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巧妙地在作文中应用景物描写?

蚂蚁不发飙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作文中不同的位置恰当地使用景物描写,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意蕴,含蓄隽永、意味深远!

那么,我们该如何巧妙地在作文中应用景物描写呢?接下来,穆老师将为大家做详细地解析。

一【景物描写概念】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二【景物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

(1)写景记叙文(通篇写景,相当于写景散文)

(2)记叙文中写景(在文章中穿插景物描写)

图一:三【景物描写所处位置及相应作用】

穆老师不啰嗦,直接上图,如下所示:

图二:四【记叙文中景物描写方法】

(1)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

作文例举一:比喻

窗外,舞蝶般的落叶闯入女孩的眼帘。女孩无聊地转动着笔,无奈地发出一声叹息。—《我懂了妈妈的爱》

作文例举二:比喻、通感

月亮升起时,远山如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悄然隐退。山下,娘家花园里那棵丹桂开花了,娘家的月色也就香了。—《树知道》

(2)层次

常见的有上下、高低、远近、内外、点面

作文举例:上下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怀想天空》 上下

(3)感官

常见的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作文举例: 视觉、听觉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溜索》

(4)联想想象

作文举例:又是一个夏季,芒果又熟了,那一个个金黄的芒果又唤起了我深深的思念。—《最好的奖赏》

(5)虚实相生

作文例举:漫步于姑苏城的石桥流水间,看着或闻着那青瓦白墙的庭院里传来的阵阵香气,眼前总会浮现那抹忙碌的身影。—《桂香中弥漫的青春》

(6)动静结合

作文例举: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的咯吱声。—《瑞雪图》

(7)色彩

作文例举:小城深处有条老巷。明晃晃黄醺醺的光蔓延一路,点亮了一个城市的古老温情。—《朽叶的栀子花》

图三: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

希望穆老师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穆说语文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就从小学角度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1、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要想巧妙运用景物描写,必须得明白景物描写最常见的作用,比如说,其有烘托气氛、推动情节、突显人物性格等等。当然了,对于六年级孩子而言,可能讲这些具体的作用,孩子们能够明白,并能在实际写作中稍微运用上。但是,对于四五年级的孩子而言,却相当有难度,这个时候呢,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最重要的一点,作文中的景物,是能够传递情感的就行了。

2、传递情感

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呢,那是因为很多孩子都明白,而且生活中经常运用,只不过,其与写作的结合点,那层窗户纸没有被捅破罢了。

孩子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对待自己的玩具很珍爱,一旦出现了磕磕碰碰,心情瞬间大变,就连自己平时爱吃的红烧肉,可能都没有食欲了。这样的例子说明,玩具损坏影响了主人的情感。也就是物可以传递情感的意思,只不过,此时呢,物,是通过自己的损害,来传递情感罢了。

像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很多孩子把同学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当作珍宝,不允许父母私自碰摸,否则……

说到这,我们还要引导孩子,物可以向我们传递情感,而我们不同的情感状态,看到的物,哪怕是同一事物,也是截然不同的。

如你高兴时,看到的天空是怎么样的?悲伤时,又是怎么样的呢?两者一样吗?

总之,要让孩子明白,不同文章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感情基调,决定了景物描写的情感角度不同,要人与物的情感一致。

这样呢,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

3、有序观察

无论是花花草草,还是大树森林,对其进行观察,进行描写,都是讲究顺序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最常见的就是空间顺序,其包括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从上到下或从下到大,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

知道详细的空间顺序后,观察景物时,就要动作上这种方法,当作文中需要景物描写时,便按照当时观察的顺序,有序地表达出来。

我是说文写作,一名小学一线语文老师,最大乐趣就是琢磨作文教学,欢迎和大家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说文写作


本人从事语文把作文教学近20年,长期负责作文阅卷工作,可以肯定的说,巧妙的在作文中应用景物描写,可以极大的提高应试作文的分值,具体怎么应用,要从环境描写的作用来抓:

由上图可见,凡是这五处内容,如果要写的文采斐然,不落俗套都可以插入环境描写。


一,作文开头渲染环境法。

在我的问答和头条号文章中一直强调,对于作文来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文章开头好不好?有没有文采,是否扣题并深深的姓读者?可以极大的提高作文的层次。给阅卷老师定夺一类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鲁迅的《故乡》

开头就是这样渲染气氛,定下感情基调,引起下文的。如下图:

再如:老舍的《骆驼祥子》节选还有林海音的《爸爸的花谢了》都是运用了环境描写的这个作用:



开头运用环境描写可以迅速把读者带入所设环境中,也给下文故事创设环境,极大的感染读者,提高作文层次分值。

比如下图:学生范文中开头的环境描写

二,让环境描写成为行文线索,即渲染气氛,为后文做好铺垫,又可以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紧凑,情景交融。

这种写景法在很多文学大家的作品中都有使用,例如:



三,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当我们直白的描写心情时,总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但如果用景物描写衬托,则起到更高的艺术效果,比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四,运用环境描写深化作品主题,一般文章如果开头用了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法,那么结尾为了照应开头,一样可以用环境描写法深化主题,引人深思和回味。如下图

我是指尖教育帝国,多年专注语文和作文教育,海量一线实战经验分享,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