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国“即将消失”的沙漠,人类战胜大自然,茫茫大漠变绿洲


沙漠,在很多人的眼里意味着风沙,干燥,荒无人烟,如果说在沙漠造林的话,人们会认为是天方夜谭,但是这种事在中国确实发生了。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因此榆林市也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面积约为4.22万平方公里。

要治理得先了解成因,这里有地质成因说和历史成因说等几种说法,但有大家公认的是毛乌素沙漠的绝大多数地方,在古代曾经水草丰美,5世纪时毛乌素南部(今靖边县北的白城子),曾是匈奴民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当时草滩广大,河水澄清,是很好的牧场

后来由于不合理开垦、气候变迁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大约自唐代开始有积沙,至明清时已形成茫茫大漠。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经过半个世纪的治沙努力,毛乌素沙区东南部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

经过持续不懈的生态治理使毛乌素沙漠600多万亩流沙“止步”生绿。特别是历史上饱受风沙侵害的陕北榆林市,如今已建设成为“塞上绿洲”。

榆林市已在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处,建成了总长1500公里的4条大型防护林带,造林保存面积1629万亩,林草覆盖率由0.9%提高到25%。

全市境内860万亩流沙有600多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实现了地区性的荒漠化逆转。每年沙尘天气已由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20多天,减少到不足10天

陕西省加大了生态治理力度,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8.8%提高到31%。20世纪60年代,榆林市郊半公里外就是寸草不生的流沙,而21世纪初50公里以内基本上看不到流沙了。许多当年的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还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