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呼和浩特有什么特色菜系或是本地菜?

呼市二环里



呼和浩特市是多元文化的中心,蒙、汉、回等民族和谐共处。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中,来自东中西部的人都很多,带来了各自区域不同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比较经典的菜系既包括蒙古族的红食、白食,也包括汉族偏爱的地方菜以及回族一些传统地方特色菜,每一类都可以让你大饱口福。 因为肉及肉制品均呈红色或红褐色,蒙古族对其统称为红食,蒙古语叫“乌兰伊德”。呼和浩特市蒙餐文化蓬勃发展,是独具区域特色的菜系。蒙古族主要食用牛肉和绵羊肉,呼和浩特市的蒙餐馆立足全区资源,还经营阿尔巴斯山羊肉和阿拉善的驼肉,能让口味独特的食客大快朵颐。呼和浩特蒙餐馆蒙餐主打菜品有手把肉、蒙古烤肉、冰煮羊、羊杂火锅、牛肉干、血肠、肉肠和涮羊肉等。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手把肉,就是将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按部位分割成便于单手握持的块后,用清水煮熟后用手抓握,用蒙古刀分割而食的一种独具游牧民族特色的食法,是蒙古民族千百年来最喜欢、最常见的传统食品。现在餐馆为了方便客人食用,上桌前已经改刀切成薄片了,方便倒是方便,却少了大块吃肉的乐趣。手把肉因原料新鲜,尝起来鲜嫩可口,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快捷,调料大多只放盐,有的甚至连盐也不加,食用时以蒜蓉辣椒做蘸料,供口重的食客选用。蒙餐另一道特色菜品是以奶豆腐或奶皮子为原料制作的地方菜拔丝奶豆腐(奶皮子),甜糯松软,香醇温韧,让人赞不绝口,已是当地宴席上的一道招牌名菜。


汉族菜品中的本地土菜大多以山西菜和东北菜为主打,呼和浩特大召周边有几家餐饮百年老店,现在还以扒肉条、干炸里脊、焦溜丸子、羊肉炒粉、过油肉等几道老菜唤起老食客的旧时记忆。清真菜亦以牛羊肉为原料,牛肉烩菜、炸羊尾等几道菜深受顾客欢迎。现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就餐的口味和理念都发生了变化,有些菜也进行了创新,更加清淡,食材也更加丰富。但不管怎么变,不变的人们舌尖上的美好回味和大脑中深刻的记忆。


在雪一方YXW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说到特色菜系那无疑是“蒙餐菜系”。这种菜系是新近命名的,2017年04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第九大菜系——“蒙餐菜系”正式问世。这也是这两年餐饮行业不断努力推动的结果。在固有的蒙古族饮食上不断的进行创新改良,更适合当下人的口味。这一代餐饮人功不可没。

蒙餐菜系,常见的大品类有“烤全羊”,“手扒肉”,“烤牛排,烤羊排”,“各类肉血灌肠”等等!用餐仪式也是独具特色,盛大而隆重,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亲身体会。在美酒,歌曲的相伴下,热闹而喜庆。这无疑最具内蒙古特色。


其次呼和浩特的地方菜,个人感觉多数应该来源于晋菜,餐桌常见的有点特色的有土豆扣莜面,腌猪肉小白菜,葱爆羊肉,凉拌莜,荞面,炒杂碎,等等!近些年也多数都做了改良创新,更易于大众所接受。

其实地方特色菜应该还有许多,苦于本人对餐饮知识匮乏,并不能精准区分哪些是出自当地,其余的还是大家给补充一下吧!


呼市老贺


呼和浩特过去是小城镇规模,清真饭店曾有过菜系,汉民饭店解放前有过北方菜系,解放后只有零兴点菜,不过受百姓欢迎的特色本地菜还是有的: 过油肉 滑溜里脊 焦溜里脊(已经消失) 干炸丸子 溜丸子 回锅肉 炖羊肉 炖牛肉 砂锅豆腐(消失) 南酱肉(消失) 宫保肉丁 京酱肉丝 葱爆羊肉等!


满都拉图46242307


我认为呼市的饮食特点是集鲁菜、山西菜、东北菜、蒙餐、清真菜、川菜为代表,又在这些菜系上从囗味上、配料上加以更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