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人说玉米下半年行情先抑后扬,你怎么看?

农情快讯


下半年玉米价格行情先抑后扬,这个走势应该是普遍被市场认可的。

一方面,为什么先抑?尽管6-8月份是传统的玉米供应青黄不接时期,但今年临储玉米去库存力度的加大,对玉米市场供应起到了很强的支撑作用。从4月12日启动临储玉米拍卖以来,到6月8日已经进行了九次,共成交临储玉米约4305万吨,远远超过了去年同期的拍卖成交量。大量临储玉米的成交,给出库造成了较大压力。进入6月份,前期拍卖成交的临储玉米陆续进入出库截止期,拍卖粮也将迎来集中出库期,对市场供应的压力也将增大。

另外,华北黄淮产区麦收由南向北已经大范围展开,部分囤货商有意向加快销售玉米,回笼资金,为新麦收购做滕库准备,阶段性上量明显增多。特别是南部麦区如河南的中南部、湖北北部、安徽中南部等地区,因为5月中下旬以来的持续降雨及强对流天气,导致大量的芽麦、赤霉等情况出现,小麦价格相对较低,前期大多在每斤6毛钱以下,近日随着饲料企业入市大量收购新麦用作饲料原料,价格有所上涨,如当前河南南阳等地不完善粒在20%的新麦收购价已涨到了0.90—0.97元/斤。

再次,市场需求回暖存在不确定性。目前,东北玉米市场的实际消费速度较快。其中涉及到的一个时间节点就是东北地区玉米加工企业的补贴政策期限是到6月30日截止。加工企业会抢在6月30日之前尽可能的提升开机率以消耗更多的玉米原料来获取更多的补贴金额,毕竟100-150元/吨的补贴金额是非常大的利润空间。因此,一旦进入7月,补贴刺激结束之后,现货市场的整体的消耗速度势必会出现一个明显下降状态,企业对采购原粮的兴趣不会太大,价格方面也就很难获得进一步支撑。考虑到6月30日补贴截止日之后,企业势必下调整体开机率,个别企业甚至还会进入阶段性检修,其对玉米的需求量将出现明显的下降态势。同时,第一批环保督察“回头看”已正式启动,部分企业面临环保及生产效益压力停产限产,也将对后期玉米消费及下游产品市场带来波动;再加上6月为迎接青岛上合峰会,当地大量玉米深加工企业停工,进一步影响玉米消费。

另一方面,为什么会后扬?一是因为国内玉米市场的供需缺口会拉大。国内玉米播种面积连续两年大幅下降导致玉米产量下降,加之供给侧改革带来市场需求爆发,“双向挤压”使得国内玉米市场由严重供大于求转为严重供不应求。预计2017/2018年度国内玉米市场整体缺口将达到4800万吨。二是临储玉米去库存成效显著,根据当前的成交数量和市场粮源供应情况,市场普遍预计今年临储玉米去库存规模将达到8000万吨左右,这也意味着后期临储玉米库存将下降到1亿吨以下的水平。三是今年主产区的玉米种植成本大幅增加,主要是东北地区今年地租、农药、化肥、抗旱等成本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对后期新粮价格提供支撑。其中,今年东北地区玉米含种植者补贴地租平均5935元/公顷,较2017年上涨28.62%,平均增加88元/亩,相当于每斤玉米成本增加1毛钱左右。四是天气变化对产量的影响已经显现。4月份以来,东北大部分地区持续少雨,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对正处于播种、出苗的玉米生长极为不利。尽管近日局部地区的降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但据反映并不“解渴”,甚至局部地区的降雨过程还伴随着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导致农作物生长受损。目前来看,干旱已经对玉米生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后期的天气也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粮小咖


整体来说,笔者还是比较赞同这种说法的,因为在6月底的时候,国内玉米市场应该仍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一旦到了下半年的7月份开始,国内玉米市场将迎来久违的上涨态势,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下半年的玉米价格将明显领先于上半年,特别是临储玉米拍卖期间的市场价!

所以,玉米下半年行情先抑后扬,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临储玉米出库不足半数,现货市场价格承压!

众所周知,自从4月初开始的2018年临储玉米拍卖以来,累计成交量已经远超去年,近期玉米市场价格也有了一丝的回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玉米市场价格的春天,因为还有一大半的成交后临储玉米尚未进入市场,总量应该超过2500万吨,这大大抑制了在最近两月里玉米现价。

具体来说,截至6月1日,临储玉米通过竞拍形式实际投放到市场的玉米超过3800万吨,而截至5月31日不完全统计,实际出库数量不到1200万吨。也就是说,4~5月成交的玉米实际出库流入到市场的不及三成。

6—7月,玉米价格难言上涨!

4~5月份国内玉米市场共计进行了7次临储拍卖,现货价格自4月份开始开启了一波非常明显的下行走势。5月下旬,在临储拍卖增至800万吨连续投放4周之后,现货市场反而出现相对平稳的走势,华北地区更是走出了一波小幅反弹随即又回落的震荡走势。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现货市场将呈现出企稳态势,不过未来玉米价格可能存在下行风险。

所以,在政策粮拍卖的压力之下,玉米现货市场反倒在5月中下旬呈现出企稳甚至小幅反弹的迹象,令人不可思议,而玉米补贴的大限是导致价格保持坚挺的一个因素。而在拍卖不断进行之下,现货市场能够出现阶段性企稳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政策粮的出库进度。

目前,临储玉米出库缓慢是影响市场价格走势最主要的因素,按照目前的出库速度,在6—7月份,我国的玉米市场价格没有上涨的支撑。

不过,到了七月底,八月初的时候,市场粮源将消化不少,届时的玉米市场价格或将迎来腾飞。

望周知!让自己的亲属、朋友了解。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06.06


粮油市场报


有人说下半年玉米行情先抑后扬,你怎么看?

关于这个观点基本认可,短期内玉米价格应以横向震荡为主,秋季玉米价格上涨概率较大。

一、短期内玉米行情“先抑”的理由:一是玉米临储拍卖压力依然较大。目前临储玉米拍卖已经投放6000余万吨,6月份延续每周800万吨的投放量,对市场冲击依然较大。二是玉米加工企业补贴政策结束。到6月30日为止,补贴政策将被取消,玉米加工企业收购玉米的积极性收到影响,价格也将收到影响。



二、秋季玉米价格“上扬”的理由:一是今年玉米播种面积减少。据2018年5月份公布的农产品供需情况工作报告显示,2018年玉米播种面积减少49.5万公顷,减少到3495万公顷,同比减少1.4%,产量也将降低2.9%,降到2.1亿吨。二是东北玉米旱情影响产量。今年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受干旱影响,有近500万亩玉米渴水严重,虽然近期得到缓解,但减产已成定局,也将对秋季玉米价格构成利好。三是重要媒体看好秋季玉米行情。央视七套农业节目近期发布预测消息,称秋季玉米价格将达到0.95元,让市场充满期待。



综上所述,下半年玉米先抑后扬的走势应该是大概率的事情,大家要结合实际安排自己的经营行为。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


三农广讯


有人说玉米下半年行情先抑后扬,你怎么看?

答案:玉米下半年行情先抑后扬是有可能的,是符合目前市场规律的。

国际贸易影响。国际玉米市场受贸易战的严重影响,从国外进口玉米逐步快速地削减。进口玉米数量几乎忽略不计。

国内玉米市场情况。近几年来,国内玉米价格一路走低,造成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减弱,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产量也随之相对应地减少。今年玉米由去年底每斤最低价0.72元,到今年初受市场影响稍微回升到0.75元。到目前为止,全国玉米平均价为0.80元。

国内销量大增。我国玉米最主要的是养猪业及畜牧业。由于以前饲料价格比玉米相比,要实惠得多。玉米销售受阻。随着近年玉米价格走低,玉米价格逐渐下滑,玉米价格比其它饲料相比,逐渐突现出来。玉米成了养殖户饲料首选原料。这是玉米销售量大增的原因。另外,由于玉米价格低,各种食品加工单位和化工、医药转化率增长迅速。货源逐渐减少,供求逐渐失去平衡。

总之,今年下半年玉米价格先紧后松,价格有望回暖,是玉米市场走向的必然。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