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有些地區被稱為走到哪都餓不死,原因是這裡有隨處可見的野果

在野外,尤其是在農村一些地區,山林野外總能看見一些顏色鮮豔的野果,讓人看著很有食慾,但不瞭解的野果,不敢採摘食用。下面就介紹幾種美味的野果,下次認出來就能嚐個鮮了。

1、野木瓜

有些地區被稱為走到哪都餓不死,原因是這裡有隨處可見的野果

野木瓜是一種熱帶水果,又名鐵腳梨、木瓜突等,享有“百益之果”美稱,為中國的特有植物,是一種名實相符的天然、純綠色、有機食用果品,是現代人最適宜的休閒、食療果品。分佈在中國大陸的貴州、重慶等地,其中以貴州遵義野木瓜最為馳名,遵義正安也被稱為“野木瓜之鄉”。《詩經》中“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的“木瓜”指的就是野木瓜。

2、牛奶子

有些地區被稱為走到哪都餓不死,原因是這裡有隨處可見的野果


牛奶子,別名:剪子果、甜棗、麥粒子,牛奶子為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常見的植物,生長於海拔20-3000米的向陽的林緣、灌叢中,荒坡上和溝邊。由於環境的變化和影響,因此植物體各部形態、大小、顏色、質地均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3、蓬蘽[lěi]

有些地區被稱為走到哪都餓不死,原因是這裡有隨處可見的野果

常被人們和覆盆子弄混,兩種植物很相似,但還是不太一樣的。在我國湖北東南部(通山),廣東,廣西,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河南有分佈。全株及根入藥,能消炎解毒、清熱鎮驚、活血及祛風溼。

4、桑葚

有些地區被稱為走到哪都餓不死,原因是這裡有隨處可見的野果

早在兩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國皇帝御用的補品。因桑樹特殊的生長環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長,無任何汙染的特點,所以桑葚又被稱為“民間聖果”。現在野生的桑葚越來越少見了,種植桑葚的越來越多。種植的問題,可以在雲種養平臺諮詢專家,它是全球最大的農技問答網站。裡面集合了數萬名種植和養殖方面的專家,提出的每一個問題2分鐘內就會得到回覆。

5、茅莓

有些地區被稱為走到哪都餓不死,原因是這裡有隨處可見的野果

生於海拔400-2600m的山坡雜木林下、向陽山谷、路旁或荒野。在我國分佈廣泛。果實酸甜多汁,可供食用、釀酒及制醋等;根和葉含單寧,可提取栲膠;全株入藥,有止痛、活血、祛風溼及解毒之效。

6、苦糖果

有些地區被稱為走到哪都餓不死,原因是這裡有隨處可見的野果

苦糖果是忍冬科忍冬屬的一種植物,產陝西和甘肅的南部,山東北部,安徽南部和西部,浙江(定海、杭州、天目山),江西(修水),河南,湖北西部和東南部、湖南(慈利)、四川西部、東北部和東南部及貴州北部和西部(威寧)。生於向陽山坡林中、灌叢中或溪澗旁,海拔100-2000米(四川西部達2700 米)

7、桃金娘

有些地區被稱為走到哪都餓不死,原因是這裡有隨處可見的野果

初秋,是桃金娘果熟時節。其果先青而黃,黃而赤,赤而紫。掛果累累,像一個個縮小版的酒杯,果中有芯,很象一條蟲子,芯外多籽,味道異常甜美。崗稔熟得紫色的時候最好吃,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舌頭牙齒也會被染成紫黑色。

8、山血丹

有些地區被稱為走到哪都餓不死,原因是這裡有隨處可見的野果

山血丹,又名腺點紫金牛、百兩金。灌木或半灌木,高1.5m,有匍匐根狀莖,莖葉幼時被毛。葉革質,矩圓狀狹橢圓形,長10-15cm,寬2-3.5cm,近全緣或微具微波狀齒,邊緣反捲,葉面無毛,背面細微柔毛。花白色,近傘形。花期5-7月,果期10-12月。核果球形,直徑約6mm,深紅色,微肉質,味微甜,可鮮食。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由於野果的具體生長環境各有不同,食用前還是要慎重。尤其是小朋友,以防過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