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都曾為英國的殖民地,為什麼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很晚才脫離英國?

大東北的小豆包


英國作為老牌殖民主義國家,曾經擁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大體上,英國的殖民地分為兩種,一種是掠奪式殖民,一種是移民式殖民。

為何印度,緬甸甚至包括非洲一些原屬於英國殖民地的國家都急於尋求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但加拿大,澳大利亞這些國家卻選擇“賴著不走”式的長期留在英國的殖民體系內呢?這個問題需要跟那些不願意留著英國殖民體系內,急於尋求獨立的國家對比起來分析。

第一個主要的原因還是殖民統治的方式不同。

英國對亞洲非洲絕大部分殖民地是以掠奪式殖民統治為主,典型的就是印度。英國對印度的殖民起先並非國家行為,而是成立了一個類似於“企業”的東印度公司。其殖民統治的主要目的是掠奪當地的財富。英國人在印度利用印度的廉價勞動力大量種植鴉片然後販賣到中國非法牟取暴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些殖民地對英國而言,主要是攫取財富。這樣的殖民地經濟發展水平有限,且長期受到宗主國英國的控制。少許的經濟發展也是為了滿足宗主國的需要而並非自身發展需求。並且缺乏經濟發展的自主權。因此這些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急於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建立自己的經濟體系。

而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情況則截然不同。澳大利亞本是英國的罪犯流放地。包括經濟罪犯,政治罪犯,宗教受迫害者,都在此聚集,繁衍生息。加拿大的情況大同小異。有一些則是因為逃避英國國內的債務或者其他原因的主動移民。這樣的國家都存在一個共同點,其人口構成以英國移民為主體,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對英國作為宗主國的認同。這跟印度或者其他掠奪式殖民地是有著顯著區別的。英國在印度或者緬甸,以及其他的非洲國家的人口規模比例遠不及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亞。因此,英國在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殖民統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順乎民意”的。而且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經濟發展主要依賴的仍然是移民經濟(在今天情況也依然如此),受宗主國的控制相對較少。因此這些國家缺少獨立的動力。留在英國的殖民體系中反而可以獲得不少好處。“日不落帝國”的公民,在某個歷史時段內,是在世界上擁有特權的身份象徵的。

第二個原因則是人口構成的不同。這其實也是第一個原因所催生的。無論是印度,緬甸這樣的亞洲殖民地還是埃及,南非這樣的非洲殖民地,其本土的人口規模遠非英國可比。這些本土民眾對英國並沒有認同感甚至持有仇恨的態度。長期的財富掠奪也讓這些國家民眾的反抗意識不斷強化。進而都以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為首要目標。然而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土著居民人口稀少,遠不及英國移民。而且社會發展程度極其落後,甚至都還沒有國家意識。英國在這些地區的殖民統治缺少阻力,因而也不需要去採用高壓政策。都是以移民為主。

第三個原因就是國家認同的問題。印度,埃及等這些國家在英國殖民者入侵前都曾有過輝煌的文明,並且建立起了數個歷史時間久遠的王朝政權,這些地區的本土民眾或多或少都對本土的國家認同遠高於對英國的國家認同,因此這些國家的獨立傾向才更加強烈。然而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在英國殖民者到來之前,只是一片廣袤的土地,幾乎在歷史上沒有過國家政權的存在,更遑論有什麼輝煌的歷史。這些國家的出現可謂是由英國人“手把手”地建立起來的。他們在相當長一段歷史時間內更加認同自己英國人的身份。因此,獨立的渴求並不強烈。

只是英國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後,自身實力衰竭,並不足以支撐英國的殖民地統治,才讓自己的殖民地或自主選擇或半推半就的先後完成了獨立進程。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獨立也許還有著那麼一絲絲不情願,他們對大英帝國榮光的眷戀,也許比一些英國本土人士還要強烈呢!



凌風說史


楓葉國和澳洲曾經是英國最大的兩塊海外殖民地,也是今天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二大和第五大的國家。

放眼世界,這兩個國家不僅領土寥廓,經濟實力也十分強大。

(大英帝國曾經的所有殖民地,其中加拿大和澳洲使其最大的兩塊海外屬地)


2017年的各國GDP排名中,加拿大以16403.9億$居世界第十位,人均GDP44773.26$排名世界第18位,是西方七大工業國(G7)之一。

相比之下,澳洲的實力也非常不俗,2017年GDP為13901.5億$,世界排名第十三位,是3000萬人口以下國家中排名最高的,而人均GDP更是高大56135.42$,排名世界第十,妥妥的發達國家。

並且憑藉著怡人的環境和完善的社會保障,這兩個國家也是中國土豪最青睞的移民地,畢竟人家開化晚嘛,咱們有了錢怎麼著不得去援助一下。

但就是這麼兩位舉足輕重的國家,他們建國獨立的時間卻很晚

先說楓葉國。

(加拿大地理位置)

從1535年法國人帶著傳播上帝福音的使命第一次發現加拿大,到1763年的《巴黎和約》加拿大正式成為英屬殖民地,加拿大一直是英帝國最忠實的最隨者。

特別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加拿大更是成為北美保皇黨的大本營,收留了一大批從美國來的保皇志士,讓加拿大成為之後美英戰爭期間英軍的大本營。

在1812年,發生的第二次美英戰爭中,英軍就是以加拿大為基地,一路打到美國首都華盛頓,火燒白宮,一戰打消了美國佬向北擴張的企圖。

加拿大就這樣一直待在英國的殖民體系裡,直到1926年,英國才承認加拿大的“平等地位”,加拿大始獲外交獨立權。

之後又過了半個實際,到1982年4月17日,加拿大國會通過新憲法,並得到英國國會通過廢止舊憲,加拿大才正式徹底獨立。

理論上來說,英國統治加拿大長達219年!

我們再看看澳洲

(澳大利亞地理位置)

1606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涉足過澳大利亞,並命名此地為“新荷蘭”。

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佈這片土地屬於英國。

之後由於澳洲四面環海,自帶鳥不拉屎屬性,這裡成為英國人理想的犯人流放地,連監獄也省的修了,犯人跑都沒地方跑。

179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自由民移居澳洲,後來又在澳洲發現了金礦,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前來。

1900年全部六個殖民地的居民舉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決,用投票決定是否把六個殖民地統一成一個聯邦國家,投票結果是六個地方要統一,建立起一個單一的澳大利亞聯邦。7月,英國議會通過“澳大利亞聯邦憲法”和“不列顛自治領條例”。

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區改為州,六個殖民區統一成為聯邦,成立澳大利亞聯邦。同時通過第一部憲法。

1927年,澳大利亞首都遷往堪培拉。

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洲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不過也是直到1986年,英議會通過“與澳大利亞關係法”,澳獲得完全立法權和司法終審權,這時澳洲才正式擺脫了倫敦的影響。


(1931年英國國會在通過的《威斯敏斯特法令》法案,承認了加拿大自治領、紐芬蘭自治領(後於1949年加入加拿大)、澳大利亞聯邦、新西蘭自治領、南非聯邦、愛爾蘭自由邦共計六個自治領)


真的很難想象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到了80年代才正式獨立,要知道同樣以盎格魯白人為主的美國1778年就宣告獨立了,並且還是武裝獨立的。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還是加、澳兩國的國家基礎太薄弱了,自己獨立沒發過。單拿人口來說,2016加拿大人口剛剛超過3600萬,這是什麼概念?中國中東部每一個省的人口都比它多。

而澳大利人的人口則更少,769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只生活著2400人!1900年的時候澳洲更是僅有380萬人,1986年正式獨立之時也不過只有1600萬人。


由此可見,即便到了現在,這兩個國家人口加起來也就一個浙江省的人口規模。這麼點人,安全都需要英國去保護,怎麼可能會去謀求獨立?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是想獨立,其實力也很難對抗英國政府。

而想比之下,美國早在獨立之初的人口和經濟實力就非常雄厚,自己有了本事,就肯定不會甘於久居人下。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今天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就算是當年風頭正勁的大英帝國也是難以企及的。


並且這兩個國家對於母國英國還是有很深的感情,現在這二位依舊屬於英聯邦國家,依舊是奉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澳大利亞的國旗中至今還保留著英國國旗的元素。(加拿大第26任總督——伍冰枝。加拿大總督加拿大君主英國女王的代表,是名義上的加拿大國家元首)


(澳大利亞國旗右上角的英國國旗圖案,以顯示其與英國的歷史關係)


千佛山車神


嚴格說來現在加拿大也沒有脫離英國。只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總督由英國人變成了加拿大人。因為中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階段遭受了很多苦難,所以國人對殖民地的看法就帶有負面色彩。至今加拿大的土地凡是未私有的一律歸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老太太所有。但是依法購買的土地第一永久產權私有,第二購地費用歸聯邦,地稅歸地方政府。完全和伊麗莎白二世老人家沒有半毛錢關係。建議瞭解多一些其他國家發表的歷史資料,對國家國境聯合體等等有不同以往我們學習到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