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你不知道的武侠小说的那些事儿

发展脉络

出现基础

武侠小说即用武力来实践侠义精神为主题的小说。侠义精神,可以追溯到我国上古的神话故事中去,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即是这种侠义精神的体现。历史传记也对武侠小说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不小影响。比如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史记·游侠列传》等中,刻画了很多侠客义士的形象,以及此后的魏晋、唐、宋出现的一些著作,为这些形象为武侠小说提供了精神基础。

1. 古代时期(先秦两汉——清代末年)

古代时期大致有五个阶段:

阶段一指的是先秦两汉到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大致是中国古代武侠小说的起源、萌芽和成长阶段,这个阶段武侠小说的特点大致是受“志怪小说”的神奇、夸张等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一些荒诞、幻化等消极的东西。

阶段二指的是隋唐五代时期,这个时期大致是中国古代武侠小说的形成阶段,其主要的特点有三个:第一,趋于形成流派。第二,作品的主题大都是以歌颂侠客见义勇为、打包不平、惩恶扬善等行为为主的同时赞颂侠客特殊的武功技能。第三是作品的艺术技巧,一般以政事、爱情为主要线索或话题,以邪与正、强与弱、善与恶为故事中的矛盾双方,以邪者受惩,恶者遭报,正者得伸,善者获福为故事结局。

阶段三指的是宋元时期,为中国古代武侠小说的成熟阶段。其标志性特征是(1)出现了武侠小说专著(2)武侠小说在宋代文坛上竖起了旗帜(3)形成了流派。这个时期武侠小说的特点是三多,讲古代的故事多,多术气,多神仙气。

你不知道的武侠小说的那些事儿

古龙

阶段四指的是明代时期,为中国古代武侠小说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的特点:一是在样式上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批长篇通俗的武侠小说;二是在文言短篇武侠小说中第一次提出了“情侠类”小说的名称;三是出现了以“剑侠”命名小说专著。

阶段五是清朝时期,为中国古代武侠小说的繁荣阶段 。这个阶段的长篇通俗武侠小说流行较广。

2. 近代时期

辛亥革命后,人们从封建统治下解放出来,各种思想流派涌入中国,报业、出版业得到空前繁荣,文学艺术得到大力发展,各种风格流派的文艺作品异彩纷呈,武侠小说也异军突起,它以独特的武侠们的侠义精神传统深得人们喜爱。

“武侠小说”专称的首次出现于1915年12月的《小说大观》(季刊)(第三集)(上海,包天笑主编)上,林纾(琴南)的文言文短篇《傅眉史》首次以“武侠小说”的专称发表,编者在目次与内文中皆明标"武侠小说"四个醒目的字样。

最有名的武侠小说家便有北派五大家: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朱贞木和王度庐。这主要分为还珠楼主的神怪武侠小说,白羽的社会武侠小说,郑证因的技击武侠小说和王度庐的言情武侠小说等四大派武侠小说。

3. 现代时期

“新派武侠小说”是指自1950年代开始,以金庸、古龙及梁羽生等港台作家为代表所创作的武侠小说,以区别于战前还珠楼主及平江不肖生等人所写的武侠小说。新派武侠小说在传统武侠小说的基础上加上现代(甚至西方)的元素,不囿于传统观念及陈腔滥调,用较现代的文字及角度去演绎中国历史。

你不知道的武侠小说的那些事儿

金庸

武侠小说风靡于海内外华人文坛,至今读者仍热忱未衰。兼且由于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相继普及,武侠小说超越了以往只以文字符号作为表现手段,更以多元、多种的符号形式,配合声音、彩色画面、彩色图片、动作等,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武侠热潮,诸如最近风行的电脑游戏软件、武侠漫画、武侠电影、武侠电视剧等都是。

奖项

温世仁武侠小说大奖赛

“温世仁武侠小说大奖赛”由已故的台湾著名企业家温世仁先生的后人创办于200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温世仁先生终生秉承“武侠是全世界华人共同的语言”这一理念,热爱并致力于武侠文学的写作与出版,《秦时明月》就是他最为知名的武侠小说代表作品。

在前七届大奖赛中,涌现出了大批立意新颖、内涵丰富、手法多样、语言优美的作品,代表了当代武侠小说的风貌;参赛选手涵盖面广,既有坚持武侠小说创作多年的中年作家,也不乏有许多在校的年轻作者。其中,获得第六届温世仁武侠小说大奖赛首奖的长篇《浪花群英传》已经全面上市,第七届长篇首奖作品《跖狗》也即将出版发行。

你不知道的武侠小说的那些事儿

梁羽生

大奖赛分长篇小说奖与短篇小说奖两项,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其中长篇小说最高奖为人民币20万元,短篇小说最高奖为人民币3万元。

代表人物代表作

古代时期

阶段一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无名氏的《燕丹子》, 干宝《搜神记》中的《干将莫邪》、《李 寄斩蛇》等,其中这个时期主要的代表作是《燕丹子》。它可以算是中国武侠小说的第一部作品,主要指的是侠客义士扶弱反暴,以武犯禁、行侠仗义之事。阶段二的代表作有裴铏的《聂隐娘》,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等,其中我们比较熟知的是《聂隐娘》,去年有一部比较火的电影《刺客聂隐娘》就是根据它改编而来。阶段三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吴淑著的《江淮异人录》等,另外还有诸如《洪州书生》《荆十三娘》等充满术气的作品。阶段四的代表作有施耐庵著的《水浒传》,明代王世贞撰写的《剑侠传》等。阶段五清朝时期主要的影响比较大代表作品有《绿牡丹全传》、文康著的《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等》,另外还有诸如唐芸洲撰写的《七剑十三侠》和惜花吟主的《仙侠五花剑》等。

近代时期

主要的代表人物:(按时间排序)

代表人物一

姓名:向恺然(笔名平江不肖生)

代表作品:《江湖奇侠传》、《侠义英雄传》

附注:1922年发表的《江湖奇侠传》企图打破古代武侠小说中的侠义公案小说的老一套故事情节而去探讨一种新思路,开创了武侠小说新纪元。

代表人物二

姓名:赵焕庭

代表作品:《奇侠精忠传》《英雄走国记》《不堪回首》

代表人物三

姓名:顾明道

代表作品:《荒江女侠》

附注:顾明道与向恺然、赵焕庭并称为武侠三鼎甲。

代表人物四

姓名:李寿民(笔名还珠楼主)

代表作品:《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

代表人物五

姓名:王度庐

代表作品:《鹤惊昆仑》《卧虎藏龙》《剑气珠光》《铁骑银瓶》

代表人物六

姓名:白羽(真名宫竹心)

代表作品:《十二金钱镖》《偷拳》

附注:金庸盛赞白羽先生“堪称三四十年代武侠小说一代宗师。”

代表人物七

姓名:郑证因

代表作品:《鹰爪王》《子母离魂圈》《天南遗叟》《女屠户》《塞外豪侠》《铁拂尘》

代表人物八

姓名:朱贞木

代表作品:《虎啸龙吟》《七杀碑》《罗刹夫人》

现代时期

在现代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大都是耳熟能详的人物或者作品,现代时期也可以说是中国新派的武侠小说的开山始祖是梁羽生和金庸。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92年出生于广西,1949年定居香港,五十年代开始进行武侠写作,1984年宣布封刀。其三十年间一共有作品三十五部,代表作品有《龙虎斗京华》《萍踪侠影》《云海玉弓缘》,其中《龙虎斗京华》是新派武侠小说的第一部作品。金庸的作品晚于《龙虎斗京华》一年,他的第一部作品是《书剑恩仇录》,随后就是金庸赫赫有名的联语“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句话所代表的作品,分别是《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其中知名度比较高的应算是《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鹿鼎记》。金庸的本名是查良庸,1923年出生于浙江海宁,其影响越来越大,在金庸的影响下,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都出现了一批新派的武侠小说创作家。台湾地区比较著名的是古龙,古龙原名叫熊耀华,1937年出生,1985年去世,祖籍江西。其代表作品是《多情剑客无情剑》《侠盗楚留香》《陆小凤》《绝代双骄》。继古龙之后影响比较大的是温瑞安,其代表作有《四大名捕》系列和《白衣方振眉》系列。

你不知道的武侠小说的那些事儿

天龙八部

武侠小说的特征及吸引人群

曾看过一个问题,武侠小说为什么吸引人,当时看到的得票最多的答案有这么几个:

(1)因为武侠小说里面有我们去不到的地方,得不到的爱情和达不到的心胸。

(2)因为侠骨柔情,因为自由而有度的想象空间。因为好的武侠小说会让你觉得那就是真实的。会让你明白许多道理。真正的武侠文化是一种能促进自我修养的文化,是一种穿越古今的传承。

吸引人群:

要谈到吸引的人群,首先我们必须把武侠小说定位在金庸古龙等武侠小说的范围内,而不是现在的许多快节奏的网络小说。

(1)大学生,首先大学生的可进行阅读的时间比较多,拥有先天的条件,另外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对于向往的江湖总有那么或多或少的好奇。

你不知道的武侠小说的那些事儿

笑傲江湖

在大学生的阶段,许多人对于江湖中的恩怨情仇和侠义精神总有许多的期待和理解,阅读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会使得大学生形成比较正确的侠义观,另外在许多的武侠小说之中都描绘了大侠对于祖国的献身和付出,比如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夫妇力守襄阳城,抵抗敌国的入侵,这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对于大学生来说许多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都已经耳熟能详,对于许多作品的原著会有一定的兴趣。在金庸等武侠小说中,大多是爱情小说与武侠小说的完美结合,很容易迎合大学生时期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

(2)上班族,对于上班族来说可能趁着路上乘地铁或者休息的时间阅读,因为武侠小说本身就是一种消遣性的读物,不会使阅读者产生越读书越疲劳的情况。

武侠小说的情节是将艺术性、娱乐性和哲理性的统一,在情节的安排上多以追求曲折奇幻,善于制造悬念,非常能吸引上班族将刷手机的时间用来阅读此类小说,既可以满足娱乐性的要求也可以避免上班族由于经常刷手机而感到内心空虚的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