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A股正式纳入MSCI倒计时1天,全球估值凸现“洼地效应”

A股正式纳入MSCI倒计时1天,全球估值凸现“洼地效应”

事件:

A股正式纳入MSCI倒计时1天

观点:

此次A股纳入MSCI短期市场提振作用,中国投资者结构进一步向机构投资者转变,金融对外开放有待进一步加深,全球估值凸现“洼地效应”。

A股正式纳入MSCI倒计时1天,全球估值凸现“洼地效应”

一、短期外资流入对市场情绪有提振作用,实质影响有限

A股纳入MSCI正式进入倒计时1天。 今年5月15日,MSCI官方发布了纳入MSCI中国指数最终的A股名单。其中,234只A股被纳入MSCI指数体系,纳入因子占比2.5%。加入的A股将在MSCI中国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分别占1.26%和0.39%的权重。

中国A 股纳入MSCI 新兴市场指数将分别对中国股票市场带来500 亿人民币的增量资金,共计带来1000 亿的增量资金,这一资金仅限于跟踪MSCI 的被动资金,而如果加上主动的管理资金,那么外资入市规模会更大。

8月份以后,今年按5%纳入预计将带来1215亿增量资金,按照两步走的流程,预计6月和9月分别有约600亿资金流入,这部分资金主要是以MSCI为基准的指数基金,但考虑到被动型指数基金需要按照权重把资金分别配置到 “入摩”的234只股票中,因此带来的增量资金对于这些大市值个股而言实质影响有限。

二、投资者结构向机构投资者转变

从亚洲新兴市场的经验来看,加入MSCI后,外资机构的持股比重显著提升,有望提高到20%左右(中国台湾从不足5%提高到25%,韩国从3%提高到15%)。同时外资在全市场的交易占比也将显著提高到25%左右(中国台湾从3%提高到25%,韩国从3%提高到30%)。目前,A股的外资持股与交易占比都在3%左右。

三、扩大MSCI A股纳入比例,金融对外开放尤需进一步加深

加入MSCI指数体系有望加速A股国际化进程,提升A股市场成熟投资者的比重,从而对A股市场投资风格和投资环境带来进一步优化。

2018金融开放大年,近年来海外投资者投资A股的途径不断丰富,目前已有的路径包括QFII、RQFII、中港基金互认、沪港通和深港通等渠道。

但从目前纳入比例来看,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仍然处于较低的开放水平,如果金融开放程度稳步加深,将持续提升MSCI的A股纳入比例。若A股调整市值权重按100%纳入,根据路透数据,目前全球以MSCI指数为标的的资产规模超过10.5万亿美元,97%的全球顶级资管以MSCI指数为基准。而如果加上主动的管理资金,那么外资入市规模会更大。根据MSCI的进度,中国A股市场最终将全部被纳入到新兴市场指数,这将会在中长期的时间内带来约2万亿人民币的增量资金。

四、趋势已经发生了改变,全球估值凸现“洼地效应”

全球发达市场平均的MSCI指数市盈率为17.60,其中美国标普500市盈率为19.10,亚洲国家的日经225和MSCI东南亚的市盈率分别为17.50和16.00,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与南非市盈率均超过均值,达到22.00和17.90之高。

相比之下,MSCI中国的市盈率只有15.20,与北美、亚、非、欧相比均为最低,沪深300的估值更低,2017年仅为14倍左右。据Bloomberg测算,预计2018年MSCI中国市盈率仅13.30,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经济体,中国市场凸显“估值洼地”。

表1:全球市场的市盈率对比

A股正式纳入MSCI倒计时1天,全球估值凸现“洼地效应”

A股目前处于全球市场的估值洼地,市盈率远低于国际市场。同时,A股市场外资持续流入,增配趋势凸显。

通过各方面对比,在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积极推动下,中国经济表现出了超出预期的韧性,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预期也在不断的修复;MSCI接纳A股推动更多中盘板块蓝筹(价值成长股) 。

风险提示:本报告所载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的,本公司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适当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观点等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