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当年的三株口服液为何现如今销声匿迹?

岁月的保养师


“三株口服液”真是一个充满回忆色彩的名字,我记得三株口服液最火的时候是1996年前后。我感觉那个时候“三株口服液”简直就是包治百病的超级神药,我一个体弱的远房表弟在喝,我头疼的奶奶也要喝,甚至头部受伤的爸爸也被我爷爷建议喝“三株口服液”。

打开电视县级市级省级电视台全是“三株口服液”,关了电视机走在农村的大街上,电线杆和土墙上甚至猪圈上写的也是“三株口服液”,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到现在我都没有见识过把广告做到如此境界的商品。那个年代,开谈不说“三株口服液”你都落伍了,连我只会写自己名字的爷爷都对“三株口服液”顶礼膜拜,在他心中“三株口服液”就是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灵丹妙药,只是他身体健康,也没有钱买来天天喝着防病。那时候,喝“三株口服液”真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啊!

“三株口服液”火了之后,我记得还出现了“五株王口服液”、“六株王口服液”甚至“万株王口服液”,老百姓甚至认为五株比三株多了两株,就开始买五株王,想想都感觉很好笑,哈哈。现在看来,当年的“三株口服液”火透了半边天,主要就是那时候群众对保健品的认知缺失,再加上当时的法律法规缺失,尤其是对广告行为的限制存在漏洞,当年那种广告行为明显违法,就是将保健品说成了包治百病的药品,严重误导消费者。随着群众对保健品本质的逐渐认识,这样的套路很快就失效了,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当时记得还有中华鳖精、北大富硒康,还有近些年的脑白金等,基本上都是沿袭了“三株口服液”的套路,就是狠砸广告的保健品,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已。您认为如何评价“三株口服液”现象,欢迎讨论,敬请您关注我,谢谢!


心怀17


见到这个题目,还真忍不住进来了。在我几岁的时候,三株口服液可以算是火爆一时的“神药”,好像跟它旗鼓相当的,还有个叫做“哈慈五行针”的东西。但相对而言,我对三株口服液的印象最深,因为当年父母给外婆买过,而且是满怀希望买的,只是效果稀疏平常。

除了在电视和广播中大肆宣传外,这个产品还印发了大量的传单,并雇人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发放。对此,我记忆犹新,因为我当时年纪小,经常偷偷跟在后面把传单一张张捡回来。当时对保健品的宣传比较放任,没有像现在这么规范,所以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三株口服液在短短两三年内成了家喻户晓的产品。

由于它宣传的很神奇,许多患有老年病和慢性病的家庭,都会报着试一试的态度去购买。至于它的价格,我记不清了,但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父母买了几盒三株口服液,父亲骑着大二八自行车,我坐前面,母亲坐后面,跑了十好几里路去给外婆送去。当时,连我都觉得,外婆吃了这个“药”,病很快就会好了。

但是,同现在许多保健品一样,它的实际效果并没有宣传地那么神奇,甚至于跟喝了点饮料没什么区别。据说,后来还惹上了官司,有病人喝了之后患上了高蛋白过敏症,于是该企业被告上了法庭。不管具体原因如何,我个人觉得,实际效果不理想,是一个产品走向衰落的终极原因。

基于童年时对三株口服液的印象,我现在对任何保健品都报着排斥的态度。在此,也提醒大家,要想获得健康,还是需要平时注意饮食健康和作息规律,加强体育锻炼,一旦有了疾病,要第一时间去医院检查治疗,切不可相信保健品的虚假宣传和尝试各种民间偏方。恕我直言,在健康面前,最大的两个骗子,就是保健品和偏方。


史海烂柯人


三株口服液真是时代的产物啊,想当年到处是三株口服液的广告,特别是农村的墙上全部刷的是三株口服液的标语。看到标题就想起来当年的景象。你有没有感触?

估计看这个标题的人都是40左右的人了。我当年也刚上小学,整天三株口服液的广告,而且巨贵,48元一支。一盒480元,十天的量,那时候农村人均年收入不过几百元。是不是?可见是不是天价产品。我在城里工作的哥哥,花了四个月的工资,买了一盒给母亲。母亲拿着根本舍不得喝,村里人都羡慕。

就这样的产品,创造了很多第一,单一保健品年销售80亿,到现在还没人打破。厉不厉害?那个时代人们还很单纯,对于这介于药和保健品之间的产品根本没有意识。忽然来了这样的,不是药但是治病还没有副作用,还不用医生看病,反正就是神药,啥都治的产品。加上广告和企业宣传,成了那个年代最流行的健康消费品。人们消费除了跟风外很多人的心态是炫耀。至于是否治病很多人不关心了。

至于倒闭是必然的了,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自然会消失,对不对?咱们先从观念说起吧,现在如果让你去消费,你会很理性。所以那种产品不可能走到现在。是不是?

还有个原因也是树大招风了,当年的三株口服液的创始人吴炳新一直宣传自己加公司品牌,非常像现在的互联网大佬的宣传手法。有没有道理?吴炳新的提高形象,提高情怀的手法虽然确实促进了产品和企业的增长,同时也积下很多各种不满的气息。这是真正的树大招风,理不理解?也埋下了早晚倒闭的导火索。

当然这所有的积累终于遇到了压倒巨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消费者,湖南常德的老船工陈伯顺,身患尿毒症已经是晚期绝症了,购买了十盒三株口服液,结果可想而知,喝完还是去世了。家人悲愤之余把三株口服液告上了常德法院。本来是一件小事,法院也迟迟未判,吴炳新本以为没啥事,这样的事情以前也有过,都可以解释为不是本产品导致的,不了了之。

案子一直拖到第二年年底,常德中级法院忽然将三株口服液的产品送到了中国药品生物制口检定所检定,结果显示未检出双歧杆菌等活菌,反而豚鼠过敏试验为阳性,陈老汉全身器官均有病理改变。结论很明显:第一,三株耽误了陈伯顺的病情。第二,三株的有害物质加重了陈伯顺的病情。第三,三株是一个不合格的产品。

产品导视消费者死亡的案例,很多企业家都经历过,基本就是赔钱也了事,企业家也不差那点钱。是不是?可是这第三条:三株是不合格的产品这个晴天霹雳直接落到了吴炳新这个当年最风云的商业典范的头上,需要整改整个的产业线,召回产品。但是对于经过大风大浪的企业家而言也不至于倒闭。对不对?

判决下达的第二天,全国知名的媒体开始全面报道这次三株口服液的常德案件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口检定所检定结果。第三天小媒体就跟进报道了,还有各种深度报道。不利三株的消息就像三株的广告一样,一夜之间传遍了所有的地方。

1998年三株停产,员工方便,直至倒闭,销声匿迹。听完有没有感触?有没有触动?请评论区留言,讨论。好不好?

我是伯乐集团董事长李合伟,20多年创业经验,天使投资人、《觉悟行果修渡》创投课导师、《财富人生密码》财富增值课导师、《李合伟演讲学院》创始人,感谢关注,期待与您深刻交流……


合伟说


一九九六年前后,三株口服液在农村,角角落落,铺天盖地,到处都是发的传单。哪时我岳父总感觉身体不舒服,经到医院捡查,结果是胃肠有点问题,经发传单姑娘的推广,说三株口服液里面的活菌,能抑制胃肠里面的有害菌类。故就买了两瓶,估计是心里作用,岳父说,有效果。就连续吃了好几个月。后来在香港回归前不久的一个夜晚,岳父同左邻右舍的老人,在一起谈论香港回归的事情至十点多。第二天不知什么病,突然去逝。遗憾了,老人盼望香港回归,可惜没等到。去逝后,家里三株口服液将近还有二瓶。沒多久,三株口服液就消声灭迹了,不知什么原因。请问,三株口服液真像广告说的哪样,里面含有对人身体健康的微生物吗?


一叶小舟s


生产三株口服液的企业于1998年就停产关门了,如果还有人记得三株口服液的话,那你一定是当年买过也服用过。说起这三株口服液其实就是保健品的一种,发源地起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而呼市被号称为中国保健品之都,每年都有药交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云集到这里,规模很大。

也曾经接触过很多卖保健品的呼市人,这些人靠一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忽悠把戏,让保健品走向了全国。因为保健品不属于药,所以在药品市场上自由度就很大。既然不是药,但是卖保健品的人却刻意夸大其疗效,就如三株口服液一样,吹的简直是包治百病,直到有一天死了人,骗术被公知于众,终于骗不下去而倒闭了。

呼和浩特人靠卖保健品,曾经使很多人一夜暴富,可以说赚足了黑心钱,而了解保健品行业内情的人,都知道这些东西一般吃不死人,但也不会治病,因此绝不会轻易花钱去上当受骗。但是既然现在保健品仍然大行其道,说明有潜在的市场需求,而那些迷信者,被不断忽悠,鬼迷心窍般地上当,恐怕就是保健品不死的真正原因。


寒石冷月


生于乱市,死于乱事。

三株口服液。

老总吴炳新。

从内蒙古包头起步做保健品,落户山东做三株口服液。年销售做到多大不记得啦!应该过亿元了,当时工资普通教师才800元吧。肯定是前三强吧。

吴老总深谙解放之道:省分公司叫省指挥部,省领导叫师长,副手政委,参谋长 ……然后农村包围城市,圈地,打旗,喊口号……轰轰烈烈的一场运动式的营销推广开来了。

三株口服液是活菌制剂,据说有三株活菌,乳酸菌+双歧杆菌+什么什么菌,对肠道菌群紊乱有效果。推广起来可就不是这样啦!夸大到了,三株能治你的病,三株能保你的命。佩服佩服佩服一线的文案创造力。满墙的标语广告。

成本很低,药液低于包装+运输费。所以36.80元的一瓶零售价格,全资自营建队伍销售,那时候没有直销这个模式呢,三株全国销售人员在1997年底,超过15万人。其中执行经理以下人业务主办宣传员工资都归纳入宣传费用,宣传费用占销售额的50%以上。

铺天盖地的广告,人海战术地面推进,按计划进行的义诊.迅速占有南至海南岛北至内蒙古黑龙江东起延吉丹东西道乌鲁木齐的全国大市场。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财富。

人海战,患者病例广告,全方位立体划野蛮式的广告宣传和一群被洗脑的营销战士堆积起来的财富,引人注意。

三株的仿军队的建制,内部组织严密,思想洗脑,并且对吴炳新的个人崇拜(这老总出了本《吴炳新文集》好像是这名),执行经理业务主办宣传员底层基层的人员多是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热情似火,执行力很厉害。当时有人批评~发个家伙,都能上战场……

三株口服液,出事原因有二个:

1.树大招风,惹怒官服。

2.强力拓销,基层之虚假宣传,加之无良媒体造势三株喝死人啦!

兵败如山倒。

三株之死留下了什么?

1.留下一个亿万元的保健品市场,三株口服液之后,修正过的模式造就了一大批前仆后继的保健品品牌产品,直至今日……仍是重广告投入即可的暴力收入。其中一张宣传单打天下的偏方,后人屡试不爽。

2.漏下若干保健品营销人。其后红桃k啊,步长啊(这都是1998.992000年的事)……以后到2005到 珍奥核酸,其中好多执行经理,操盘手,企划部长都还是三株口服液出来的人马,队伍。

3.三株口服液之后,还推出了升级针对肿瘤患者的三株赋新康,化妆品三株生态美。生态美在网络上有卖。

4.三株口服液 赋新康后来退出市场了,民营公司,又没有贷款,收拾行囊后来听说还是做保健品。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都去风流啦!

三株口服液,在刚刚进入市场经济时候打开了大市场玩保健品的样板,三株公司留下了近5万保健品营销人员,当时民营企业有点土。

展开点~稍有经历的知道医药保健品“内蒙军团”么?稍有经验的都知道呼和浩特每年春节后的“医药展销会”么?都和三株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株,生于乱市,死于乱事。

有三株公司的勇立潮头者见此留言联系讲故事好么?


闻而思之


说起三株,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词:蒙派营销。

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国保健品的中心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每年要开两次经销商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把所有的酒店都住满了。

为什么这个草原城市会成为保健品中心呢?

这就跟三株公司的老板吴炳新有关。

吴炳新不是呼和浩特人,他是包头人。在1988年时候,他接到一个叫乌力吉的邀请,请他到呼和浩特帮忙卖药。

药叫杨振华851,用豆子做的,号称超级营养水。看包装还以为是农药呢。

乌力吉进了这个药卖不掉,听说吴炳新也在卖这个药,卖得不错,就请他过来。

过来之后,果然帮乌力吉卖掉了。乌力吉就发现其中的窍门就是登报纸打广告。

乌力吉就学会了,后面进了一车的货,拿到大同猛打广告,最终三天之内把一车的货卖光,大发了一笔。

最后,他们就代理这个产品,如法炮制,到一个城市打广告,然后卖药,然后离开。

这就是蒙派销售,后面的史玉柱就来取过经。

后面,这些人都操作了很多产品,包括鸿茅药酒,也用的蒙派营销。

且说这个三株,三株是吴炳新自己研发的,他号称是首席科学家,其实连大学都没上过。

研发出来,还是打广告那一套,不过他比较聪明,一直宣传自己企业形象,号称要做中国纳税第一名、老百姓一看,这么牛的企业 ,卖的东西还能差。到了1996年,达到了三株的顶点,一年卖了八十亿,现在这个记录还没打破。

那三株是怎么倒的呢?

在1996年的夏天,正是三株最鼎盛的一年。湖南常德的一位老船工陈伯顺身患尿频症,看到三株“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宣传后,花428元买了10瓶三株口服液。

第八瓶喝完,陈老汉全身溃烂,流脓流水。6月23日送到医院,9月3日死亡。

其妻儿把三株告到了法庭。

彼时,案件并不为人注意,案子也迟迟未判,一直拖到了第二年的年底。

这时候,常德中级法院做出了一个让三株始料不及的决定。法院将三株送到了中国药品生物制口检定所检定,结果显示未检出双歧杆菌等活菌,反而豚鼠过敏试验为阳性,陈老汉全身器官均有病理改变。

三株为不合格制品。

三株败诉,判决后,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吴炳新大病一场,据说,他在病中还喃喃自语:我不要求什么,只想给民族做点事,如果不让我做,我就不做了。

入戏之深,叹为观止。

1998年,三株工厂停产,员工放假直至公司关门。

蒙派的巅峰之作消失了,但不代表着没有后来者。

红桃K、延生护宝液、505神功元气带、太阳神、中华鳖精、哈慈五行针等等中华神药,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前扑后继。

据统计,内蒙古医药保健从业人员达五十万,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年销售额达百亿,

2007年,中国经营报报道,揭露了中国神药的巨大成功:

【从1995年到2000年,蒙派营销每年都可以催生一个或几个亿万富翁,身价千万元以上的富翁则有几十个。

蒙派营销过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大城市广告成本高,而蒙派营销的庄家实力弱,进不去,因此二三线城市成为蒙派营销的主战场。对于二三线城市,国际品牌一般不屑一顾,不愿投广告,正好让蒙派营销的产品称王。

过去有一种说法:中国的地方报纸、地方电视台,包括省级的卫视,1/3到1/2的广告都来自蒙派;中国的二流影视明星,主要的广告合同来自蒙派产品。

可以说,是蒙派产品养活了中国的二流影视演员,也托起了地方媒体饭碗。】

这类蒙派产品,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产品并不是太过硬,而是靠广告宣传,宣传中往往有夸张的成份。这样,一旦出事,马上就崩盘。不过没关系,这个倒了,另起个炉灶就行了。


脑洞历史观


在我记忆中比较火的保健品,就是“三株口服液”和“哈慈五行针”了。三株口服液最火的时候是96年前后。那个时候“三株口服液”简直就是包治百病的超级神药,学习不好的可以提高记忆力,腰间盘突出的可以缓解痛苦,连得了癌症的都建议喝“三株口服液”。反正一句话,包治百病,即使不能治也能延缓病情恶化,且逐渐恢复。

三株的崛起:1994年8月,吴炳新、吴思伟父子在济南用30万元的注册资金、不到3年的时间,就撬起了一个80亿元的大市场。三柱当年的最突出的一个主题便是,“三株争当中国第一纳税人”和振兴民族工业。在宣传上,三株更是不留余力,在农村到处可以看到他的宣传,猪圈上、厕所上什么地方都有它。

三株的陨落:“广东事件”和“成都事件”的虚假宣传,对三株都造成了重大销售影响。重点是“常德事件”的影响,湖南常德陈伯顺听信了三株“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广告承诺,花428元买回了10瓶三株口服液。当喝到第八瓶的时候出现问题,送到汉寿县医院就诊,医院确诊为“三株药物高蛋白过敏症”。其后,陈病情不断反复,于9月3日后死亡。随其家人一纸诉状把三株告到了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最后作出三株公司败诉的一审判决,要求三株向死者家属赔偿29.8万元。常德一案已引起了国内媒体的普遍关注。有20多家媒体进行了密集报道,其标题均为“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这条爆炸性新闻,彻底击倒了三株,一代巨人轰然倒地。另外,山东的标王“秦池”酒,也是被新闻击倒的。

三株的重生:1999年3月,湖南省高院对作了三株胜诉的终审判决,同时明确“三株口服液是安全无毒、功效确切、质量可靠的高科技产品”。但是此时大势已去,什么都晚了。于是三株开始转型,毕竟以前的底子太好。转向以化妆品和中药制品为主业,成立了三株生态美集团和三株医药集团。

所以,三株并不是销声匿迹,而是重新回来了,只不过不如以前火罢了。

你有三株什么记忆可以一起来讨论。


问道君


还能知道三株口服液的你,已经暴露了年龄。很多80后,尤其是85前的80后可能还有印象吧,我来说说我对于三株口服液的一些看法。


三株口服液创建于1994,由吴炳新、吴思伟父子在济南用30万资金注册成立;成立当年销售额就有1.25亿;次年23亿,第三年80亿,凭着三级跳的的惊人发展成就了当时的三株口服液。这个记录过去这么多年,都很少有饮料或保健品企业能比肩。

当年三株口服液卖疯了,并不是特别夸大。在一些地方二三十元一瓶的三株口服液保健品,甚至被炒作到一瓶七八十元;很多农民将买化肥、买农药、买种子的钱用来买三株口服液并不少见,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三株的创建背景是当时国内的保健品市场处于阶段性的整体萎靡期;之前一个阶段有过太阳神、中华鳖精等推动的保健品热潮。从乐百氏到巨人、再到沈阳飞龙,市场已经开始滑落了,到三株创建的时候,可以说有一种市场颓废萎靡不振的样子。


三株的大发展,既有保健品行业整体低迷,市场急需一个新品牌新概念来重新崛起的机会;也有吴氏父子军事化的市场营销;更有其在营销上大规模组合投放的助力。并且在营销上推出农村刷墙思路,将农村田间地头的每一面墙以补贴的方式刷满中国。包括让专家说话、让患者说话的访谈;这都有些类似于现在互联网提倡的用户反馈。在各种营销战术的配合下,将三株逐渐包装成了神水,这也是导致之后三株一系列问题的源头。


【有采访过吴斌新的报道中有提到,他对毛主席的崇拜,他将中国市场分为“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四大战区,并设置战区经理用以督促市场,到后期时,甚至设立了战前委员会,在他自己的自述中提到,采用了闪电战、农村包围城市、先打周边锻炼队伍,再攻克核心市场等等。

有句话说的好,上帝欲使你灭亡,必先使你疯狂。当三株被包装成神水,并被群众当做神水购买的时候开始,就是三株灭亡的倒计时!

先是广东卫生厅发文指出济南三株的刊登的广告超出了《药品广告审批表》审批的内容,虽然这事儿被压下来了,未大规模报道;但可以说是一个开始;不久后,成都的市场人员在编写宣传材料,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大规模宣传,导致纠纷;经新闻报道后,焦点访谈栏目迅速跟进做了专访,这事一下子就从地方扩散到全国。

以下常德事件来自当时的新闻报道:

接着是常德事件,96年6月3日常德船舶退休船工陈伯顺听信了三株的“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宣传,花400多买了10瓶,据家属介绍,陈伯顺患有老年性尿频症,喝了两瓶后,尿液减少饭量增加,但一停用就旧病复发,复用至三四瓶时候遍体红肿,全身瘙痒;第八瓶服用完全身溃烂,流脓流水,6月23日送医院后,被确诊属于三株药物高蛋白过敏症;之后病情不断反复,9月3日最终死亡,最后家属将三株告上法院,98年3月常德中级法院一审判决三株败诉,赔偿家属29万元;而在判罚前这案子已经在国内广受关注,判决后有数十家媒体报道,标题甚至有 【8瓶三株喝死一老汉】。事件迅速发酵,4月三株口服液销售额从月数亿元直降月销售额不足1000万元,4-7月基本亏损,厂区积压2400万瓶口服液,6000员工放假,甚至传闻5月时三株已经申请破产,由于三株涉及巨额欠款,因此未被批准。

————————————————————————

三株的销声匿迹其实从其宣传时候就已注定,与他的前辈(太阳神、沈阳飞龙、等)这些品牌并无不同,论疗效有一点,但最后基本都走上了将自己封神的道路。营销上的大跃进,销售上回扣机制;在顺风时是你迅速做大的有力武器,但逆风时则是要你命的利刃。


06年时候,三株曾向工商总局申请过直销牌照,但后来没有下文,也就再没有媒体关注了。


DQ视角


看了众多的答案,一边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边又在人云亦云,想当然的回答。回答主题,

所谓的销声匿迹只是三株口服液98年冤案之后,在时隔一年打赢官司后,赢了官司输了市场,销售额从年销售80亿下滑到谷底,只在济南周边附近销售,但销售也没有终断。15年时间专注研发,依据经典《黄帝内经》第十四篇汤液醪醴篇,研制出了发酵中药,还原了中药汤剂不该是苦涩难咽的原貌。研发的治疗恶性肿瘤(癌症)的中药(扶正散结合剂)获得国家五部委火炬计划推广项目,中医药管理局唯一推广产品。在国内是第一个荣获比殊荣的产品。同时还获得中国、欧盟、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专利。试问国内有那个中药产品能达到这个高度?

当然,当年三株口服液从火遍祖国大江南北到低落谷底,除了自身的原因,政治风向还是占主要因素,说两个同时代的人大家可能更清楚些,南德集团的牟其中、红塔集团的褚时健,和三株吴炳新都是同时代的人物。当时查的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三人,除了三株吴炳新没有问题,并且在2000年还上了新闻联播外,另外两人下场弄的进监狱和妻离子散。

三株集团这几年一直在努力摸索,希望探索出符合现在市场的营销模式,从2013年在山东大学体育馆宣布二次启航开始,集团董事会实施职业经理人管理,导致高管层的不稳定,新官上任三把火。直销模式制度也是一改再改,让经销商人心涣散,走了太多弯路,也因此让三株背负了太多骂名。想重现当年辉煌还得经受住时间的洗礼。毕竟从93年建立到现在24年了,经历了中医药最黑暗的年代(曾经一段时间一部分人要取缔中医药)到现在中医药法的颁布,让三株的酵本草中医馆重焕新生,拭目以待吧。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总得来说三株集团经过十多年的沉淀,研发的发酵中药,让中药不再苦口,提高药效也是一项功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