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時節,山坡的野花早也沒了形影,但見馬兒絲花在寒風中高擎著冬天山野花卉一族的旗幟。
馬兒絲是鄉間對一種野草的俗稱,聽老人們說,因其花形似馬尾得名。我少年在家當割草娃兒的時候,常割馬兒絲草喂生產隊安排我家養的那條溫順的盤角牛。馬兒絲葉片邊緣有鋸齒,人手觸及容易被割,割馬兒絲草時,握草的手不能上下滑動,否則會被草緣割傷。我割馬兒絲草雖然方法得當,注意小心,但手掌也常有被馬兒絲割傷的痕跡。一個冬天的下午,雨過雲稀,太陽暈暈照在山坡。我和鄰居的割草娃兒汪禮高揹著草背篼,穿著木板鞋,來到大深田後的水竹林。林裡散佈有大小石包,生長有馬兒絲、馬富草,有根水竹椏上還有一個鳥窩。我們砍水竹棍兒敲鐮刀,割馬兒絲花做花帽,唱了望牛娃的山歌,又唱道士做“打繞棺”法式時的“說花”腔調,全都是又敲又打,又唱又跳(肯定是亂唱亂跳),幾礅石包被我們梭紅了,一壩荒草被我們踩平了。我們唱著跳著,竟然忘了割草的正事!當聽到老鴰“嘎——”、“嘎——”叫著飛回山崖時,才發現天快黑了!這時我們安靜了,啞聲了,急忙找草割,可已經沒時間割滿一背篼草了!沒辦法,割了幾把“慈竹毛兒”(慈竹丫枝)和馬兒絲草豎放在背篼裡,背躲著大人揹回了牛欄屋。哪知我們這樣的投機取巧,也沒躲過從黑雀巖挖冬土收工回家的父親的“法眼”,我和汪禮高都理所當然地捱了各人父親的一頓排(打)。我參加工作後回村見到汪禮高時,他總會提到小時候在大深田唱跳的事,前幾天回老家吃我五弟開文家的年豬湯時,汪禮高又談到了這件兒時趣事。
馬兒絲的學名是什麼,經查閱資料認為:馬兒絲就是“荻”,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閱讀更多 看看天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