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第四次经济普查渐次铺开:今年人均GDP 有望站上1万美元


目前,各地正陆续启动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

5月22日,山东启动了第四次经济普查综合试点。5月27日,宁夏也启动了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本次经济普查,主要涉及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和过去几次普查不一样的是,本次普查还会摸清全部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状况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而在2019年,将利用此次普查数字对2018年经济总量以及此前一些年的数据进行修正。其中一个重要的看点是,今年人均GDP可能会在1万美元左右。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蔡志洲认为,今年人均GDP有望达到1万美元。"经济普查后GDP(国内生产总值)会调高,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因素,所以今年全年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上问题不大。可能再过几年会达到人均GDP为1.2万美元,达到高收入国家的标准。"

各地陆续启动普查

据了解,许多地方统计部门已经开始招收经济普查人员,一般需要统计、贸易等专业。

上述行动是加快年底经济普查布局的一个缩影。国家统计局通常在"三"和"八"年度进行经济普查。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点是2018年12月31日,普查期间的数据是2018的年度数据。

根据国务院关于第四次经济普查的通知,此次经济普查的目标是在中国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所有单位、工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

根据各地发表的新闻,本次经济普查的特点将了解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了解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和产业F的现状。ORM,找出负债累累的情况和新产业的发展。地方结构改革、新能源扩张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发展,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建议。

厦门大学经济学教授丁昌法指出,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总体上是有保障的,但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找出债务数据有利于防范经济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沈丽胜也指出,要重视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

二十一世纪,记者了解到,该行业覆盖了包括矿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在内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本次调查涉及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生产能力、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服务活动、能源消耗、研发活动、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交易等。

人均GDP预计超过1万美元

第四次经济普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国的人均GDP是否会在2018年间达到1万美元以上。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2017年度人均GDP为5966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比上年增长6.3%。按美元计算,合并数字为8836美元,名义增长8.7%。

第四次经济普查渐次铺开:今年人均GDP 有望站上1万美元

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6.8%,人均GDP为2018美元,为1万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四月发布了一项预测,预计中国2018的人均GDP将超过1万。

沈利生指出,今年实际经济增速假如是6.5%左右,再加上物价因素,人民币汇率稳定,以及全年经济普查后GDP总量上调,2018年中国人均GDP有望达到1万美元左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每次经济普查后,中国GDP和人均GDP数据都会上调。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增加了16.8%,这是因为普查修订了第三产业数字。

2013年中国经济普查进行后,这一年GDP数据修订为588019亿元,被调高约1.9万亿元,比此前初步核算数增加了3.4%。

考虑到2017年中国人均GDP已经接近9000美元,2018年人均GDP调高3%的话,也会有接近300美元差额,对人均GDP提升影响较大。

"中国有望在3年后,人均GDP达到1.2万美元左右的水平。但是要注意,因为不同的人收入差距,很多人未必对此有感觉。"沈利生说。

蔡志洲认为,随着中国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上,中国的经济增速也会逐渐放慢,因为经济总量基数大,这都是正常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