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生在淄博的孟姜女,为什么哭倒了秦始皇的长城?

了不起的淄博


当然有原因,因为有人想要孟姜女哭倒长城。

正常情况下,人再怎么哭,能哭倒城墙?更何况是施工严格得多的长城,文人编绘出这个故事不过是想说明秦朝的暴虐惹得天怒人怨而已。而这个故事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今天的模样,它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修饰。

原型:杞梁妻争礼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原型,是《左传》记载的齐国将军杞梁的妻子哭夫。

春秋时期,列国征战,齐后庄公四年(前550年)齐后庄公为报6年前平阴战败的一箭之仇,亲率大军偷袭晋国,将军杞梁为前军先锋。由于走漏了消息,晋国早有防备,齐后庄公无奈撤军。

齐后庄公在撤军后,又想在莒国捞点好处,就派杞梁率军去偷袭莒国,结果莒国拼死抵抗,齐军损失惨重,连主将杞梁都阵亡了。

齐后庄公下令将杞梁的尸体运回来,他在齐国都城临淄(在今山东淄博)郊外见到杞梁的妻子。《左传》没有记载她是不是姓姜,也没说是不是排行“孟”(老大),只给了她一个杞梁妻的称呼。

齐后庄公想就地祭吊杞梁,以掩盖战败丑闻,他派人去慰问杞梁妻,杞梁妻力争道:"如果杞梁有罪,则不必祭吊,如果无罪,他有家室,不能接受在郊外祭吊。"

齐后庄公无奈,只能跟着杞梁妻到她家中,正式设灵堂祭拜。

在这个故事里,杞梁妻既没哭夫,也没有出现长城,不过她回头的时候应该看得见城墙。

发展:杞梁妻哭夫

转眼到了战国中期,在《礼记·檀弓》中,曾子也提到了此事,不过内容变多了,出现了了杞梁妻见到杞梁的棺材,在路边哀哭的情节。

当然,这些跟秦始皇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这时候的他连蛋白质都不是。

再次发展:杞梁妻哭倒城墙

再转眼,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来开始修长城,但此时毫无动静。接着过了仅两百年,到西汉后期,故事再一次发展。

西汉文学家刘向将杞梁妻写入他的《说苑·立节篇》,说杞梁战死后,杞梁妻悲伤地面墙而哭,墙竟为之倒塌。后来他在《烈女传·贞顺传》中又进一步演绎,添加了“杞梁妻无子,在城边枕着丈夫的尸体痛哭,过路者无不为之酸鼻。哭了十日,城墙为之崩塌,杞梁妻因为无亲可投,于是投淄水而死”的情节。

刘向写这些,显然也扯不到秦朝身上,尽管西汉就是在“暴秦”基础上建立的。刘向的用意应该是哭诉战争造成的破坏,还哭出了城墙倒塌的结果。

终于成型

又过了几百年,来到了晚唐,诗僧贯休写了一首名叫《杞梁妻》的诗,生生帮杞梁妻玩了把穿越。

诗曰:“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 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 陌上少年莫相非。”

至此,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所有情节终于凑齐了,最后欠缺的是名字,毕竟,女主人公还是杞梁妻,没名字。之后又经过了几百年的演绎,杞梁妻不知怎地,总算变成了孟姜女,估计这个作者也发现了杞梁这个bug,于是杞梁就变成了范喜良。

这个故事流传极广,成为我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不少人还给孟姜女修了庙,毕竟一千多年才完成的故事,不得不为文人们点赞一场。


平沙趣说历史


根据书上的说法,孟姜女比秦始皇年长300多岁,是怎么和秦始皇的长城有了联系呢?很简单,想让她哭倒哪一段就让她哭倒哪一段,为什么这样说呢?



孟姜女的“哭”只是一个载体,哭倒秦始皇的长城表达的是对秦朝苛政的不满,或者干脆是对“秦始皇修长城”这件事情不满,哪为什么又流传这么广泛呢?以致于成为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呢?

可以这样说,中国第一所官办大学就在现今山东淄博的古齐国故都,这所“大学”存在了一百多年,这就是著名的“稷下学宫”,在秦始皇铁骑踏破齐国国门前两年才停止“招生”,随着秦始皇一统六国,稷下学宫的“学者或者是辩论者”四处游走,故事也被带到了四面八方,原本哭倒的是齐长城,在这里很自然就变成了秦长城。



秦始皇大概是真的做了“焚书坑儒”的事情,无论现在他人怎样论证,我还是坚持历史上有这件事情,最少也要“坑”那些稷下学宫编撰“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儒者。



再者秦朝历史很短,陈胜、吴广、刘邦等等,应该也很欣赏“孟姜女哭崩秦长城”的故事,大约流传到唐朝的时候,孟姜女的故事就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版本了。

更多回答,请关注耕读先生。


耕读先生


孟姜女哭长城的凄惨爱情故事,发生在河北北部的万里长城脚下,千百年来,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各种形式,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可谓家喻户晓。



据不完全统计,秦王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并且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工程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极其恶劣,在崇山峻岭、峭壁深壑之中,十分艰难。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不可否认长城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但是带给百姓的苦难和沉重的徭役也让人们对秦始皇褒贬不一。而民间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相传秦始皇时期到处征发劳工修筑长城,被抓去服徭役的人不知道累死多少,各地百姓人心惶惶,苦不堪言。苏州有个书生名叫范喜良,自幼读书,满腹经纶,没想到秦始皇到处抓壮丁,三丁抓一,五丁抓二,只好匆忙乔装打扮逃了出来,途中饥饿难耐,看到有个园子,就进去休息,而这个园子就是孟姜女家的后花园,突然闯入一个陌生人孟姜女着实吓了一跳,赶忙回去叫来孟老汉。了解来龙去脉之后,孟姜女看范喜良仪表堂堂,知书秉礼心生爱慕之意,便向孟老汉表明心意。孟老汉看这范喜良忠厚老实便答应下来。给他们完了婚事。

孟家庄偏偏有个无赖,平日无所事事沾花惹草,对孟姜女早有垂涎之意,几次登门提亲都被拒绝,心生怨恨。如今听说范喜良之事,便去告发官府,官兵不由分说就闯入孟家将范喜良抓走充了劳工。而此时他们才刚刚新婚三日。

自此孟姜女日夜思君,茶不思饭不想。转眼间冬天已至,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孟姜女担心夫君无衣御寒,便缝制棉衣千里迢迢去寻找夫君。到了长城以后才知道范喜良早已经劳累致死,尸首也被埋在长城脚下无处可觅。一时间悲愤交加,肝肠寸断,放声痛哭,直直哭了十天十夜,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刹那间地动山摇飞沙走石,长城坍塌了八百里,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骨。

此事惊动了秦始皇,引得龙颜大怒,下令将孟姜女抓来,等见到真人时竟然被孟姜女的美貌倾倒,想让她做自己的正宫娘娘。孟姜女提出了三个要求,一要造长桥一座,十里长,十里阔;二要十里方山造坟墩;三要万岁披麻戴孝到我丈夫坟前亲自祭奠。秦始皇为了得到孟姜女便答应了。

长桥坟墩已全都造好之后,秦始皇身穿麻衣,排驾起行,过了长城上长桥,再过了长桥来到坟前祭奠。随后就要带孟姜女回宫,孟姜女仰天大笑:“你这昏君!残暴无度,害尽天下黎民,又害死我夫君,你休想让我做你的娘娘!”言毕纵身一跃,跳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时间波浪滔天,排空击岸,仿佛是孟姜女悲愤不屈的灵魂在呐喊。

孟姜女像



据左传记载,最早孟姜女是没有名字的。她的原型是齐国武将记梁的老婆,称为记梁妻。记梁出战莒国,死了。尸体被运回齐国,齐庄公要求就在在城门外进行吊唁。记梁妻不同意,反问齐庄公,:“记梁是怎么死的?如果他是犯了错误而死,干脆就不要运他的尸体回来,如果没有犯错误而是为国捐躯,就应该按照礼仪接入宗庙里祭奠。”齐庄公听完就按照仪式正式的完成了祭奠流程。至此,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没有哭,也没有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实际上只是民间杜撰流传的一个故事,是劳苦大众的一个缩影,为了揭露在暴秦统治下的压迫和无奈。

第一,用来表达秦朝的暴政和沉重的徭役对黎民百姓造成的深重的苦难。

第二,塑造孟姜女的形象侧面称赞当时女性的贞烈。

第三,宣扬美丽的爱情传说,也反应了人们对真正的爱情的美好向往。

第四,从反面衬托出修筑长城工程的浩大,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最后祝大家都能遇到孟姜女和范喜良这样的爱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采然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有两个被国家认定为淄博市的文化传说。一个是牛郎织女另一个就是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是经过很多年的传说演化来的。经过专家考证故事源出于齐国(这篇文章二十多年了,我记不清了,只能大略说之),齐国讨伐南边的莒国,齐国大将杞梁战死。杞梁妻哭奔迎夫。在齐长城迎上夫君尸首,哭得肝肠寸断,可恰巧,一段齐长城崩塌。这段记载在古书里有。而忋梁妻为什么叫孟姜女呢?因为那时齐国姜是国姓,并且是人口大姓。也就是说孟姜女是姓姜而不是姓孟。孟是大的意思。孟姜女的意思就是大姜女,姜家大女儿。类似于我们称呼某个女孩是某家大丫头的意思。因此忋梁妻未出阁时,可能就被人称呼为孟姜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故事越来越越丰富。哭倒的不再是齐长城而是北方的秦长城,齐王变成秦始皇。


74011036932


孟姜女哭长城,是传承中融和咐会的一种传误,而真正的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在淄傅,孟姜女哭倒了长城是齐长城而不是秦长城,当时淄川以南城子村南就是齐长喊,现在的城孑村就是那时以军事要地而得名孟姜女就生池板村,现在那村中姓孟占大多数,当年孟姜女之夫范喜艮去修长城,不幸死在修长城上,孟姜女去寻丈夫,也就几十里地由于悲痛大哭,时逢大雨,长城一部坍塌,由于口音相近,齐听成秦,二是后人有义咐会因为秦始皇名气大,至使孟姜女哭长城成为秦长城,现齐长城遗迹尚好,有愿意考证的不妨一探究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