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想活出生命的实相?最简单的方法在这里!

想活出生命的实相?最简单的方法在这里!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这是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的事情。一个人如果快乐,体内就会分泌出一种激素,提升身体状态。一个人如果郁郁寡欢、闷闷不乐,那么身体状况就会随之下降。

在王阳明看来,保持身心畅快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能力,需要通过修养而获得。因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核心思想。

“知行合一”能给生命带来多大的变化?

古时的先哲们认为它是能消除矛盾,统一内外,让自己活在当下;现代的精英们认为它能学以致用,身心合道,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想活出生命的实相?最简单的方法在这里!

而军哥更是说过:“自己跟自己联结,叫知行合一,身心合一,这样就能活出自己的实相。”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理解“知行合一”呢?

最普通的一种理解就是“说到做到”,或者说是“知道并且做到”。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这种理解却能改变你的人生!

想活出生命的实相?最简单的方法在这里!

要真正明白这种理解,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知道”。

理解中的“说到”,只是我们对已认知事物的表达,但由于每个人的表达能力根据天赋和教育都有所不同,所以大多数时候,“说到”并不一定等于“知道”。

更重要的是,所谓的“知道”,究竟是基于眼睛看见了?是耳朵听见了?是脑子清楚?还是逻辑推演合理了?亦或者是看到了事物更深的实相?

想活出生命的实相?最简单的方法在这里!

“人之所以不一样,都是因为思维的层级不一样。”其实军哥这句话就解答了问题,正是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意识层级不同,认知能力也有所不同,“知道”的内容也会因此不同。

有这样一则故事:

父子二人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

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

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同样一件事,用你和旁观的角度去看待,用小朋友和大人的角度去看待,用今天和过去的角度去看待,得到结果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看不清事物实相的人来说,所有的“知道”都是各自的“知道”,并不一定符合事物的实相,这种“知道”不仅有可能是是盲人摸象的差异,更有可能是南辕北辙的差异。

因此,“知道”的前提应该是能看清事物的实相,而不是凭着自己的理解揣测。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层级,如此一来才能拨开表皮,找到事物的实相。

想活出生命的实相?最简单的方法在这里!

相比“知道”,“做到”理解起来更为简单,用现在的话理解,那就是执行。

“知道”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有可能会发生变化,而我们的“知道”也会因此不断变化。我们去不断调整,落地的行为,就可以被称作“做到”。

但是,要知道,“做到”同样不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过程,它与“知道”同样,需要在过程中提升,在过程中验证,最后两者才能同频达到一个统一和谐的状态,成为你最后的收获。

只知不行,是谓知识;知而行之,是谓“知道”。宇宙中的大道千千万,你都明白了,也不管用,只有当你知而行之,你才能合乎大道!

想活出生命的实相?最简单的方法在这里!

其实,在生命中,知行合一只是其中一个途径,想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生命更丰满,我们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去学习的部分。

军哥就说过:“知行合一,身心合一,与己合,与人合,与宇宙合。”可见,知行合一不过是开始罢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掌握“合”,用“合”贯穿我们的生命,使自己能联结更多的事物,汲取更多的能量,变得更强大,更优秀。

这也就是《宇宙联结智慧》当中“合一”的思维:“佛祖讲,万事万物都是一体的,最后还升华到一个思维,叫合一,也就是你跟什么合,你就能拥有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