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元朝和清朝的统治者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吗?

二黑豆1


看到好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古代“中国”是个什么概念。元朝、清朝统治者当然百分百地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不要说元、清是大一统王朝,哪怕辽、金,甚至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那些少数民族君主也都毫不犹豫地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因为古代“中国”的概念和现代完全都不是一回事。


所谓“中国”二字,最早出现在西周,指的就是“中央之国”,等同于中原、华夏,相对于东夷西狄南蛮北戎而言。西周认为自己处在中央,其他周边的叫做蛮夷。后来逐渐演变,中国的意思就变成了中央王朝,建都于中原地区的王朝。逐渐的,这就变成一种正统的象征。无论汉族还是少数名族建立的政权,为了标榜自己的正统性,无一不以“中国”自居。所以,元朝、清朝的统治者怎么可能不自认为是“中国人”呢?


举几个例子。南北朝时期,南朝主要是汉族建立的政权,北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此时,双方都以“中国”自居,南朝就自称“中国”,称北朝的北魏及后来分裂出来的西魏、东魏为“魏虏”,意思他们还是“胡虏”。而北朝也自称“中国”而贬称南朝为“岛夷”,意思是偏安一隅的蛮夷,觉得自己才代表正统的中原文化政权。同样的,辽与北宋、金与南宋,都自称中国而不承认对方是中国,所以,哪里可能统治全国的元、清统治者不自认“中国”的道理?


有人可能会说元朝是蒙古人,不承认中原文化。这个属于史盲。蒙古帝国早期确实完全无视中原文化,但是元朝是忽必烈建立的。忽必烈时代,他的影响力仅能控制元朝地区,对西进的四大汗国已经没有实际操控能力了。因此建都“大都”(今北京)改国号“大元”,取《易经》中的“大哉乾元”,政治制度也是在中原政治体制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所以,虽然蒙古帝国是蒙古的,但元朝其实已经汉化了。而清朝更不用说,到后来连自己的满文都不会说了。所以,要统治全国,必然自称“中国”!

“中国”成为国名,那是推翻清朝以后的事情了。在此之前,国名是秦、汉、唐、宋等等,没有一个叫“中国”。所以,中国从来就不是汉民族的代称,在古代只是正统的象征,所以,元、清统治者当然自认为“中国人”。


伊耆角木


清朝的情况就不用多说了,因为在满语中就存在对应于“中国”(dulimbai gurun)概念的同义词语,这表明满洲统治者并不排斥自我认同为中国人的做法。

我主要介绍一下元朝统治者对中国的看法,元朝的情况其实要比清朝更为复杂。

首先,在13世纪元朝统治时期,官方并没有“中国”这个地理政治区域的概念。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有元代的蒙古文献称“中国”的记录。

在元代蒙古人的心目中,他们的国家来源包括:作为发祥之地的蒙古高原,即“达达田地”(mongγol-yin γajar),华北原本由辽朝统治过的“契丹”(kitad),南部由前南宋统治的“囊加歹”(nanggiyad),被称作“土伯特”(töbed)的西藏,以及前西夏统治地区的“唐兀惕”(tangγud)等等地区。这些不同的政治单元最终被名为“大蒙古国”(yeke mongγol ulus)的国家所统辖。

图为贵由汗印玺

“大蒙古国”(yeke mongγol ulus)是元朝的正式称号。如图所示,公元1246年,罗马教宗英诺森四世(Innocent IV)派遣使者柏郎嘉宾与蒙古可汗贵由会面后,贵由汗在写给英诺森四世的波斯文信札上,就钤盖印有“大蒙古国”字样的印玺。该玺文曰:

möngke tngri-yin/kücündür. yeke Mongγol/ulus-un dalai-in/qanu ǰrlγ. il bulγa/irgendür kürbesü/büširetügüi ayutuγai.
“长生天底气力里,大蒙古国大汗之圣旨:圣旨所至之处,内外民人,宜崇敬惶恐。”

行文至此,我想答案已经比较清晰了。在元朝统治者的心目中,他们确实没有像清朝皇帝那样明确的“中国”认识,恐怕也没有“中国”的概念。

但是,如果统治者心目中没有“中国”的意识,这是不是意味着元朝不是中国呢?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这其实是不同的问题,我在此就不展开讲了。


HuiNanHistory


元朝、清朝统治者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有非常可靠的证据可以证明,元世祖忽必烈在给日本人的诏书中说:“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元世祖认为自己是中国的皇帝,指责日本开国以来,“时通中国”,但是到了他即位以后,“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

(元世祖忽必烈画像)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大义觉迷录》中说:“徒谓本朝以满洲之君,入为中国之主,妄生此疆彼界之私,遂故为讪谤诋讥之说耳。不知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在这里,雍正皇帝明确指出,满洲是中国的籍贯,不能“妄生此疆彼界之私”。

(雍正皇帝画像)

慈禧太后在和外国妇女接触之后,对欧美国家的贵族妇女通过绘画、教书等方式赚取生活费的现象,曾经说道:“此种文明,实为奇特。在我中国,父母既亡,为之子者,有抚养未嫁姊妹之天职。”注意,慈禧在这里用的是“在我中国”。

其实,在古代的东亚世界,不仅中国的少数民族自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就连韩国、日本、越南、琉球等国的知识分子也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如朝鲜《宣祖实录》里有这样的记载:“至于大明,以八道郡县,皆隶于辽东,衣冠文物,一从华制,委国王御宝以治事。”

日本奈良时代的廷臣藤原广嗣说:“北狄虾夷,西戎隼俗,狼性易乱,野心难驯。往古已来,中国有圣则后服,朝堂有变则先叛。”藤原广嗣在这里认为日本是中国,日本列岛周边的少数民族,虾夷人、隼人“狼性易乱,野心难驯”。

越南的国王在对待东南亚其他国家时,常常与中国、华夏自居,越南后黎朝第五代国王黎圣宗(1460年至1497年在位),曾经在征服占城的军事行动中说“自古夷狄为患中国”,在这里黎圣宗俨然把自己主政的越南当作中国。


腾飞说史


个人对那些把元清统治者作为中国人的看法非常不解,元清在创立之初绝非中华正统,尤其是蒙元,蒙满两族在最初不是华夏族总是事实,它们建立的元清两朝也不是为了主动融入华夏族,反而是为了灭亡、奴役华夏族,蒙族人终元一朝都未接受汉文化(元灭后逃回老家),满族则是在谨慎、有限地接受汉化的情况下篡改汉文化(清初剃发易服,清灭后回老家成立伪满),只是在这两个朝代覆灭后,在汉地留下大量的蒙满和其他民族的人,后来建立的政权必须接受这个现实(两个朝代打心里就认为汉地非自己的地方,否则怎么会回老家去)。诚然蒙满两族毫无疑问现在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但元清建立之初则不是华夏族,它们只是元清建立的结果而已,是元清两朝覆灭后的政权必须接受的事实。

讲历史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拿今天的眼光看问题是不合适的,如果认可元清两朝和蒙满两族最初的合法性,那二战期间的小鬼子也必须得到认同,以后的异族入侵也同理,但这是不能接受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民族危机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汉奸的本质原因。汉奸们认为总有一天汉人会习惯被异族统治,帮助异族屠杀同胞的“贰臣”们总有一天会得到认同,异族建立的朝代也会成为正统朝代。因此为了在下次民族危机的时候没那么多的汉奸,也不能认同元清,但目前在中国境内蒙满两族是我们的兄弟无疑。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概念的问题,在汉朝之前没有民族的概念,周朝范围内应属周人,汉朝以后才有了民族的概念,隋唐以后把包括魏晋时期的五胡也算在汉族之内,元时则又把部分辽金统治下的民族也算为汉族,华夏族逐步融入了很多异族,而蒙满两族始终未融入,至清末,出现中华民族的概念,就是为了解决蒙满两族在中国范围内的民族身份问题


过河杀贼杀鞑子


其实“中国”这个词语,在古代并不是国家这个概念,狭义的讲“中国”意思就是汉族之国,广义的讲乃是“中原之国”“中央之国”的意思。梁启超在阐述中华民族的时候说过“中国之民族,仅为汉族,而今中华民族,则是汉族及中国领土内一切民族”,大意是这样,原文记不清了,这也就说明汉族以外的民族在古代可能并不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中国之人”,而少数民族在古代也不一定自认为是“中国之人”。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虽说近现代都将蒙元和满清列为中国朝代,蒙古族和满族等民族在辛亥革命后也正式以法定方式定为中国人,例如中华民国明确宪法规定“五族共和”,国父孙中山也明确表示驱除鞑虏,并非驱除满人,而且驱除以爱新觉罗家族为首的专制派,可以看出近现代人基本上都将蒙满认定为中国人。

那元清的统治者是否将自己认为是中国人呢?元朝因为年代久远,加之统治中原时期较短,无法明确了解到蒙元统治者是否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我认为蒙元那个时期元朝统治者还没有中国人的概念,古代人将蒙元列为中国主要有两件事情,一是元朝为前朝注史,但我认为这是汉族官员的强力推进。二是明清统治者祭拜忽必烈,我认为这也是后续朝代为当时建立的朝代的法理性运用的政治手段。虽然蒙元不少皇帝都很尊崇汉族文化,但在当时他们应该也只会认为自己是中原之主,而并非中原之人。

而满清初期其实和蒙元有点类似,但随着入关统治地时间长久,加上汉化情况比较迅速,中后期的满清统治阶级我认为会自认为自己是中国之人,例子很多,比如乾隆皇帝修建帝王庙,祭拜中国自古以来的有功皇帝,宣布天下“中华诸统,绝不断线”,说明以乾隆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已经将自己融入到了中国之中,后来的嘉庆时期,白莲教攻入紫荆城,嘉庆皇帝悲伤的自言道“自唐宋以来,未有此事,愧对列祖”,直接说明嘉庆皇帝完完全全默认自己和唐宋以来的皇帝一样都是中国之人,间接也说明皇室地教育也是这样教育的。后期的满清统治阶级就不用说了,虽然统治地丢人,但也不至于自称不是中国之人,后期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的建立,溥仪邀请原满清的几个王爷去满洲国,比如载丰载询怒骂溥仪,宁可乞讨也不当“汉奸”,也说明满清以前的贵族也自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公民。抗日战争中,参加抗日的原满亲贵也数不胜举。

例子就不多举了,我认为在当时蒙元真无法确定,但满清肯定自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其实无论古代如何,现在我们中国56个民族是一家,都生活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团结就是厉害,中国富强指日可待。



曹老师xixi


中国是古代中华文明内部的一个法理性的称呼,并不是指某个地区,而是指占据着中原地区或者一部分中原地区的王朝,这样的王朝不是国家,而是朝代。无论是清朝还是元朝,对外的称呼都是中国。例如近代的清朝对西方列强的自称就是中国,说明清朝是正统的朝代,而不是藩属国,只有藩属国才是国家。而国家的地位在中国古代,与省一级的行政区是差不多。这好比是现在的俄罗斯联邦,内部就有很多的国家,其内部共和国的地位和最大一级的州的地位是一样的。最大区别是自治的程度不同。

而且,在中国古代,也没有民族的概念,只有国家的概念,也就是成为正统王朝之前所建立的国家。例如,清朝所谓的五族,不是指满蒙藏回汉五个民族,而是指五个地区的族群,以其建立的第一个藩国来称呼。满洲人,不是指满族人,而是指清朝取代明朝之前在东北建立的满洲国,那么满洲国治下的所有民族都是满洲人。

直到西方文明入侵,民族国家,民族主义思想等内容影响了中华文明各国对历史的认识。无论是日本人还是越南人,或者是朝鲜韩国人,都形成了民族主义的国家认同,中华文明的朝贡体系崩溃,中国才变成现在中国的称呼。从而使得藩属国的国家与中国朝代并立,使得民国以及新中国都成为了国家,而不是朝代,都成为了西方思想体系下的民族国家。

由此,无论是元朝、还是清朝,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元朝以及清朝的前身蒙古国和满洲国,都只是藩国,所以自称的是藩国的名字,也就是蒙古人和满洲人。而且,蒙古人和满洲人,也不是指蒙古族人以及满族人,而是指蒙古国或者满洲国政权下所有的民族。

那么满族人和蒙古族人是不是炎黄子孙呢?答案是肯定的。不同民族的形成是黄帝部落联盟各部落或者各朝代崩溃后的遗民外逃后在不同地区与其它部落融合的产物,加上历朝历代分分合合,才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各个民族。中国现代意义的各个民族,是中国受到苏联的影响后区别出来的五十六个民族,与古代中国各族没有多大的联系。现在的蒙古族与古代的蒙古人,现代的满族人与清朝时期的满洲人,现在的汉族人与古代的汉人,并不相同,都并不存在直接的民族传承关系。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国家,中华文明是一个从源头开始原生的文明,是从森林迁徙时代定点迁徙阶段开始发展起来的文明,并不是东正教文明或者天主教文明这种在大陆扩张时代南北扩张阶段,受到其它文明传播后才逐渐发展形成的次生文明。中华文明历史上各个族群融合的次数根本就数不清。哪里分得清楚什么民族,人为的找区别,划分民族没有任何意义。

比如说东正教文明的拜占庭帝国的国家文明已经覆灭,崛起的沙俄帝国的国家文明仅仅是从大陆扩张时代海外扩张阶段开始的,只有五百年的历史,况且沙俄帝国的国家文明还曾经是中华文明与东正教文明交叠的地区,每一个俄罗斯人的影子里都有一个蒙古人,这是深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国家文明。因为文明发展历程的时间比较短,所以他们国内的各个民族都是他们后来征服同化的,与中国国内从黄帝时期各部落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民族,再在各朝各代的大规模迁徙当中相互融合存在根本性的不同。要搞清楚现在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史,那不是一两本书就能够解释得清楚的。

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中国人自己要把这些东西理顺都十分困难,毕竟中华文明不是通过自身发展迈入海洋贸易时代的。这就是原生文明与亚文明的区别,海洋贸易时代的海洋性原生文明只有天主教文明,其它的中华文明、东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教文明,这四大文明都是亚文明。所以,现在的中国人都有一种中华文明出现了断层的感觉,这种感觉的来源不是因为元清两朝导致的,而是西方天主教文明入侵导致的。中华文明虽然传承了下来,但是遭到西方天主教文明的入侵后,中华文明自身少了海洋贸易时代商品输出阶段整整一个时代阶段的发展历程,中华文明在海洋贸易时代商品输出阶段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海洋性文明成就,无论是技术成就,还是文化成就,或者是哲学以及社会制度等。取代儒家思想地位成为中国统治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也都是外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外来的。

之所以会有元朝以及清朝的统治者是否认为自己是不是中国人这样的问题,是中华文明在近代衰弱的产物,这是中华文明的悲哀。

什么是海洋贸易时代商品输出阶段?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世界五大文明又是如何形成的?敬请关注青青说文明史,专注解说地理环境对文明兴衰进程的影响。


放弃的回忆


元朝统治者是蒙古人,是元人。肯定不是中国人。

清朝统治者是满人,是清朝人。肯定不是中国人。

今天的你我都是中国人。不错。

如果300年后中国土地上存在了一个叫xx国的国家。

难道我们又称为xx国的人了?

显然是胡说八道,思维混乱。


依照这种逻辑,秦始皇同是也是汉朝人,唐朝人,宋朝人,明朝人?

显然这种逻辑往下推论,是荒谬而扯谈的。


你我的标签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将来走进历史了,我们的标签也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而绝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变成了xx人,xxx人。


张子曰


古代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不同,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辛亥革命”以前的封建王朝都是以国号作为国名,并非以中国作为国名。所以,他们对外的称谓也不同。比如,元朝统治时期,国与国交往的时候,使者也只能称自己是“大元国”的使臣,而不称自己是中国的使臣。清朝也是一样,与西方交往的时候,也称呼“大清国”,而非中国。清朝被推翻以后,孙中山等人建立了“中华民国”以中国作为国名,才正式诞生。

“古中国”泛指中原地区,华夏、中华、九洲也称“中国”,也就是以汉人为中心的统治区域,统称中国。在古代,谁做了中原的主人,谁就成为“中国”的主宰!那么,古代的元朝和清朝的统治者,是否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呢?

忽必烈灭掉南宋以后,曾想征服日本,在给日本的诏书当中也提到过“中国”:“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我相信不用翻译,大多数人也看得出来其中的意思,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也自称是中国人啊!此外,元武宗海山继位后,颁布诏书时说过一句话:“仰惟祖宗应天抚运,肇启疆宇,华夏一统,罔不率从。”这句话的大意是“在祖宗的庇护之下,开拓疆域,华夏统一,没有不顺从的。”元武宗海山提到了“华夏”,而“华夏”即“中国”的意思,元武宗海山也自称是中国人。忽必烈做了中国的皇帝,对外自称“中国人”没毛病。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建立了一个多民族大一统的“大清帝国”,入主中原以后,满人全部被汉化,统治者也都称自己是“中国人”。可以说,清朝皇帝,将自己称作“中国人”比元朝更为明显,且从来不回避。在顺治时期,清朝的政治文书中已经出现了将整个清朝统治区域称为“中国”的称谓。在康熙帝与沙皇俄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当中,就采用的是“中国”的称谓,此外《清圣祖实录》对《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边界之碑文的记述,能清晰地说明这一点,康熙也自称“中国人”。雍正皇帝在《大义觉迷录》中也说:“不知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雍正已经把自己的籍贯,定性为“中国”了。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由众多民族组成。很多人说,把元朝和清朝划分出去的都是西方人和日本人在搞鬼,他们想分裂中国。说实在的,现在中国56个民族,无论那个民族,对外称呼国籍的时候也自称中国人吧!所以,元朝和清朝是不是中国人,意思很明白了。如果,由于意义可以提出来,大家探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谋士说


元朝、清朝的统治者,也就是元朝、清朝的皇帝,或者扩大一点说,元朝的蒙古人,清朝的满洲人认不认为是中国人?这个问题在以前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产生这个问题,也就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情。

最近二十年来,以美国学术界和日本学术界为代表,出现了一大批质疑中国历史观的学者,他们提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古代的王朝史,应该是一种“世界史”,所以日本学者像彬山正明,提出忽必烈当然是统治了中国,但他不是中国的统治者,而是世界的统治者,中国只是他统治的一部分而已。

对于清朝,美国学术界更是提出了一系列的质疑。如美国很有名的历史学家柯娇燕(帕梅拉·凯尔·克罗斯利)就说清朝是一个“帝国”,中国只是大清帝国的一部,清朝不等于中国。

哈佛大学的欧立德(马克·埃利奥特)则公开说他们这一代学者对于清朝的研究,要提出来了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号召大家起来质疑清朝等同于中国,而应该去研究,去论证,清朝是“满洲帝国”,中国仅是满洲帝国的一部分!

老外的这些研究,近来以各种方式回流回来,我们的一些糊涂蛋如获至宝,大肆宣扬,被人卖了还在帮着数钱!


可历史事实,是打脸他们的。我们看几个例子就能知道清朝的统治者认不认自己是中国。

1711年,清朝和朝鲜在东北划界,奉旨办理测绘工作的大学士们向康熙请示哪些地方是“中国地方”?

康熙在上谕中回复说(这段回复收录在《圣祖圣训》中):

朕前特差能算善画之人,将东北一带山川地里俱照天上度数推算,详加绘图视之,混同江自长白山流出,由船厂打牲乌拉向东北流,会于黑龙江海,此皆系中国地方。鸭绿江之西北系中国地方,江之东南系朝鲜地方,以江为界。

看到没有,康熙自己说满洲人起源的东北,是“中国地方”。

当然,这还不够。因为有杠精一定会说,要是1937年日本侵略成功了,真的在三个月内灭亡了中国,占领了中国全部,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日本人也是中国人了?

当然不可以,日本人和满洲人在本质上不一样的。东北是“中国地方”,东北的满洲人打败中原的汉人,建立清朝,是中国人打中国人,是自己的事情。从道理来说,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1937年日本人打败中国的话,中国就真的亡国了,因为日本人有自己的国家认同,日本天皇不会像康熙皇帝那样说日本的那几个岛是“中国地方”,只会说中国大陆是“日本地方”。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是,日本人有他们的历史传承,他们的历史,日本占领中国,讲历史也只会讲万世一系的天皇的历史,日本的历史不会变成秦汉唐宋的历史,他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不是炎黄子孙。日本人占领中国,只会让中国人学日本的历史,而不会把秦汉唐宋的历史当成日本的历史。

而满洲人入主中原,“认”的却是中国的历史,认的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历史,顺治二年,清朝刚刚打下北京,立即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了从伏羲到明太祖之间的历代王朝的开国之君一共21个皇帝,包括我们很熟悉的夏禹、商汤、周武王、汉高祖、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明太祖等等。

所以满洲人的“国家”认同,跟日本哪能一样呢!日本人认同的是日本的历史,满洲人认同的是中国历史,清朝取代明代,是改朝换代,1937年日本如果灭亡中国,中国才是真正的亡国。


只爱潘多拉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政权,例如早期的匈奴、鲜卑、柔然、高车、突厥、回鹘等等。他们也在北方建立政权,与同时期的中原王朝对抗。而由蒙古人所建立的元朝与满族人建立的清朝更是统一了中国。那么问题来了,当时的元朝皇帝和清朝皇帝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吗?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它的前身是铁木真在蒙古高原建立的蒙古汗国。蒙古兴起后,先后扫灭了中华大地上的西辽、西夏、金、吐蕃、大理等政权。13世纪后期,蒙古汗国分裂为5部分,其中一部分就是忽必烈所建立的元朝。元朝攻灭南宋,正式统一了中国,并以正统自居。

13世纪初的中国

13世纪末的中国

元朝皇帝在给越南、日本等国的国书中,均以中国皇帝自称,就连元朝的国号都来自于《易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描述的中国的风土人情也正是元朝时期的中国面貌。

同时,《金史》、《辽史》、《元史》都被列入了中国古代的24部正史中,标志着它们都是中国古代王朝。《清史》没有被列入其中的原因是因为《清史》根本没有完稿,更准确的说法就是《清史稿》。现在有人质疑元朝的地位,是因为蒙古的一个分支~漠北蒙古(外蒙古)在清末独立出去了。但要知道,蒙古的另外两个支系,漠南蒙古、漠西蒙古都还在华夏体系内。


清仁宗嘉庆25年(1820年)

同样的,清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其君主当然是中国的皇帝。满族的祖先是女真人,但女真的范围非常广。历史上建立金国的是完颜女真,而建立清朝的是建州女真(满族)。清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本身就是明朝册封来统治羁縻地区的少数民族代理人。不论是清朝前期还是清朝后期,其君主都自认为中国皇帝,这一点可以看清朝皇帝的对外国书,甚至连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对列强宣战时用的《对万国宣战诏书》也可以算进去,里面的内容无一不是以中国统治者自居。至于那些提出“元清非中国论”的人,恐怕是居心叵测、用意不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