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克服這四點,你將再也不會怕社交恐懼症!

克服這四點,你將再也不會怕社交恐懼症!

來源:| 喜馬拉雅FM心理朋克的精品課《魏知超:心理學新知課》

去年,在美國出版了一本書《Awkward》(拙於社交)。

克服這四點,你將再也不會怕社交恐懼症!

書的作者叫田代泰,是一位日裔美國臨床心理學家。他曾經擔任美國馬里蘭大學和科羅拉多大學的教授。

田代泰通過心理諮詢幫助過不少不會社交的孩子改善社交表現,而他自己在成長的過程裡就深受不擅社交的困擾,所以《拙於社交》這本書不是以一個旁觀者,而是以當事人的視角來寫不擅社交這個主題。

那什麼叫一個人不擅社交呢?很多人都有在社交場合表現不佳的經歷,但原因其實分成很多種。這其中,有四方面是主要的原因:內向、社交焦慮、自戀和反社會人格、精神變態。

內向

我們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性格內向。內向的人在人多的地方容易害羞、容易靦腆。這是沒錯的。不過呢,有一點很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內向的人如果打定主意要在社交場合裡好好表現,那他其實是能表現得好的。

內向的人平時跟陌生人打交道時可能都是很拘謹的,他們會非常討厭人多的地方,有時候參加完一場飯局,回家之後就感覺會非常疲憊。

但是,如果是要跟特別談得來的朋友見面,或者見陌生人之前,他們預期那會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會面,那就會很享受跟人見面,或者至少表現得足夠得體。

也就是說,很多內向的人其實不是不會社交,而是不想、不喜歡社交。

社交焦慮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也是明明有足夠的社交能力,但是對社交這件事感覺很緊張,那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社交焦慮(socialanxiety),也叫社交恐懼症(socialphobia),一想到要跟陌生人見面、一想到要參加面試、公開演講什麼的,就感覺到強烈的恐懼。

不過這種社交焦慮其實是一種不合理的評估:有社交焦慮的人太擔心自己在社交場合表現不好了,他們過分誇大了自己,如果表現不好會遭遇到的負面評價。

所以,社交焦慮其實也不是不會社交,而是過於在意自己在社交裡的表現。

自戀和反社會人格

接下來是第三種情況,有一些人跟別人在一起的時候,會表現出一種非常冷漠的狀態。別人高興,他無所謂,別人說些難過的事情,他不但無動於衷,甚至還挖苦幾句。

如果一個人是出於本意這麼幹的,那他很有可能要麼是一個自戀者,要麼是有點反社會人格。

克服這四點,你將再也不會怕社交恐懼症!

嚴重的反社會人格算是一種精神障礙。反社會的人一個重要特徵是缺乏同理心,也就是很難對其他人的情緒感同身受,反社會人格的人在社交場合裡無視別人的感受,原因就在這裡。

精神變態

那如果連對親朋好友都沒有任何感情呢?那就是精神變態了,英文是psychopath,有的書裡也翻譯成心理變態。

反社會是sociopath,精神變態是psychopath。《神探夏洛克》的莫里亞蒂,莫娘,就是精神變態。片子裡莫娘說福爾摩斯跟他很像,其實真的挺像的,福爾摩斯要是沒有對華生的愛,那他的確就莫里亞蒂沒有兩樣了。

克服這四點,你將再也不會怕社交恐懼症!

以上就是書中講到的人們拙於社交的四種表現。

不善社交可以產生卓越的成就?

在這本書裡,田代泰將數十年的研究分解成人類智力、神經科學、人格和社會學,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種廣泛共有的特徵。他探索了不善社交的先天和後天形成因素,解讀了不善社交的人是如何理解世界的,並提出了一個反直覺的觀點:不善社交的特徵可以用來產生卓越的成就。

將最新的研究與個人經歷、現實世界的例子交織在一起,這本書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讓我們更清晰地瞭解如何接納我們的個人怪癖併發揮其獨特才能,從而發揮我們的巨大潛力,更加愜意地駕馭我們複雜的世界。

——end——

克服這四點,你將再也不會怕社交恐懼症!

關於主播:

魏老師說:這是一個基於30本海外新書但絕不純粹講書、認真兼懷科學態度但絕不嚴肅枯燥、對人性充滿敬畏之心但又不吝於調侃戲謔的心理學新知節目。

每期節目,魏老師不僅萃取書中精華,還會深層提煉背後邏輯,結合日常生活,妙趣橫生地與各種心理學知識相串聯,助你搭建全新的科學認知體系,總結出具體行動指南和讀書筆記,附贈心理問答,上天入地為你探尋靠譜解答。

關於喜馬拉雅:

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7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