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華為5G技術厲害嗎?在國際上是什麼水平?

kayki


澳大利亞議員呼籲不能將5G網絡賣給中國公司。

澳大利亞在野的工黨議員邁克爾·丹比(Michael Danby)六月初在澳議會上表示絕對不可以將澳大利亞的5G網絡賣給華為、中興等公司。而且理由非常可笑,大概是說華為、中興兩家公司的最高層必許向中國共產黨的黨組織彙報,所以這兩家公司是被政治控制的、使用他們的電信設備會有損國家安全。

並且這件事情背後還有美國的影子。早在2018年的2月份,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羅傑斯和國土安全部部長尼爾森就在會晤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時表達了美方對澳洲接受中國5G網絡投資的擔憂。

華為在5G通訊方面的巨大優勢,是全世界公認的。下面這張圖片就是華為發佈全世界第一顆商用5G芯片Balong 5G01。

華為表示自己很冤。

幾乎是澳大利亞議員發表這樣的荒謬言論的第一時間,華為澳大利亞分部的董事約翰•洛德(John Lord)就發表聲明,稱華為自始至終就是一家民營企業、由華為員工所擁有,這種指責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而且應該注意到的是,洛德本人就曾經是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的少將。

反對中國現在已經變成了澳大利亞政治界習慣打出去的牌。

澳大利亞發表不利於中國的言論在近幾年已經發表了不止一次了。就在最近就發生過澳大利亞總理用中文喊“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了”表示中國勢力正在侵蝕澳大利亞。

所以說發生澳大利亞議員對中國企業開火的事情非常正常,作為在野黨,同時作為堅定的貿易保護主義的支持政黨,他們如果表示願意敞開國門、歡迎中國企業到澳大利亞投資才是奇怪的。

事實上,澳大利亞嘴上說的熱鬧,身體卻很誠實。

華為已經在4G時代為澳大利亞提供了超過55%的通訊設備,那個時候也沒有見澳大利亞政府反對這個、反對那個,反而到了5G時代,華為就從親切可人的供應商,一下子變成了要滲透澳大利亞的邪惡嘴臉,為什麼對待華為的態度幾乎是180%大轉彎,其中的緣由真的是值得深思。

而且總的來說,澳大利亞就屬於打嘴炮的類型。2005年的時候,澳大利亞就承認了中國市場經濟的地位——相比之下,直到現在歐洲和美國還不承認;2015年的時候,中國就和澳大利亞簽署了中澳自貿區協定——在廣義的西方世界裡,澳大利亞屬於非常合作配合的國家。總的來說,就是澳大利亞就是嘴上說說,實際上卻不敢做什麼,也沒什麼動力去做。

所以這次的華為5G事件,可能又是反對派進行的一場政治作秀,畢竟在澳大利亞,反對中國已經是一種政治正確,在野黨往往也是為了反對而反對。而他們越反對,越是說明華為在澳大利亞的業務做的如火如荼、勢不可擋。

當然,這個事件依然給中國提了個醒。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肯定有人不樂意看到,這些人是誰,大家都清楚。

原來這些人還可以用意識形態的說法打擊一下中興之類的國企,現在連華為這樣的徹頭徹尾的民企也在打擊範圍之內,可見這些人反對中國,根本就不是因為他們口中的那些政治口號,而是徹頭徹尾的經濟利益——他們認為,中國只要是賺錢的企業,管你是國有的、私有的,反正我就是要弄死你。

所以該怎麼辦呢?當然是努力發展、用實力迎頭痛擊這些人唄!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近日,在倫敦的“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上,英國電信高級管理者及首席架構師Neil McRae表示,華為是目前唯一真正的5G供應商。在他看來,華為在5G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明顯。那麼,華為為了這個“稱號”做了哪些努力,又取得了怎麼樣的成績,本文將逐一闡述。

華為的5G佈局之路

作為全球領先的通訊設備運營商,華為在5G上的佈局大致可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參與5G標準的制定,二是對5G相關技術的研究,三是打造屬於自己的5G生態系統。通過對這三方面的投入,華為逐漸取得了5G市場的先機。

一、參與5G標準的制定

5G作為未來十年的主流通訊形態,沒有統一的標準將寸步難行,華為是5G相關標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華為在5G上的投入已有六年作用的時間,目前已經深度參與到5G標準的制定和研究。 近幾年,華為在5G標準上動作更頻繁,據悉,2015年華為發佈了Network2020ICT網絡轉型白皮書“,該白皮書是華為綜合了在運營商ICT基礎設施規劃設計、建設、集成的多年經驗及對行業最新技術的理解,對運營商未來網絡的平滑演進、快速上線、統一運維管理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同時,華為還參與了全球ICT行業標準的制定,推動了整個信息與通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華為成為全球ICT產業的領導者地位。

華為在5G標準制定上的遠見和實力讓人們看到了它的決心,這是它多年參與2G/3G/4G網絡標準制定的經驗積累,也是華為的野心體現,那就是成為全球第一的通訊運營商。

二、對5G相關技術的研究

華為在5G技術上的投入非常大,據官方透露,2018年華為總計投入用於5G研發的費用接近50億元,主要研究5G芯片、5G的NSA商用版本、極化碼和5G商用設備等。以極化碼為例,他是一項決定著5G商用普及進程快慢的關鍵技術,極化碼技術的發明者曾表示,極化碼能在短短十年內就走出實驗室,成為一項標準,離不開華為領導和工程師的遠見卓識以及在技術方面做出的貢獻。5G芯片作為未來通訊應用的關鍵,華為在2012年推出了5G芯片的關鍵技術驗證樣機,2015年推出系統測試原型機,2019年將啟動5G芯片的商用。

華為在5G技術指標、產業推進和5G應用驗證上實現了領先,目前已經在韓國、加拿大等地進行了大規模的5G商用測試。

三、打造屬於自己的5G生態系統

光有5G技術遠遠不夠,生態系統也是廠商角逐的關鍵,華為正在打造屬於自己的5G生態系統,華為X Labs就是提前為5G構建生態。早在之前,華為將其研究領域定位在三個方面:人與人的聯接、垂直行業應用和家庭應用,並針對這三個領域設立了專門的實驗室。眾多類型的智能終端成為新生產工具,雲計算和人工智能將成為5G應用的關鍵技術,華為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華為成立的雲計算和AI研究部門就是對產業的佈局。

任何技術的發展都需要和產業生態齊頭並進,5G的應用非常廣泛,涉及幾乎所有的應用領域,它需要華為這樣的技術,更要提前構建完整的生態系統。

華為在5G上取得的成績

華為的5G技術上不斷創新和突破,也在不斷地取得新的成果。2016年,華為的Polar Code方案,被確定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最終方案,這也成為中國企業在通訊核心技術話語權上零的突破。華為在2018年初即推出的5GNR產品順利通過歐盟專業認證機構的認證核查,獲得全球第一張5G產品歐盟無線設備指令型式認證證書。2018年6月,華為發佈了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測試結果,華為成為首家完成基於3GPP R15國際標準的5G非獨立組網測試和獨立組網功能測試,並在測試中實現了各項性能最優。

據悉,華為的首款3GPP標準的5G商用芯片巴龍5G01已經發布,而針對手機等移動端的5G芯片將在2019年6月正式推出。

5G值得讓華為全力以赴

5G不是簡單的網絡升級換代,而是全方位的重新構建,5G網絡將是一個開放的、軟件可定義的架構,它的應用廣闊,如車聯網、物聯網、通訊等,它們都需要穩定的5G技術。目前5G的商業試點已經在全球很多城市啟動,5G對於華為而言是一次重大機遇和挑戰。但我們相信,5G的前景是美好的,它有這樣的魅力,值得華為這樣的巨頭傾其所有、全力以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