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光緒可不可以直接殺了慈禧?

茗茗之中-徐瑞


這個問題腦洞極大,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分析。

  1. 以什麼名義和什麼理由殺?

清朝的君君臣臣之間,是非常講究禮數和朝廷法制的,像明朝那種皇帝動不動就在朝堂上打大臣板子,大臣動不動就在金鑾殿裡面罵街撕B甚至打架鬥毆的事情,在清朝幾乎沒有發生過。不要看是外來蠻夷當政,清廷還是非常吸取元、明的歷史教訓,尊重儒家文化三綱五常的。

一般來說,光天化日之下,不要說殺慈禧太后,殺個大臣都費勁,不是你皇帝一不開心說推出午門砍了就砍了的。

首先,要有個定罪的理由——這個人是犯了哪一條明文規定,到什麼程度?是不是該殺?該怎麼殺?

接下來還要送審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主管清廷最高級別的司法審判。刑部主要是管理上訴案件,大理寺複審,督察院主管監察。

而清朝一般司法機構還無法審理旗人的案件,宗族的罪案必須宗人府慎刑司來管理,而普通滿人在京,由步軍統領衙門審理,外省滿人由滿州將軍和副都統審理。

而對其它族,還有理藩院管轄。

此外,御史還要負責彈劾,檢舉。

所以一般來說在清朝想弄死一個人,你首先要讓御史投訴他某某方面犯了皇典國法天理不容,然後如果嫌疑人是漢人,你要向刑部提起訴訟,準確的說你要在地方提起訴訟以後,最後一層層遞交到刑部。如果是其它族類,要提交理藩院,對滿人,要向宗人府、步軍統領衙門、滿州將軍和副都統申訴。然後還有複審等過程。

那麼,皇帝可不可以隨便找個理由,說,我看你不爽,就是想大庭廣眾之下整死你呢?

當然可以,只不過,如果皇帝公開都這麼不講道理,不講法制,那麼上樑不正下樑歪,隨時都有人可以跳出來弒君,然後很後現代地來一句——我就是看你不爽,我的個性我做主!那麼,朝廷也就亂了。

其實皇帝可以找很多很多聰明的理由幹掉膈應他的人,比如說你右腳先邁門檻啊,比如說你上朝打瞌睡啊,比如說你鼻毛沒剪乾淨啊。但是總要有個表面上還看得過去的說法。其次,皇帝也沒必要把人逼上絕路,說你病了需要養病,老了需要養老,讓你回家就行了。

比如說袁世凱兵權在握,然而說你足疾你就是足疾,找個理由讓你回家,你就得回家。當時袁世凱也沒有辦法。

光緒是一國之君,想要殺慈禧,必須有個理由,然而光緒是那個最沒有理由的人,第一,於國法,慈禧沒有犯法,反而是制定遊戲規則的人,第二,於家法,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兒子說老子不對的。慈禧一手把光緒帶大,有養育教育之恩,光緒殺她,就相當於不孝兒女殺父母。縱然有一萬個理由,在中國封建社會背景下也是萬人唾棄的。

  1. 怎麼殺

再來說怎麼殺,第一,朝堂上議罪,審判,處決;第二,直接刺殺;第三,暗殺。

朝堂上議罪是不可能議罪的,兵和權都在慈禧手上,那麼道理和話語權也就在她那邊,你見過有人和拿槍抵著他的頭地劫匪講道理的麼?

接下來,直接刺殺,就是吃著吃著飯就跳起來拿刀砍這種,拜託,人家是皇帝,不是魯智深。

第三,暗殺,這倒是有點實施的可能性,不過你當大內侍衛、內務府,九門提督是吃素的麼?而且暗殺需要周密策劃,光緒身邊全是眼線,連吃個飯上個廁所翻個牌子都有人盯著,拿個小本本記錄,他去哪裡招人來策劃?

光緒只能籠絡,培養身邊的人去殺自己親爸爸,然而這麼大一件事,幫你去做的那個人做下來了,那功勞必然天大,你以後怎麼去獎勵他?他又會不會來勒索你?於是你就又得找人把他處理了,如此循環......無窮無盡。

3. 殺了有什麼用?

慈禧是一個歷經三朝的政治家,老資格,很多帶兵的王爺大將,都還是她一手提拔起來的,慈禧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權力的天平。她用多年的經驗和政治手腕,憑藉著自己的威權,平衡著各派勢力,維持著遊戲規則,讓他們誰也不要一家獨大,稱王稱霸。總的來說各方勢力在她的擺不下互相鉗制,不敢亂來。

如果在那個時候幹掉這個權力的關鍵環節,那麼形成了權力真空,誰也不服誰,誰都要做老大,頃刻也就天下大亂了。比如袁世凱去世,平時小站練兵的那一幫兄弟們維持了不久也就軍閥割據了,誰也不服誰。

光緒沒有掌兵,更沒有政治威望,他哪怕是暗殺了慈禧,最後也只能做一個沒有實權的,漢獻帝一樣的傀儡。到時候不是外戚帶兵入宮,就是內臣逼宮作亂,那時候皇位保得住保不住都是個問題。


HannibalLecter


可以殺,但首先光緒從感情上不會殺死這個“親爸爸”,這多半不是出於親情,但的的確確的,光緒是一個很忠實的執行禮數的一個人,即便“親爸爸”能狠心毒死他,他也不會殺死親爸爸。其次,你殺了慈禧也沒用。

前者我們不必要多做分析,只需要分析後者。為什麼即便殺了慈禧也不頂用呢?首先,慈禧是咸豐帝的女人,咸豐帝早死,中間在同治帝時期,慈禧就已經掌權了。同治帝在位13年,在這期間,同治帝和同治帝的老婆,也就是同治皇后阿魯特氏,都備受慈禧的欺壓。從一件小事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慈禧的真正實力。

同治帝彌留之際,同治帝的皇后阿魯特氏哭著前去探望,併為同治擦拭膿血。這一幕被慈禧看到,作為婆婆的慈禧當時就怒了。她對著阿魯特氏破口大罵:“騷貨!!!都這個時候了你還那麼騷!!!非想讓你的丈夫死了你才開心嗎?(妖婢!此時爾猶狐媚,必欲死爾夫耶?)”慈禧橫豎就是看不慣阿魯特氏,之前阿魯特氏前來探望,慈禧就罵人家“這個薄情的小婊子(妖婢無夫婦情)”。現在人家來了,她又罵人家騷。小皇后十分委屈,對慈禧說:“媳婦是從大清門裡抬進來的,請太后留點媳婦的體面吧!”慈禧就更怒了,破口大罵:“妖婢!你幹什麼老提大清門?你是從大清門裡抬進來的又怎樣?還不是天天被我虐待!”說完,扯著皇后的頭髮,拉出去一頓胖揍。

同治帝呢?

同治帝就哭唄。

先前同治帝碰見這種情況,偷偷對阿魯特氏說:“忍著點,我們總有出頭的那天!”可惜小兩口死在了慈禧前頭。慈禧得以繼續執政,由於同治帝只有零個孩子,所以就選了自己的既是外甥、又是侄子的光緒。

光緒帝即位,其實力對比慈禧,也就可想而知了。事實上光緒幾乎沒有實權,而慈禧卻是沒有名譽,卻實打實的當著帝國的皇帝。慈禧從各方面彈壓光緒,光緒手頭有的人脈,都不夠慈禧一根手指頭佔有的多,更別提對抗。

殺了慈禧頂什麼用呢?

我們可以直接看慈禧死了誰接班,是傀儡皇帝溥儀,而國家真正的權力,已經到了北洋手中。北洋前有李鴻章,後有袁世凱。這些實權人物,就是慈禧死後真正有機會掌權的人物,無論如何,權力是到不了傀儡手裡的。權力為何到了北洋手裡呢?我們看,晚晴時期,天下和朝廷的權力,是慈禧與慈禧重用的大臣共有的。這個大臣,就是指代北洋的人。慈禧死後,天下的權力就會淪落到北洋人手中,為了打消這個顧忌,慈禧死後袁世凱也被遣送回老家歇著了。然而實權就是實權,在辛亥革命中,袁世凱控制自己的人脈消極對抗,讓清政府迫不得已重用自己,這樣不僅拿回了原來的權力,還又侵吞了清政府一部分權力,導致他成為了全國權力最大的人。最終他成功逼退宣統。

那麼,光緒殺死慈禧,他就能掌權嗎?

恐怕不能。

不僅不能掌權,還會引發混亂。當時國家的局面,必須要由強有力的軍權人物出面平定。如果你讀過其他階段的歷史,就會明白,國家政權的轉移,多半是經歷動盪,需要把權力下放導致的。無論何種情況,當時最強大的北洋一定會接管這個攤子。所以,光緒殺了慈禧,地位就和宣統差不多了。

到時候歷史就不是“袁世凱逼宣統帝退位”,而是“袁世凱逼光緒帝退位”了。再或者是被幽禁,被架空,被下毒。除去一個虛名,光緒真的是什麼都沒有的。這世界的人都是看實力的,靠實力說話。總之你這麼想就明白了:


你去把馬雲搞了,阿里巴巴就是你的了嗎?





更多人生勵志小故事請直接關注我!





豆子人民藝術家


光緒如果狠下心來奪權 他可以想辦法殺慈禧 因為他是皇帝 慈禧垂簾聽政 皇帝成年了還不歸還大權 本身就壞了祖制 慈禧一死 光緒馬上就能掌握一切權利 而且名正言順 沒有任何不妥 但問題是 慈禧很難能行刺成功 慈禧平時不管吃正餐還是點心 都有隨身太監先去試吃 確保無毒方才呈上 所以下毒是沒希望的 找刺客行刺的話 宮裡禁軍那麼多 也很難得手 但比這些更關鍵的 是光緒不是那麼狠的人 成大事的人 都具有部分精神病人格 敢於心狠手辣 當機立斷 像李世民殺他兄弟李建成 李元吉 趙光義殺趙匡胤 安在旭殺安祿山 呼和邪單于殺他爹老單于 就是因為他們都有瘋子的人格 慈禧是光緒的姑姑 後又認為養子 很小就被立為皇帝 受的都是儒家思想教育 沒有吃過苦 也沒有這種狠毒嗜殺的心理 所以刺殺他親爸爸這種事 他也幹不出來


歲月是把殺你刀02


光緒這個皇帝當的是比較憋屈的,一輩子沒有掌握過實權,死的時候還是被毒死的,實在是太過憋屈,有人說光緒完全可以直接殺了慈禧,掌握皇帝的實權,大家不妨想一想,假如說光緒真的殺了慈禧,他自己掌權,這真的是一件好事嗎?恐怕並不是,光緒這個人說實話沒什麼能力,掌管清朝並不一定是什麼好事。

那麼光緒可不可以直接殺了慈禧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首先第一個他自己內心就無法接受這件事,光緒從小就是在皇宮裡面長大的,慈禧對於他來說是非常親近的,慈禧也是把他當做兒子來看,在光緒年輕的時候,兩人的關係還是很融洽的,一直到光緒真正成長起來,兩人之間才開始爆發矛盾。

如果他殺了慈禧的話,那他恐怕要被罵個狗血淋頭,因為慈禧對於他來說就是母親,弒母的話會在歷史上有個什麼評價呢?所以他自己內心就不會想這件事,即便是想也不敢,光緒不可以直接殺慈禧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實力不允許,光緒作為一個皇帝,他在朝中壓根沒有一丁點的勢力,他不可能親自上陣殺慈禧吧?

光緒也不是個傻子,我們不妨假設一番,假如說光緒真的殺了慈禧,別說大臣,天下人肯定會群起而攻之,這是一個很好的理由,討伐光緒大逆不道。所以說光緒於情於理都不可以直接殺了慈禧,至於題目中所說的謀殺慈禧,那更是不可能的了,刺殺慈禧可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

實際上慈禧也曾放權給光緒,她給了光緒一定的權利,很多事情都讓光緒自己做主,以此來安撫光緒。說白了,光緒就算是殺了慈禧也沒什麼用,殺了慈禧還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所以光緒當然不可以直接殺了慈禧,恐怕光緒一直想的是等到慈禧死了,自己就可以掌權,萬萬沒想到,他和慈禧前後腳過世。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說實話光緒是有參與殺過慈禧的,但是,這件事沒有成功。

之所以失敗是因為袁世凱背叛了他們。當時的光緒帝聯合康有為,譚嗣同等人,想在頤和園發動政變,把慈禧給幹掉。

可是,慈禧身邊有衛隊。若是想殺她,必須要有軍隊才把頤和園重重包圍才可以。

很顯然光緒這個傀儡皇帝,是無兵可調的。因為沒有權利,所以即使他是皇帝,也沒有人會聽他的。

這時候只有康有為和譚嗣同來想辦法了,他們就找到了袁世凱。袁世凱是個野心家,他權衡了一下,覺得還是跟著老佛爺慈禧發展比較有前途。

所以,他假裝答應譚嗣同,在頤和園把慈禧給黑掉。但是,等到他們散會之後,袁世凱就把這件事,偷偷的告訴了慈禧。

慈禧十分的震怒,她派人把譚嗣同等維新派的人給抓了,第二天譚嗣同等人就被拉到菜市口給殺掉了。康有為因為提前得到了消息逃跑了。

令大家很意外的是,慈禧抓住譚嗣同等人之後,並沒有審理他們。到底誰才是幕後主持人,為何慈禧不審出真兇來呢?

因為慈禧心知肚明,她早就猜到是光緒了。若是讓別人審出來,做兒子的想殺了老孃。這要是傳出去,不讓人家笑掉大牙呀。

所以,索性她就不審他們,直接給殺掉了。

雖然光緒帝暫時沒死,但是,他和死也沒有區別了。這時候的他被囚禁在了中南海,而且在這裡他渡過了長達十幾年的光景。

直到慈禧去世的前一天,光緒帝被慈禧給毒死了。

可見,慈禧早在光緒派譚嗣同等人暗殺她之後,她就對光緒下了殺機,之所以沒動手。是因為還必須要讓光緒當傀儡,慈禧好繼續垂簾聽政。

光緒自從做了被囚禁起來的皇帝,他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人監視。這時候的他再想殺慈禧,根本就不可能了。

但是,在戊戌事變發動之前。光緒帝是有機會接近慈禧的,但是,他照樣不能殺慈禧。因為光緒僅僅只有一個皇帝的頭銜,其它的大權都在慈禧的手裡。

光緒即使殺了一個慈禧,也沒有任何用。若是手下人不聽他的,他也沒有辦法。也就是說慈禧被殺,光緒還是會成為了別人的傀儡,也許是掌權派的傀儡,也許成為外國人的傀儡,總之,他就是來這個世界當傀儡的。

那麼慈禧為何能牢牢地抓住最高權力呢?

要知道那時候清廷的威脅,主要來自外國。慈禧厚顏無恥,賣國求榮。

她“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奴才嘴臉,贏得了外國人的好感。所以外國人才支持他。

若是慈禧被光緒幹掉了,外國人可能饒恕光緒嗎?

光緒聽話,繼續當傀儡,就會能被原諒。不聽話,就有可能被迫於外國的壓力,被處死。所以說光緒只能當傀儡皇帝,他是殺不了,也不能殺慈禧太后的。


史學達人


有網友問:光緒可不可以直接殺了慈禧?我們也看到有很多人都回答了這個問題。但是,大家都沒有提到一個細節問題。光緒靠什麼去殺慈禧?我們知道慈禧是正藍旗出身,在熱河奪取權利以後,慈禧就已經把紫禁城和頤和園的侍衛,全部都換成了正藍旗出身人員。

過去只有上三旗出身才能擔任侍衛,但是慈禧全不聲不響的換成正藍旗出身,而當時,外界根本不知道。也就是說這些人,只服從慈禧一個人,搞掉顧命八大臣就是這些正藍旗侍衛動的手。

這些正藍旗侍衛都是慈禧從善撲營裡面選拔出來的,他們和慈禧都是一個旗出身,可以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們只服從老姑慈禧太后。沒有慈禧,這些人不過就是大頭兵,拿著2兩銀子的軍餉。

是慈禧把他們提拔為四品,五品,六品侍衛,高工資,大房子,還有權利。從一個小兵到就連上朝的大員都和他們很客氣,到了街上,酒肆飯莊老闆都管他們叫這爺,那爺的。

慈禧對侍衛們也都非常好,每天都賞賜很多菜品水果給這些慈禧孃家正藍旗出身的侍衛們,春夏秋冬都有各種衣服鞋帽發下去,而且,還可以世襲這個職位。慈禧一旦失去權勢,這些根本不符合紫禁城侍衛標準的正藍旗侍衛都得回家,一切剝奪,就不用說世襲職位了。

在這種情況下,光緒怎麼指揮這些侍衛去殺死慈禧?宮裡全都是慈禧孃家人的正藍旗侍衛。而在宮外軍權則在慈禧的鐵桿,瓜爾佳.榮祿手裡。榮祿節制北洋海陸各軍。榮祿乃奏設武衛軍,以聶士成駐蘆臺為前軍,董福祥駐薊州為後軍,宋慶駐山海關為左軍,袁世凱駐小站為右軍,而自募萬人為中軍,駐南苑。

從紫禁城,頤和園一直到豐臺,山海關,天津,都是慈禧直接掌控的親軍。就連光緒身邊的太監宮女都是慈禧挑選的親信執行監督任務。

光緒可以密詔外地忠於他的軍隊來嗎?要知道,榮祿的幾萬武衛軍雖然打不過4.9萬八國聯軍,但是也是和聯軍激戰近3個月,才失敗。導致聯軍陣亡2500人。

其他地區,可以忠於光緒的清軍又有多少?戰鬥力能不能打敗榮祿的武衛軍?武衛軍雖然打不過八國聯軍,但是收拾其他地方的清軍,那還是綽綽有餘的。


深度軍事


光緒就是要直接殺掉慈禧!

慈禧為什麼要緊急干涉戊戌變法?把執行了不過百日的維新喊停?沒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光緒帝太出圈了,竟然還要“圍園殺後”,找人做掉她!

維新前期,慈禧也心知肚明,交代給光緒時也說得很清楚,維新就維新吧,變法也不是不可以,但老祖宗的基本大法不可變,小法你隨便變。




哪些是基本大法?

比如冠服,絕對不可以學小日本兒,理寸頭,太難看,太丟人!

比如滿族勳貴,能別動就別動,孩子,他們都是咱們大清的統治根本!

光緒帝面對自幼撫育自己長大的養母兼大姨娘兼大伯母,不敢放肆,自然聽命。

但回過頭來聽康有為描述理想時,卻又忍不住被康聖人的壯志深深打動,在康有為的挑唆下,一再突破慈禧太后的心裡底線。

禮部一位叫王照的低階官員順應變法的思路,向上打報告提建議,應該讓太后和皇帝出國考察一圈,既瞭解一下世界形勢,又顯得大清統治雙核心親密團結。


沒想到這份建議被禮部六位正副部長給攔截下來了,這特麼什麼餿主意?

光緒就以此事作為引子,撤了這六人的職,開始了整肅官場的行動。

這六人中的懷塔布就向慈禧喊冤,慈禧聽了也很惱火,這麼一個大部,領導班子地震式換人,怎麼也不跟我打個招呼?

以此事件為開始,維新派和守舊派開始各自地下互動,琢磨著怎麼一舉剷除對方。

當然,本來在康有為的心目中,皇帝就是唯一的大粗腿,他甚至不避諱朝臣,公然叫囂,“殺一兩個一品大員給猴看,看誰還敢反對變法?”守舊派聽了之後無不心寒,繼而團結起來,連同中間分子,堅決站到維新派的對立面。毫無疑問,他們的官職都是慈禧太后給的,他們自然是緊密團結在慈禧太后的周圍。

康有為在過完嘴癮之後,也不無悲哀的發現,好像他抱大腿的皇帝這邊,缺少兵馬,在守舊派的反噬面前,苦無對抗力量。


為了一舉成功和一勞永逸,他想出了一招“圍園殺後”的絕妙主意。

首先,向皇帝放出風聲,要求開掘位於頤和園子虛烏有的秘密金庫,想通過這種方式把人放進園子,藉機辦了慈禧本人。

他找了兩撥人辦慈禧,第一撥很多人都知道,是袁世凱,然鵝,袁世凱沒上當。

找袁世凱要做的事是“圍園”,找的第二撥人才是真正落實“殺後”的主力軍,計劃是一百名死士,康有為找的帶頭人選是畢永年,譚嗣同找的是唐才常,這還是一道雙保險。

我們無法猜測出來光緒帝有沒有事先得知計劃詳情。

單從事後慈禧太后的哭罵聲中,就可以看出老太婆是真的傷心欲絕。

“我撫養汝二十餘年,乃聽小人之言謀我乎”?

你當真是連我都要除掉嗎?

“痴兒,今日無我,明日安有汝乎?”

傻小子,我要是被他們整死或囚禁,你以為你能熬的過明天嗎?

要說慈禧不委屈,那是假的,既然把你扶上這個位置,你又長大成人了,我怎麼會不樂見你成為一個偉大的皇帝?

我難道不願意去享享清福?早跟你說了,變法我支持,但你只可徐徐圖之,不能一味求快,看康有為都教你些什麼?中日合邦?伊藤博文來做首相?你的腦袋被門擠了嗎?

更不用說,你還要把我除掉,我一個孤老太婆,又礙著你什麼事兒啦?

你個傻小子,當真不知道你的皇位一直被端王那邊惦記著?沒有我這老太婆力挺,你鬥得過他們嗎?你都死一萬回了你!

光緒帝到底有沒有參與康有為譚嗣同的圍園殺後計劃?不好說!

但假如真的計劃成功,想來他並不樂見慈禧只是被囚禁,於情於理,他更樂於在葬禮上再次見到慈禧本尊,他最怕的就是面對慈禧這個活人。

但你要是幻想光緒帝會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那就太異想天開了。再怎麼說,慈禧也算是他的母后,中國歷史上有哪位皇帝背上過“弒母”罪名?


合理想象一下,假如光緒懷揣著匕首,面對他從來不敢面對的慈禧時,估計慈禧一瞪眼,他自殺的可能性倒更大。


歷來現實


光緒如果殺了慈禧,那他自己連同維新派也馬上死無葬身之地,而且是立刻馬上。

慈禧沒必要和光緒搶權力,光緒這個皇帝是她點了頭才坐上去的,光緒是她從小就帶進宮親手帶大的,可謂朝夕相處,光緒親政之後,慈禧在事實上放了很多權力給光緒,自己就呆熙和園舒服去了,當然核心權力還在慈禧手裡,朝廷的官員還是聽慈禧的,我們姑且就是當做慈禧在給光緒一個實習期,看他能不能坐穩這個皇位,畢竟她對光緒還是很有期待的。

至於放權程度,不管歷史資料還是影視劇裡,我們可以看到光緒一天可以簽發上百道詔令,平頭百姓的變法革新派可以直接上位三四品大員,慈禧後來急了,就收回了一二品官員任免權和京畿防務,免得這個光緒再幹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維新派的步子太快了,思想太過激進,絲毫不考慮當時的實際情況,光緒在百日維新裡幾乎把能得罪的全部得罪了,比如激進的取消旗人特權、裁撤冗員,澄清吏治,裁汰綠營,廢八股,興西學,八旗貴族,天下官僚,漢族軍官,傳統士子,他一下子就喪失了天下主流精英的支持。

當時榮祿在大殿前問康有為:祖宗舊法怎麼可以一下子都變了,不應該徐徐圖之嗎?康有為大袖一甩:“殺幾個一品大員,法即變矣”。這可是是在朝堂之前,那麼多大臣聽著,還不得幾萬頭神獸從心裡奔過?

維新派甚至還想著請日本的伊藤博文來做顧問,或者讓光緒帝和英美日本組成聯邦,讓伊藤博文做首相。

百日維新,百日未到,整個維新派早就被整個統治集團孤立了,而光緒已然成為所有經營階層的矛頭對象,大家都開始磨刀霍霍向皇帝了,光緒被徹底孤立了,也不能怪以後慈禧不歸政皇帝,皇帝的權威早已喪失,歸政了又如何?

光緒的權力來源是慈禧,他可以任性施政,但慈禧一死,光緒和維新派立刻上路。


雲中史記


不可以,光緒是不能也不敢殺掉慈禧的,因為真的做了,他這個皇帝就幹不成了。

就拿戊戌變法來說,光緒僅僅是想做點事情,但慈禧不同意,甚至是反對,於是所謂的效忠於皇帝的臣子們就紛紛的倒戈相向了,這足以證明了慈禧的勢力比光緒的勢力大的多,光緒比之漢獻帝也強不到哪去,在這種情況下,光緒能活下去就不錯了,何談殺掉慈禧?

其次在中國古代以孝治天下的這種風氣和制約裡,對慈禧這個“親爸爸”他就算有能力,也不敢殺,殺了就會成為天下萬夫所指的不孝之人,不僅是他的政敵,就連他的手下也不會贊同他去殺掉慈禧,何況此時的八旗貴族們也不會同意,而且真的殺掉了慈禧,恐怕這些人立刻就會發難,再來一次“清君側”把。

最後來說,就算是殺掉慈禧,光緒也沒有任何能力去掌控國家,甚至會引起天下變亂,支持慈禧的大臣和滿洲貴族會反抗甚至會造反,而此時國內又面臨著列強入侵,戰爭失敗,民不聊生的局面,光緒是一個極為普通也沒有什麼能力的人,甚至來說做皇帝他的那種懦弱的性格是做不了的,所以也只有慈禧在能給他安全感,讓他自己當政,國家早就亡了。


關河南望


悟空問答,寅哥解惑。光緒和慈禧的關係在外人看來是勢同水火,但兩者還真是誰也離不開誰!這就決定了光緒不可能殺掉慈禧,我分析原因如下:

光緒的治國能力有待商榷。我們後世人看清朝這段歷史都會感嘆光緒的命運多舛,但光緒的能力不足也是他受盡折磨的重要方面!光緒沒有獨擋一面的能力和敢於挑戰的魄力,這才是真正的光緒帝!

慈禧太后專權不假,但她懂得凝聚利益集團,有一個圍繞在她身旁的整體為她服務,慈禧只是一個代言人,簡單的殺了慈禧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反而會使問題擴大,禍患無窮!

光緒從4歲進宮做皇帝,慈禧可以說也是傾注了心血來培養他,雙方有母子的親情,政治路上更是相互提攜的關係,光緒平時稱呼慈禧為“皇阿瑪”就是明證!

晚清的沒落不是一個慈禧造就的,相反的如果沒有慈禧的專權,清朝可能滅亡的更快!光緒帝面對列強的侵犯也是束手無策,相反的有慈禧在前面撐著,有困難慈禧出面,有罵名慈禧擔著,為什麼要殺了慈禧?即使有實權又能改變了什麼呢?不如維持現狀!

光緒不是中興之主,慈禧更不是一無是處,歷史的迷霧永遠不會散去,只待後世人去挖掘和思索!我是寅哥解惑,感謝您的閱讀,歡迎大家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