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水滸傳》中武松血濺鴛鴦樓,為何連自己的未婚妻也不放過?

王新阿寶


武松是廣受讀者喜歡的水滸好漢,有關他的英雄事蹟幾乎家喻戶曉。景陽岡打虎、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等,都是讀者耳熟能詳的故事。其中血濺鴛鴦樓堪稱是武松最為血腥、暴力的一節,殺了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三個正身後,又殺了張都監夫人及十幾個家人、侍女,直殺得‘血濺畫樓、屍橫燈影’。有人就問,為什麼武松連曾被張都監許配給他的玉蘭也不放過呢?要理解這個問題,得回到文本中去。

《水滸傳》第三十回所寫:“武松自從在張都監宅裡,相公見愛。但是人有些公事來央浼他的,武松對都監相公說了,無有不依。外人俱送些金銀、財帛、緞匹等件。武松買個柳藤箱子,把這送的東西都鎖在裡面。”武松受到張都監虛假的禮遇後,張府上下的人都趁機討好他。

張都監中秋之夜在鴛鴦樓安排筵宴,請武松飲酒。武松見夫人宅眷都在席上,吃了一杯,就要走。張都監卻叫住武松與家人一起宴飲。“張都監著丫嬛、養娘斟酒相勸。”“叫喚一個心愛的養娘,叫做玉蘭,出來唱曲。”隨後還當著夫人家眷的面,把玉蘭許配給武松。

也就是在這個夜裡,武松聽人喊有賊,看到“玉蘭,慌慌張張走出來指道:‘一個賊奔入後花園裡去了!’”武松抱著一顆赤誠之心去後花園捉賊,結果卻被當成賊捉住。“眾軍漢把武松押著,徑到他房裡,打開他那柳藤箱子看時,上面都是些衣服,下面卻是些銀酒器皿,約有一二百兩贓物。武松見了,也自目瞪口呆,只叫得屈。”

從書中的細節可以看到張都監的家眷、丫環、養娘、僕人等都是陷害武松的參與者。這些人都和張都監勾結起來,做成一個從上到下都假心假意敬愛武松、親近武松的圈套,讓武松一直都被深深地矇在鼓裡,陷在這個虛情假意織就的大網裡,沒有一點警戒之心。武松本人大概也對玉蘭懷有好感,當他發覺自己被欺騙後,其內心的悲憤可想而知。加之,在鴛鴦樓時,武松已殺紅了眼,失去理智,故而順手殺了玉蘭也就可以理解了。


與書居


武松從飛雲浦逃出生天後,返回孟州城,血濺鴛鴦樓,在張都監府中大開殺戒,一共殺死一十五口,甚至連他的未婚妻玉蘭也沒放過,好像顯得有些心狠手辣。其實不然,這是因為他名義上的未婚妻,就是張都監府上的那個養娘玉蘭也是陷害他的幫兇,她直接參與了那天晚上“誘捕”武松的行動。

請先看一下武松被捕的當天晚上最後時刻發生了什麼:

武松進到房裡,卻待脫衣去睡,只聽得後堂裡一片聲叫起“有賊”來。武松聽得道:“都監相公如此愛我,又把花枝也似個女兒許我。他後堂內裡有賊,我如何不去救護?”武松獻勤,提了一條梢棒徑搶入後堂裡來。只見那個唱的玉蘭,慌慌張張走出來指道:“一個賊奔入後花園裡去了!”武松聽得這話,提著梢棒,大踏步,直趕入花園裡去尋時,一周遭不見。復翻身卻奔出來,不提防黑影裡撇出一條板凳,把武松一跤絆翻,走出七八個軍漢,叫一聲:“捉賊!”就地下把武松一條麻索綁了。武松急叫道:“是我!”那眾軍漢那裡容他分說。只見堂裡燈燭熒煌,張都監坐在廳上,一片聲叫道:“拿將來!”

武松從快活林“醉打蔣門神”後被張都監請到府中開始,到他中秋節的那天晚上被陷害入獄截止,前後大概有兩三個月的時間,足見張都監為了“誘捕”武松可謂煞費苦心。而他在誘捕武松當天晚上的酒席宴前把玉蘭許配給他,也是他精心設計的這個圈套中的一環。目的只有一個——讓武松徹底麻痺大意,放鬆警惕,確保“誘捕”行動萬無一失,且百口莫辯。

顯然,玉蘭心中清楚自己當晚的一言一行會對武松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哪怕她是被脅迫的,她也有其他方式暗示武松免遭這次厄運,可是她沒有,她選擇做一名合格的幫兇。


武松自來到張都監府上後,一直對其好吃好喝好招待,名義上是個看家護院的家人,實際上如心腹一樣看待。而且那些請張都監辦事,給張都監送禮的人,只要武松給傳個話,事後也會給武松送一份禮。日子長了,東西一多,為此武松還專門買了一隻藤條箱子存放這些東西。也就是說,此時的武松已經默認了眼前的一切,他以為自己遇到了命中的貴人,自己要不惜肝腦塗地報答。當然,這一切都是張都監剋意安排的。

這還不算,為了徹底讓武松解除最後一絲或許還殘存的戒備之心,在花好月圓的中秋夜。張都監把一個花容月貌,能歌善舞的姑娘玉蘭許配給了武松。此刻,任憑武松心思再如何縝密,也被這接踵而至的糖衣炮彈砸暈了。對於一個身份還是充軍發配的流犯來說,這不就是逆襲嗎?他此時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這一切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針對他的徹徹底底的陰謀。

當他身陷圇圄後才徹底警醒,知道自己是自作多情了,“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被欺騙後的鬱悶,感到自己人格,智商被侮辱後的沮喪,挫敗感油然而生——而他本來是對自己的極為自信甚至自負的人,這種強烈的反差讓他憤怒到了極點。他感覺原來張都監府中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在對著自己演戲,都在戲弄他,包括玉蘭,他決定要抱復。



當他在飛雲浦展開絕地反擊返回到都監府後,上至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這些罪魁禍首,下至馬伕、丫鬟、老媽子,只要讓他遇到,絕不容情。他要讓曾經欺騙,捉弄他的人付出代價,哪怕你只是一個知道內情的旁觀者,也是格殺勿論,而那個虛假的,名義上的“未婚妻”玉蘭當然也不會倖免。


田獲三狐


武松為何連未婚妻也要殺?如果我說武松自從殺死了自家嫂嫂潘金蓮之後,就性情大變你相信嗎?也就是說武松殺了潘金蓮之後,內心也受刺激了,患了“性格分裂症”;



武松剛來到哥哥武大郎家時,嫂嫂潘金蓮是非常開心的,並不是說武松長的有多英俊帥氣,最主要是因為夫君武大郎在清河縣被人瞧不起,受人欺負,而武松來到家中之後,街坊領居對武大郎的態度就不一樣了,變得阿諛奉承起來了,這些現象潘金蓮都看在眼裡的,她甚至認為這個家多了一個武松會變得更和諧溫馨,自然作為嫂嫂的潘金蓮也要對武松這小叔子熱情,這本是人之常情,


可誰知道看起來憨厚又行俠仗義的武松卻那麼多疑,一度認為潘金蓮不守婦道,而擺臉色給潘金蓮看,言語犀利,完全忘了潘金蓮是自己的親嫂嫂,所以導致原本嫁給武大郎而心裡壓抑的潘金蓮心變的更加脆弱絕望,因為她在這個家完全感受不到親情的溫暖,後來潘金蓮便和西門慶發生了婚外情,然後東窗事發,武松便殺死了潘金蓮,大夥評評理,潘金蓮的出軌是不是和武松的冷嘲熱諷脫不了關係?顯然武松也有責任嘛,武松也是個明白人,自己殺了嫂嫂潘金蓮對他精神打擊是非常大的,如果不是他自己的多疑,潘金蓮不會有婚外情,哥哥武大郎也不會死,但是即便武松後悔也沒用了,從那以後武松便出現了“精神分裂症”了。


現在來說武松的未婚妻玉蘭,其實玉蘭只不過是張都監府上的侍女,且問一下,封建社會下的一名侍女有權力左右自己的命運嗎?張都監叫玉蘭往東,玉蘭就要往東,不敢往西,所以說武松認為玉蘭聯合張都監陷害自己,這理由是說不過去的,可武松執意認為眼前這個面泛桃花的“未婚妻”玉蘭就是個蛇蠍女人陷害自己,況且玉蘭和武松相識時間不長,兩人有多深的感情自然是沒有的,所以武松眼都不眨一下就把這未婚妻給殺了。


詩夜城主


要說這武松血濺鴛鴦樓,還的從大鬧快活林說起。兩回是相互關鍵的,不然說不清楚。

武松被髮配孟州後在監獄住的是單間,吃的是雞鴨酒肉每日還有熱水沐浴,其他犯人叫苦不迭的監獄被武松住的像個星級酒店了。幾進幾齣的武松也深知監獄的各種套路,但沒想到這次卻是如此的不同,自己甚至想會不會養肥了再宰我啊?

其實世上那有這樣的監獄生活,尤其在武松那個年代。如此照顧監獄生活的武松是這裡的一個小獄警人稱金眼膘施恩。因自己開的快活林酒店被比自己有背景的蔣門神霸佔,他早聽說武松的英雄事蹟,想讓武松幫自己奪回酒店經營權,所以才對武松如此厚待。

武松為人仗義路見不平掃黑除惡。更何況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聽了施恩的訴苦後風風火火的趕往快活林酒店,待施恩帶人前來相助時,武松早已三下五除二把惡霸蔣門神撂倒。

有背景的蔣門神豈肯幹休,遂即動用上頭關係找到了張團練,張團練又找了自己的兄長張督監。合謀制定了一套連環計加害武松,先是給了武松一個虛職,日日盛情款待以張督監心腹相待。後又假使丫鬟玉蘭以美貌誘之並欲將玉蘭許配武松為妻。

武松江湖豪爽之人如此厚愛自是感恩戴德。卻不知這一切都是蔣門神與張督監的奸計。最後因賊喊捉賊的財物被盜,將武松誣陷打入死牢。原文中武松半醉回房間聽到有動靜,也是玉蘭從中使壞才致使武松被抓。

後武松飛雲浦脫險得知事情真相,怒火中燒返回城中,將鴛鴦樓正暗自慶幸的蔣門神張督監殺了個乾乾淨淨。連並那個受張督監逼迫陷害武松的玉蘭。

回到問題主題,原文中張督監說將玉蘭許配武松只是一廂情願武松並沒有答應。而張督監也並非誠心厚愛武松,一切虛情假意都是為了設計陷害武松。原文也沒有武松與玉蘭情投意合的任何描寫,只是電視劇中進行了一些有意的渲染。

而就武松為人與最後的結局他並不是一個貪戀兒女情長的人。電視劇的有意渲染多是武松同情和可憐玉蘭的身世,玉蘭心中也不願陷害武松,只是受人脅迫不得已而為之。

所以玉蘭為武松的未婚妻一說,是不存在的充其量是個萍水相逢得妹子。電視劇中武松殺玉蘭的時候玉蘭的眼神是坦然的。就像當初武松殺潘金蓮的眼神,或許也是受了當年殺兄嫂的影響想這天下女人都是這般心狠毒辣。也或許是她們都感覺到了自己的罪有應得。

武松真男人真漢子,殺完人還不忘留下自己的名號。武俠劇中再厲害的高手完事後也頂多象徵性的留個標誌,像武松這樣敢作敢當的漢子江湖第一人。

我就服你!





雲中之筆


因為這位所謂的“未婚妻”玉蘭也是陷害武松的兇手之一,我想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應該是不怎麼了解《水滸傳》裡的這段故事吧,那麼下面我就來簡單敘述一下武松為何要血濺鴛鴦樓為何要殺掉未婚妻玉蘭。


話說武松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後,被髮配到孟州,在那裡他得到了施恩的照顧,並幫助施恩從蔣門神那裡奪回快活林酒店,但蔣門神是有後臺的,他的後臺就是張團練,而張團練的背後則是張都監。

蔣門神被打後,三人便計劃除掉武松,他們因此定下一個計謀,首先張都監出面將武松召到府上,並好生款待,令武松大為感動,中秋之夜,張都監請武松喝酒,要知道武松是一個嗜酒之人,酒過三巡後,張都監叫來府中一個名為玉蘭的養娘,讓玉蘭作陪唱曲,玉蘭唱了一首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後又向武松敬酒,這一唱一敬之間早已令半醉的武松心神皆迷,再加上張都監又補了一句:“此女頗有些聰明伶俐,善知音律,極能針指。如你不嫌低微,數日之間,擇了良時,將來與你做個妻室”,言下之意就是要將玉蘭嫁給武松為妻,這就使得武松對張都監更加感激涕零。


要知道,武松此前歷經坎坷,兄長慘死後更是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雖然他為人豪爽仗義,但也想過上平淡的生活,所以對於張都監表現出的熱情,武松是非常感動的,他說:“量小人何者之人,怎敢望恩相宅眷為妻?枉自折武松的草料”,從中可以看出,武松對娶玉蘭為妻是非常高興的,所以此時的武松一定覺得非常幸福非常幸運,對未來也充滿了希望。

但也正是由於此時對未來抱著太大的希望,對張都監的感恩之情太深,對玉蘭的喜愛之心太重才導致後來武松的大開殺戒,甚至連無辜的人都不放過。

原來,玉蘭也是張都監安排除掉武松的一部分,中秋之後的某日晚上,武松聽到牆外有人喊“有賊”,武松想要為張都監抓賊,也是在玉蘭的欺騙下進入後花園,最終被冤枉成賊,再次被逮捕入獄。


之後的故事情節就是張都監等三人計劃安排了四人在飛雲浦殺掉武松,但被武松反殺,而武松也趁勢殺回鴛鴦樓,將鴛鴦樓裡包括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玉蘭等在內的15人全部殺掉,然後投奔張青,孫二孃去了。

其實武松對玉蘭還是有過感情的,但在鴛鴦樓裡,武松殺紅了眼,連從未參與謀害他的無辜之人都殺,玉蘭又怎會被他放過,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在喪失所有的希望之後,在一切美好的理想破滅之後,心也就跟著死了,心死了,又談什麼感情?他也許想與過去做個了斷,想著親手抹掉過去所有的記憶,而玉蘭就是記憶的一部分,殺掉她殺掉所有人是抹去記憶最有效的方法。


鹹魚閒聊


古典小說《水滸傳》裡面“武松血檢鴛鴦樓”這個片段,應該是最血腥也是最瘋狂的報復殺人場景。

武松為了報復張都監,在張都監家裡大開殺戒,不但殺了張都監本人,以及蔣門神和張團練,還順帶著把張都監家裡的包括僕人使女以及張都監夫人在內的十幾個人都給殺了,其中就包括武松的所謂“未婚妻”,那個叫玉蘭的姑娘。

武松在鴛鴦樓的所作所為,是極盡瘋狂極盡殘忍的,可以稱之為“喪盡天良”,為報仇殺了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似乎是可以理解,但是殺了那麼多(十幾個)無辜之人,是不是太過分了呢?

說起來,武松這個人,儘管是個吃軟不吃硬,“專打不明事理的硬漢”的性格,但是他還是一個很理智的人,就是面對自己的兄長被姦夫淫婦毒殺的“殺兄之仇”,武松的處理也是非常的理智和節制。他先是按照朝廷的規矩法度,收集證據,證人,證言然後按規矩遞狀子告狀,但是這一套對武松不管用,在金錢和勢力面前,所謂朝廷法度和正義良心都是扯淡。作為陽穀縣的都頭,武松自以為自己也是“體制內的人”,但是似乎體制內也沒把他當回事,他依然是告狀無門。

即使是武松看清楚了官府的腐敗和黑暗,他決定動用私刑來為自己伸張正義的時候,他也沒有采取喪失理智的濫殺,他殺了直接當事人西門慶和潘金蓮,把那個“貪賄說風情”王婆交到了官府,並且心甘情願的接受了“刺配孟州”的處罰,他覺得自己是在幫著官府伸張正義。

但是在鴛鴦樓上的武松,表現卻和陽穀縣的武松判若兩人,像是一個完全喪失理智的“屠夫”,變得嗜血和殘忍,究竟是什麼讓武松變成了這個樣子呢?

導致武松發生實質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他被張都監陷害,成了盜賊的他再次發配恩州,並在發配途中的飛雲浦被張都監派去的刺客劫殺的這一些列遭遇,讓武松覺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巨大的傷害,在陽穀縣的被官府輕視和在孟州被官府的欺騙,他對官府基本上就是徹底絕望,同時,“熱臉貼個冷屁股”的被羞辱感也是導致他瘋狂的因素之一。要知道武松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這個臉面。跪著讓人打臉,這個羞恥感讓他喪失理智。

武松的被羞辱的感覺,包括那個所謂的“未婚妻”玉蘭姑娘。

我們看看他和那個玉蘭姑娘究竟是怎麼回事吧!

武松是一個典型的只講“恩怨情仇”的江湖好漢,他的原則是“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江湖道義。恩怨放在第一位,是非放在第二位,甚至是隻講恩怨,不問是非。

他和孟州牢城的“小管營”金眼彪施恩之間就是典型的“只講恩怨不問是非”的關係,施恩對他百般照顧,竭盡阿諛,讓他很受用,也很愧疚,——所謂無功不受祿——這也是施恩要的效果。

投桃報李,武松替施恩出頭,痛打了蔣門神並把他趕出快活林,武松仗著自己的本事,把快活裡幫施恩搶了回來。武松認為這是符合“江湖規則”的,但他不知道,黑社會的規則並不是這樣,他用所謂江湖規則挑戰官府背景的黑社會,遭到黑社會的報復,是必然的。

黑社會的報復,就不是什麼“恩怨情仇”,而是“你死我活”。

武松這個人,在血洗鴛鴦樓之前,對於在主流社會受人尊重以及對官府的崇拜和嚮往的意識還是非常強烈的,在陽穀縣的兩千貫賞金和縣衙都頭這個官職的選擇上就可以看的很清楚——兩千貫賞金面前不眨眼睛,慷慨的散給獵戶,但對都頭的任命卻是立馬跪地磕頭,感謝縣令的“再造之恩”。

對於張都監也是一樣,一個“親隨”的委任,讓武松磕頭作揖,口稱“願肝腦塗地,牽馬墜蹬,唯命是從”。武松的被羞辱感就源自於此。他是真心的想巴結張都監,想通過張都監再一次實現他的那個“一官半職”的理想,他的心是“熱的”。

所以,他對張都監對他的照顧以及高看一眼的所謂關懷是發自內心的感激,幫著張都監辦事也是真心實意的。

當中秋之夜,張都監請他到府上赴家宴和家人一起飲酒上月,並把家裡的歌妓許配給武松的時候,武松大概第一次感到“面紅耳赤”,同時也是“感恩戴德”,玉蘭姑娘請他去抓盜賊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就衝了出去。

但當武松明白這一切不過是張都監的一個“圈套”的時候,武松的心裡落差是可想而知的,被羞辱,被利用,被算計,這些對武松來講就是“奇恥大辱”。這個奇恥大辱足以讓他對官府,對主流社會的虛偽,殘忍,爾虞我詐有了一個相當清醒和深刻的認識,他對官府和主流社會已經不是失望,而是仇恨。

在這樣的一個心態下,武松的報復就變得沒有理智也沒有憐憫,在他看來張都監全家都該殺,沒一個好人,所以,他從潛入張都監的府上開始,就是見一個殺一個,而那個曾經讓他感到過瞬間“溫情”的所謂“未婚妻”已經變成了他的恥辱,面對她,他也是絲毫沒有猶豫,手起刀落。

武松在鴛鴦樓上的殺戮,是一種宣洩,這種宣洩不僅僅是對張都監本人的宣洩,而是對他曾經嚮往的主流社會的一種宣洩。宣洩過後,武松用“殺人者,打虎武松是也”的留言,也宣佈了和主流社會的決裂。


步武堂


玉蘭是張都監設局時,為了迷惑武松有意說要許配給武松的女子,最後死於武松刀下。

武松血濺鴛鴦樓除了殺掉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三人,順帶著還把丫鬟僕人,甚至是之前有些中意的玉蘭也給殺了,當然玉蘭不義在先,其在武松被陷害時,受人指使給武松指路害的武松進了張都監圈套。如果說殺了她這看起來是有點過頭了,但結合當時的情形看,武松一是被逼的失去了理智,二來也許是破罐破摔索性豁了出去。

本來武松是安心伏法並無反抗意識的,沒想到飛雲浦的意外脫險讓武松覺得這社會的兇險陰暗,於是帶著滿腔怒火直奔鴛鴦樓。那時的武松,腦子裡全是復仇了,根本沒什麼時間去辨別善惡與無辜,只要在張都監地盤的人,他都信不過。所以,既然造反,索性把事情鬧大,最後殺完人了,武松鬆了一口氣“這口鳥氣今日方才出得松桑”。

從之前武松請求張青、孫二孃放過押送他的兩個公差看來,武松並不是那種濫殺無辜的人。血濺鴛鴦樓殺了玉蘭在內那麼多無辜的人,只能說是張都監和蔣門神等人給逼的一時失去理智所殺的。再從後來武松一直打扮做行者的行為看,武松應該也是為之前錯殺無辜在贖罪。





戴草帽的小老鼠


在古代,未婚妻應該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尚未完婚,才稱之為未婚妻。
在《水滸傳》武松血濺鴛鴦樓中的玉蘭,並不是武松的“未婚妻”,張督監所說將玉蘭許給武松作妻室。武松當場就是拒絕:“量小人何者之人,怎敢望恩相宅眷之妻?枉自折武松的草料!”
然而張督監所說的真實心裡話?

1、水滸傳中那麼多的大官小官,不是懦弱就是貪官。再看看武松,原本就是一個獲罪入監牢的犯人,張督監怎麼會招待武松猶如座上賓呢?更何況玉蘭崇明伶俐,善知音律。這樣的美人,張督監怎麼會拱手讓人呢?肯定不會!

2、張督監是被張團練和蔣門神的收買,設計陷害武松。

3、武松本是性子耿直,嫉惡如仇的人,面對的陷害自己的人,怎們能心慈手軟!

讀心讀書


筆者認為,玉蘭根本就不是他所謂的“未婚妻”,武松對她根本沒有所謂的感情在內,殺她的時候也根本沒有猶豫。

筆者在正式論述之前,先請部分同志看清楚題主問的問題,《水滸傳》應該指的是一本書,不是央視的電視劇,不是改編了之後的所謂兩人惺惺相惜,你儂我儂,更沒有什麼殺她之前的內心掙扎,欲言又止,然後放手一刀,和過去做了什麼切割云云。

——武松在原著中,倒真是做了切割,但這切割與玉蘭沒有絲毫的關係。玉蘭僅僅只是張都監迷惑武松的一個道具,也只是武松夢想中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換言之,是誰都可以,並不一定要這一個。

【原著哪有這樣的情節】

更進一步說,武松這樣的好漢,有沒有女人都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當初在清河縣,武都頭若是想找個女人,豈不簡單,何苦一直單身呢。

武松在刺配孟州,醉打蔣門神之後,張都監將他叫去,先是叫他做“親隨體己人”,親自賜酒給他,又收拾房間讓他住,早晚喚武松進入後堂,穿房入戶,又做衣服,跟親人一般看待。這很明顯,是為了叫武松放鬆警惕,而武松確實是個精細人,在十字坡的種種表現足以證明他的江湖經驗很豐富,但到這時,也確實被張都監迷惑了。

張都監生怕武松不肯上當,除此之外,武松提出的其他任何要求,無一不應允,別人送的金銀財帛,武松都拿箱子鎖了,到了中秋,張都監在後堂鴛鴦樓下安排飲食,讓武松飲酒,武松這個人也非常講究,看到內眷都在,因此只喝了一杯酒就想退出(由此一節,可見武松並非浪子,懷疑他和潘金蓮有私情的可以休矣,他要是做得出來,也不是武松了),張都監反覆要他坐,他反覆推辭,最後無奈,只好“遠遠地斜著身坐了”(可見是不欺心)。

武松慢慢喝得有些醉意,這時候張都監看時候到了,就讓喚出養娘玉蘭,教她唱曲,玉蘭長得非常漂亮,唱了一首蘇軾的《水調歌頭》,張都監讓玉蘭去勸酒,勸到武松的時候,武松並沒有抬頭,遠遠地接過酒喝了,張都監便說將玉蘭許配給武松,武松連忙推辭,張都監自然不肯,如此又喝了些酒,喝完了酒,武松感覺酒氣上湧,就出去使了幾回棒,再要睡的時候,外面喊道有賊,武松衝了出去,後面的事我們已經知道了——武松中了圈套。

我們仔細看上面這些情節,到底何處寫了武松愛上了玉蘭?又因愛生恨?張都監為什麼要將玉蘭許配給武松?為了讓武松徹底放鬆警惕。為了送玉蘭能讓武松放鬆警惕?因為張都監認為成家立業是每個男人的夢想,尤其這女人又美又能唱曲,對於武松本人而言,最重要的自然是脫去罪身,有張都監的偏愛已經滿足,現在張都監為他想到這一步,他自然更感激張都監,而非部分人所言,武松愛上了玉蘭——其實這時候只要是個還不錯的女人,武松都會感激張都監,重點在感激張都監上,而非愛哪個女人上。

那麼對於玉蘭而言,武松又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一個囚徒,一個賊配軍,還是主人急欲對付的對象,武松在我們眼中是好漢,是英雄,在那個時代的身為養娘的玉蘭眼裡,她只要完成主人的任務即可,又怎麼可能會真的喜歡武松呢?

武松後來在鴛鴦樓上,對玉蘭根本沒有所謂的憐憫可言,當玉蘭看到夫人死了,大叫一聲“苦也”之後,就被武松一刀搠在胸口,她身邊兩個小的也被殺。此刻武松的心中恐怕只有復仇的快感——他應該認為玉蘭是張都監的同黨,從某個角度來說,玉蘭也確實是。武松大概是不會有憐香惜玉之心的,更不存在所謂的人道主義,因為他將這樓中所有的人都殺了個精光——好的壞的,窮的富的,有仇的沒仇的,不獨只有養娘玉蘭一人。


潯陽鹹魚


沒想到這個題目如此受大家抬愛,評論區有不少朋友熱情討論,我的回答是綜合了原著和98央視版電視劇,山東版祝延平主演的那個理論上跟央視版大同小異,未做處理。

原著中武松與玉蘭定親,是中秋夜,張都監讓玉蘭唱了個曲子之後,說許配給武松做媳婦的,帶有隨機性,玉蘭也未參與栽贓,所以武松殺玉蘭血腥味兒更重。

央視版處理成二人有兄妹之情,有一段共處的美好時光,表現了兩人都是苦命人,有一種苦命鴛鴦的味道,這樣鴛鴦樓的隱喻就又多了一層,後來武松殺他也是頗多不捨,從背後捅刀可以這麼理解。


題主這問題讓人感慨,武松血濺鴛鴦樓一節算是《水滸傳》中最為血腥的一段,悲劇意義莫過於此。武松殺未婚妻玉蘭,不但是在殺人,更是在與過去的自己揮刀作別。

評價此事,不妨先回顧一下武松的人生歷程。

莽撞的街頭小混混武松

按照施耐庵先生在《水滸傳》中的交代,武松父母早亡,從小與哥哥武大相依為命,武大老實本分,武松則在武大有些嬌慣的撫養下,喜歡在街上惹是生非,見到宋江後述說到滄州的緣由,“酒後醉了,與本處機密相爭,一時間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廝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就跑到了柴進府上避難。此時的武松,只是個行事莽撞的小混混,惹了事害怕至極,對官府甚為忌憚。

後來聽說那人沒死,踏上回家路,在景陽岡喝多了打死老虎之後,陽穀縣令留他做都頭,武松的反應是——跪謝道:“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終身受賜。”官府老爺們不但不追究他當初責任,還讓他做了官,心內是萬分感激的。做官以後,即使面對汙七八糟的家務事也是恪盡職守。

殺人自首的武松仍然像相信官府

出差回來,看到兄長蹊蹺死亡,調查清楚之後,首先想到的不是殺人,而是去告狀,在知縣虛與委蛇之後,才頓起殺心,就自己動手宰了潘金蓮,然後鬥殺西門慶。做完這些以後,不是逃走,而是去自首。這個時候,他對官府還心存一些幻想,希望可以到了衙門上把事情弄清楚。

發配到孟州以後,出頭替施恩擺平了快活林的事兒,以為開始了新生活的時候,卻掉入了一個巨大的陷阱。被張都監邀約府上請他做親隨梯已,武松的反應是“跪下,稱謝”,然後開始了被當成親人對待、一應事務都聽武松的流金時光。張都監還把心愛的養娘玉蘭指配給武松做妻子,在書中這裡是一筆帶過。

在央視版電視劇中,則擴展成了一段容量不小的橋段,武松與玉蘭情在兄妹夫妻之間,玉蘭照顧他的生活,武松為其日常出力甚多,一段玉蘭洗衣、武松練拳的情節,讓人忍俊不禁。

很快,武松就掉入了圈套,原來張都監的親近不過是溫柔陷阱,他就被誣陷盜竊,重新發配。誣陷武松的執行人,就是玉蘭。在飛雲浦脫險之後,來到鴛鴦樓——為何叫鴛鴦樓呢,金聖嘆解讀是:

鴛鴦樓之立名,我知之矣,殆言得意之事與失意之事相倚相伏,未曾暫離,喻如鴛鴦二鳥雙遊也。

殺了玉蘭,完成自我

他在鴛鴦樓聽到了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的對話,才意識到人心之險惡,對人性和社會徹底喪失了信心。才要大開殺戒,“殺了一百個也只一死!”總共一十九條人命,玉蘭也是不得不死。按照武俠小說,玉蘭應該與武松遠走江湖,如令狐沖任盈盈那般,那就不顯得武松是天人了,也就沒有社會的暗黑風格了。

所以,玉蘭需要死在武松刀下,施耐庵在書中的寫法是“武松握著朴刀向玉蘭心窩裡搠著。”電視劇中則做了展開,讓玉蘭與武松之間通過眼神交流,從武松殺玉蘭,成了玉蘭自尋死,賦予了悲情意義。在牆上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幾個血淋淋的大字,至此,武松完成了自我,一個與過去與自己與社會一刀兩斷的武松新生了。

再後來武松在孔家莊碰到宋江,宋江對他說招安之事,武松則對偶像大哥不再腦殘粉,“武行者聽了,酒店上歇了數杯”“武行者自投西去了”,從始至終沒接話茬,這也是他與大哥宋江的分歧的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