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杀死乱臣贼子Flash,H5终于坐稳龙椅

商业技术评论按:从推出到现在24年,Flash技术已经老旧不堪。不过HTML5因为商业巨头之间的扯皮,长时间没法达成共识,Flash一直超期服役。现在经过8年的扯皮,4年应用,Flash终于将要被HTML5取代,渐渐成为历史。

杀死乱臣贼子Flash,H5终于坐稳龙椅

微软本周二发布公告称,Office 365将封锁Adobe Flash、Shockwave及Silverlight插件。由于频频传出安全漏洞,Flash的亲娘Adobe去年宣布,2020年起不再支持Flash,各大主流浏览器包括Chrome、Safari、Firefox及Edge也都列出停止支持Flash的时间表。

网络技术调查网站W3Techs的数据显示,全球使用Flash的网站比例已减少至4.9%,Flash的确气数将尽。而4年前的2014年,互联网“太子”HTML5标准完工时,Flash的使用率竟然达到80%。

要知道2014年离Flash诞生的1994年已经20年了,在软件领域里,存活20年实在算的上是一个老家伙了。Flash很多技术已经太老旧了,漏洞成堆,性能堪忧,但是大家都还还离不开这个小插件。

Flash在今天给人的印象是臃肿而又低效的,但在Flash刚刚诞生的时候,却被视作是互联网世界的超级英雄。

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互联网的世界是单调的。别看现在的网页和浏览器干啥都行,但在Web1.0的年代,HTML能做的事情极其有限——网页多只是简陋的文字排版,图片往往是马赛克级别的分辨率,能动起来的GIF图片,动不动数MB的体积,对于当时流行的拨号上网来说,可谓是一图杀猫的存在。

单调的网页一旦使用了Flash,面貌往往会焕然一新。Flash能够用仅仅十几K到几百K的体积,呈现出放大也不会失真的矢量彩色动图,甚至还能够做出足以令人沉迷一整天的Flash。Flash一度成为了互联网中最耀目的多媒体技术,是否使用了Flash,甚至成为了人们来衡量一个网站先进与否的标准。

Flash的大展拳脚,离不开它的准确定位——HTML平台不行,那Flash自己就来做平台。Flash用插件的身份,干着平台才需要负担的繁重工作。

在Adobe丰盈的奶水的滋润下,Flash茁壮成长。Flash先后加入了对Javascript、HTML、XML的支持,新增了滤镜和层的模式,推出了Actionscript语言,并增强了影音方面的功能一举把RM/RMVB赶尽杀绝。加上Flash跨平台的特性,极其容易移植,因此Flash很快就在互联网上打出了一片天地,引领了Web视频和游戏潮流。

杀死乱臣贼子Flash,H5终于坐稳龙椅

红极一时的Flash动画《大话三国》

20年的过程中,Flash经历了三次成功高峰,分别是1999年的网络动画时代,2005年的网页视频时代与2008年的网页游戏时代。这三次互联网领域的高峰,Flash和产业界互相成就,创造了一次次的神话,也引领了Flash在生命周期中的一次又一次产品形态上的变化。

如上所述,Flash大行其道,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正统标准HTML不给了力,在1999年HTML4.01发布后,HTML的后续发展就被束之高阁,多年没有了动静。那这个让网页变得更美观、互动性更强的事情只能交给Flash来实现了。

但Flash作为一个插件,一个由Adobe掌控的私有软件,统治Web世界可谓名不正,言不顺。在微软、谷歌、苹果等互联网诸侯的眼中,Flash就是那个功高盖主的鳌拜,哪家都想杀之而后快,但一时又拿他没办法。

早年间,微软想凭借自己一手遮天的IE浏览器,将自己的Silverlight立为互联网“太子”,但是微软在业界口碑本来就堪忧,结果一呼无人应,只能悻悻的躲起来了,但微软看Flash不爽的确不是一天两天了。

2010年,硅谷大神乔布斯携iPhone炮轰Flash,历数Flash六宗罪,引起业界哗然,断送Flash移动化之路。

当然,光说是不行的,还要干,大家说还是让中立的行业组织出来出个标准吧,不然谁也不服谁,这个事情就做不下去了。不过中立组织其实也不中立,背后各个科技巨头和组织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互相扯皮,使得整个制定过程长达8年!!!

制定HTML5有两大标准组织WHATWG和W3C:WHATWG背后是Google、苹果、Mozilla和Opera;W3C背后是微软。2006 年,双方决定进行合作,来创建一个新版本的 HTML,即HTML5。但这些企业各自心怀鬼胎,很难达成共识。

本来世界是微软的,从1998年开始,IE开始了其长达10年的独裁统治,2002年份额一度高达96%,作为老牌科技寡头,微软绝对希望主导这次标准的制定。

然而,2008年Google Chrome推出,携搜索引擎以令天下,带着Chrome大肆攻城略地。结果我们已经看到了,Chrome正在走向王者的路上前进,2012年5月Chrome全球范围超过IE,这给了谷歌更大的话语权和野心。

而苹果也不是吃素的,凭借iPhone的巨大销量以及其在移动领域毋庸置疑的标准制定权,她可以定义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多方势力都想在标准制定时取得有利的位置。

比如,在HTML5的视频格式标准这一最关键的一环,Google和苹果发生了激烈的争执。Google说,苹果所支持的H.264视频协议核心技术为苹果一家所把持,这种商业化程度这么高的东西绝然不能加入HTML5的开放标准中。于是Google在Youtube中大力推广WebM格式,下决心和苹果战个痛快。

2012年7月份,同为HTML5制定者的WHATWG和W3C还曾表示无法继续合作,HTML5差点胎死腹中。

扯皮的结果就是Flash这个本来已经被判死刑的技术,又赢得了差不多10年的生存时间,成为了一个让人痛恨的“老不死”。

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反思过Flash沦落的原因:臃肿、低效、安全性差。但这都是它的出身决定的:Flash以插件的身份,做着平台该做的事情,功能一多必然低效,同时也承受了平台级别的安全风险。

当年Flash的崛起是因为HTML标准过分简陋,许多功能无法实现,于是一个跨浏览器和操作系统的插件成为整个互联网富媒体功能的事实标准。

时间拨到现在,HTML5也已经正式推出4年,逐渐变得成熟,Flash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用了10多年,Flash终于被杀死了。

从1994年4月10日到今日,Flash已经有24岁。Flash这回确定已经走入软件生命周期的末期,是的,万物皆有始终,更何况Flash。

现在,HTML5终于坐稳了Web标准的龙椅,但正如HTML4.0一样,其后续标准的推出如果继续无限延期或者走向新的分裂的话,下一个Flash也许正在路上。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 : 商业技术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