这样计算出来的。所以,在战场上,只要不是胡乱连射,毫无目的的瞎突突,以相对精确的点射来射击,一百多发子弹足以打一场战斗。

此外,各国士兵在战斗中都会尽可能多的携带弹匣,例如上图这名在阿富汗战斗的美军,在胸前挂了12个弹匣。如果实战中单兵所带弹夹有限,短期内打完了,也可以利用散包装的子弹临时装填弹匣,继续作战。


科罗廖夫


确实,很多冲锋枪的射速都在700以上,有的甚至更高,所以很快就能打完。

现代冲锋枪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将弹匣做成并联弹匣,容弹量基本都在30发以上。以我国的05式微声冲锋枪为例,05式采用的式4排并联弹匣,单个弹匣容量高达50发。一个单兵就能够携带5个以上的弹匣。

所以说出现子弹打空的情况非常的少见,一旦子弹打光,通常会用副武器手枪作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