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做人有道,衣食自然会来

做人有道,衣食自然会来

来源:学习蔡礼旭老师(ID:xuexicailixulaoshi)

社会存在的根本意义在于教育,而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人的德行,德才之间,德更重于才。那么,努力修德,对己对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好处呢?我给你们讲一个关于我老师的故事。

我老师曾经跟他叔叔一起给东家干活。玉米种下去,刚刚长出来的苗好几棵,要把那个小苗除掉,留下最大的,这叫间苗。叔叔带了很多的晚辈一起去,结果人家一亩两亩都干完了,他连半亩都没干完,干得特别慢。田间休息的时候,叔叔就过来骂他,你怎么这么笨,也不看看我们是怎么干的,年轻人学着点,这还要人家教吗?自己看。

我的老师一边吃饭,一边回答,我看见了。叔叔说,你还犟嘴,看见了还不学?我不学。哎,看见了你还不学?你这是什么意思?你知道我们一天工钱多少,你一天多少?你连我们一半的工钱都领不到。他说:我虽然领不到你们一半的工钱,可我就是不学。我知道你们是怎么间苗的。一窝玉米,五六棵,你们是不管大小,把这边一刨,就留一棵。听懂了吗?因为大的玉米有可能长这边,有可能长那边,也有可能长到中间。如果这棵大的长在中间的话,要往边上刨,那就慢多了。可是那拨人很聪明,总是留右边的那棵,当然快。我的老师说,你们这样刨的话,违背了两个法则,一是违背了天道。让某棵苗长得特别大,是谁选择的?是老天选择的。第二,也违背了人道,对我们的东家不忠。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东家请你来,付你工钱,你怎么不好好替人家干活?一个天道,一个人道,你们这样做,有后果的。

他叔叔听了这番话,更加生气了,你还教训我?你懂什么!你干你的。他们继续干活。工钱谁多?他叔叔那帮人多。老师只拿很少的钱。很多年以后,我的老师,虽然没有读过书,后来却成了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在全国各地办了六百多所女校,非常受人尊重。有一年还乡,县长亲自来接待他。那个时候没有奔驰,有轿子,县长请他一起坐着轿子回到了老家,非常荣耀。

下轿的时候,在村口看到一个老人,躺在垃圾堆里面。仔细一看,是谁?他叔叔。叔叔一看,大侄子回来了,这么体面,马上就过来了。“你现在好了。看看我,现在可是惨了。”他马上把这句话接过来,“叔叔,我不是现在才好的,我是早就好了。当初跟你间苗的时候,我就好了。你不是现在才惨的,你早就惨了。”这句话一出,老人泪流满面。侄子十五六岁的时候已经讲过这个话了,他那个时候不信,现在信了。他马上说:“你虽然是我侄子,但你可能是圣人。你能不能告诉我,我现在的命运是怎么回事。我现在是有儿不养我,饥一顿饱一顿。最关键的是,我死了都无葬身之地,连收尸的人都没有啊。”你看,这就是因果规律了。他当初违背了天道,现在老无所养,没有一个安稳的地方,说不定要暴尸荒野,某一天死了之后,野狗就把他吃了。他还违背了人道,所以他有儿子也不养他。

他说:“那怎么办?你能不能给我一个办法啊?我现在都老了。”我的老师说:“我没办法帮你,只有你自己可以帮你。如果你现在相信,还来得及。你现在走来走去,还能走吗?”叔叔说还能走。“这样,你看到地上有些马粪、牛粪,你把它捡到田里去,在路上是脏,在田里面是肥料,这就符合天道。至于下面的事情,你自己去悟。”

叔叔已经悟到了,于是每天拿着篮子拿着筐,去捡马粪牛粪,然后跑很远的路,倒在当年的老东家的地里,亏欠那个老东家了嘛。天天如此,大概干了几个月。那个老东家看到每天都有一个人从很远的地方,把马粪牛粪背过来,倒在他的地里。他就很纳闷,有一天实在忍不住了,叫管家把他叫过来。

一看到东家,这个叔叔就跪下了。他说,东家啊,我对不起你啊。你当年请我干活,我就是那样干的啊。所以落得这样的结果,家有儿不养啊,以后还可能死无葬身之地。现在我老了,懂这个道理了。现在我也不是为你干,我是为自己赎点罪。这番话把东家感动了。还有这样的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就说了,我后院有个小树林,那里有间房子,好好的,你就住在房子里,帮我看看树林,我保证你有吃有喝。你如果死了,你孩子不葬你的话,我管。”落了一个晚年还有那么一点薄葬。

所以各位同学,你听完这两个故事之后,有没有感受?做人,你不要不相信,做人有道的。不要违背了道去干那些事。按照夫子的话,如果你用不义的方式,即使赚到了钱,不义之财对你来讲反而是灾难,不会给你带来好处。《论语》讲:“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你要担心的,不是食的问题, 要担心是不是符合道的问题。所以,以前古人讲,衣食里面没有道,而道里面有衣食。也就是说,你只要符合道,衣食自然会来的。

摘自《如是中庸》(运用中华文化智慧,解决一生中必然遇到、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