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石达开在对手眼中的真实作战水平如何?曾国藩:很一般!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再加上自然灾害和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当属太平天国运动。在历时十四年的抗争中,太平天国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之人物,而最令人敬佩与怀念的当属翼王石达开。今天,人们常用一句话来描述石达开波澜壮阔的一生:16岁出山,19岁统帅大军,20岁封王,32岁英勇就义。那么,在当时的对手眼中,翼王石达开的真实水平究竟如何呢?

石达开在对手眼中的真实作战水平如何?曾国藩:很一般!

曾国藩(1):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

自从名将江忠源率楚勇进入广西参战以来,翼王石达开可谓是逢江必败,毫无还手之力,被吊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直到在橘子洲击败向荣,才找回了那么一点自信。太平军进入湖南后,咸丰下令各地兴办团练武装,辅助清军剿灭贼寇,其中实力最强的当属曾国藩在衡阳编练的湘军,堪称太平军最强劲的对手。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立刻进行西征,攻略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四省,以达到巩固根据地之目的。西征军一路所向皆捷,连下安庆、武昌、九江、湖口等战略要地,但曾国藩湘军出战后,西征军攻势受阻,接连丧师,曾国藩甚至想一鼓作气,东征金陵,一战定乾坤。

石达开在对手眼中的真实作战水平如何?曾国藩:很一般!

正当曾国藩想着如何攻击南京时,天国统帅部决定派翼王石达开率领全体翼殿将士西征。石达开抵达江西前线后,便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即是依托城池和根据地进行防御,不和湘军搞阵地战,并不时派奇兵袭扰。此时,曾国藩乘着胜利之余威,完全不把石达开放在眼里,轻敌冒进,以致在湖口、樟树镇两次大战中损失了大量湘军水陆两师精锐,自己也差点被活捉。因此,曾国藩认为,逆贼之中,当属石达开最厉害,俨然就是当时的一哥。不过,很快他就改变了看法,完全不把石达开当作一回事。

石达开在对手眼中的真实作战水平如何?曾国藩:很一般!

曾国藩(2):石逆屡战屡败,四处游荡,已不足畏惧

脱离洪家王朝之后,石达开想进军浙江、福建,然后建立闽浙根据地,与天京互为犄角,可惜,遭到一连串失败,于是便打算经过江西、湖南、湖北进入四川建立根据地。在进军四川的途中,石达开亲率三十万大军攻击位于湖南中部的宝庆城,但被左宗棠麾下的两万多杂牌军击败,只能遁入广西,拉开了翼王失败的序幕。事后,曾国藩评价他:“钝于浙,钝于闽,钝于宝庆,裹胁着人,愿从者渐少,且无老巢以为粮台,粮米须掳,子药须搬,行且自疲于山谷之间。”可以说,此时石达开已经暴露出自己单干能力之不足,缺乏独当一面之能力,所以曾国藩立马改变对他的看法,从畏惧到不屑。曾国藩复出后,朝廷想派他进入四川剿灭石达开,他很不高兴,因为石达开已经无足轻重,若是自己进入四川,就无缘东征金陵,错失建功立业之机会。

石达开在对手眼中的真实作战水平如何?曾国藩:很一般!

左宗棠:凶狠狡猾,深得民心,不迷信宗教,眼光独到

若论打恶仗,打硬仗,大血仗,石达开肯定是不行,但他善于出奇兵,能有效配合友军作战,是个好队友。此外,石达开深得民心,懂得如何去拉拢盟友,如何搞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例如,石达开经略安徽时,在安庆推行变法,从民众的实际需要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恢复工商业和私有制,废除“圣库制度”和《天朝田亩制度》,大受群众欢迎。在对待知识分子上,他主张搞宽容,禁止部下破坏传统文化,以争取他们对太平天国的支持。故左宗棠说他:“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

石达开在对手眼中的真实作战水平如何?曾国藩:很一般!

黄彭年(骆秉章幕僚):意志坚定,治国之良才,可惜不为我所用,深感遗憾

1863年6月,石达开在四川大渡河畔陷入了绝境,前有波涛汹涌,巨浪滚滚的长江,后有清军骆秉章部和地方团练的包围。为了保全部下性命,石达开下令将妻儿投入江中,然后带着年仅5岁的儿子石定忠前往骆秉章大营请降,以求他网开一面,放将士们一条生路。可惜,骆秉章食言了,石达开受凌迟,其余部众也全都就地歼灭,不留一人。受刑时,任由刽子手割肉而不吭一声。时任骆秉章幕僚的黄彭年记载:“不亢不卑,寓坚强于和婉之中。方其就死,纳履从容,若是我大清忠臣如此死法,叙入史传,岂不炳耀千载?如此人不为朝臣用,反使为贼,谁之过欤?

石达开在对手眼中的真实作战水平如何?曾国藩:很一般!

综上可知,在对手的眼里,石达开虽说打仗不在行,但是深得人心,而且忠于自己的阵营,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可惜,生不逢时,举人出身的他不能为朝廷效力,这不是他的错,而是清廷的错。

本文由“纵横国史”原创,欢迎各位关注,带你涨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