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有些地区被称为走到哪都饿不死,原因是这里有随处可见的野果

在野外,尤其是在农村一些地区,山林野外总能看见一些颜色鲜艳的野果,让人看着很有食欲,但不了解的野果,不敢采摘食用。下面就介绍几种美味的野果,下次认出来就能尝个鲜了。

1、野木瓜

有些地区被称为走到哪都饿不死,原因是这里有随处可见的野果

野木瓜是一种热带水果,又名铁脚梨、木瓜突等,享有“百益之果”美称,为中国的特有植物,是一种名实相符的天然、纯绿色、有机食用果品,是现代人最适宜的休闲、食疗果品。分布在中国大陆的贵州、重庆等地,其中以贵州遵义野木瓜最为驰名,遵义正安也被称为“野木瓜之乡”。《诗经》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木瓜”指的就是野木瓜。

2、牛奶子

有些地区被称为走到哪都饿不死,原因是这里有随处可见的野果


牛奶子,别名:剪子果、甜枣、麦粒子,牛奶子为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常见的植物,生长于海拔20-3000米的向阳的林缘、灌丛中,荒坡上和沟边。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因此植物体各部形态、大小、颜色、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3、蓬蘽[lěi]

有些地区被称为走到哪都饿不死,原因是这里有随处可见的野果

常被人们和覆盆子弄混,两种植物很相似,但还是不太一样的。在我国湖北东南部(通山),广东,广西,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有分布。全株及根入药,能消炎解毒、清热镇惊、活血及祛风湿。

4、桑葚

有些地区被称为走到哪都饿不死,原因是这里有随处可见的野果

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现在野生的桑葚越来越少见了,种植桑葚的越来越多。种植的问题,可以在云种养平台咨询专家,它是全球最大的农技问答网站。里面集合了数万名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专家,提出的每一个问题2分钟内就会得到回复。

5、茅莓

有些地区被称为走到哪都饿不死,原因是这里有随处可见的野果

生于海拔400-2600m的山坡杂木林下、向阳山谷、路旁或荒野。在我国分布广泛。果实酸甜多汁,可供食用、酿酒及制醋等;根和叶含单宁,可提取栲胶;全株入药,有止痛、活血、祛风湿及解毒之效。

6、苦糖果

有些地区被称为走到哪都饿不死,原因是这里有随处可见的野果

苦糖果是忍冬科忍冬属的一种植物,产陕西和甘肃的南部,山东北部,安徽南部和西部,浙江(定海、杭州、天目山),江西(修水),河南,湖北西部和东南部、湖南(慈利)、四川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及贵州北部和西部(威宁)。生于向阳山坡林中、灌丛中或溪涧旁,海拔100-2000米(四川西部达2700 米)

7、桃金娘

有些地区被称为走到哪都饿不死,原因是这里有随处可见的野果

初秋,是桃金娘果熟时节。其果先青而黄,黄而赤,赤而紫。挂果累累,像一个个缩小版的酒杯,果中有芯,很象一条虫子,芯外多籽,味道异常甜美。岗稔熟得紫色的时候最好吃,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舌头牙齿也会被染成紫黑色。

8、山血丹

有些地区被称为走到哪都饿不死,原因是这里有随处可见的野果

山血丹,又名腺点紫金牛、百两金。灌木或半灌木,高1.5m,有匍匐根状茎,茎叶幼时被毛。叶革质,矩圆状狭椭圆形,长10-15cm,宽2-3.5cm,近全缘或微具微波状齿,边缘反卷,叶面无毛,背面细微柔毛。花白色,近伞形。花期5-7月,果期10-12月。核果球形,直径约6mm,深红色,微肉质,味微甜,可鲜食。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由于野果的具体生长环境各有不同,食用前还是要慎重。尤其是小朋友,以防过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