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深圳透露一項重大工程!大灣區格局將被改變

今天(6月15日)出版的深圳各大報紙,都在突出位置報道了“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前一天發佈的《深圳市高快速路網優化及地下快速路佈局規劃》。

這項規劃涉及“8大交通項目”,其中包括多條快速路“單層”變成“雙層”,以及部分快速路下沉“鑽入地下”。

深圳透露一項重大工程!大灣區格局將被改變

上圖:深圳特區報相關報道。

同一天,深圳還公佈了《城市更新單元規劃容積率審查規定》,宣佈將通過“增加轉移容積”,大幅增加住宅、醫療、教育、文化設施用地。

這兩件事,都跟此前深圳宣佈對應屆大學畢業生落戶“秒批”,有著密切的關係。

深圳在當前大城市的“人口爭奪戰”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每年新增戶籍人口、常住人口均在50到60萬的規模,這座城市的實際生活人口已經超過2200萬;加上“訪客”和“過客”(停留不到3小時),有電信運營商統計說,深圳每天生活的實際人口在2500萬人左右。

深圳的面積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其中一半是丘陵、山地、湖泊、水庫等生態紅線保護範圍,不能用來搞建設。深圳事實上已經成為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超大城市。在這種情況下,城市就必須“摞起來”。

深圳的住宅容積率已經大幅提高,90%的區域都將保持在3.2倍以上(6倍以下);至於商住用地,則取消了容積率上限。現在,快速路也要開始“摞起來”了!

一個城市的人口密度,最大極限到底是多少?北京和上海拒絕試驗,因為它們的自然環境不太允許。而深圳,正在做一項挑戰極限的城市試驗。

本文想重點討論的是,在深圳交委公佈的8大交通項目裡,那個最為人忽略、但在大灣區又將影響最大的——深珠通道。

眾所周知,珠江口兩岸發展極不均衡,東岸的“香港—深圳—東莞—惠州”,遠遠超過了西岸的“珠海—中山—江門—佛山”。我此前在專欄裡分析過,2000年以來,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口、資金增長中心,事實上就是“深莞惠”。

如何平衡東西兩岸的發展?當然是——修橋!

珠江口東西兩岸,此前只有一個虎門大橋。嚴格地說,虎門大橋不算跨海大橋,它龜縮在珠江口偏北的位置,距離大海還有相當距離。深圳、珠海的車輛如果使用這個大橋,要向北繞行很遠。

由於大橋太少,虎門大橋幾乎每天堵車,遇到節假日就直接癱瘓。

目前,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的“港珠澳大橋”已經基本建成,即將正式通車,這相當於珠江口的“外環通道”。但遺憾的是,由於沒有采取“雙Y”格局,東岸只連接了香港,拋棄了深圳。現在這座大橋面臨著尷尬的局面——有資格使用這座大橋的車輛不到2萬輛。所以,港珠澳大橋的通車,無法解決珠江口的“痛點”。

由於種種原因,連接深圳和中山的“深中通道”一直進展緩慢,需要到2024年才能建成通車。這是一個橋隧結合的通道,只能通行汽車。僅深圳和東莞兩市汽車擁有量就超過600萬,可以想見“深中通道”通車之後,必將異常繁忙。

“深中通道”,可以看做珠江口跨海的“內環通道”。

深圳提出的“深珠通道”,也就是深圳到珠海的通道,可以看做是“中環通道”。

深圳透露一項重大工程!大灣區格局將被改變

上圖是今天“深圳特區報”的版面截屏,下圖是圖片部分放大:

深圳透露一項重大工程!大灣區格局將被改變

可以看出,深圳是準備讓“南坪快速”向西延伸,在前海最核心的地段(地下),對接“沿江高速”(從圖片上看,沿江高速這段路將下沉入海,而目前是高架)。然後,“南坪快速”繼續向西,跟“媽灣跨海通道”對接後,連接珠海。

怎樣連接珠海?今天“深圳商報”上刊登的圖片給出了暗示:

深圳透露一項重大工程!大灣區格局將被改變

也就是說,“深珠通道”深圳這邊的落腳點在前海核心區,珠海這邊則應該是“淇澳島”,至於中間要不要在“內伶仃島”拐一下,似乎還沒有定論(可能性看來不大)。

“深珠通道”,這是一個全新的叫法。此前,只有“深珠城軌”的設想。

2016年3月,香港大公報曾稱,深珠城軌正在論證規劃中。到了2016年末,深圳規土委公示《深圳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6-2030)》,其中深珠城軌將穿過西麗高鐵站並向東延伸,或可能延伸至汕尾方向。

《珠江三角洲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則表示,深珠城軌的走向為:珠海淇澳—伶仃洋大橋線路—深圳南山。有媒體甚至直接給出了四個主要站點:西麗樞紐、前海、淇澳島、唐家灣。

從深圳使用的“深珠通道”的說法來看,含義顯然跟“深珠城軌”有了較大差異(對接的是通行汽車的“南坪快速”)。因此有人猜測:這個通道將是複合式的,有城軌,更有走汽車的公路通道,跨海方式也是“隧道+大橋”。

也就是說,“深珠通道”相比“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在“走汽車”之外多了“輕軌”這種更能保證“通勤”的方式。這樣,建成後住在珠海北部,到深圳前海一帶工作,就將非常方便,跟在一個城市一樣。

鑑於“深珠通道”目前還在“概念規劃”階段,距離投入使用至少還要10年。但這條通道最終必然會實現,因為廣東要實現均衡發展,太需要深中、深珠通道了。

深圳是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最有“資源外溢能力”的城市(經濟總量大,面積小),至於香港,能量已經很少向內地“外溢”,而是走向歐美。關於這一點,看看李嘉誠家族的資金流向,就明白了。廣州經濟活力不如深圳,面積相當於三個半深圳,自己還有大片區域待開發,所以外溢能力不強。

因此,對於大灣區的“二線三線城市”來說,誰能抓住深圳,誰就能加快發展。深圳的中心區不斷西移,對於中山和珠海來說,只要一座大橋,就可以直通深圳核心區。

所以,未來“深中通道”、“深珠通道”對於中山、珠海等西岸城市來說,是極為重大的發展機遇,所起作用將遠超港珠澳大橋。

深中通道動工後,中山一直希望跟深圳之間修建地鐵。如果深珠通道是“公路+城軌”的通道,則可能反過來影響“深中地鐵”的實施。畢竟,“深中地鐵”需要另外建設,相當於一條全新的通道。

對於惠州汕尾來說,深珠通道、深中通道,都將給他們帶來“承接深圳外溢資源”的競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